李渊对波斯局势富有层次感的决策,如同在沸腾的油锅边缘小心地投入了几块冰,试图控制火势而非彻底熄灭它。然而,战争的巨兽一旦出笼,便往往不再遵循棋手的预期。仅仅数月之后,来自安西都护府的加急军报,便以一道接一道的频率,如同沉重的鼓点,敲打在长安皇城的心脏上,将“大食东侵”这四个字,从遥远的隐忧变成了迫在眉睫的惊雷。
太极殿内,气氛一次比一次凝重。
兵部尚书侯君集手持最新一份染着血污的军报,声音沉痛而愤慨:“陛下!安西急报!大食名将卡迪西亚率精锐三万,已越过乌浒水(阿姆河),猛攻昭武九姓之地!石国、康国、安国等城邦或降或破,抵抗者尽遭屠戮!其兵锋已直指我安西都护府辖下的拔汗那(费尔干纳盆地)!”
他展开一副简陋的西域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位置:“大食军战力彪悍,骑兵来去如风,更兼……更兼其军中确有妖异!前线将士禀报,每临恶战,便有黑袍教士于阵后诵经,其军士卒则如狂如魔,不避矢石,负伤亦死战不退,状若疯癫!康国都城便是被数百名如此狂战士率先登城,方才陷落!”
朝堂之上一片倒吸冷气之声。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如此具体而恐怖的战况,依旧令人心惊。
“陛下!”侯君集须发皆张,抱拳请命,“贼势猖獗,若再坐视,拔汗那一失,则整个河中地区危矣!届时大食兵临葱岭,我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将直接暴露于兵锋之下!臣请陛下速发大军,西出阳关,驰援安西,与高贤(安西都护郭孝恪字)内外夹击,必破此獠!”
户部尚书唐俭的脸色比上次更加难看,几乎是哭丧着脸出列:“陛下!侯尚书!非是老臣怯战,实是……实是家底快打空了!支援波斯残部的粮械尚未凑齐,安西自身驻军增饷已是捉襟见肘,若再发数万大军远征,这粮草从何而来?民夫从何征调?沿途损耗几何?府库……府库实在支撑不起啊!莫非又要加征赋税?如今旱情方缓,百姓刚得喘息,岂可再行此竭泽而渔之事?”他掌管钱粮,说的皆是血淋淋的现实。
侍中陈叔达亦是忧心忡忡:“陛下,大食军如此妖异,恐非寻常兵马可敌。即便勉强出兵,若不能克制其邪术,岂非徒损将士性命,空耗国力?是否……应暂避锋芒,固守葱岭天险,从长计议?”
这时,一向主张怀柔的魏徵却出人意料地开口,语气异常严肃:“陛下,唐尚书、陈侍中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然则,臣今日却要主战!”
众人皆讶然看向他。
魏徵继续道:“臣非好战,乃因看清一事:大食东侵,非为财货土地那么简单!其军中邪术,与地宫邪物、吐蕃西突厥之黑袍法师,一脉相承!此乃道统之争,文明之劫!若让其跨过葱岭,则西域百年教化,恐毁于一旦!届时,邪氛东渐,方才真正国无宁日!今日吝啬钱粮,他日必付十倍百倍之代价!此战,关乎国运,退无可退!”
魏徵这番话,将战争性质拔高到了文明存续的层面,深深触动了许多人。
李渊目光扫过争论不休的群臣,最终落在一直沉默的李靖身上:“药师,你久经战阵,又新从西北归来,熟知蕃情地理,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李靖沉稳出列,拱手道:“陛下,诸位大人。大食新胜,士气正旺,且其兵锋犀利,兼有邪术助阵,确乃劲敌。然,其亦有弱点:远征万里,补给线漫长;新占之地,人心未附;其军狂躁,久战必疲,且似依赖那黑袍教士施法,若能破其法术,其军战力必大打折扣。”
他略一停顿,提出一个折中方案:“臣以为,大规模出兵远征,确于国力有损。不如采取‘精兵突袭,斩首破邪’之策。请陛下许臣精选一支万人铁骑,皆配双马,携带精良弩箭与足够粮草,不自长安出发,而是自安西本地、以及归附之胡骑中挑选精锐,由臣率领,不出则已,一出必直扑其主帅营帐与那黑袍教士聚集之处!以雷霆之势,破其核心,则大军自溃!”
这是一个风险极高但收益也可能巨大的特种作战方案!符合李靖一贯的用兵风格。
李渊眼中精光一闪,显然意动。但他没有立刻决定,而是看向李淳风:“淳风,镇异司这边,对那邪术,可有应对之策?”
李淳风立刻出列:“陛下,根据波斯王子提供的情报及前线零碎信息分析,那邪术似是以狂热信仰为引,激发人体潜能并压抑痛觉恐惧,但其过程似乎会透支生命,且需持续施法维持。袁监正与臣研讨后,认为或可以两种方式应对:
一,以更强之‘静心’、‘破邪’类符箓或佛法进行范围干扰,打断其施法;
二,擒贼先擒王,优先狙杀那些黑袍教士!臣已命天工院加紧研制一批特制‘破邪弩箭’和‘清心震爆符’,或可装备于李将军的精锐骑兵。”
有了军事策略和超凡应对的双重保障,李渊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便依药师之策!朕命你为葱岭道行军大总管,总览迎击大食之事!允你在安西及归附各部中挑选精锐骑卒一万,一应军械物资,优先供给!镇异司抽调人手,携带法器符箓,随军行动,专司应对敌方邪术!”
“高贤(郭孝恪)于正面固守,牵制敌军主力!”
“此战,不求攻城略地,只求挫其锐气,斩其爪牙,扬我国威,守住葱岭!”
“另,告诉那些昭武九姓的国王、城主,大唐不会放弃他们!但若谁敢不战而降,甚至助纣为虐,待天兵一到,定惩不饶!”
决议已定,帝国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然而,坏消息总是结伴而来。数日后,正当李靖准备离京赴任之时,来自西南的急报送达: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趁大唐注意力被西方吸引,再次寇边!虽规模不如上次,但其军中黑袍法师活动更加频繁,甚至尝试召唤某种黑暗生物袭击唐军粮道!
“两面受敌!”房玄龄拿着两份军报,手都在颤抖。
李渊脸色阴沉,但他如今心志愈发坚韧,冷声道:“跳梁小丑,趁火打劫罢了!命侯君集,不必去西北了,即刻率本部兵马,再赴松州!告诉牛进达、刘兰,给朕狠狠地打,打出十年太平来!朕倒要看看,是吐蕃的骨头硬,还是我大唐的刀锋利!”
就在这东西两线战云密布之际,镇异司对波斯王子提供的“黑袍教士”信息的破译,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在一卷破损的波斯拜火教古老文献(卑路斯提供)中,找到了关于一种名为“深渊之低语”的邪神崇拜记载,其描述与黑袍教士的行为方式高度吻合!更令人不安的是,文献提及这种崇拜的源头,指向西方沙漠深处一座“流黑血的黑石山”,而袁天罡之前感应到的“黑石迷宫”,很可能就在那里!
所有线索都串连了起来!一个以“黑石山\/迷宫”为核心,向外辐射邪恶力量,通过“黑袍教士”渗透、操控甚至直接助力大食、吐蕃等势力东侵的恐怖网络,逐渐清晰!
李渊看着镇异司呈上的报告,久久无言。对手的强大与诡异,远超想象。
是夜,他独自来到人祖圣祠。青铜鼎炉中,万民信念依旧在缓缓流淌,散发着柔和的白金光辉。他伸出手,感受着那温暖而庞大的力量,试图从中汲取宁静和智慧。
他尝试着,如同袁天罡所建议的那样,集中意念,引导一股精纯的信念之力,缓缓注入怀中那柄随身携带的短刃之中。这一次,不再是虚幻的符箓,而是真实的物体!
过程极其艰难,对心神消耗巨大。但渐渐地,那柄普通钢刃的表面,似乎流转起一层极淡却异常稳固的白金色光晕,一股“破邪”、“守护”的意念蕴含其中。
虽然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但这证明了“信念奇物”的可行性!
李渊紧紧握住了短刃,目光再次投向西方,仿佛穿透了无尽时空,看到了那座流淌着黑血的石头山。
西锤惊雷炸响,东疆狼烟又起。帝国迎来了立国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但这一次,他并非只有传统的刀兵,身后是亿万子民的信念,手中也开始孕育属于人族自己的力量之光。
        太极殿内,气氛一次比一次凝重。
兵部尚书侯君集手持最新一份染着血污的军报,声音沉痛而愤慨:“陛下!安西急报!大食名将卡迪西亚率精锐三万,已越过乌浒水(阿姆河),猛攻昭武九姓之地!石国、康国、安国等城邦或降或破,抵抗者尽遭屠戮!其兵锋已直指我安西都护府辖下的拔汗那(费尔干纳盆地)!”
他展开一副简陋的西域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位置:“大食军战力彪悍,骑兵来去如风,更兼……更兼其军中确有妖异!前线将士禀报,每临恶战,便有黑袍教士于阵后诵经,其军士卒则如狂如魔,不避矢石,负伤亦死战不退,状若疯癫!康国都城便是被数百名如此狂战士率先登城,方才陷落!”
朝堂之上一片倒吸冷气之声。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如此具体而恐怖的战况,依旧令人心惊。
“陛下!”侯君集须发皆张,抱拳请命,“贼势猖獗,若再坐视,拔汗那一失,则整个河中地区危矣!届时大食兵临葱岭,我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将直接暴露于兵锋之下!臣请陛下速发大军,西出阳关,驰援安西,与高贤(安西都护郭孝恪字)内外夹击,必破此獠!”
户部尚书唐俭的脸色比上次更加难看,几乎是哭丧着脸出列:“陛下!侯尚书!非是老臣怯战,实是……实是家底快打空了!支援波斯残部的粮械尚未凑齐,安西自身驻军增饷已是捉襟见肘,若再发数万大军远征,这粮草从何而来?民夫从何征调?沿途损耗几何?府库……府库实在支撑不起啊!莫非又要加征赋税?如今旱情方缓,百姓刚得喘息,岂可再行此竭泽而渔之事?”他掌管钱粮,说的皆是血淋淋的现实。
侍中陈叔达亦是忧心忡忡:“陛下,大食军如此妖异,恐非寻常兵马可敌。即便勉强出兵,若不能克制其邪术,岂非徒损将士性命,空耗国力?是否……应暂避锋芒,固守葱岭天险,从长计议?”
这时,一向主张怀柔的魏徵却出人意料地开口,语气异常严肃:“陛下,唐尚书、陈侍中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然则,臣今日却要主战!”
众人皆讶然看向他。
魏徵继续道:“臣非好战,乃因看清一事:大食东侵,非为财货土地那么简单!其军中邪术,与地宫邪物、吐蕃西突厥之黑袍法师,一脉相承!此乃道统之争,文明之劫!若让其跨过葱岭,则西域百年教化,恐毁于一旦!届时,邪氛东渐,方才真正国无宁日!今日吝啬钱粮,他日必付十倍百倍之代价!此战,关乎国运,退无可退!”
魏徵这番话,将战争性质拔高到了文明存续的层面,深深触动了许多人。
李渊目光扫过争论不休的群臣,最终落在一直沉默的李靖身上:“药师,你久经战阵,又新从西北归来,熟知蕃情地理,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李靖沉稳出列,拱手道:“陛下,诸位大人。大食新胜,士气正旺,且其兵锋犀利,兼有邪术助阵,确乃劲敌。然,其亦有弱点:远征万里,补给线漫长;新占之地,人心未附;其军狂躁,久战必疲,且似依赖那黑袍教士施法,若能破其法术,其军战力必大打折扣。”
他略一停顿,提出一个折中方案:“臣以为,大规模出兵远征,确于国力有损。不如采取‘精兵突袭,斩首破邪’之策。请陛下许臣精选一支万人铁骑,皆配双马,携带精良弩箭与足够粮草,不自长安出发,而是自安西本地、以及归附之胡骑中挑选精锐,由臣率领,不出则已,一出必直扑其主帅营帐与那黑袍教士聚集之处!以雷霆之势,破其核心,则大军自溃!”
这是一个风险极高但收益也可能巨大的特种作战方案!符合李靖一贯的用兵风格。
李渊眼中精光一闪,显然意动。但他没有立刻决定,而是看向李淳风:“淳风,镇异司这边,对那邪术,可有应对之策?”
李淳风立刻出列:“陛下,根据波斯王子提供的情报及前线零碎信息分析,那邪术似是以狂热信仰为引,激发人体潜能并压抑痛觉恐惧,但其过程似乎会透支生命,且需持续施法维持。袁监正与臣研讨后,认为或可以两种方式应对:
一,以更强之‘静心’、‘破邪’类符箓或佛法进行范围干扰,打断其施法;
二,擒贼先擒王,优先狙杀那些黑袍教士!臣已命天工院加紧研制一批特制‘破邪弩箭’和‘清心震爆符’,或可装备于李将军的精锐骑兵。”
有了军事策略和超凡应对的双重保障,李渊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便依药师之策!朕命你为葱岭道行军大总管,总览迎击大食之事!允你在安西及归附各部中挑选精锐骑卒一万,一应军械物资,优先供给!镇异司抽调人手,携带法器符箓,随军行动,专司应对敌方邪术!”
“高贤(郭孝恪)于正面固守,牵制敌军主力!”
“此战,不求攻城略地,只求挫其锐气,斩其爪牙,扬我国威,守住葱岭!”
“另,告诉那些昭武九姓的国王、城主,大唐不会放弃他们!但若谁敢不战而降,甚至助纣为虐,待天兵一到,定惩不饶!”
决议已定,帝国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然而,坏消息总是结伴而来。数日后,正当李靖准备离京赴任之时,来自西南的急报送达: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趁大唐注意力被西方吸引,再次寇边!虽规模不如上次,但其军中黑袍法师活动更加频繁,甚至尝试召唤某种黑暗生物袭击唐军粮道!
“两面受敌!”房玄龄拿着两份军报,手都在颤抖。
李渊脸色阴沉,但他如今心志愈发坚韧,冷声道:“跳梁小丑,趁火打劫罢了!命侯君集,不必去西北了,即刻率本部兵马,再赴松州!告诉牛进达、刘兰,给朕狠狠地打,打出十年太平来!朕倒要看看,是吐蕃的骨头硬,还是我大唐的刀锋利!”
就在这东西两线战云密布之际,镇异司对波斯王子提供的“黑袍教士”信息的破译,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在一卷破损的波斯拜火教古老文献(卑路斯提供)中,找到了关于一种名为“深渊之低语”的邪神崇拜记载,其描述与黑袍教士的行为方式高度吻合!更令人不安的是,文献提及这种崇拜的源头,指向西方沙漠深处一座“流黑血的黑石山”,而袁天罡之前感应到的“黑石迷宫”,很可能就在那里!
所有线索都串连了起来!一个以“黑石山\/迷宫”为核心,向外辐射邪恶力量,通过“黑袍教士”渗透、操控甚至直接助力大食、吐蕃等势力东侵的恐怖网络,逐渐清晰!
李渊看着镇异司呈上的报告,久久无言。对手的强大与诡异,远超想象。
是夜,他独自来到人祖圣祠。青铜鼎炉中,万民信念依旧在缓缓流淌,散发着柔和的白金光辉。他伸出手,感受着那温暖而庞大的力量,试图从中汲取宁静和智慧。
他尝试着,如同袁天罡所建议的那样,集中意念,引导一股精纯的信念之力,缓缓注入怀中那柄随身携带的短刃之中。这一次,不再是虚幻的符箓,而是真实的物体!
过程极其艰难,对心神消耗巨大。但渐渐地,那柄普通钢刃的表面,似乎流转起一层极淡却异常稳固的白金色光晕,一股“破邪”、“守护”的意念蕴含其中。
虽然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但这证明了“信念奇物”的可行性!
李渊紧紧握住了短刃,目光再次投向西方,仿佛穿透了无尽时空,看到了那座流淌着黑血的石头山。
西锤惊雷炸响,东疆狼烟又起。帝国迎来了立国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但这一次,他并非只有传统的刀兵,身后是亿万子民的信念,手中也开始孕育属于人族自己的力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