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之师携带着俘虏与缴获,凯旋返回阳翟城时,受到的迎接与之前截然不同。
城门大开,郡守冯劫率领着所有留守官吏,以及许多闻讯而来的士绅百姓,早早候在城外。
眼见章邯大军军容整肃,张苍等人安然归来,更有垂头丧气的俘虏被押解在队中,不知是谁先带的头,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发自内心的、雷鸣般的欢呼!
“王师威武!”
“章将军万岁!张御史万岁!”
“妖道伏诛了!我们安全了!”
冯劫更是快步迎上,脸上的激动与感激绝非作伪,他对着章邯和张苍便是深深一躬,声音都带着颤抖:“章将军!张御史!墨参军!诸位将士!辛苦了!辛苦了!此战扬我军威,更解我阳翟倒悬之危,救万千黎民于水火,下官……下官代颍川百姓,叩谢天恩,拜谢诸位!” 说着,竟真的要屈膝下拜。
章邯眼疾手快,一把托住他,沉声道:“冯郡守不必如此,此乃我等分内之事。” 他虽然依旧不苟言笑,但语气缓和了许多。
张苍也虚扶一下,道:“冯郡守守土不易,如今妖氛暂平,正需郡守与我等同心协力,安抚地方,恢复民生。”
“是是是!张御史所言极是!” 冯劫连连点头,态度恭敬得近乎谦卑,与之前的疑虑和疏离判若两人。
他亲眼见证了张苍一言止风、墨荆妙手破雨,更得知他们竟深入险地,一举捣毁了那令他恐惧不已的妖道老巢!
这已非寻常的文武之能,在他心中,这几位咸阳来的“天使”,已然蒙上了一层近乎神异的光环,哪里还敢有半分怠慢和掣肘?
回到郡守府,稍作休整,张苍便立刻召集了章邯、墨荆、冯劫以及郡府主要僚属,召开了战后第一次军政联席会议。
府衙内的气氛,不再是之前的死气沉沉与恐慌,而是充满了一种劫后余生、百废待兴的紧迫感。
“章将军已击溃葛婴,风伯雨师授首,颍川境内大规模贼军已不足为虑。”
张苍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然,战火摧残,民生凋敝,流离失所者众,此乃滋生新乱的土壤。当务之急,在于迅速恢复秩序,安定人心,使民有所依,劳有所得。”
他看向冯劫,语气郑重:“冯郡守,颍川民政,还需你鼎力支持。”
冯劫立刻起身,拱手道:“请张御史示下!下官及郡府上下,必竭尽全力,唯张御史马首是瞻!”
他此刻是真心实意想要配合,生怕自己跟不上这位年轻御史的步调。
张苍点了点头,取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帛书,当众展开。
这正是他结合《东出安民律令》精神,针对颍川现状制定的具体施政方案——《阳翟新政安民告示》。
“新政核心,有三。” 张苍声音清晰,传遍整个厅堂。
“其一,依法清丈土地,安置流民,确认产权。”
他指向告示第一条,“即刻起,由郡府牵头,组织人手,清点核查郡内所有无主荒地、以及从逆贼首及附逆者处没收之田产。同时,登记造册所有流民户籍。核实之后,依丁口多寡,将这些土地按律分发予流民耕种!地契由郡府统一颁发,明确载入户籍,受《秦律·田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占、抢夺!”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连章邯都微微动容。
将土地直接分给流民,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冯劫更是张大了嘴巴,半晌才讷讷道:“张御史……这,这分地之事,牵涉甚广,是否需上报朝廷……”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张苍断然道,“陛下予我持节之权,便宜行事。颍川不稳,则东方难安。让流民有地可种,有家可归,方能从根本上杜绝其再从贼之念!此事,必须快,必须公!冯郡守,你可能办到?”
冯劫看着张苍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想起其手段,一咬牙,躬身道:“下官……必竭尽全力!只是郡府人手、钱粮……”
“人手不足,可从当地尚有信誉的士绅、识文断字者中临时招募!钱粮……” 张苍目光转向章邯。
章邯会意,沉声道:“从此次缴获的贼资中,拨出部分,充作安置流民及新政推行之初始费用!”
“其二,规范税赋,明示额度,严禁盘剥。”
张苍指向第二条,“即刻张榜公布颍川郡今后三年之税赋额度,严格依照秦律规定,绝不允许任何额外加征、摊派!郡府需派员下乡,宣讲税政,使民知晓其应缴之数。若有胥吏敢趁机盘剥,一经查实,严惩不贷!此外,方才章将军所言,以部分缴获贼资抵扣本年度部分税负,此乃陛下天恩,需广而告之,使民感念圣恩!”
这一条,更是直接赢得了在场所有底层官吏和一些出身本地的属官的心!
他们苦于乱世加征和上司盘剥久矣,若能依法定额,无疑是极大的善政。
“其三,重建乡里秩序,选拔贤能。” 张苍说出最后一条,“贼乱期间,原有乡亭里甲体系多有瘫痪。现令各乡、亭,推举本地素有威望、秉性公正之长者或士人,由郡府考核后,任命为三老、啬夫、游徼、亭长等职,纳入秦吏体系,授予相应爵禄,负责本地治安、教化、赋税催缴等事宜。务求使政令通达乡野,秩序深入闾里!”
三条新政,环环相扣,直指颍川乱象根源——土地、税赋、基层组织。
冯劫听完,已是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了一条真正能够稳定颍川的康庄大道,之前的畏难情绪一扫而空,激动道:“张御史高瞻远瞩!此三策若行,颍川必定!下官这就去安排人手,誊抄告示,即刻下发各乡亭,并组织清丈土地、选拔吏员!”
“慢。” 张苍叫住他,补充道,“告示需言明,凡以往被裹挟从贼之民众,只要现在愿意返乡登记,接受新政管理,过往一概不究,同样享有分地、减税之权利!”
“下官明白!” 冯劫此刻干劲十足,匆匆领命而去。
随着盖有郡守大印和监军御史印的《阳翟新政安民告示》被快马送往颍川各郡县,并张贴在阳翟城以及各个乡亭的显眼处,整个颍川郡,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
原本死气沉沉的阳翟城,市集上开始有了零星的交易,一些关闭许久的店铺尝试着重新开张。
城外,出现了郡府小吏带着人丈量土地的身影。
更有一些胆大的、或是实在活不下去的流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官府指定的地点登记……
秩序的恢复,如同冰雪消融后的第一抹新绿,虽然微弱,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城门大开,郡守冯劫率领着所有留守官吏,以及许多闻讯而来的士绅百姓,早早候在城外。
眼见章邯大军军容整肃,张苍等人安然归来,更有垂头丧气的俘虏被押解在队中,不知是谁先带的头,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发自内心的、雷鸣般的欢呼!
“王师威武!”
“章将军万岁!张御史万岁!”
“妖道伏诛了!我们安全了!”
冯劫更是快步迎上,脸上的激动与感激绝非作伪,他对着章邯和张苍便是深深一躬,声音都带着颤抖:“章将军!张御史!墨参军!诸位将士!辛苦了!辛苦了!此战扬我军威,更解我阳翟倒悬之危,救万千黎民于水火,下官……下官代颍川百姓,叩谢天恩,拜谢诸位!” 说着,竟真的要屈膝下拜。
章邯眼疾手快,一把托住他,沉声道:“冯郡守不必如此,此乃我等分内之事。” 他虽然依旧不苟言笑,但语气缓和了许多。
张苍也虚扶一下,道:“冯郡守守土不易,如今妖氛暂平,正需郡守与我等同心协力,安抚地方,恢复民生。”
“是是是!张御史所言极是!” 冯劫连连点头,态度恭敬得近乎谦卑,与之前的疑虑和疏离判若两人。
他亲眼见证了张苍一言止风、墨荆妙手破雨,更得知他们竟深入险地,一举捣毁了那令他恐惧不已的妖道老巢!
这已非寻常的文武之能,在他心中,这几位咸阳来的“天使”,已然蒙上了一层近乎神异的光环,哪里还敢有半分怠慢和掣肘?
回到郡守府,稍作休整,张苍便立刻召集了章邯、墨荆、冯劫以及郡府主要僚属,召开了战后第一次军政联席会议。
府衙内的气氛,不再是之前的死气沉沉与恐慌,而是充满了一种劫后余生、百废待兴的紧迫感。
“章将军已击溃葛婴,风伯雨师授首,颍川境内大规模贼军已不足为虑。”
张苍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然,战火摧残,民生凋敝,流离失所者众,此乃滋生新乱的土壤。当务之急,在于迅速恢复秩序,安定人心,使民有所依,劳有所得。”
他看向冯劫,语气郑重:“冯郡守,颍川民政,还需你鼎力支持。”
冯劫立刻起身,拱手道:“请张御史示下!下官及郡府上下,必竭尽全力,唯张御史马首是瞻!”
他此刻是真心实意想要配合,生怕自己跟不上这位年轻御史的步调。
张苍点了点头,取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帛书,当众展开。
这正是他结合《东出安民律令》精神,针对颍川现状制定的具体施政方案——《阳翟新政安民告示》。
“新政核心,有三。” 张苍声音清晰,传遍整个厅堂。
“其一,依法清丈土地,安置流民,确认产权。”
他指向告示第一条,“即刻起,由郡府牵头,组织人手,清点核查郡内所有无主荒地、以及从逆贼首及附逆者处没收之田产。同时,登记造册所有流民户籍。核实之后,依丁口多寡,将这些土地按律分发予流民耕种!地契由郡府统一颁发,明确载入户籍,受《秦律·田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占、抢夺!”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连章邯都微微动容。
将土地直接分给流民,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冯劫更是张大了嘴巴,半晌才讷讷道:“张御史……这,这分地之事,牵涉甚广,是否需上报朝廷……”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张苍断然道,“陛下予我持节之权,便宜行事。颍川不稳,则东方难安。让流民有地可种,有家可归,方能从根本上杜绝其再从贼之念!此事,必须快,必须公!冯郡守,你可能办到?”
冯劫看着张苍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想起其手段,一咬牙,躬身道:“下官……必竭尽全力!只是郡府人手、钱粮……”
“人手不足,可从当地尚有信誉的士绅、识文断字者中临时招募!钱粮……” 张苍目光转向章邯。
章邯会意,沉声道:“从此次缴获的贼资中,拨出部分,充作安置流民及新政推行之初始费用!”
“其二,规范税赋,明示额度,严禁盘剥。”
张苍指向第二条,“即刻张榜公布颍川郡今后三年之税赋额度,严格依照秦律规定,绝不允许任何额外加征、摊派!郡府需派员下乡,宣讲税政,使民知晓其应缴之数。若有胥吏敢趁机盘剥,一经查实,严惩不贷!此外,方才章将军所言,以部分缴获贼资抵扣本年度部分税负,此乃陛下天恩,需广而告之,使民感念圣恩!”
这一条,更是直接赢得了在场所有底层官吏和一些出身本地的属官的心!
他们苦于乱世加征和上司盘剥久矣,若能依法定额,无疑是极大的善政。
“其三,重建乡里秩序,选拔贤能。” 张苍说出最后一条,“贼乱期间,原有乡亭里甲体系多有瘫痪。现令各乡、亭,推举本地素有威望、秉性公正之长者或士人,由郡府考核后,任命为三老、啬夫、游徼、亭长等职,纳入秦吏体系,授予相应爵禄,负责本地治安、教化、赋税催缴等事宜。务求使政令通达乡野,秩序深入闾里!”
三条新政,环环相扣,直指颍川乱象根源——土地、税赋、基层组织。
冯劫听完,已是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了一条真正能够稳定颍川的康庄大道,之前的畏难情绪一扫而空,激动道:“张御史高瞻远瞩!此三策若行,颍川必定!下官这就去安排人手,誊抄告示,即刻下发各乡亭,并组织清丈土地、选拔吏员!”
“慢。” 张苍叫住他,补充道,“告示需言明,凡以往被裹挟从贼之民众,只要现在愿意返乡登记,接受新政管理,过往一概不究,同样享有分地、减税之权利!”
“下官明白!” 冯劫此刻干劲十足,匆匆领命而去。
随着盖有郡守大印和监军御史印的《阳翟新政安民告示》被快马送往颍川各郡县,并张贴在阳翟城以及各个乡亭的显眼处,整个颍川郡,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
原本死气沉沉的阳翟城,市集上开始有了零星的交易,一些关闭许久的店铺尝试着重新开张。
城外,出现了郡府小吏带着人丈量土地的身影。
更有一些胆大的、或是实在活不下去的流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官府指定的地点登记……
秩序的恢复,如同冰雪消融后的第一抹新绿,虽然微弱,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