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弹壳与誓言
阿香离开后,竹楼内重归寂静,只有雨声和岩温老人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交织。宋墨涵靠在顾锦城肩上,感受着他坚实臂膀传来的温度,心中却无法平静。她能嗅到他身上淡淡的硝烟味和药水气息,这两种气味交织在一起,恰如他们此刻的处境——危险与救赎并存。
“鹰嘴崖地势险峻,又可能有敌人埋伏,你打算带多少人去?”她轻声问道,声音里藏着不易察觉的担忧。
顾锦城低头看她,昏黄灯光下,她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原本白皙的肤色因连日劳累更显苍白。他伸手将她额前一缕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轻柔得与他冷硬的军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突击组四人足够,其他人留守寨子,保护你和村民。”他声音低沉,“我们天亮前出发,趁雨势未停,能见度低,便于隐蔽行动。”
宋墨涵猛地抬头:“天亮前?可你的伤...”
“皮肉伤,不碍事。”顾锦城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时间不等人,岩温老人和隆卡虽然暂时稳定,但如果不找到毒源,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多人中毒。”
正说着,竹楼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负责警戒的队员带着一个浑身湿透的佤族青年快步走进来。那青年约莫二十出头,身上背着弓弩,腰间别着砍刀,脸上有一道新鲜的划痕,眼中满是焦急。
“队长,这是岩甩,寨子里最好的猎人。他说有急事要报告。”队员汇报道。
岩甩用生硬的汉语急促地说:“顾队长,宋医生,我...我今天傍晚在后山打猎,看到...看到几个陌生人在鹰嘴崖下面活动!他们穿着不像我们佤族人,也不像普通登山客,手里拿着...拿着这个!”
他摊开手掌,掌心赫然是一枚黄铜子弹壳。
顾锦城眼神一凛,接过弹壳仔细端详:“7.62毫米,制式步枪。你在哪发现的?”
“就在鹰嘴崖下面的溪水边,离寨子的水源地不远!”岩甩激动地说,“我还看到他们中的一个人在溪水里倒了什么东西,然后很快离开了。我怕被发现,躲在树丛里没敢动。”
宋墨涵闻言脸色顿变:“溪水?寨子的饮用水大部分来自那条溪流!”
她立刻起身,从医疗箱中取出简易水质检测工具,对顾锦城说:“我必须立刻去取水样检测。如果他们在水源下毒...”
“太危险了,我去。”顾锦城按住她的肩膀。
“你不懂采集规范,而且我需要多点采样比对。”宋墨涵已经拿起几个无菌采样瓶,眼神坚定,“让岩甩带路,再派一名队员保护我就好。这是医疗紧急事件,我有责任确认水源安全。”
顾锦城凝视她片刻,最终点头:“小李,你随行保护,保持通讯畅通。”他转向岩甩,“麻烦你带路,但如果有任何异常,立即撤回,明白吗?”
岩甩重重点头:“我熟悉路,可以绕开危险区域。”
三人迅速消失在雨夜中。顾锦城站在竹楼门口,目送他们的背影,眉头紧锁。他招手唤来副队长赵刚:“重新调整布防,重点监控寨子水源地周边。另外,突击组准备提前行动,一小时后出发。”
“队长,你的伤...”赵刚犹豫道。作为跟随顾锦城三年的副手,他比谁都清楚队长肩上的伤有多重——那是三天前在边境交火时为了掩护战友而被流弹所伤,伤口之深几乎见骨。
“执行命令。”顾锦城语气冷硬,但拍了拍赵刚的肩膀,语气稍缓,“放心,我有分寸。”
赵刚欲言又止,最终敬了个礼,转身去布置任务。
约莫半小时后,宋墨涵一行人安全返回。她顾不上擦去脸上的雨水,立即开始检测水样。竹楼内静得只剩下仪器轻微的滴答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手中的试剂管上。片刻后,她长舒一口气:“主水源地水质正常,但一条支流发现微量有毒物质,与岩温和隆卡体内的毒素成分一致,浓度不高,应该是被雨水稀释了。看来他们是在支流实验性投毒,可能是在测试毒性或水流方向。”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后背发凉——敌人不仅潜伏在附近,而且已经开始行动了。
顾锦城不再犹豫,迅速穿上作战装备。宋墨涵默默走到他身边,重新为他检查伤口,更换敷料。当看到他肩胛处依旧红肿的伤口时,她的手指微微颤抖,但动作依然专业利落。
“伤口没有感染迹象,但剧烈活动可能导致撕裂。”她低声说,声音里满是担忧,“我重新包扎得紧一些,至少能提供一些支撑。”
顾锦城低头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突然伸手从颈间取下一条细链,链子上挂着一枚略显陈旧的弹壳,与岩甩找到的那枚相似,却明显经过多年摩挲,表面光滑温润。
“这是我第一次实战任务后留下的纪念。”他将链子轻轻戴在宋墨涵脖子上,声音低沉,“那是我刚入伍第二年,在一次缉毒行动中,这枚子弹擦着我的脖颈飞过,只差一厘米就能要了我的命。”
宋墨涵的手指轻轻抚过弹壳表面的刻痕,发现上面刻着一个日期和“生还”两个小字。
“每次出危险任务都带着它,它总能让我平安归来。”顾锦城继续说,目光深邃,“现在,我把它交给你。”
宋墨涵握住那枚尚存他体温的弹壳,眼眶微热。她知道,对这寡言的男人而言,这简单举动蕴含的情感,胜过千言万语。
“一定要平安回来。”她轻声说,指尖轻轻拂过他军装上的领章,“我等你。”
此时,竹楼门被轻轻推开,岩甩去而复返,身后还跟着三个精壮的佤族青年,都带着猎枪和砍刀。
“顾队长,让我们跟你们一起去。”岩甩坚定地说,“我们熟悉神山每一条小路,知道鹰嘴崖哪里有洞穴可以藏身。我们的家人都在寨子里,不能让那些人在我们的土地上为非作歹。”
顾锦城审视着这几个年轻人。岩甩的眼神最为坚毅,他是寨子最出色猎手的儿子,父亲去年因病去世后,他独自撑起全家;旁边的岩赛是个沉默寡言的高个子,以追踪猎物闻名整个佤族山区;年轻的岩伦虽然只有十九岁,但已是寨子里攀爬好手,能像岩羊一样在峭壁上行走;最后是皮肤黝黑的岩章,他的妹妹就是前两天中毒的村民之一,此刻他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可以跟随后勤组,负责向导和接应,但必须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顾锦城略一沉吟后点头。
岩甩等人面露喜色,连连点头。
临行前,顾锦城最后看了眼宋墨涵,两人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他转身带队踏入雨幕,身影很快消失在浓重夜色中。
宋墨涵站在竹楼门口,久久凝视着他离去的方向,手中紧紧握着那枚弹壳。此时,一直昏睡的岩温老人忽然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手指轻微动了动。
宋墨涵立刻回到病床边,检查老人的生命体征。令她惊讶的是,岩温老人的脉搏比之前强健了许多,眼皮也开始轻微颤动,似乎正在努力挣脱昏迷。
“岩温大叔,你能听见我说话吗?”宋墨涵轻声呼唤,同时检查他的瞳孔反应。
老人的眼皮颤动得更明显了,干裂的嘴唇微微张开,发出几个模糊的音节。宋墨涵俯身细听,隐约辨认出他重复着几个词:“...神山的眼睛...不能...打开...”
她心中一动,柔声问道:“岩温大叔,神山的眼睛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打开?”
老人似乎用尽了全部力气,断断续续地说:“那是...诅咒...也是守护...白色的...守护者...”说完这几个字,他再次陷入沉睡,但呼吸比之前平稳了许多。
宋墨涵怔在原地。白色的守护者——这是阿香也提到过的称呼。难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岩温老人的话暗示他知道更多关于“神山的眼睛”的秘密,而这很可能与顾锦城正在追查的“蝰蛇”组织有关。
她走到竹楼窗边,望向远处在雨夜中若隐若现的神山轮廓,心中充满不安。顾锦城正前往那座山的深处,而那里不仅隐藏着武装分子,还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竹楼,如同战鼓般急促。宋墨涵低头看着手中的弹壳,轻轻合掌,将它贴在胸前,仿佛这样就能离他更近一些。
“无论如何,请一定要平安归来。”她对着窗外漆黑的雨夜,轻声祈祷。
远处山中,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瞬间照亮了险峻的鹰嘴崖轮廓,随即又归于黑暗。在那一刹那的光明中,似乎有几个矫健的身影,正沿着陡峭的山壁向上攀登,如同暗夜中的利刃,悄无声息地刺向敌人的心脏。
而竹楼内,宋墨涵已经重新穿上白大褂,开始检查所有医疗物资,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多伤员。她将顾锦城留下的弹壳小心地塞进白大褂内侧口袋,紧贴着心脏的位置。无论前路如何凶险,她都知道,自己的战场就在这里,用专业和坚守,等待勇士的归来。
就在她整理纱布时,竹楼角落里的一个陈旧木箱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岩温老人的物品,箱盖上刻着复杂的图腾,其中一只眼睛的图案格外醒目——与阿香描述的“神山的眼睛”惊人地相似。宋墨涵的心跳不禁加快,也许,这个木箱里就藏着关于神山秘密的线索...
阿香离开后,竹楼内重归寂静,只有雨声和岩温老人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交织。宋墨涵靠在顾锦城肩上,感受着他坚实臂膀传来的温度,心中却无法平静。她能嗅到他身上淡淡的硝烟味和药水气息,这两种气味交织在一起,恰如他们此刻的处境——危险与救赎并存。
“鹰嘴崖地势险峻,又可能有敌人埋伏,你打算带多少人去?”她轻声问道,声音里藏着不易察觉的担忧。
顾锦城低头看她,昏黄灯光下,她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原本白皙的肤色因连日劳累更显苍白。他伸手将她额前一缕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轻柔得与他冷硬的军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突击组四人足够,其他人留守寨子,保护你和村民。”他声音低沉,“我们天亮前出发,趁雨势未停,能见度低,便于隐蔽行动。”
宋墨涵猛地抬头:“天亮前?可你的伤...”
“皮肉伤,不碍事。”顾锦城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时间不等人,岩温老人和隆卡虽然暂时稳定,但如果不找到毒源,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多人中毒。”
正说着,竹楼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负责警戒的队员带着一个浑身湿透的佤族青年快步走进来。那青年约莫二十出头,身上背着弓弩,腰间别着砍刀,脸上有一道新鲜的划痕,眼中满是焦急。
“队长,这是岩甩,寨子里最好的猎人。他说有急事要报告。”队员汇报道。
岩甩用生硬的汉语急促地说:“顾队长,宋医生,我...我今天傍晚在后山打猎,看到...看到几个陌生人在鹰嘴崖下面活动!他们穿着不像我们佤族人,也不像普通登山客,手里拿着...拿着这个!”
他摊开手掌,掌心赫然是一枚黄铜子弹壳。
顾锦城眼神一凛,接过弹壳仔细端详:“7.62毫米,制式步枪。你在哪发现的?”
“就在鹰嘴崖下面的溪水边,离寨子的水源地不远!”岩甩激动地说,“我还看到他们中的一个人在溪水里倒了什么东西,然后很快离开了。我怕被发现,躲在树丛里没敢动。”
宋墨涵闻言脸色顿变:“溪水?寨子的饮用水大部分来自那条溪流!”
她立刻起身,从医疗箱中取出简易水质检测工具,对顾锦城说:“我必须立刻去取水样检测。如果他们在水源下毒...”
“太危险了,我去。”顾锦城按住她的肩膀。
“你不懂采集规范,而且我需要多点采样比对。”宋墨涵已经拿起几个无菌采样瓶,眼神坚定,“让岩甩带路,再派一名队员保护我就好。这是医疗紧急事件,我有责任确认水源安全。”
顾锦城凝视她片刻,最终点头:“小李,你随行保护,保持通讯畅通。”他转向岩甩,“麻烦你带路,但如果有任何异常,立即撤回,明白吗?”
岩甩重重点头:“我熟悉路,可以绕开危险区域。”
三人迅速消失在雨夜中。顾锦城站在竹楼门口,目送他们的背影,眉头紧锁。他招手唤来副队长赵刚:“重新调整布防,重点监控寨子水源地周边。另外,突击组准备提前行动,一小时后出发。”
“队长,你的伤...”赵刚犹豫道。作为跟随顾锦城三年的副手,他比谁都清楚队长肩上的伤有多重——那是三天前在边境交火时为了掩护战友而被流弹所伤,伤口之深几乎见骨。
“执行命令。”顾锦城语气冷硬,但拍了拍赵刚的肩膀,语气稍缓,“放心,我有分寸。”
赵刚欲言又止,最终敬了个礼,转身去布置任务。
约莫半小时后,宋墨涵一行人安全返回。她顾不上擦去脸上的雨水,立即开始检测水样。竹楼内静得只剩下仪器轻微的滴答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手中的试剂管上。片刻后,她长舒一口气:“主水源地水质正常,但一条支流发现微量有毒物质,与岩温和隆卡体内的毒素成分一致,浓度不高,应该是被雨水稀释了。看来他们是在支流实验性投毒,可能是在测试毒性或水流方向。”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后背发凉——敌人不仅潜伏在附近,而且已经开始行动了。
顾锦城不再犹豫,迅速穿上作战装备。宋墨涵默默走到他身边,重新为他检查伤口,更换敷料。当看到他肩胛处依旧红肿的伤口时,她的手指微微颤抖,但动作依然专业利落。
“伤口没有感染迹象,但剧烈活动可能导致撕裂。”她低声说,声音里满是担忧,“我重新包扎得紧一些,至少能提供一些支撑。”
顾锦城低头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突然伸手从颈间取下一条细链,链子上挂着一枚略显陈旧的弹壳,与岩甩找到的那枚相似,却明显经过多年摩挲,表面光滑温润。
“这是我第一次实战任务后留下的纪念。”他将链子轻轻戴在宋墨涵脖子上,声音低沉,“那是我刚入伍第二年,在一次缉毒行动中,这枚子弹擦着我的脖颈飞过,只差一厘米就能要了我的命。”
宋墨涵的手指轻轻抚过弹壳表面的刻痕,发现上面刻着一个日期和“生还”两个小字。
“每次出危险任务都带着它,它总能让我平安归来。”顾锦城继续说,目光深邃,“现在,我把它交给你。”
宋墨涵握住那枚尚存他体温的弹壳,眼眶微热。她知道,对这寡言的男人而言,这简单举动蕴含的情感,胜过千言万语。
“一定要平安回来。”她轻声说,指尖轻轻拂过他军装上的领章,“我等你。”
此时,竹楼门被轻轻推开,岩甩去而复返,身后还跟着三个精壮的佤族青年,都带着猎枪和砍刀。
“顾队长,让我们跟你们一起去。”岩甩坚定地说,“我们熟悉神山每一条小路,知道鹰嘴崖哪里有洞穴可以藏身。我们的家人都在寨子里,不能让那些人在我们的土地上为非作歹。”
顾锦城审视着这几个年轻人。岩甩的眼神最为坚毅,他是寨子最出色猎手的儿子,父亲去年因病去世后,他独自撑起全家;旁边的岩赛是个沉默寡言的高个子,以追踪猎物闻名整个佤族山区;年轻的岩伦虽然只有十九岁,但已是寨子里攀爬好手,能像岩羊一样在峭壁上行走;最后是皮肤黝黑的岩章,他的妹妹就是前两天中毒的村民之一,此刻他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可以跟随后勤组,负责向导和接应,但必须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顾锦城略一沉吟后点头。
岩甩等人面露喜色,连连点头。
临行前,顾锦城最后看了眼宋墨涵,两人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他转身带队踏入雨幕,身影很快消失在浓重夜色中。
宋墨涵站在竹楼门口,久久凝视着他离去的方向,手中紧紧握着那枚弹壳。此时,一直昏睡的岩温老人忽然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手指轻微动了动。
宋墨涵立刻回到病床边,检查老人的生命体征。令她惊讶的是,岩温老人的脉搏比之前强健了许多,眼皮也开始轻微颤动,似乎正在努力挣脱昏迷。
“岩温大叔,你能听见我说话吗?”宋墨涵轻声呼唤,同时检查他的瞳孔反应。
老人的眼皮颤动得更明显了,干裂的嘴唇微微张开,发出几个模糊的音节。宋墨涵俯身细听,隐约辨认出他重复着几个词:“...神山的眼睛...不能...打开...”
她心中一动,柔声问道:“岩温大叔,神山的眼睛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打开?”
老人似乎用尽了全部力气,断断续续地说:“那是...诅咒...也是守护...白色的...守护者...”说完这几个字,他再次陷入沉睡,但呼吸比之前平稳了许多。
宋墨涵怔在原地。白色的守护者——这是阿香也提到过的称呼。难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岩温老人的话暗示他知道更多关于“神山的眼睛”的秘密,而这很可能与顾锦城正在追查的“蝰蛇”组织有关。
她走到竹楼窗边,望向远处在雨夜中若隐若现的神山轮廓,心中充满不安。顾锦城正前往那座山的深处,而那里不仅隐藏着武装分子,还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竹楼,如同战鼓般急促。宋墨涵低头看着手中的弹壳,轻轻合掌,将它贴在胸前,仿佛这样就能离他更近一些。
“无论如何,请一定要平安归来。”她对着窗外漆黑的雨夜,轻声祈祷。
远处山中,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瞬间照亮了险峻的鹰嘴崖轮廓,随即又归于黑暗。在那一刹那的光明中,似乎有几个矫健的身影,正沿着陡峭的山壁向上攀登,如同暗夜中的利刃,悄无声息地刺向敌人的心脏。
而竹楼内,宋墨涵已经重新穿上白大褂,开始检查所有医疗物资,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多伤员。她将顾锦城留下的弹壳小心地塞进白大褂内侧口袋,紧贴着心脏的位置。无论前路如何凶险,她都知道,自己的战场就在这里,用专业和坚守,等待勇士的归来。
就在她整理纱布时,竹楼角落里的一个陈旧木箱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岩温老人的物品,箱盖上刻着复杂的图腾,其中一只眼睛的图案格外醒目——与阿香描述的“神山的眼睛”惊人地相似。宋墨涵的心跳不禁加快,也许,这个木箱里就藏着关于神山秘密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