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那番“刚极易折”的告诫犹在耳边,张苍却并无丝毫收敛之意,反而以更严谨、更高效的态度处理着御史府日益繁重的公务。
他深知,唯有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方能在这波涛暗涌的咸阳立足。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这柄出鞘的利刃,早已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明的、暗的攻势虽暂告一段落,但更阴险、更针对他个人特质的陷阱,正在悄然编织。
这日,张苍正在审阅一批各地上报的“查禁”线索,随从文书引着一老一少两人,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年长者约五十岁,身着锦缎,体态富态,脸上带着商贾特有的精明与一丝恰到好处的愤懑,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小人咸阳商贾乌氏保,拜见御史大人!小人要状告这狂生田轸,欠债不还,有契约为证,请大人为小人做主!”说着,他双手奉上一卷保存完好的帛书契约。
那年轻人,不过二十出头年纪,面色苍白,身形瘦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儒生袍,此刻已是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地哭喊:“大人!冤枉!学生冤枉啊!是这乌氏保设局害我!那契约……那契约是陷阱!学生是被逼的啊!”
“公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张苍一拍惊堂木,目光扫过两人,“乌氏保,你且陈述情由。田轸,待他说完,自有你分辩之机。”
乌氏保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陈述起来:“回大人,三个月前,这田轸因其母病重,急需钱银购置珍贵药材,求到小人门下。小人怜其孝心,又见他乃读书种子,便同意借予他‘十金’(注:秦时一金约为二十两黄金,此为虚指巨款),约定两月为期归还,连本带利,共计‘十五金’。
此事有双方签字画押的契约为凭,更有见证人作保。谁知到期之后,这田轸竟百般推诿,妄图赖账!小人多次催讨无果,只得告上官府,求大人依律追缴欠款,惩治此等无信之徒!”
他话语流畅,表情到位,将一个好心借钱却反遭赖账的苦主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你胡说!”
田轸猛地抬起头,双眼赤红,指着乌氏保,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大人明鉴!当日他找到学生,言说欣赏学生才学,愿资助学生求学与为母治病,只让学生签一份‘资助文书’!那文书条款繁复,字迹细密,利息计算方式更是语焉不详,学生在母病心急之下,未及细看便签了!谁知……谁知那竟是一份利息高得惊人的借贷契约!所谓的‘十金’,层层盘剥,到手不足七金!两月之后,竟要偿还十五金!学生家徒四壁,如何还得起?!他这就是趁人之危,设局诈骗!”
张苍眉头微蹙,接过文书,展开细看。
这契约书写在质地不错的帛布上,格式看似规范,但正如田轸所言,条款极为严苛细密。
关于利息的计算部分,用了好些“复利”、“逾期滞纳”等专业术语,计算方式写得云山雾罩,若非精通算学与律法之人,极易被绕晕,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其真正含义和最终需要偿还的恐怖数额。
这确实像一份精心设计,专门针对急用钱、缺乏戒心之人的陷阱合同。
“乌氏保,”张苍目光锐利地看向富商,“这利息计算方式,作何解释?两月之内,本金十金,如何能生出五金利息?据本官所知,我大秦虽未统一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但如此高昂之利,近乎盘剥!”
乌氏保似乎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拱手:“回大人,契约写明,此乃‘激励还款之利’,意在督促借债人如期归还。计算方式虽略显复杂,但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田轸既然画押,便是认可。大人,借贷自愿,契约自由,此乃商事惯例。他既然签了,就得认!若人人都如他这般,事后反悔,这咸阳商界,还有何信义可言?”
他一口咬死“契约自由”、“签字画押”,站在了商业规则的制高点上。
张苍不动声色,目光继续在契约上扫视,落到了最下方的见证人栏。
那里除了乌氏保和田轸的画押,还有一个清秀的签名——“渭阳君府,清客,文不识”。
文不识?渭阳君府的清客?
张苍的心猛地一沉!
渭阳君!不久前他才刚办了其家臣稷,弹劾其治家不严,让其颜面大损。
如今,这起看似普通的债务纠纷,见证人竟然又是渭阳君府上的人!
而且是一个清客,并非寻常仆役,地位更高,与渭阳君的关系也更近!
这绝不可能是巧合!
一个家财万贯的商人,一个破落潦倒的士子,一份精心设计、条款苛刻的契约,再加上一个身份敏感、来自刚刚结怨的宗室府邸的见证人……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
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债务纠纷。
这是一个局!一个针对他张苍个人设下的,极其阴险的法律陷阱!
对方摸准了他“依法办事”、“重视程序”、“同情弱者”的特点,精心炮制了这起案件。无论他如何判决,都可能落入圈套:
若他依契约判决田轸还款,便是支持了这明显不公的高利贷,坐实了“酷吏”之名,之前树立的“为民请命”形象将轰然倒塌,更会寒了天下士子与贫苦百姓的心。
若他偏袒田轸,以“显失公平”为由否定契约效力,对方便可借此大做文章,攻击他“罔顾契约精神”、“破坏商事规则”、“因私废公”,甚至可能上升到“动摇国本”的高度!
毕竟,秦法虽未规定利率上限,但对契约效力是予以保护的。
这是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选择!
目的就是要让他在自己最擅长的法律领域栽个大跟头,彻底败坏他的名声和陛下对他的信任!
张苍缓缓放下契约,目光再次扫过堂下——乌氏保眼中一闪而过的有恃无恐,田轸那绝望而期盼的眼神,都印证了他的猜测。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与凛然。
‘好一个渭阳君……好一个杀人不用刀的法律陷阱!’
他深知,唯有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方能在这波涛暗涌的咸阳立足。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这柄出鞘的利刃,早已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明的、暗的攻势虽暂告一段落,但更阴险、更针对他个人特质的陷阱,正在悄然编织。
这日,张苍正在审阅一批各地上报的“查禁”线索,随从文书引着一老一少两人,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年长者约五十岁,身着锦缎,体态富态,脸上带着商贾特有的精明与一丝恰到好处的愤懑,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小人咸阳商贾乌氏保,拜见御史大人!小人要状告这狂生田轸,欠债不还,有契约为证,请大人为小人做主!”说着,他双手奉上一卷保存完好的帛书契约。
那年轻人,不过二十出头年纪,面色苍白,身形瘦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儒生袍,此刻已是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地哭喊:“大人!冤枉!学生冤枉啊!是这乌氏保设局害我!那契约……那契约是陷阱!学生是被逼的啊!”
“公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张苍一拍惊堂木,目光扫过两人,“乌氏保,你且陈述情由。田轸,待他说完,自有你分辩之机。”
乌氏保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陈述起来:“回大人,三个月前,这田轸因其母病重,急需钱银购置珍贵药材,求到小人门下。小人怜其孝心,又见他乃读书种子,便同意借予他‘十金’(注:秦时一金约为二十两黄金,此为虚指巨款),约定两月为期归还,连本带利,共计‘十五金’。
此事有双方签字画押的契约为凭,更有见证人作保。谁知到期之后,这田轸竟百般推诿,妄图赖账!小人多次催讨无果,只得告上官府,求大人依律追缴欠款,惩治此等无信之徒!”
他话语流畅,表情到位,将一个好心借钱却反遭赖账的苦主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你胡说!”
田轸猛地抬起头,双眼赤红,指着乌氏保,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大人明鉴!当日他找到学生,言说欣赏学生才学,愿资助学生求学与为母治病,只让学生签一份‘资助文书’!那文书条款繁复,字迹细密,利息计算方式更是语焉不详,学生在母病心急之下,未及细看便签了!谁知……谁知那竟是一份利息高得惊人的借贷契约!所谓的‘十金’,层层盘剥,到手不足七金!两月之后,竟要偿还十五金!学生家徒四壁,如何还得起?!他这就是趁人之危,设局诈骗!”
张苍眉头微蹙,接过文书,展开细看。
这契约书写在质地不错的帛布上,格式看似规范,但正如田轸所言,条款极为严苛细密。
关于利息的计算部分,用了好些“复利”、“逾期滞纳”等专业术语,计算方式写得云山雾罩,若非精通算学与律法之人,极易被绕晕,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其真正含义和最终需要偿还的恐怖数额。
这确实像一份精心设计,专门针对急用钱、缺乏戒心之人的陷阱合同。
“乌氏保,”张苍目光锐利地看向富商,“这利息计算方式,作何解释?两月之内,本金十金,如何能生出五金利息?据本官所知,我大秦虽未统一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但如此高昂之利,近乎盘剥!”
乌氏保似乎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拱手:“回大人,契约写明,此乃‘激励还款之利’,意在督促借债人如期归还。计算方式虽略显复杂,但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田轸既然画押,便是认可。大人,借贷自愿,契约自由,此乃商事惯例。他既然签了,就得认!若人人都如他这般,事后反悔,这咸阳商界,还有何信义可言?”
他一口咬死“契约自由”、“签字画押”,站在了商业规则的制高点上。
张苍不动声色,目光继续在契约上扫视,落到了最下方的见证人栏。
那里除了乌氏保和田轸的画押,还有一个清秀的签名——“渭阳君府,清客,文不识”。
文不识?渭阳君府的清客?
张苍的心猛地一沉!
渭阳君!不久前他才刚办了其家臣稷,弹劾其治家不严,让其颜面大损。
如今,这起看似普通的债务纠纷,见证人竟然又是渭阳君府上的人!
而且是一个清客,并非寻常仆役,地位更高,与渭阳君的关系也更近!
这绝不可能是巧合!
一个家财万贯的商人,一个破落潦倒的士子,一份精心设计、条款苛刻的契约,再加上一个身份敏感、来自刚刚结怨的宗室府邸的见证人……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
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债务纠纷。
这是一个局!一个针对他张苍个人设下的,极其阴险的法律陷阱!
对方摸准了他“依法办事”、“重视程序”、“同情弱者”的特点,精心炮制了这起案件。无论他如何判决,都可能落入圈套:
若他依契约判决田轸还款,便是支持了这明显不公的高利贷,坐实了“酷吏”之名,之前树立的“为民请命”形象将轰然倒塌,更会寒了天下士子与贫苦百姓的心。
若他偏袒田轸,以“显失公平”为由否定契约效力,对方便可借此大做文章,攻击他“罔顾契约精神”、“破坏商事规则”、“因私废公”,甚至可能上升到“动摇国本”的高度!
毕竟,秦法虽未规定利率上限,但对契约效力是予以保护的。
这是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选择!
目的就是要让他在自己最擅长的法律领域栽个大跟头,彻底败坏他的名声和陛下对他的信任!
张苍缓缓放下契约,目光再次扫过堂下——乌氏保眼中一闪而过的有恃无恐,田轸那绝望而期盼的眼神,都印证了他的猜测。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与凛然。
‘好一个渭阳君……好一个杀人不用刀的法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