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小人物与小人物也有争斗,但是生活在困境也有微光,看小人物在哪也能发光。只要够心细,是金子总是会发光…】
骊山,如同一头匍匐在关中平原边缘的黑色巨兽,沉默地吞噬着一切靠近的生灵。
尚未抵达山麓,空气中便已弥漫开一股混合着尘土、汗臭、血腥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绝望气息。
囚车最终在一片依山势圈出的、以木栅和壕沟围成的巨大营区外停下。
营区内,密密麻麻遍布着低矮潮湿的窝棚,如同腐烂尸体上滋生的菌群。
更高处,开凿山体的叮当声、监工的叱骂声、刑徒痛苦的呻吟声,汇聚成一股令人头皮发麻的喧嚣浪潮,永无休止。
“都滚下来!快!”押送卒粗暴地打开囚车门,像驱赶牲畜一样将张苍等人赶下车。
沉重的连体枷锁被卸下,换上了专门用于劳作的、稍轻但依旧束缚手脚的铁镣。冰冷的金属贴上磨损的皮肉,带来新的痛楚。
一名穿着皮质甲胄、面色凶狠的监工头子带着几个手持皮鞭的副手走了过来,目光如同刮骨钢刀,扫过这批新来的“材料”。
“听着,你们这些渣滓!”监工头子声音嘶哑,如同破锣,“到了这里,就别把自己当人!你们是牲口,是石头,是陛下的陵寝里一块砖!唯一的活路,就是干活!往死里干!谁敢偷懒,谁敢闹事,”
他猛地一鞭子抽在旁边的木桩上,发出清脆的爆响,“这就是下场!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稀稀拉拉、有气无力的回应。
“没吃饭吗?!大声点!”又是一鞭子,这次抽在了一个反应稍慢的囚犯身上,顿时皮开肉绽,惨叫声起。
“明白!!!”这一次,声音带着恐惧,整齐了许多。
张苍低着头,混在人群中,感受着这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恶意与压迫。
这里没有律法,没有程序,只有最原始的暴力和最残酷的生存法则。
他被分到了一个负责搬运石料的队伍。
任务很简单,就是将山脚下开采出来的、大小不一的石块,沿着陡峭泥泞的坡道,搬运到半山腰正在修建的工地区域。
工作立刻开始。
每一块石头都沉重无比,最小的也需两人合抬,大的则需要四五人甚至更多人喊着号子,步履维艰地向上挪动。
张苍这具身体本是文弱法吏,何曾受过这等苦楚?
没搬几趟,便已气喘如牛,汗如雨下,肺部火辣辣地疼,双腿如同灌了铅,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
铁镣摩擦着脚踝的伤口,每一下都带来钻心的刺痛。
“快!快!磨蹭什么!没用的东西!”一个满脸横肉的监工挥舞着皮鞭,在队伍旁来回巡视,看到动作稍慢的,抬手就是一鞭。
张苍速度慢了下来,立刻引起了监工的注意。
“啪!”
一道黑影带着风声抽来,狠狠落在张苍的背上!
剧痛瞬间炸开,仿佛被烧红的烙铁烫过,囚衣破裂,皮肉上立刻浮现出一道血痕。
“呃……”张苍闷哼一声,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地。
他咬紧牙关,死死扛住肩上的重量,没有让自己倒下。
他知道,一旦倒下,等待他的将是更凶猛的鞭挞,甚至可能被当场打死。
“看什么看?!废物!读书读傻了吧?在这里,力气就是道理!”监工狞笑着,朝他啐了一口唾沫,转身去鞭策其他人。
羞辱和疼痛刺激着张苍的神经,但他强迫自己冷静。
愤怒和绝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他死得更快。
他一边艰难地挪动脚步,一边开始仔细观察。
观察监工巡视的规律,观察其他囚犯搬运的方式,观察这条搬运路线的地形。
很快,他发现了问题。
这条搬运路线并非最优选择。
它过于曲折,有些地方坡度极陡,耗费的体力远超必要。
而且,囚犯们搬运时毫无组织,经常出现拥堵、等待,甚至因为路线交叉而互相碰撞,效率极其低下。
搭建用于高处作业的竹木脚手架也显得杂乱无章,结构不稳,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了材料的输送速度。
知识,在此刻成了他唯一的武器。
几何学中的最短路径原理,力学中的省力杠杆和斜面应用,甚至一些简单的统筹学概念,开始在他脑中飞速组合。
在一次短暂的休息间隙(所谓的休息,也只是原地站着喘口气),张苍趁着监工不注意,用脚尖在泥地上飞快地划了几下,勾勒出一条更笔直、坡度更缓的虚拟路线。
他又观察了那粗糙的脚手架,心中默默计算着几个关键支撑点的最佳位置和角度。
他不能明目张胆地提出建议,那只会引来监工更深的怀疑和打压。
他必须用行动,用结果来证明。
再次搬运时,他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同组的几个囚犯。
“走这边,坡缓一点。”他低声对旁边一个同样累得快要虚脱的汉子说,示意他跟上自己选择的路线。
起初那汉子有些犹豫,但在尝试了一次,发现确实省力一些后,便默默跟从。
张苍又在对脚手架进行加固时,“无意”中调整了两根支撑竹竿的角度,使其受力更合理。
在堆放石块时,他悄悄利用几块小石头作为支点,做了一个简易的斜面,让后续的搬运省力了不少。
这些改动极其微小,混杂在繁重混乱的劳作中,几乎不引人注意。
但效果,却在潜移默化中显现。
他们这一小组,搬运的速度似乎比旁边几组稍微快了一点,堵在路上的时间少了一些,摔倒受伤的情况也有所减少。
虽然依旧疲惫欲死,但那种完全看不到希望的窒息感,似乎减轻了一丝丝。
这一切,并没有逃过所有人的眼睛。
傍晚,收工的号角声(其实就是一段被敲响的破铜片)凄厉地响起。
囚犯们如同被抽干了力气的破布口袋,瘫倒在地,连爬回窝棚的力气似乎都没有。
张苍靠着冰冷的石壁,大口喘息,背上鞭伤火辣辣地疼,浑身骨头像散了架。
但他眼中,却有一丝极淡的、名为“希望”的光芒在闪烁。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比普通监工稍好些、像是小队头目模样的人,在清点人数时,目光在张苍身上停留了片刻。
他注意到了今天这个新来的、看似文弱的囚犯所在的小组,效率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他没有说话,只是多看了张苍两眼,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张苍感受到了那道目光,心中一凛,但随即又平静下来。
被注意到,或许是风险,但……又何尝不是机会?
在这人间地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价值,可能是唯一活下去的途径。
骊山,如同一头匍匐在关中平原边缘的黑色巨兽,沉默地吞噬着一切靠近的生灵。
尚未抵达山麓,空气中便已弥漫开一股混合着尘土、汗臭、血腥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绝望气息。
囚车最终在一片依山势圈出的、以木栅和壕沟围成的巨大营区外停下。
营区内,密密麻麻遍布着低矮潮湿的窝棚,如同腐烂尸体上滋生的菌群。
更高处,开凿山体的叮当声、监工的叱骂声、刑徒痛苦的呻吟声,汇聚成一股令人头皮发麻的喧嚣浪潮,永无休止。
“都滚下来!快!”押送卒粗暴地打开囚车门,像驱赶牲畜一样将张苍等人赶下车。
沉重的连体枷锁被卸下,换上了专门用于劳作的、稍轻但依旧束缚手脚的铁镣。冰冷的金属贴上磨损的皮肉,带来新的痛楚。
一名穿着皮质甲胄、面色凶狠的监工头子带着几个手持皮鞭的副手走了过来,目光如同刮骨钢刀,扫过这批新来的“材料”。
“听着,你们这些渣滓!”监工头子声音嘶哑,如同破锣,“到了这里,就别把自己当人!你们是牲口,是石头,是陛下的陵寝里一块砖!唯一的活路,就是干活!往死里干!谁敢偷懒,谁敢闹事,”
他猛地一鞭子抽在旁边的木桩上,发出清脆的爆响,“这就是下场!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稀稀拉拉、有气无力的回应。
“没吃饭吗?!大声点!”又是一鞭子,这次抽在了一个反应稍慢的囚犯身上,顿时皮开肉绽,惨叫声起。
“明白!!!”这一次,声音带着恐惧,整齐了许多。
张苍低着头,混在人群中,感受着这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恶意与压迫。
这里没有律法,没有程序,只有最原始的暴力和最残酷的生存法则。
他被分到了一个负责搬运石料的队伍。
任务很简单,就是将山脚下开采出来的、大小不一的石块,沿着陡峭泥泞的坡道,搬运到半山腰正在修建的工地区域。
工作立刻开始。
每一块石头都沉重无比,最小的也需两人合抬,大的则需要四五人甚至更多人喊着号子,步履维艰地向上挪动。
张苍这具身体本是文弱法吏,何曾受过这等苦楚?
没搬几趟,便已气喘如牛,汗如雨下,肺部火辣辣地疼,双腿如同灌了铅,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
铁镣摩擦着脚踝的伤口,每一下都带来钻心的刺痛。
“快!快!磨蹭什么!没用的东西!”一个满脸横肉的监工挥舞着皮鞭,在队伍旁来回巡视,看到动作稍慢的,抬手就是一鞭。
张苍速度慢了下来,立刻引起了监工的注意。
“啪!”
一道黑影带着风声抽来,狠狠落在张苍的背上!
剧痛瞬间炸开,仿佛被烧红的烙铁烫过,囚衣破裂,皮肉上立刻浮现出一道血痕。
“呃……”张苍闷哼一声,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地。
他咬紧牙关,死死扛住肩上的重量,没有让自己倒下。
他知道,一旦倒下,等待他的将是更凶猛的鞭挞,甚至可能被当场打死。
“看什么看?!废物!读书读傻了吧?在这里,力气就是道理!”监工狞笑着,朝他啐了一口唾沫,转身去鞭策其他人。
羞辱和疼痛刺激着张苍的神经,但他强迫自己冷静。
愤怒和绝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他死得更快。
他一边艰难地挪动脚步,一边开始仔细观察。
观察监工巡视的规律,观察其他囚犯搬运的方式,观察这条搬运路线的地形。
很快,他发现了问题。
这条搬运路线并非最优选择。
它过于曲折,有些地方坡度极陡,耗费的体力远超必要。
而且,囚犯们搬运时毫无组织,经常出现拥堵、等待,甚至因为路线交叉而互相碰撞,效率极其低下。
搭建用于高处作业的竹木脚手架也显得杂乱无章,结构不稳,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了材料的输送速度。
知识,在此刻成了他唯一的武器。
几何学中的最短路径原理,力学中的省力杠杆和斜面应用,甚至一些简单的统筹学概念,开始在他脑中飞速组合。
在一次短暂的休息间隙(所谓的休息,也只是原地站着喘口气),张苍趁着监工不注意,用脚尖在泥地上飞快地划了几下,勾勒出一条更笔直、坡度更缓的虚拟路线。
他又观察了那粗糙的脚手架,心中默默计算着几个关键支撑点的最佳位置和角度。
他不能明目张胆地提出建议,那只会引来监工更深的怀疑和打压。
他必须用行动,用结果来证明。
再次搬运时,他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同组的几个囚犯。
“走这边,坡缓一点。”他低声对旁边一个同样累得快要虚脱的汉子说,示意他跟上自己选择的路线。
起初那汉子有些犹豫,但在尝试了一次,发现确实省力一些后,便默默跟从。
张苍又在对脚手架进行加固时,“无意”中调整了两根支撑竹竿的角度,使其受力更合理。
在堆放石块时,他悄悄利用几块小石头作为支点,做了一个简易的斜面,让后续的搬运省力了不少。
这些改动极其微小,混杂在繁重混乱的劳作中,几乎不引人注意。
但效果,却在潜移默化中显现。
他们这一小组,搬运的速度似乎比旁边几组稍微快了一点,堵在路上的时间少了一些,摔倒受伤的情况也有所减少。
虽然依旧疲惫欲死,但那种完全看不到希望的窒息感,似乎减轻了一丝丝。
这一切,并没有逃过所有人的眼睛。
傍晚,收工的号角声(其实就是一段被敲响的破铜片)凄厉地响起。
囚犯们如同被抽干了力气的破布口袋,瘫倒在地,连爬回窝棚的力气似乎都没有。
张苍靠着冰冷的石壁,大口喘息,背上鞭伤火辣辣地疼,浑身骨头像散了架。
但他眼中,却有一丝极淡的、名为“希望”的光芒在闪烁。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比普通监工稍好些、像是小队头目模样的人,在清点人数时,目光在张苍身上停留了片刻。
他注意到了今天这个新来的、看似文弱的囚犯所在的小组,效率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他没有说话,只是多看了张苍两眼,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张苍感受到了那道目光,心中一凛,但随即又平静下来。
被注意到,或许是风险,但……又何尝不是机会?
在这人间地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价值,可能是唯一活下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