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洪霞回家的路上,她突然转过身,借着月光看向李向阳,轻声问道:“让你看着安排,是不是反倒为难你了?”
李向阳没料到她会这么善解人意,愣了一下。
见她目光清澈,他便也收起玩笑的心思,坦诚道:
“说一点不为难是假的……这不是小事,关系到你往后几十年。我是怕……怕我按自己的想法,万一那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反倒委屈了你!”
他背着手,语气更郑重了些,“我更想听听,你最想干啥?抛开我,抛开别人,就你自己,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或者想去的地方?”
赵洪霞低下头,用脚尖轻轻碾着地上的一颗石子,沉默了片刻。
再抬起头时,她的眼神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柔和。
“以前……没想过太多。就觉得,日子嘛,一天天过就是了。可是自从那次你把我从河里捞起来……”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我就觉得,我这条命,就像……跟你绑在了一起!”
“所以啊……”她忽然轻笑一声,“往后,只要你不嫌弃,你在哪儿,我在哪儿。你想做啥,我跟着你做啥,或者,你让我做啥,我就做啥。”
她抬起头,声音带着点自嘲:“向阳哥,这么说,是不是挺没出息的?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可是,在我心里,就是这样想的。跟你在一块就好!其他的,真的,咋样都行。”
李向阳看着眼前的姑娘,这一刻,一股强烈的保护欲和责任感涌上心头,他突然特别想把她拥到怀里。
显然,这不是没主见,而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交给了对方!
“不,这不是没出息……你的心意我明白了,这是我的福气!”他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握住了她有些冰凉的手指。
“既然你愿意跟我绑在一起,放心,有我在,往后绝不让你受半点委屈!”
赵洪霞的手指微微一颤,却没有抽回,只是任由他握着,小脸在月光下泛起红晕。
她指尖的冰凉和她话语里的滚烫,一同烙进了李向阳的心里。
他紧紧捏了捏她的手,仿佛要通过这个动作,将那份责任与承诺传递过去。
暂且放下了关于工作的讨论,两人并肩而行,又聊了些进山打猎的事情,这才将赵洪霞送到赵青山家院坝。
回家的路上,李向阳独自一人,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
赵洪霞那句“这条命跟你绑在了一起”和信任的眼神,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味。
他自是不知道,当初王建军家曾用给赵洪霞安排缫丝厂的工作作为条件来提亲,而且赵洪霞也曾去厂里看过。
所以她如此淡然的反应,让他有些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即便两个人将来都留在农村,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他当然明白,无论是进工厂当工人,还是去其他单位坐办公室,本质上都是“牢笼”,行动受限,且要看人脸色。
农村虽然看似处在社会底层,但至少天高地阔,自由自在。
而且,就家里现在这个条件,也不用太辛苦。
更何况,对于未来,他有的是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给赵洪霞,给这个家,闯出一片远比“铁饭碗”更广阔的天地。
这么一想,心中的那点纠结便烟消云散,脚步也轻快了起来。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李向阳便起床收拾。
今天要给望江楼送黄鳝和肉,他想早点去,回程时顺路去之前留意过的一家打井的铺子看看。
如果条件合适,就给家里打一口压水井。
这年头,村里各家吃水全靠肩挑。
以前住在龙王沟边,父亲在挖了个渗水井,挑水也就一百多米的距离,还算方便。
现在搬到老晒场,离河沟远了,挑一趟水得走四百多米。
虽说牲口用水可以从房后的堰塘汲取,但人吃水就费劲了。
他经常忙得不着家,挑水的活儿基本都落在父亲和大哥肩上,太辛苦。
今天进城,一共三个人,三辆车,六个货筐。
黑蛋对自行车爱惜得不行,但只要李向阳有事,那是随叫随到。
他当然清楚这车是怎么来的,尤其每月六十块的工资,几乎是玩着就赚到手了,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
母亲张天会也曾提醒过李向阳,给的是不是太高了。
但他心里有数:一来确实需要得力帮手。
二来,总要分出去一些利润,不管黑蛋还是王成文,家里都没顶梁柱,需要帮衬。
再一个,他们身后都是一个大家族!黑蛋、成文那些叔伯即便没能力接济侄儿,但看到有人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在这些族亲眼里,李向阳就是对整个家门有恩的人。
所以,黑蛋身后的张家,王成文身后的王家,这几十口人,在很多场合对他都是鼎力支持的!
这次进城,毛冠鹿肉全带上了,另外又加了一只黄羊。
鹿肉价格高,但口感偏柴,所以他只留下了内脏和饭店不太愿意要的鹿头。
攒下的几十斤鱼干也一并带走,另外就是两百斤黄鳝。
父亲李茂春正在院坝边用热水给带回来的羊头、鹿头煺毛。
家里有了一点积蓄,让老爷子的脸不再总是板着,柔和了不少。
果然,钱这东西,既能让人有底气,也能悄然改变人的性情。
轻车熟路,两个多小时,三人便进了城。
望江楼里,韩老板一见是李向阳,立马揭开盖在腿上的狼皮褥子,起身迎上来,连货都顾不上看,拉着他的手就是一顿摇:
“向阳!好小子!那个事儿,你干得漂亮!可是给叔长了脸了啊!”
他满面红光,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听说去了三路人,一路空手而归,一路坏了事儿还让你救了,最后是你把这硬骨头给啃下来了!叔这脸上都有光啊!”
说着,就喊伙计赶紧安排几个硬菜,非要留李向阳哥仨喝几杯不可。
李向阳本欲推辞,但看韩老板这热情劲儿,知道躲不过,便欣然接受了。
席间,韩老板又提起另外那三坛猞猁骨药酒:
“唉……我留的那一坛,没藏住风声,被地区运输公司的领导知道了,硬是扔下一千块钱给抱走了!搞得现在好多贵客想尝尝都没了着落,金州药房那边一时也配不出货。你看……”
他笑了笑,端起了酒杯:“能不能再匀给叔一坛?价格就按一千一,绝不让你吃亏!”
李向阳没料到她会这么善解人意,愣了一下。
见她目光清澈,他便也收起玩笑的心思,坦诚道:
“说一点不为难是假的……这不是小事,关系到你往后几十年。我是怕……怕我按自己的想法,万一那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反倒委屈了你!”
他背着手,语气更郑重了些,“我更想听听,你最想干啥?抛开我,抛开别人,就你自己,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或者想去的地方?”
赵洪霞低下头,用脚尖轻轻碾着地上的一颗石子,沉默了片刻。
再抬起头时,她的眼神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柔和。
“以前……没想过太多。就觉得,日子嘛,一天天过就是了。可是自从那次你把我从河里捞起来……”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我就觉得,我这条命,就像……跟你绑在了一起!”
“所以啊……”她忽然轻笑一声,“往后,只要你不嫌弃,你在哪儿,我在哪儿。你想做啥,我跟着你做啥,或者,你让我做啥,我就做啥。”
她抬起头,声音带着点自嘲:“向阳哥,这么说,是不是挺没出息的?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可是,在我心里,就是这样想的。跟你在一块就好!其他的,真的,咋样都行。”
李向阳看着眼前的姑娘,这一刻,一股强烈的保护欲和责任感涌上心头,他突然特别想把她拥到怀里。
显然,这不是没主见,而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交给了对方!
“不,这不是没出息……你的心意我明白了,这是我的福气!”他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握住了她有些冰凉的手指。
“既然你愿意跟我绑在一起,放心,有我在,往后绝不让你受半点委屈!”
赵洪霞的手指微微一颤,却没有抽回,只是任由他握着,小脸在月光下泛起红晕。
她指尖的冰凉和她话语里的滚烫,一同烙进了李向阳的心里。
他紧紧捏了捏她的手,仿佛要通过这个动作,将那份责任与承诺传递过去。
暂且放下了关于工作的讨论,两人并肩而行,又聊了些进山打猎的事情,这才将赵洪霞送到赵青山家院坝。
回家的路上,李向阳独自一人,脚步不自觉地放慢了。
赵洪霞那句“这条命跟你绑在了一起”和信任的眼神,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味。
他自是不知道,当初王建军家曾用给赵洪霞安排缫丝厂的工作作为条件来提亲,而且赵洪霞也曾去厂里看过。
所以她如此淡然的反应,让他有些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即便两个人将来都留在农村,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他当然明白,无论是进工厂当工人,还是去其他单位坐办公室,本质上都是“牢笼”,行动受限,且要看人脸色。
农村虽然看似处在社会底层,但至少天高地阔,自由自在。
而且,就家里现在这个条件,也不用太辛苦。
更何况,对于未来,他有的是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给赵洪霞,给这个家,闯出一片远比“铁饭碗”更广阔的天地。
这么一想,心中的那点纠结便烟消云散,脚步也轻快了起来。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李向阳便起床收拾。
今天要给望江楼送黄鳝和肉,他想早点去,回程时顺路去之前留意过的一家打井的铺子看看。
如果条件合适,就给家里打一口压水井。
这年头,村里各家吃水全靠肩挑。
以前住在龙王沟边,父亲在挖了个渗水井,挑水也就一百多米的距离,还算方便。
现在搬到老晒场,离河沟远了,挑一趟水得走四百多米。
虽说牲口用水可以从房后的堰塘汲取,但人吃水就费劲了。
他经常忙得不着家,挑水的活儿基本都落在父亲和大哥肩上,太辛苦。
今天进城,一共三个人,三辆车,六个货筐。
黑蛋对自行车爱惜得不行,但只要李向阳有事,那是随叫随到。
他当然清楚这车是怎么来的,尤其每月六十块的工资,几乎是玩着就赚到手了,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
母亲张天会也曾提醒过李向阳,给的是不是太高了。
但他心里有数:一来确实需要得力帮手。
二来,总要分出去一些利润,不管黑蛋还是王成文,家里都没顶梁柱,需要帮衬。
再一个,他们身后都是一个大家族!黑蛋、成文那些叔伯即便没能力接济侄儿,但看到有人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在这些族亲眼里,李向阳就是对整个家门有恩的人。
所以,黑蛋身后的张家,王成文身后的王家,这几十口人,在很多场合对他都是鼎力支持的!
这次进城,毛冠鹿肉全带上了,另外又加了一只黄羊。
鹿肉价格高,但口感偏柴,所以他只留下了内脏和饭店不太愿意要的鹿头。
攒下的几十斤鱼干也一并带走,另外就是两百斤黄鳝。
父亲李茂春正在院坝边用热水给带回来的羊头、鹿头煺毛。
家里有了一点积蓄,让老爷子的脸不再总是板着,柔和了不少。
果然,钱这东西,既能让人有底气,也能悄然改变人的性情。
轻车熟路,两个多小时,三人便进了城。
望江楼里,韩老板一见是李向阳,立马揭开盖在腿上的狼皮褥子,起身迎上来,连货都顾不上看,拉着他的手就是一顿摇:
“向阳!好小子!那个事儿,你干得漂亮!可是给叔长了脸了啊!”
他满面红光,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听说去了三路人,一路空手而归,一路坏了事儿还让你救了,最后是你把这硬骨头给啃下来了!叔这脸上都有光啊!”
说着,就喊伙计赶紧安排几个硬菜,非要留李向阳哥仨喝几杯不可。
李向阳本欲推辞,但看韩老板这热情劲儿,知道躲不过,便欣然接受了。
席间,韩老板又提起另外那三坛猞猁骨药酒:
“唉……我留的那一坛,没藏住风声,被地区运输公司的领导知道了,硬是扔下一千块钱给抱走了!搞得现在好多贵客想尝尝都没了着落,金州药房那边一时也配不出货。你看……”
他笑了笑,端起了酒杯:“能不能再匀给叔一坛?价格就按一千一,绝不让你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