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棺验尸的次日,张苍并未声张,而是如常升堂理政,处理了几件日常公务。
他面色平静,仿佛昨夜荒岗之上那惊世骇俗的一幕从未发生。
然而,他越是平静,某些人心中就越是没底。
果然,刚过巳时,县丞昭孔便抱着一摞文书,脚步匆匆地走进了张苍的书房。
他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惯有的、略显谦卑的笑容,但今日,那笑容底下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焦虑。
“县令大人。”昭孔将文书放在一旁,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汇报公务,而是搓了搓手,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神色,“大人,下官……下官听闻,您昨日似乎调阅了城东孙狗子一案的卷宗?”
张苍放下手中的笔,抬眼看他,目光平静无波:“确有此事。昭县丞消息倒是灵通。”
昭孔干笑两声:“不敢,不敢,只是下面的人偶然提及。大人勤于政务,连这等陈年旧案都亲自过问,实乃我县衙之福。只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起来,“大人明鉴,此案……去岁已然审定,证据确凿,判定为自缢。卷宗归档,死者也已入土为安。这……俗话说,入土为安,死者为大啊。如今再行翻动,恐怕……恐怕会惊扰亡魂,引得乡里非议,于大人官声有碍啊。”
张苍身体微微后靠,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并未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昭孔表演。
昭孔见张苍不语,以为他有所动摇,连忙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脸上露出更加“恳切”的神情:“大人,您初来乍到,或许有所不知。此案……它不仅仅是一桩普通的人命官司,它牵扯到……城外的‘灵巫祠’啊!”
他刻意加重了“灵巫祠”三个字的读音,眼神中带着明显的忌惮。
“哦?灵巫祠又如何?”张苍淡淡问道。
“大人!”昭孔仿佛听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声音又压低了几分,几乎如同耳语,“那灵巫祠供奉的,可不是寻常野神,乃是咱们陈县本地供奉了上百年的‘山鬼’!灵验非常,庇佑一方!四里八乡的百姓,皆是其虔诚信徒,香火鼎盛!”
他观察着张苍的脸色,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而且,下官听闻,那孙狗子生前,就曾因祭祀费用之事,与祠中巫祝有过龃龉。如今大人若因一桩已结的旧案,再去惊扰灵巫祠,那些信徒乡民会如何想?他们定然会觉得是官府有意与‘山鬼’为难,亵渎神灵!万一……万一被有心人煽动,激起民变,那可如何是好啊,大人!”
昭孔说到最后,语气甚至带上了几分“痛心疾首”:“为了陈县安宁,为了大人您的仕途前程着想,此案……实在不宜再深究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大人!”
一番话语,看似处处为张苍着想,为陈县安定考量,实则软硬兼施,以“死者为大”、“神灵信仰”、“民变”为由,试图让张苍知难而退。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只有张苍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不疾不徐,如同敲在昭孔的心上。
终于,张苍停下了敲击的动作。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县衙内来往的胥吏,背影挺拔如松。
“民变?”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嘲讽。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两道利剑,直刺昭孔!
那目光中的锐利和威严,让昭孔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若神灵需靠谋杀无辜百姓、制造恐惧来维持信仰,那它便不是正神,是邪神!”张苍的声音陡然提高,清晰而有力地回荡在书房内,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若为官者,因惧怕所谓的‘民变’,因顾忌所谓的‘神灵’,便对显而易见的冤案视而不见,对枉法之行听之任之,那便不是稳重,是渎职!是辜负陛下重托,是愧对黎民百姓!”
他一步步走向昭孔,强大的压迫感让昭孔几乎喘不过气来。
“昭县丞,你口口声声为陈县安宁,为本官前程。那我问你,纵容邪神肆虐,坐视冤狱不理,这便是你想要的安宁?这便是你为官之道?!”
昭孔被这一连串的质问打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从未见过如此锋芒毕露、如此不留情面的张苍!
张苍不再看他,径直走到书案前,提起笔,在一份空白的令书上飞快地书写起来,同时沉声下令:
“来人!”
一名守在门外的亲兵应声而入。
“持我令箭!”张苍将写好的令书盖上县令印玺,递给亲兵,声音斩钉截铁,“即刻传讯灵巫祠当事巫祝,以及去岁负责勘查孙狗子一案的游徼田穰,到县衙候审!不得有误!”
“诺!”亲兵双手接过令书,转身大步离去。
昭孔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事情已经彻底脱离了掌控。
张苍不仅没有被吓住,反而以最强硬的态度,撕破了那层温情的面纱,将矛头直指灵巫祠!
张苍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面如土色的昭孔,语气恢复了平静,却更显深沉:
“昭县丞,依法办事,依律断案,是本官的职责。至于会不会激起民变……”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那就要看看,是所谓的‘神灵’威严重,还是我大秦的律法,更重!”
他面色平静,仿佛昨夜荒岗之上那惊世骇俗的一幕从未发生。
然而,他越是平静,某些人心中就越是没底。
果然,刚过巳时,县丞昭孔便抱着一摞文书,脚步匆匆地走进了张苍的书房。
他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惯有的、略显谦卑的笑容,但今日,那笑容底下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焦虑。
“县令大人。”昭孔将文书放在一旁,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汇报公务,而是搓了搓手,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神色,“大人,下官……下官听闻,您昨日似乎调阅了城东孙狗子一案的卷宗?”
张苍放下手中的笔,抬眼看他,目光平静无波:“确有此事。昭县丞消息倒是灵通。”
昭孔干笑两声:“不敢,不敢,只是下面的人偶然提及。大人勤于政务,连这等陈年旧案都亲自过问,实乃我县衙之福。只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起来,“大人明鉴,此案……去岁已然审定,证据确凿,判定为自缢。卷宗归档,死者也已入土为安。这……俗话说,入土为安,死者为大啊。如今再行翻动,恐怕……恐怕会惊扰亡魂,引得乡里非议,于大人官声有碍啊。”
张苍身体微微后靠,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并未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昭孔表演。
昭孔见张苍不语,以为他有所动摇,连忙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脸上露出更加“恳切”的神情:“大人,您初来乍到,或许有所不知。此案……它不仅仅是一桩普通的人命官司,它牵扯到……城外的‘灵巫祠’啊!”
他刻意加重了“灵巫祠”三个字的读音,眼神中带着明显的忌惮。
“哦?灵巫祠又如何?”张苍淡淡问道。
“大人!”昭孔仿佛听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声音又压低了几分,几乎如同耳语,“那灵巫祠供奉的,可不是寻常野神,乃是咱们陈县本地供奉了上百年的‘山鬼’!灵验非常,庇佑一方!四里八乡的百姓,皆是其虔诚信徒,香火鼎盛!”
他观察着张苍的脸色,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而且,下官听闻,那孙狗子生前,就曾因祭祀费用之事,与祠中巫祝有过龃龉。如今大人若因一桩已结的旧案,再去惊扰灵巫祠,那些信徒乡民会如何想?他们定然会觉得是官府有意与‘山鬼’为难,亵渎神灵!万一……万一被有心人煽动,激起民变,那可如何是好啊,大人!”
昭孔说到最后,语气甚至带上了几分“痛心疾首”:“为了陈县安宁,为了大人您的仕途前程着想,此案……实在不宜再深究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大人!”
一番话语,看似处处为张苍着想,为陈县安定考量,实则软硬兼施,以“死者为大”、“神灵信仰”、“民变”为由,试图让张苍知难而退。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只有张苍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不疾不徐,如同敲在昭孔的心上。
终于,张苍停下了敲击的动作。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县衙内来往的胥吏,背影挺拔如松。
“民变?”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嘲讽。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两道利剑,直刺昭孔!
那目光中的锐利和威严,让昭孔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若神灵需靠谋杀无辜百姓、制造恐惧来维持信仰,那它便不是正神,是邪神!”张苍的声音陡然提高,清晰而有力地回荡在书房内,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若为官者,因惧怕所谓的‘民变’,因顾忌所谓的‘神灵’,便对显而易见的冤案视而不见,对枉法之行听之任之,那便不是稳重,是渎职!是辜负陛下重托,是愧对黎民百姓!”
他一步步走向昭孔,强大的压迫感让昭孔几乎喘不过气来。
“昭县丞,你口口声声为陈县安宁,为本官前程。那我问你,纵容邪神肆虐,坐视冤狱不理,这便是你想要的安宁?这便是你为官之道?!”
昭孔被这一连串的质问打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从未见过如此锋芒毕露、如此不留情面的张苍!
张苍不再看他,径直走到书案前,提起笔,在一份空白的令书上飞快地书写起来,同时沉声下令:
“来人!”
一名守在门外的亲兵应声而入。
“持我令箭!”张苍将写好的令书盖上县令印玺,递给亲兵,声音斩钉截铁,“即刻传讯灵巫祠当事巫祝,以及去岁负责勘查孙狗子一案的游徼田穰,到县衙候审!不得有误!”
“诺!”亲兵双手接过令书,转身大步离去。
昭孔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事情已经彻底脱离了掌控。
张苍不仅没有被吓住,反而以最强硬的态度,撕破了那层温情的面纱,将矛头直指灵巫祠!
张苍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面如土色的昭孔,语气恢复了平静,却更显深沉:
“昭县丞,依法办事,依律断案,是本官的职责。至于会不会激起民变……”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那就要看看,是所谓的‘神灵’威严重,还是我大秦的律法,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