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糊的气味混杂着湿木柴的闷烟,在御史府后院经久不散,像一层看不见的阴霾,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昔日规整肃穆的档案库,如今只剩下一片触目惊心的断壁残垣。
焦黑的梁木如同巨兽扭曲的骸骨,胡乱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
泥水与灰烬混合,在地面上淤积成一片狼藉。
廷尉府的仵作和令史们,正皱着眉头,小心翼翼地在那片废墟中翻检,试图找出起火原因的蛛丝马迹。
卫尉军的兵士则在外围警戒,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周围任何可能存在的可疑动静。
张苍站在废墟边缘,官袍下摆沾满了泥泞,袖口被火星燎出几个焦黑的破洞,显得有些狼狈。
但他站得笔直,脸上没有任何劫后余生的庆幸,只有一种近乎凝固的沉静。
那双平日里锐利如法律条文般的眼睛,此刻正一寸寸地扫过眼前的惨状,仿佛要将每一处焦痕、每一片残骸都刻进脑海里。
“张御史,” 廷尉府一位负责现场勘查的令史走过来,脸上带着公式化的遗憾,递上一份初步的勘查简牍,“根据现场痕迹判断,火源起于库房东南角,疑似夜间值守吏员不慎打翻灯烛,引燃堆积竹简所致。初步结论,乃意外失火。”
“意外?” 张苍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冰投入死水,激起无声的涟漪。
他没有去看那份简牍,目光依旧锁定在废墟上,“值守吏员何在?”
“……四人皆殁于火场。” 令史低下头,语气沉重,“尸身已移至敛房,烧得……面目难辨。”
全死了。死无对证。
张苍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好干净的手段,好狠辣的心肠。
他没有再理会那令史,径直迈步,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入那片尚且温热的废墟之中。
焦糊的气味更加浓烈刺鼻,脚下不时传来炭木碎裂的“咔嚓”声。
他无视了周围廷尉府官员略带诧异的目光,蹲下身,徒手在湿冷粘稠的灰烬与残骸中翻找起来。
指尖触碰到冰冷的泥水,灼热的炭块,以及无数纸质、竹质卷宗焚毁后留下的脆弱灰烬。
他动作很慢,很仔细,不像是在寻找,更像是在与这片埋葬了他无数心血的废墟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章邯一身轻甲,带着几名亲兵大步走来。
他看到废墟中那个专注翻检的身影,挥退了亲兵,独自走到张苍身边,同样蹲了下来。
“情况不妙。”
章邯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我的人检查过外围,没有发现强行闯入的痕迹。起火点附近的助燃物也处理得很干净,像是……老手所为。”
他顿了顿,补充道,“若非你昨日果断冲入,抢出部分核心卷宗,只怕对方已然得逞。”
张苍没有抬头,手指从一堆湿冷的纸灰中拂过,沾满了黑渍。“他们太急了。”
他淡淡道,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急着毁灭证据,急着给我一个下马威,甚至……急着想要我的命。”
他的手指突然在一处尚未完全烧毁的卷宗匣残骸下停顿了一下。
那是一个较为厚重的桐木卷宗匣,属于《军功爵田宅侵占案》,正是他昨夜拼死抢出的核心卷宗之一,当时匣体边缘已被烤焦。
此刻,匣子已被搬出废墟,随意放在一旁。
张苍的目光落在卷宗匣底部一个不起眼的夹层缝隙处。
那里,似乎嵌着一点与焦黑木色截然不同的东西。
他小心地用指甲撬开那因受热而有些变形的夹层木板,从中拈出了一小片布料。
那是一块丝绸碎片,约莫指甲盖大小,质地极其细腻光滑,绝非寻常吏员乃至普通富户所能享用。
更奇特的是,这丝绸并非素色,而是织有极其繁复隐秘的暗纹,在灰烬的映衬下,隐隐泛着一种幽冷的青光。
碎片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强行撕裂所致。
张苍将碎片凑近鼻尖,轻轻一嗅。
一股极其淡雅、却沁人心脾的冷香,若有若无地萦绕其上。
这香气他很陌生,绝非宫中常用或市面流通的任何一种香料。
“章将军,你看。” 张苍将那片丝绸碎片递到章邯眼前。
章邯接过,入手只觉冰凉滑腻,他仔细看了看那暗纹,又闻了闻那冷香,眉头紧紧锁起:“这绝非普通之物。看这织工和香气,倒像是……江南特供的‘蛟绡’,而且是最上等的那种。每年产量极少,只供陛下和几位最得宠的公子、公主,以及少数几位立下殊勋的重臣。”
“《军功爵案》……”
张苍缓缓站起身,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废墟,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穿透层层灰烬,直抵幕后黑手的心脏,“这卷宗,记录的是渭阳君嬴奚家臣稷的罪状。而这蛟绡碎片,却出现在与之相关的卷宗匣夹层里。”
他摩挲着指尖那冰凉滑腻的碎片,眼神冰冷如秦律铁尺:
“不是意外。这是警告,也是灭证。但他们太急了,留下了尾巴。”
章邯神色凝重,低声道:“渭阳君……他竟敢动用如此手段?若此物真是他的……”
“是不是他,查过便知。”
张苍将那片至关重要的丝绸碎片小心地收入一个特制的皮囊中,贴身放好,“这不仅是线索,更是……诱饵。看看谁会因此坐立不安,谁会忍不住……再次伸手。”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片仍在冒着缕缕青烟的废墟,转身,大步离开。
脚步沉稳,踏过泥泞,踏过灰烬,走向那朝堂之上…
昔日规整肃穆的档案库,如今只剩下一片触目惊心的断壁残垣。
焦黑的梁木如同巨兽扭曲的骸骨,胡乱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
泥水与灰烬混合,在地面上淤积成一片狼藉。
廷尉府的仵作和令史们,正皱着眉头,小心翼翼地在那片废墟中翻检,试图找出起火原因的蛛丝马迹。
卫尉军的兵士则在外围警戒,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周围任何可能存在的可疑动静。
张苍站在废墟边缘,官袍下摆沾满了泥泞,袖口被火星燎出几个焦黑的破洞,显得有些狼狈。
但他站得笔直,脸上没有任何劫后余生的庆幸,只有一种近乎凝固的沉静。
那双平日里锐利如法律条文般的眼睛,此刻正一寸寸地扫过眼前的惨状,仿佛要将每一处焦痕、每一片残骸都刻进脑海里。
“张御史,” 廷尉府一位负责现场勘查的令史走过来,脸上带着公式化的遗憾,递上一份初步的勘查简牍,“根据现场痕迹判断,火源起于库房东南角,疑似夜间值守吏员不慎打翻灯烛,引燃堆积竹简所致。初步结论,乃意外失火。”
“意外?” 张苍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冰投入死水,激起无声的涟漪。
他没有去看那份简牍,目光依旧锁定在废墟上,“值守吏员何在?”
“……四人皆殁于火场。” 令史低下头,语气沉重,“尸身已移至敛房,烧得……面目难辨。”
全死了。死无对证。
张苍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好干净的手段,好狠辣的心肠。
他没有再理会那令史,径直迈步,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入那片尚且温热的废墟之中。
焦糊的气味更加浓烈刺鼻,脚下不时传来炭木碎裂的“咔嚓”声。
他无视了周围廷尉府官员略带诧异的目光,蹲下身,徒手在湿冷粘稠的灰烬与残骸中翻找起来。
指尖触碰到冰冷的泥水,灼热的炭块,以及无数纸质、竹质卷宗焚毁后留下的脆弱灰烬。
他动作很慢,很仔细,不像是在寻找,更像是在与这片埋葬了他无数心血的废墟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章邯一身轻甲,带着几名亲兵大步走来。
他看到废墟中那个专注翻检的身影,挥退了亲兵,独自走到张苍身边,同样蹲了下来。
“情况不妙。”
章邯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我的人检查过外围,没有发现强行闯入的痕迹。起火点附近的助燃物也处理得很干净,像是……老手所为。”
他顿了顿,补充道,“若非你昨日果断冲入,抢出部分核心卷宗,只怕对方已然得逞。”
张苍没有抬头,手指从一堆湿冷的纸灰中拂过,沾满了黑渍。“他们太急了。”
他淡淡道,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急着毁灭证据,急着给我一个下马威,甚至……急着想要我的命。”
他的手指突然在一处尚未完全烧毁的卷宗匣残骸下停顿了一下。
那是一个较为厚重的桐木卷宗匣,属于《军功爵田宅侵占案》,正是他昨夜拼死抢出的核心卷宗之一,当时匣体边缘已被烤焦。
此刻,匣子已被搬出废墟,随意放在一旁。
张苍的目光落在卷宗匣底部一个不起眼的夹层缝隙处。
那里,似乎嵌着一点与焦黑木色截然不同的东西。
他小心地用指甲撬开那因受热而有些变形的夹层木板,从中拈出了一小片布料。
那是一块丝绸碎片,约莫指甲盖大小,质地极其细腻光滑,绝非寻常吏员乃至普通富户所能享用。
更奇特的是,这丝绸并非素色,而是织有极其繁复隐秘的暗纹,在灰烬的映衬下,隐隐泛着一种幽冷的青光。
碎片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强行撕裂所致。
张苍将碎片凑近鼻尖,轻轻一嗅。
一股极其淡雅、却沁人心脾的冷香,若有若无地萦绕其上。
这香气他很陌生,绝非宫中常用或市面流通的任何一种香料。
“章将军,你看。” 张苍将那片丝绸碎片递到章邯眼前。
章邯接过,入手只觉冰凉滑腻,他仔细看了看那暗纹,又闻了闻那冷香,眉头紧紧锁起:“这绝非普通之物。看这织工和香气,倒像是……江南特供的‘蛟绡’,而且是最上等的那种。每年产量极少,只供陛下和几位最得宠的公子、公主,以及少数几位立下殊勋的重臣。”
“《军功爵案》……”
张苍缓缓站起身,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废墟,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穿透层层灰烬,直抵幕后黑手的心脏,“这卷宗,记录的是渭阳君嬴奚家臣稷的罪状。而这蛟绡碎片,却出现在与之相关的卷宗匣夹层里。”
他摩挲着指尖那冰凉滑腻的碎片,眼神冰冷如秦律铁尺:
“不是意外。这是警告,也是灭证。但他们太急了,留下了尾巴。”
章邯神色凝重,低声道:“渭阳君……他竟敢动用如此手段?若此物真是他的……”
“是不是他,查过便知。”
张苍将那片至关重要的丝绸碎片小心地收入一个特制的皮囊中,贴身放好,“这不仅是线索,更是……诱饵。看看谁会因此坐立不安,谁会忍不住……再次伸手。”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片仍在冒着缕缕青烟的废墟,转身,大步离开。
脚步沉稳,踏过泥泞,踏过灰烬,走向那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