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再次进山-《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

  来客的鞭炮声一阵接一阵地响起,客人一拨接一拨地上门,院里院外很快就挤满了人,比赶集还热闹。

  李茂春是又意外又感动,搓着手,赶紧吩咐两个儿子:“向东,向阳!快!快去借点桌椅板凳!有多少借多少!快!”

  还好,新院子院坝足够大,也幸好修了两个新灶房。

  张自勤、赵洪霞、王寡妇、黑蛋妈、李茂秋媳妇等几个女将立刻被组织起来,烧水的烧水,洗菜的洗菜,临时充当起了厨子。

  这乔迁喜宴,就这么被赶着鸭子上架,硬生生地办了起来!

  农村随礼都不大,八毛、一块的居多,关系近点的随个两块、三块。

  最大的一份是赵青山,作为准亲家,他揣了十块钱过来,塞到李茂春手里时,老哥俩还推搡了好一会儿。

  眼看人越来越多,光靠李家库存的那些鱼干、鲜鱼和一点腊肉肯定不够了。

  李茂春当机立断,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让李向东赶紧去找谢老六家买了两只羊当场宰杀;又从村里一户人家那买了一头一百多斤的肥猪。

  院子里支起了临时的大锅,炊烟滚滚,肉香四溢。

  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嬉笑打闹;男人们抽着烟,大声聊着今年的收成和李家的能耐;女人们则挤在灶房和院子里帮忙,说说笑笑。

  原本计划的安静搬家,愣是变成了一场轰动三个村的流水席。

  虽然忙乱不堪,开销也超出了预料,但看着满院子的笑脸,感受着乡亲们那份淳朴的热情,李家人都觉得脸上有光,心中热火。

  李向阳站在忙碌的人群边缘,胸口那点伤似乎也不疼了。

  毕竟,前世那场山体滑坡导致的悲剧,随着顺利乔迁,不会再发生了,这无疑卸去了他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

  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他也感觉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带领乡亲们致富,不能只是空话,既要用心、有担当,更要走得稳,不能再像打虎那样兵行险着。

  他心里也盘算着,等忙过这几天,伤再好些,就得赶紧去项叔叔家一趟。

  不仅是要告知打虎的事情,更是想听听这位老牌大学生对山里资源利用的看法。

  打虎是不得已而为之,往后,这漫山遍野的宝贝,也得换个更长远的方式来 “取”。

  在家又养了一个礼拜,李向阳实在有些熬不住了。

  倒不是他闲不住,主要原因也比较现实——上次乔迁被迫摆出的流水席,几乎把家里积攒的肉食消耗一空。

  虽然家里当下并不缺钱,可要让父亲母亲花钱去买肉吃,那比割他们的肉还要难受。

  李向阳胸口的伤也好得七七八八了,结的痂被他抠得只剩下最深处三个硬币大小的硬块,除了动作大些会有点牵拉的痛感,已无大碍。

  他琢磨着,是时候进山一趟了。

  这次进山,目的有好几个。

  首要的是去一趟项叔叔家。

  秦巴山地虽然总体属于亚热带,但项家所在的那片山坳,因为海拔偏高,冬天是会下大雪的。

  项爱国就曾跟他说起过,有一年大雪封山早,存粮不够,冒险出去打猎,差点一脚踩进被雪掩盖的岩缝里回不来。

  所以他必须赶在严寒到来前,给他们送一批过冬的物资。

  其次,是关于金罐潭。

  陈俊杰父亲尸骨还在那潭里,长久下去总不是个事。

  既然不能光明正大地拾骨安葬,那就用最稳妥的方式——将整个潭填平,让那未曾谋面的男人在他最后战斗和沉眠的地方入土为安!

  这些事情,人带多了反而不合适。

  但人少了,又背不了多少东西。

  思来想去,李向阳决定除了王成文和陈俊杰,再带上大哥李向东同去。

  王成文是项家的“老熟人”了,半大小子也能帮上忙。

  陈俊杰更是此行的主角,必须要带。

  至于大哥,毕竟是自家人,项叔叔虽没见过,但应该能接受。

  计划一定,他立刻开始准备。

  三个大背篓,装上一百五十斤大米、五十斤面粉、几包盐巴火柴等必需品。

  再就是两个铲子和一口结实铁锅,铲子用于填潭,铁锅则是考虑可能要在金罐潭待一两天,住可以在山洞将就,吃就得拿锅煮饭或者煮肉了。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早晨,四人告别家人,背着沉重的背篓,再次朝龙王沟深处走去。

  山路在雾中显得格外漫长和安静,只能听到彼此粗重的喘息。

  “哥,还行不?”李向阳注意到大哥的吃力,放缓脚步问道。

  这次进山,李向东负重最大,背了九十斤大米。

  “没事!这点分量,扛得住!”李向东抹了把汗,“比抬木头轻省多了!”

  王成文和陈俊杰一个背了五十斤面,一个背了锅和铲子等,约四十斤的样子。

  他俩东西不算多,路上时不时还能说笑两句。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辛苦跋涉,终于在下午日头偏西时,赶到了那片熟悉的山坳。

  项家小木屋正冒着袅袅炊烟。

  最先发现他们的依然是项雪。

  小丫头眼睛尖,看到他们出现先是警惕往屋子跑,待回头看清是李向阳,立刻欢呼着跑了出来:“向阳哥!俊杰哥!成文哥!你们又来啦!”

  她的欢呼声引出了屋里的朱阿姨和项爱国。

  看到李向阳四人和那三个沉甸甸的大背篓,项爱国先是惊讶,随即脸上便露出了复杂的神情,有感动,也有一些不好意思。

  毕竟,走一天时间给他送物资,而且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他快步上前,帮着几人卸下背篓,“你说你们……这……这弄这么多东西干啥?这得费多大劲……”

  项爱国看着地上那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米面,语气里带着责备,但眼神里的感动却是藏不住的。

  “项叔,眼看就入冬了,万一一场雪下来,到时候想送都送不进来了。”李向阳笑着说道,“您跟我就不客气了!”

  朱阿姨围着那堆东西,看看米,摸摸面,也一个劲地说:“太辛苦你们了!这让我们怎么过意得去……”

  “阿姨,您就别客气了,咱们都是一家人。”陈俊杰也跟着附和着,接过小雪递来的热水,咕咚咕咚几口喝完。

  李向阳拉着大哥李向东简单介绍了下。

  听说是李向阳的亲哥哥,项爱国很是热情,招呼着让进屋歇歇,朱阿姨也赶紧拿出板栗、核桃招呼大家。

  李向阳简单说了下打掉瘸腿虎的事情,项爱国听得连连点头,并问起了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