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赵高的反扑-《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

  【来了,来了,他来了,小人物码字向你又来了!废话不多说,咱们看正文,五星评价点点,股东们…】

  石室内的审讯刚刚取得突破,那指向赵高的供词尚带着公输恒体温的余热,一股阴冷的风暴便已在咸阳宫的另一端迅速酝酿。

  中车府令赵高,这个如同盘踞在宫廷阴影中的毒蛛,其情报网络远比张苍想象的更为灵敏迅捷。

  公输恒失手被擒、下落不明的消息,几乎在张苍等人将其押入卫尉军石室后不久,便通过某个隐秘的渠道,传递到了他的耳中。

  他正在自己的值房内,慢条斯理地修剪着一盆珍稀兰草的枯叶。

  听到心腹内侍压低声音的禀报时,他那保养得宜、白皙如玉的手指微微一顿,锋利的金剪停在了一片半枯的叶片上。

  “公输恒……落入了张苍之手?”

  赵高的声音听不出丝毫波澜,但他那双总是半眯着的眼睛里,瞬间掠过一丝如同毒蛇被惊扰时的冰冷厉芒。

  他轻轻“咔嚓”一声,剪断了那片枯叶,动作优雅依旧,却透着一股决绝的寒意。

  “是……是的,厂公。” 心腹内侍匍匐在地,声音颤抖,“卫尉军看守极严,我们的人无法靠近,更不知……不知那公输恒说了什么……”

  赵高缓缓放下金剪,拿起一块雪白的丝帕,细细擦拭着指尖并不存在的灰尘。

  他没有暴怒,没有惊慌,脸上甚至浮现出一丝诡异的、近乎赞叹的冷笑。

  “好一个张苍……好一个墨子荆……倒是本公小觑了你们。”

  他低声自语,声音如同滑过冰面的丝绸,冰冷而柔腻,“竟能如此之快地找到公输恒,还撬开了他的嘴……看来,是本公之前给你们添的‘麻烦’,还不够分量。”

  他知道,公输恒的落网,意味着他精心布置的防线被撕开了一道致命的缺口。

  一旦公输恒的供词坐实,哪怕只是牵扯到他的门人赵奎,火也很快就会烧到他的身上。

  必须立刻止损!必须用一个足够分量的“交代”,将所有人的视线,重新拉回他预设的轨道!

  “是时候,让这场戏,按照本公写的剧本落幕了。”

  赵高眼中闪过一丝残酷的决断,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墙角阴影处,淡淡吩咐道:“让‘癸七’过来。”

  片刻后,一个身形精干、面容普通到扔进人堆里就找不着、眼神却如同死水般毫无生气的男子,如同鬼魅般出现在赵高面前,无声跪下。

  赵高没有看他,只是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今晚的月色:“癸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需要你为公子,也为本公,尽忠了。”

  那名为癸七的死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响声。

  “你去廷尉府,‘主动’投案。”

  赵高的指令清晰而冰冷,“就言你因曾被长公子扶苏严苛责罚,怀恨在心,故而行巫蛊魇镇之事,意图报复。所有罪责,你一力承担。然后,你知道该怎么做。”

  癸七依旧沉默,只是再次磕头,随即起身,如同他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黑暗之中。

  翌日清晨,一场令人措手不及的变故,再次震动了尚未平复的朝野。

  一名叫癸七的低级宫卫,竟主动前往廷尉府,击鼓投案,声称为巫蛊案真凶!

  廷尉府官员大惊,立刻升堂问讯。朝堂之上,亦因此事而暂缓议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廷尉府方向。

  公堂之上,癸七面无表情,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罪人癸七,原为长公子扶苏宫中侍卫,因行事懈怠,曾被公子重责八十军棍,险些丧命,故而怀恨在心。”

  “所有巫蛊人偶,皆由罪人利用职务之便,窃取材料,于冷宫废弃处制作完成。”

  “埋设人偶于兰池宫外,刻写符咒于将闾公子食具,皆系罪人一人所为,意在报复扶苏公子,并扰乱宫廷,以泄私愤。”

  “此有罪人亲手所书伏罪状,所述细节,与案发现场完全吻合!”

  他呈上一份早已写好的“伏罪状”,上面果然详细描述了制作人偶的过程、使用的材料,甚至提到了乌金蚕丝的大致来源,但巧妙地模糊了具体渠道、埋设的地点方式,以及刻写隐迹符咒的手法,与张苍、墨荆勘验所得几乎一致!

  就在廷尉府官员惊疑不定,准备详细追问其材料具体来源、如何掌握隐迹药水配制等关键细节时,癸七猛地抬起头,目光扫过堂上堂下众人,运足中气,发出了一声凄厉决绝的高呼:

  “扶苏无德,苛待下人,方招致今日之祸!天降灾厄,实乃其不修仁德之报应!我癸七今日以死明志,咒尔不得好死!”

  话音未落,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他猛地挣脱了身旁差役的束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头撞向了公堂之上那坚硬的蟠龙石柱!

  “砰!” 一声闷响,血光迸溅!

  癸七当场颅骨碎裂,气绝身亡!

  唯留那一声“扶苏无德,天降灾厄!”的诅咒,还在梁柱间阴森回荡。

  整个廷尉府公堂,陷入了一片死寂,随即哗然!

  真凶……畏罪自尽了?!还留下了如此恶毒的诅咒?!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朝野。赵高安排好的势力立刻开始鼓噪:

  “果然如此!竟是扶苏公子自己御下不严,招来的祸事!”

  “那癸七临死之言,字字泣血,岂能有假?”

  “陛下!巫蛊之源,皆因扶苏失德而起!请陛下严惩扶苏,以正视听,以安天心!”

  “张御史与墨大家虽尽力查案,但终究……唉,未能识破此獠奸计,反而令其有机会当堂诅咒皇子,实乃……遗憾啊!”

  一时间,舆论再次被巧妙引导。

  所有的线索,似乎随着癸七的撞柱自尽和那份看似完美的“伏罪状”,再次“合情合理”地指向了扶苏。

  “御下不严”、“招致怨恨”、“天降灾厄”这几顶大帽子,重重地扣在了扶苏的头上。

  要求严惩扶苏的声浪,在朝堂之上逐渐高涨。

  案件,仿佛绕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真凶“伏法”,动机“明确”,似乎可以就此结案了。

  然而,在临时值房内,听完章邯愤懑而不甘的汇报后,张苍与墨子荆对视一眼,眼中却没有丝毫的沮丧与迷茫,反而燃烧着更加炽烈、更加冰冷的火焰。

  “死无对证,完美的替罪羊。” 张苍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那份伏罪状,细节太过‘完美’,完美得像是在照着我们的勘验结果抄写。”墨荆嘴角噙着一丝冷笑,“尤其是隐迹药水这部分,一个宫卫,如何懂得配制?”

  “他们急了。”

  张苍缓缓站起身,目光仿佛穿透墙壁,直视那宫廷最深处的黑暗,“如此仓促地推出替死鬼,甚至不惜让其当庭诅咒扶苏,正是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抓住了公输恒,已经触碰到了他们真正的核心!”

  案件看似回到了原点,但张苍和墨荆心中雪亮,这并非结束,而是预示着,最终的对决,即将到来。

  他们已经站在了风暴眼的边缘,触碰到了那最黑暗、最危险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