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诉状上的血腥与绝望气息,仿佛还萦绕在鼻尖,张苍便接到了宫中内侍的传召——陛下于章台宫偏殿,即刻召见。
没有耽搁,张苍整理好官袍,将那份羊皮纸诉状小心收入怀中,便随着内侍穿行在巍峨的宫阙之间。
夕阳的余晖将宫墙染成一片暗金,廊柱投下长长的影子,如同蛰伏的巨兽。
与上次受封“查禁特使”时不同,这一次,张苍能清晰地感受到沿途侍卫、宦官投来的目光中,除了以往的敬畏,更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探究与凝重。
泾河斩龙的影响,显然已在这帝国心脏引起了更深层次的波澜。
章台宫偏殿,灯火通明,却比往日更显寂静。
嬴政并未伏案批阅奏章,而是负手立于巨大的大秦疆域图前,目光深沉地凝视着南方那片标为“南郡”的区域。
他的身影在灯下拉得极长,带着一种孤绝天下的压迫感。
赵高依旧如同影子般侍立在角落,低眉顺眼。
“臣张苍,参见陛下。”张苍趋步入内,躬身行礼。
嬴政缓缓转过身,他的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但那双深邃如渊的眸子,却比以往更加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没有让张苍久等,直接开门见山,声音平稳却带着千钧之力:
“南郡之事,朕已知悉。”他的目光落在张苍身上,“巫神,瘟疫,旧楚遗族,民乱将起……情势之复杂,牵连之广,远非泾河一隅可比。”
他微微停顿,如同暴风雨前的寂静,然后才抛出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卿,”嬴政凝视着张苍,一字一句地问道,“此番南下,面对此等局面,可有把握?”
没有迂回,没有试探,直指核心。这不是在问能力,而是在问决心,问在极端复杂的困境下,能否依然坚持并达成目标。
角落的赵高,耳朵几不可察地动了动,屏息凝神。
张苍深吸一口气,并未立刻回答“有”或“没有”。
他知道,在这种层级的对话中,简单的表态毫无意义。
他需要阐述的,是逻辑,是战略,是足以打动这位帝王的核心价值。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迎向嬴政那极具压迫感的注视:
“陛下,”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清晰回响,“臣不敢妄言有十成把握。南郡水深,神鬼莫测,人心叵测,皆在预料之中。”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斩钉截铁:“然,臣以为,此事之关键,不在把握几何,而在——必须为之!”
“哦?”嬴政眉梢微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旨在缔造万世不易之秩序。”张苍的声音逐渐高昂,“然,秩序之基,在于律法!律法之威,在于通行天下,无远弗届!”
他指向身后那巨大的疆域图,手指重重落在南郡的位置:“若因南郡乃故楚之地,巫风炽盛,旧族盘踞,便允许有法外之神凌驾于秦律之上,允许有法外之民借神权而抗国法!则我大秦律法,何谈‘书同文’?帝国秩序,何谈‘天下一统’?!”
“今日容一巫神在南郡索祭,明日便可能有山神在巴蜀食人,后日便可能有河伯在燕赵兴浪!此例一开,国将不国,法将不法!”
他的目光灼灼,如同燃烧的火焰:“反之,陛下!若此番,能于南郡楚地,以此‘傩公大巫神’为例,彰秦律之威,显国法之公,让楚地之民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无论秦楚,无论华夷,只要身为大秦子民,皆受律法庇护!无论何种神只,何等凶顽,只要触犯秦律,皆可依法斩之!”
“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收服楚地民心,让律法的阳光,驱散巫鬼的阴霾!让帝国的秩序,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扎下根来!”
最后,他重重一揖,声音铿锵如铁:“故,臣以为,此案,非但要办,更要办成铁案!办成彰显陛下天威、昭示秦律无疆之铁案!纵有千难万险,臣——万死不辞!”
一番话语,如金石坠地,掷地有声。没有夸耀自身能力,而是将个案彻底拔高到了维护帝国统一、推行律法治理的战略高度。
嬴政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但他那一直凝视着张苍的目光,却微微闪动了一下。
殿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灯烛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赵高忍不住偷偷抬眼,飞快地瞥了一眼张苍,又迅速低下头,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此子……不仅胆大,心思更是深沉!这一番说辞,简直句句都说在了陛下的心坎上!
终于,嬴政缓缓开口,打破了沉寂。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定鼎乾坤的决断:
“善。”
仅仅一个字,却让张苍心中大石落地。
然而,始皇帝接下来的话,才真正彰显了其气魄与手段:
“既如此,”嬴政向前一步,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朕,便予你临机专断之权!”
“南郡上下,自郡守以降,所有官吏,见你如见朕!凡有抗命不遵、阳奉阴违、勾结地方、阻碍办案者——无论其官职高低,出身如何,”
他的语气骤然转冷,带着刺骨的寒意,“卿,皆可先斩后奏!”
“哗——”纵然以张苍的心志,此刻也不由得心神剧震!先斩后奏!
这可是对封疆大吏生杀予夺的无上权柄!陛下这是将整个南郡的官场,都暂时置于了他的律尺之下!
“此外,”嬴政继续道,语气不容置疑,“黑冰台卫士,随你调遣。所需一应物资、人员,皆可凭朕予你的令牌,优先征调!”
他将一枚比之前更加沉重、刻有玄鸟与“如朕亲临”四字的金牌,亲手递到张苍面前。
“记住你说的话。”嬴政的目光最后一次落在张苍脸上,深邃无比,“让楚地看看,什么是大秦的‘法’。”
张苍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金牌,仿佛接过了整个南郡的乾坤,也接过了足以压垮脊梁的重任与风险。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仅仅代表律法的御史,更是代表皇帝意志的钦差,手持尚方宝剑,踏上的却是一条遍布荆棘、杀机四伏的征途。
功成,则名垂青史,法镇南疆。
失败,则万劫不复,尸骨无存。
“臣,”张苍深深躬身,声音坚定,“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
没有耽搁,张苍整理好官袍,将那份羊皮纸诉状小心收入怀中,便随着内侍穿行在巍峨的宫阙之间。
夕阳的余晖将宫墙染成一片暗金,廊柱投下长长的影子,如同蛰伏的巨兽。
与上次受封“查禁特使”时不同,这一次,张苍能清晰地感受到沿途侍卫、宦官投来的目光中,除了以往的敬畏,更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探究与凝重。
泾河斩龙的影响,显然已在这帝国心脏引起了更深层次的波澜。
章台宫偏殿,灯火通明,却比往日更显寂静。
嬴政并未伏案批阅奏章,而是负手立于巨大的大秦疆域图前,目光深沉地凝视着南方那片标为“南郡”的区域。
他的身影在灯下拉得极长,带着一种孤绝天下的压迫感。
赵高依旧如同影子般侍立在角落,低眉顺眼。
“臣张苍,参见陛下。”张苍趋步入内,躬身行礼。
嬴政缓缓转过身,他的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但那双深邃如渊的眸子,却比以往更加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没有让张苍久等,直接开门见山,声音平稳却带着千钧之力:
“南郡之事,朕已知悉。”他的目光落在张苍身上,“巫神,瘟疫,旧楚遗族,民乱将起……情势之复杂,牵连之广,远非泾河一隅可比。”
他微微停顿,如同暴风雨前的寂静,然后才抛出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卿,”嬴政凝视着张苍,一字一句地问道,“此番南下,面对此等局面,可有把握?”
没有迂回,没有试探,直指核心。这不是在问能力,而是在问决心,问在极端复杂的困境下,能否依然坚持并达成目标。
角落的赵高,耳朵几不可察地动了动,屏息凝神。
张苍深吸一口气,并未立刻回答“有”或“没有”。
他知道,在这种层级的对话中,简单的表态毫无意义。
他需要阐述的,是逻辑,是战略,是足以打动这位帝王的核心价值。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迎向嬴政那极具压迫感的注视:
“陛下,”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清晰回响,“臣不敢妄言有十成把握。南郡水深,神鬼莫测,人心叵测,皆在预料之中。”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斩钉截铁:“然,臣以为,此事之关键,不在把握几何,而在——必须为之!”
“哦?”嬴政眉梢微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旨在缔造万世不易之秩序。”张苍的声音逐渐高昂,“然,秩序之基,在于律法!律法之威,在于通行天下,无远弗届!”
他指向身后那巨大的疆域图,手指重重落在南郡的位置:“若因南郡乃故楚之地,巫风炽盛,旧族盘踞,便允许有法外之神凌驾于秦律之上,允许有法外之民借神权而抗国法!则我大秦律法,何谈‘书同文’?帝国秩序,何谈‘天下一统’?!”
“今日容一巫神在南郡索祭,明日便可能有山神在巴蜀食人,后日便可能有河伯在燕赵兴浪!此例一开,国将不国,法将不法!”
他的目光灼灼,如同燃烧的火焰:“反之,陛下!若此番,能于南郡楚地,以此‘傩公大巫神’为例,彰秦律之威,显国法之公,让楚地之民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无论秦楚,无论华夷,只要身为大秦子民,皆受律法庇护!无论何种神只,何等凶顽,只要触犯秦律,皆可依法斩之!”
“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收服楚地民心,让律法的阳光,驱散巫鬼的阴霾!让帝国的秩序,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扎下根来!”
最后,他重重一揖,声音铿锵如铁:“故,臣以为,此案,非但要办,更要办成铁案!办成彰显陛下天威、昭示秦律无疆之铁案!纵有千难万险,臣——万死不辞!”
一番话语,如金石坠地,掷地有声。没有夸耀自身能力,而是将个案彻底拔高到了维护帝国统一、推行律法治理的战略高度。
嬴政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但他那一直凝视着张苍的目光,却微微闪动了一下。
殿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灯烛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赵高忍不住偷偷抬眼,飞快地瞥了一眼张苍,又迅速低下头,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此子……不仅胆大,心思更是深沉!这一番说辞,简直句句都说在了陛下的心坎上!
终于,嬴政缓缓开口,打破了沉寂。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定鼎乾坤的决断:
“善。”
仅仅一个字,却让张苍心中大石落地。
然而,始皇帝接下来的话,才真正彰显了其气魄与手段:
“既如此,”嬴政向前一步,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朕,便予你临机专断之权!”
“南郡上下,自郡守以降,所有官吏,见你如见朕!凡有抗命不遵、阳奉阴违、勾结地方、阻碍办案者——无论其官职高低,出身如何,”
他的语气骤然转冷,带着刺骨的寒意,“卿,皆可先斩后奏!”
“哗——”纵然以张苍的心志,此刻也不由得心神剧震!先斩后奏!
这可是对封疆大吏生杀予夺的无上权柄!陛下这是将整个南郡的官场,都暂时置于了他的律尺之下!
“此外,”嬴政继续道,语气不容置疑,“黑冰台卫士,随你调遣。所需一应物资、人员,皆可凭朕予你的令牌,优先征调!”
他将一枚比之前更加沉重、刻有玄鸟与“如朕亲临”四字的金牌,亲手递到张苍面前。
“记住你说的话。”嬴政的目光最后一次落在张苍脸上,深邃无比,“让楚地看看,什么是大秦的‘法’。”
张苍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金牌,仿佛接过了整个南郡的乾坤,也接过了足以压垮脊梁的重任与风险。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仅仅代表律法的御史,更是代表皇帝意志的钦差,手持尚方宝剑,踏上的却是一条遍布荆棘、杀机四伏的征途。
功成,则名垂青史,法镇南疆。
失败,则万劫不复,尸骨无存。
“臣,”张苍深深躬身,声音坚定,“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