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里,江澈通红的眼眶和无声滑落的泪水,像冰锥刺进许念的心脏。但极致的愤怒和心疼过后,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迅速接管了她的思维。她不能乱,她是他此刻唯一能毫无保留依赖的人。
“江澈,看着我。”许念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清晰,稳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穿透了他被委屈和混乱笼罩的感官。
江澈下意识地抬起泪眼模糊的脸,聚焦在屏幕中她那张写满坚定与信任的脸上。
“现在,听我说,按步骤操作。”许念语速平稳,如同最精密的程序在运行,“第一,情绪隔离。把所有的委屈和愤怒,暂时打包,压缩,存到一个临时文件夹。现在不需要它们。”
江澈怔了一下,随即深吸一口气,仿佛真的在执行指令,努力将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
“第二,打开你的项目原始数据备份库,权限设置最高,确保物理隔离。”许念继续下达指令,她不懂那些复杂的技术,但她懂得保护核心资产,“第三,联系王明,让他动用所有可信渠道,查爆料源头的真实Ip,以及最初几个转发节点的背景,重点排查与李铭总监,或者与你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人是否有间接关联。”
她思路清晰,直指要害。既然是指控数据造假,那么最有力的反击就是完整、可追溯的原始数据。而找出幕后黑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江澈听着她一条条冷静的分析和指令,混乱的大脑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清流,找到了方向。他抹了一把脸,眼神逐渐恢复了焦距和锐利。
“第四,”许念看着他恢复状态,语气稍缓,但依旧郑重,“联系院长和几位你信得过的、德高望重的学术委员会成员,主动要求成立独立调查组,全程公开透明地审查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流程。”
以退为进,化被动为主动。
“最后,”许念的声音柔和下来,带着无尽的信任与力量,“江澈,记住,你真的东西,谁也假不了。我和你的所有通话记录,我都可以作为‘人证’,证明你对这个项目投入的心血和秉持的严谨。需要我提前回国吗?”
“不用。”江澈立刻拒绝,声音虽然还沙哑,但已经找回了平时的沉稳内核,“乖乖,你在威尼斯,完成你的展览。那里是你的战场。”他看着她,眼神深邃,“这里,交给我。”
他不能让她因为自己的事情,放弃她来之不易的荣耀时刻。
“好。”许念点头,没有丝毫犹豫,“我相信你。随时保持连线,有任何进展,第一时间告诉我。”
她没有再过多安慰,而是选择了最务实、最有力的支持——成为他远程的“战略指挥官”,用她的冷静和信任,为他筑起最坚固的心理防火墙。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两人隔着屏幕,进入了另一种模式的“协同作战”。
江澈在办公室内,按照许念的“指令”,快速而有序地操作着。备份数据,联系王明,起草给院长和学术委员会的正式说明函。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眼神专注而冰冷,只有在偶尔抬头看向屏幕里始终陪着他的许念时,眼底才会掠过一丝暖意和力量。
许念则在威尼斯的酒店房间里,一边密切关注着国内舆论的动向(用江澈给的、过滤掉恶意噪音的特定信息源),一边整理着自己手头所有能证明江澈工作状态和严谨态度的“证据”——包括他病中还在推演公式的草稿纸照片,他们讨论项目时她随手记下的、充满惊叹的灵感笔记,甚至还有他那个“心跳监测器”里记录的、他因攻克难题而心率飙升的“历史数据”……
她将这些零散的、却充满生活气息的“证据”分门别类,准备好,随时可以提供给江澈,作为他人格和学术态度的侧面佐证。
他们没有再多说话,只是让视频连通着。她看着他忙碌,他偶尔抬头能看到她安静陪伴的身影。空间的阻隔,时差的困扰,在这一刻都被这种无声的默契与信任所弥合。
直到北京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江澈终于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独立调查组的申请已经正式提交,王明那边也锁定了几个高度可疑的Ip,正在深入追踪。
江澈疲惫地靠进椅背,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再次看向屏幕。许念那边已经是深夜,她似乎累极了,靠在床头,手里还拿着平板电脑,却已经歪着头睡着了,屏幕的光映着她恬静的睡颜。
他看着她的睡颜,心中那片因被构陷而冰封的荒原,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温暖的泉流。所有的疲惫和委屈,在这一刻,都变得微不足道。
他轻轻拿起手机,截下了屏幕里她沉睡的画面,设置为私人相册的封面。
然后,他对着屏幕,用极低的声音,如同最虔诚的信徒在祷告:
“乖乖,风暴会过去的。”
“因为你就是我的……定风珠。”
掉马了吗?
是的,许念作为“精神支柱”和“战略大脑”的潜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彻底掉马。
掉下的,是那层需要被全方位保护的、看似柔弱的表象。
露出的,是她内在的冷静、睿智与强大韧性,是足以在他深陷风暴时,为他指引方向、提供坚实岸基的力量。
他的防火墙,由她远程构筑完成。
而她的信任,是他系统里,永不崩溃的杀毒程序。
【第一百一十八集 完】
下一集预告:
独立调查组正式介入,真相会如何水落石出?威尼斯的展览迎来最重要评委团审核,许念能否顶住压力再创佳绩?看身处不同风暴眼的两人,如何各自为战,彼此支撑,迎接黎明!
“江澈,看着我。”许念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清晰,稳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穿透了他被委屈和混乱笼罩的感官。
江澈下意识地抬起泪眼模糊的脸,聚焦在屏幕中她那张写满坚定与信任的脸上。
“现在,听我说,按步骤操作。”许念语速平稳,如同最精密的程序在运行,“第一,情绪隔离。把所有的委屈和愤怒,暂时打包,压缩,存到一个临时文件夹。现在不需要它们。”
江澈怔了一下,随即深吸一口气,仿佛真的在执行指令,努力将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
“第二,打开你的项目原始数据备份库,权限设置最高,确保物理隔离。”许念继续下达指令,她不懂那些复杂的技术,但她懂得保护核心资产,“第三,联系王明,让他动用所有可信渠道,查爆料源头的真实Ip,以及最初几个转发节点的背景,重点排查与李铭总监,或者与你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人是否有间接关联。”
她思路清晰,直指要害。既然是指控数据造假,那么最有力的反击就是完整、可追溯的原始数据。而找出幕后黑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江澈听着她一条条冷静的分析和指令,混乱的大脑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清流,找到了方向。他抹了一把脸,眼神逐渐恢复了焦距和锐利。
“第四,”许念看着他恢复状态,语气稍缓,但依旧郑重,“联系院长和几位你信得过的、德高望重的学术委员会成员,主动要求成立独立调查组,全程公开透明地审查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流程。”
以退为进,化被动为主动。
“最后,”许念的声音柔和下来,带着无尽的信任与力量,“江澈,记住,你真的东西,谁也假不了。我和你的所有通话记录,我都可以作为‘人证’,证明你对这个项目投入的心血和秉持的严谨。需要我提前回国吗?”
“不用。”江澈立刻拒绝,声音虽然还沙哑,但已经找回了平时的沉稳内核,“乖乖,你在威尼斯,完成你的展览。那里是你的战场。”他看着她,眼神深邃,“这里,交给我。”
他不能让她因为自己的事情,放弃她来之不易的荣耀时刻。
“好。”许念点头,没有丝毫犹豫,“我相信你。随时保持连线,有任何进展,第一时间告诉我。”
她没有再过多安慰,而是选择了最务实、最有力的支持——成为他远程的“战略指挥官”,用她的冷静和信任,为他筑起最坚固的心理防火墙。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两人隔着屏幕,进入了另一种模式的“协同作战”。
江澈在办公室内,按照许念的“指令”,快速而有序地操作着。备份数据,联系王明,起草给院长和学术委员会的正式说明函。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眼神专注而冰冷,只有在偶尔抬头看向屏幕里始终陪着他的许念时,眼底才会掠过一丝暖意和力量。
许念则在威尼斯的酒店房间里,一边密切关注着国内舆论的动向(用江澈给的、过滤掉恶意噪音的特定信息源),一边整理着自己手头所有能证明江澈工作状态和严谨态度的“证据”——包括他病中还在推演公式的草稿纸照片,他们讨论项目时她随手记下的、充满惊叹的灵感笔记,甚至还有他那个“心跳监测器”里记录的、他因攻克难题而心率飙升的“历史数据”……
她将这些零散的、却充满生活气息的“证据”分门别类,准备好,随时可以提供给江澈,作为他人格和学术态度的侧面佐证。
他们没有再多说话,只是让视频连通着。她看着他忙碌,他偶尔抬头能看到她安静陪伴的身影。空间的阻隔,时差的困扰,在这一刻都被这种无声的默契与信任所弥合。
直到北京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江澈终于将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独立调查组的申请已经正式提交,王明那边也锁定了几个高度可疑的Ip,正在深入追踪。
江澈疲惫地靠进椅背,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再次看向屏幕。许念那边已经是深夜,她似乎累极了,靠在床头,手里还拿着平板电脑,却已经歪着头睡着了,屏幕的光映着她恬静的睡颜。
他看着她的睡颜,心中那片因被构陷而冰封的荒原,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温暖的泉流。所有的疲惫和委屈,在这一刻,都变得微不足道。
他轻轻拿起手机,截下了屏幕里她沉睡的画面,设置为私人相册的封面。
然后,他对着屏幕,用极低的声音,如同最虔诚的信徒在祷告:
“乖乖,风暴会过去的。”
“因为你就是我的……定风珠。”
掉马了吗?
是的,许念作为“精神支柱”和“战略大脑”的潜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彻底掉马。
掉下的,是那层需要被全方位保护的、看似柔弱的表象。
露出的,是她内在的冷静、睿智与强大韧性,是足以在他深陷风暴时,为他指引方向、提供坚实岸基的力量。
他的防火墙,由她远程构筑完成。
而她的信任,是他系统里,永不崩溃的杀毒程序。
【第一百一十八集 完】
下一集预告:
独立调查组正式介入,真相会如何水落石出?威尼斯的展览迎来最重要评委团审核,许念能否顶住压力再创佳绩?看身处不同风暴眼的两人,如何各自为战,彼此支撑,迎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