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全家齐上阵-《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

  就在这时,大哥李向东从西屋走了出来。

  他也注意到了院坝里的情况。

  看着铺满的竹笾和盆里还在不断洗出来的小鱼,他的眉毛皱到了一起。

  “笾子不够用了?”李向东远远地看着弟弟问道。

  “嗯!晚上才是上鱼的时候……”李向阳声音中,也带着几分焦急。

  李向东沉默了几秒,开口道:“现编肯定来不及,要不……我出去借?村子里养蚕的人家也不少。”

  李向阳摇了摇头,“这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看这样子,这个活估计还能持续一段时间。”

  “那你想咋弄?”李向东问了一句。

  李向阳环顾了一眼院坝,目光落在东边灶房前一块相对平整的空地上,一个想法瞬间成型。

  “哥,你看这样行不行?”李向阳指着那块空地,“咱不靠太阳晒了,改烘!你帮我编一些简易的竹笆子,横竖交错,密一点,能架的起来就行!”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让爸请几个人帮帮忙,借点或者花钱买点土坯砖,就在这块空地上,连夜砌一个三面墙的烘烤房!”

  “不用太高,一米五就行,留一面敞口添柴烧火。把鱼铺在竹笆子上,下面用小火慢慢烘烤。这样,再大的量,都能烘成鱼干!也不怕臭了!”

  李向东听着弟弟的描述,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这个法子虽然费点事,但确实解决了问题,而且效率更高!

  “那下雨咋办?”他像是想起什么,补充着问了一句。

  “干脆上面再搭一个雨棚!”李向阳笑了笑,“反正不管谁来帮忙,白米细面、鱼管够!”

  “行!”李向东干脆地点头,“笆子好办,我这就去砍竹子!”

  见哥哥转身走了,李向阳也没闲着,立刻去找父亲商量土坯砖和砌火墙的事情。

  张天会听到了兄弟俩的计划,虽然觉得又是砌墙又是烧火的很麻烦,但看着木盆里洗不完的小鱼,也明白这是唯一的办法。

  她冲着小云喊了一声,“云娃子,别光看着了,快来帮妈洗鱼!”

  就连一直没怎么出屋的嫂子张自勤,也默默地走了出来。

  她没说话,挽起袖子,搬了个小板凳坐到木盆另一边,抓起一把小鱼就熟练地处理起来。

  显然,这满院子的收获,也让她无法置身事外了。

  夜幕渐渐降临,龙王沟的流水声似乎更清晰了。

  李家院坝里,因为吊起了马灯,点起了火把,此时正灯火通明。

  李茂春带着临时请来的几个关系还不错的亲戚和村民,有他的弟弟李茂秋、远房的堂弟李茂胜,住的比较近的贺德根,还有得知消息主动来的黑蛋儿。

  五个人分工明确,有的和泥,有的搬砖,有的砌墙,一个长四米,宽一米五的烘烤间已经初步成型。

  李向东在屋檐下飞快地劈着竹子,准备用来编织竹笆。

  张天会、张自勤和李向云三人则围坐在木盆边,双手翻飞,清洗、拌盐、摊晾。

  笾子不够,就把那些刚晾过水汽,还没干的鱼先收到袋子里,通过再次撒盐防腐。

  而李向阳,则又一次提起了竹笼,融入了通往河滩的夜色中,去等待今晚更大的收获。

  火光跳跃,人影幢幢,混合着泥土、竹篾和鱼腥的气味,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与力量的图景。

  烘烤房晚上九点多钟顺利砌成,在父亲的建议下,中间还加了一层桦栎树横栏,一方面是防止倒塌,另外,也让烘烤房扩容——变成了两层。

  心细的根娃叔贺德根还用剩下的稀泥,给三面墙内外抹的光溜溜的。

  这天晚上,李家的伙食异常丰盛。

  泡菜烧小鱼、炖鲶鱼、红烧鲫鱼,外加三个凉菜,李茂春还拿出了两瓶城固特曲招待大家。

  酒足饭饱后,约定了明早再来给帮忙搭个雨棚。

  李向阳也提出了在鱼方子上面,弄一个临时的庵子的请求。

  所谓庵子,就是那种临时搭建的人字形简易居所。

  以几根粗壮的竹木为骨架,撑起两面倾斜的屋顶。因为四面都铺着厚厚的稻草,层层交叠,所以既能抵挡呼啸的寒风,又能隔绝连绵的雨水。

  本就是农闲时间,虽说土地已经到户,可按人头每人不过三分水田,四分坡地,家里也没什么活,所以都爽快的答应了。

  李向阳趁机给父亲说了借架子车和明早让父亲招呼鱼方子的事情。

  池子里的鱼,明天必须要去卖一波,否则缺氧死了就浪费了。

  今天白天,他也想过在河边挖个小鱼塘用来临时养鱼,但是刚刚立秋,洪水随时会来,这样并不把稳。

  众人相继告辞离去,临行时李向阳给每人准备了一串杂鱼,有个三四斤的样子,主要是不足半斤的鲶鱼和二两以下的鲫鱼。

  这个大小的鱼养着不好卖,做鱼干又不合适。

  在这缺吃少喝的年月,这已经算是一份实实在在的礼物了。

  黑蛋儿没着急走,留下来帮着把后面拿回来的鱼洗完,摊到烘烤房上的竹笆上,随后他才拎上属于他的那串鱼,拿了个竹筒火把朝家里走去。

  十一点后,李向阳把洗鱼叫停了。

  不管是母亲还是妹妹,都忙了一整天。

  嫂子也从天还没黑过来帮忙,就吃饭时候休息了一会儿,其他时间都没直过腰。

  不过张自勤正要回西屋时,被他叫住了。

  李向阳想了想,张口道,“嫂子,洗鱼这个活儿……看起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张自勤站在原地,脸上带着疑惑,甚至还有一点紧张,她不知道小叔子突然叫住她要说啥。

  “屋里就这几个人,后面要是鱼还这么多,肯定忙不过来,还得请人……我是这么个意思,从今天开始,给你开工资,按天算,一天先定三块钱,你看能行不?”

  “三块钱?”张自勤愣住了,她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要知道,李向东这个篾匠,给人做一天工,行情好的时候也就两块多!这已经是有手艺的大工的工价了!

  毕竟,镇上工人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四五十块。

  这洗鱼的活儿,虽然累,但一天三块……这钱也太多了!

  “不行不行!”张自勤连忙摆手,“向阳,你这话说的太见外了!一家人帮点忙哪能要钱?眼窝子不能那么浅啊!你哥知道了也不能答应!”

  “嫂子!”李向阳的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这钱必须给!你一天干的活,不比外头请的人少,还更上心!就这么定了,一天三块!”

  “还有!”临走时,他又补充道,“从明天起,你和我哥也别开伙了,都在家里吃!省得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