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储秀宫的门忽然从里面被拉开一条缝隙,一个同样面覆白巾、眼睛红肿的宫女探出头来,是贵妃身边的大宫女含翠。她看到门外站着的几位妃嫔,愣了一下,随即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泣声道:“各位娘娘!我们娘娘……我们娘娘方才又咳血了!太医说……说情形不太好……娘娘迷迷糊糊的,一直念着想见见各位妹妹……”
咳血!情形不太好!
这几个字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
宜妃和几位嫔妃下意识地齐齐后退了一步,脸上血色褪尽,用手帕紧紧捂住口鼻,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恐惧。
含翠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向站在稍后位置的楚言,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琪妃娘娘!我们娘娘平日最常提起您,说您性子好,待人真诚……奴婢求求您,能否……能否进来看娘娘一眼?哪怕就说一句话也好!让娘娘安心……”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楚言身上。
宜妃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幸灾乐祸,嘴上却假惺惺道:“这……含翠姑娘,不是我们狠心,只是这病气……琪妃妹妹还要照顾几位阿哥格格,万一……”
她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是在提醒楚言进去的风险,更是将她架在火上烤。
楚言看着跪地哭泣的含翠,听着宫内隐约传来的、压抑而痛苦的咳嗽声,心中天人交战。理智告诉她,绝不能进去,为了自己,更为了孩子们。但看着一个生命可能即将消逝,而对方在弥留之际提出这样的请求,那份属于现代人的同理心和属于后宫姐妹的情分,又让她无法硬起心肠断然拒绝。
守月在她身后极轻地拉了一下她的衣袖,示意她千万不要心软。
楚言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她没有走向宫门,而是对含翠温声道:“含翠,你快起来。贵妃姐姐病重,我等姐妹感同身受,恨不能以身代之。只是皇命在先,疫病凶险,我等若贸然入内,非但于贵妃姐姐病体无益,若再将病气带至各宫,惊扰圣驾,牵连阿哥们,岂非更是罪过?”
她语气温和,却字字在理,将利害关系剖析得清清楚楚。
含翠闻言,哭声一滞,绝望地低下头。
楚言话锋一转,继续道:“不过,姐姐的心意,我们收到了。你回去告诉贵妃姐姐,就说我们姐妹都在宫外为她祈福,愿她早日康复。另外……”
她转头对夏云低声吩咐了几句。夏云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快步离开。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夏云带着两个小太监回来了,手里捧着几个盒子。
“这里有一株上好的老山参,是皇上年前赏的,给贵妃姐姐补补元气。还有一些安神的药材和干净的棉布。”楚言指着那些东西,对含翠道,“东西放在这里,让你们宫里的太监拿去,用艾草熏过再送入内。本宫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她没有冒险进去,却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真诚的关怀。
含翠看着那些东西,再次落下泪来,这次却是带着感激,她重重磕了个头:“奴婢……奴婢代我们娘娘,谢过琪妃娘娘恩典!”
站在一旁的宜妃等人,脸色变得十分精彩。她们是空着手来的,只带着一张嘴“表达关心”,而楚言却拿出了实际行动。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楚言没再理会她们,对着储秀宫宫门方向,郑重地福了一礼,扬声道:“贵妃姐姐安心静养,妹妹们盼你早日康健!”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便带着守月夏云离开,背影决绝而从容。
留下宜妃几人,站在紧闭的宫门外,面面相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显得格外尴尬。
回永寿宫的路上,夏云才拍着胸口后怕道:“娘娘,刚才可真吓死奴婢了!您要是心一软进去了,可怎么是好!”
守月也道:“娘娘今日处理得极好,既全了情分,又守住了分寸。”
楚言却没有丝毫轻松之感,只觉得身心俱疲。她回头望了一眼储秀宫的方向,那座华丽的宫殿此刻像一座巨大的牢笼,禁锢着一个日渐枯萎的生命。
“回去吧。”她轻声道,“这几日永寿宫上下,衣物用具都用艾草多熏几遍。孩子们……暂时别让他们出宫门了。”
她知道,经此一事,她“冷血”、“怕死”的名声怕是会被宜妃等人传出去,但她不在乎。在这深宫里,保护好自己和孩子们,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那些虚名,由得她们说去吧。
只是心头那份因生命脆弱而带来的沉重,以及对这深宫无情的一丝厌倦,却久久挥之不去。
储秀宫的阴影,如同夏日闷雷前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整个紫禁城的上空。但那日探病的风波,并未如楚言预想的那般在宫里掀起太大议论。或许是因为肺痨二字太过骇人,人人都忙着紧闭门户,熏艾洒扫,生怕那无形的病气沾染到自己身上,反倒没多少闲心去嚼舌根了。
只有永寿宫,因着楚言那日“隔门送参”的举动,私下里得了几句“还算有点良心”的评语,这倒是她始料未及的。
只是,钮钴禄贵妃的病,并未因那一株老山参而好转。太医院的脉案一日比一日沉重,储秀宫内的药味,隔着宫墙仿佛都能闻到,那压抑的咳嗽声也时断时续,像秋日里最后挣扎的蝉鸣。
端午就在这种沉闷压抑的气氛中悄然而过。龙舟竞渡、畅春园宴饮都取消了,各宫只按份例领了粽子、五毒饼等物,算是应了景。永寿宫里,楚言也没太多心思过节,只看着孩子们手腕脚腕上的五色丝线,心里祈求着平安。
这日午后,玄烨突然驾临永寿宫。他脸色有些疲惫,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阴郁。楚言见他这般模样,心知定是与贵妃病情有关,忙奉上热茶,安静地陪在一旁。
咳血!情形不太好!
这几个字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
宜妃和几位嫔妃下意识地齐齐后退了一步,脸上血色褪尽,用手帕紧紧捂住口鼻,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恐惧。
含翠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向站在稍后位置的楚言,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琪妃娘娘!我们娘娘平日最常提起您,说您性子好,待人真诚……奴婢求求您,能否……能否进来看娘娘一眼?哪怕就说一句话也好!让娘娘安心……”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楚言身上。
宜妃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幸灾乐祸,嘴上却假惺惺道:“这……含翠姑娘,不是我们狠心,只是这病气……琪妃妹妹还要照顾几位阿哥格格,万一……”
她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是在提醒楚言进去的风险,更是将她架在火上烤。
楚言看着跪地哭泣的含翠,听着宫内隐约传来的、压抑而痛苦的咳嗽声,心中天人交战。理智告诉她,绝不能进去,为了自己,更为了孩子们。但看着一个生命可能即将消逝,而对方在弥留之际提出这样的请求,那份属于现代人的同理心和属于后宫姐妹的情分,又让她无法硬起心肠断然拒绝。
守月在她身后极轻地拉了一下她的衣袖,示意她千万不要心软。
楚言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她没有走向宫门,而是对含翠温声道:“含翠,你快起来。贵妃姐姐病重,我等姐妹感同身受,恨不能以身代之。只是皇命在先,疫病凶险,我等若贸然入内,非但于贵妃姐姐病体无益,若再将病气带至各宫,惊扰圣驾,牵连阿哥们,岂非更是罪过?”
她语气温和,却字字在理,将利害关系剖析得清清楚楚。
含翠闻言,哭声一滞,绝望地低下头。
楚言话锋一转,继续道:“不过,姐姐的心意,我们收到了。你回去告诉贵妃姐姐,就说我们姐妹都在宫外为她祈福,愿她早日康复。另外……”
她转头对夏云低声吩咐了几句。夏云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快步离开。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夏云带着两个小太监回来了,手里捧着几个盒子。
“这里有一株上好的老山参,是皇上年前赏的,给贵妃姐姐补补元气。还有一些安神的药材和干净的棉布。”楚言指着那些东西,对含翠道,“东西放在这里,让你们宫里的太监拿去,用艾草熏过再送入内。本宫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她没有冒险进去,却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真诚的关怀。
含翠看着那些东西,再次落下泪来,这次却是带着感激,她重重磕了个头:“奴婢……奴婢代我们娘娘,谢过琪妃娘娘恩典!”
站在一旁的宜妃等人,脸色变得十分精彩。她们是空着手来的,只带着一张嘴“表达关心”,而楚言却拿出了实际行动。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楚言没再理会她们,对着储秀宫宫门方向,郑重地福了一礼,扬声道:“贵妃姐姐安心静养,妹妹们盼你早日康健!”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便带着守月夏云离开,背影决绝而从容。
留下宜妃几人,站在紧闭的宫门外,面面相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显得格外尴尬。
回永寿宫的路上,夏云才拍着胸口后怕道:“娘娘,刚才可真吓死奴婢了!您要是心一软进去了,可怎么是好!”
守月也道:“娘娘今日处理得极好,既全了情分,又守住了分寸。”
楚言却没有丝毫轻松之感,只觉得身心俱疲。她回头望了一眼储秀宫的方向,那座华丽的宫殿此刻像一座巨大的牢笼,禁锢着一个日渐枯萎的生命。
“回去吧。”她轻声道,“这几日永寿宫上下,衣物用具都用艾草多熏几遍。孩子们……暂时别让他们出宫门了。”
她知道,经此一事,她“冷血”、“怕死”的名声怕是会被宜妃等人传出去,但她不在乎。在这深宫里,保护好自己和孩子们,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那些虚名,由得她们说去吧。
只是心头那份因生命脆弱而带来的沉重,以及对这深宫无情的一丝厌倦,却久久挥之不去。
储秀宫的阴影,如同夏日闷雷前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整个紫禁城的上空。但那日探病的风波,并未如楚言预想的那般在宫里掀起太大议论。或许是因为肺痨二字太过骇人,人人都忙着紧闭门户,熏艾洒扫,生怕那无形的病气沾染到自己身上,反倒没多少闲心去嚼舌根了。
只有永寿宫,因着楚言那日“隔门送参”的举动,私下里得了几句“还算有点良心”的评语,这倒是她始料未及的。
只是,钮钴禄贵妃的病,并未因那一株老山参而好转。太医院的脉案一日比一日沉重,储秀宫内的药味,隔着宫墙仿佛都能闻到,那压抑的咳嗽声也时断时续,像秋日里最后挣扎的蝉鸣。
端午就在这种沉闷压抑的气氛中悄然而过。龙舟竞渡、畅春园宴饮都取消了,各宫只按份例领了粽子、五毒饼等物,算是应了景。永寿宫里,楚言也没太多心思过节,只看着孩子们手腕脚腕上的五色丝线,心里祈求着平安。
这日午后,玄烨突然驾临永寿宫。他脸色有些疲惫,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阴郁。楚言见他这般模样,心知定是与贵妃病情有关,忙奉上热茶,安静地陪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