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新的起点-《说好的摆烂,粉丝非要我当顶流》

  脑海中那熟悉的、带着机械质感的提示音,如同被拔掉电源的音响,戛然而止。曾经无时无刻不在评估他行为“摆烂”程度,并随时准备发放奖励或“鼓励”他更懒一步的系统界面,像是从未存在过一般,消失得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江城站在原地,感受着这份突如其来的“寂静”。

  没有失落,没有慌张,甚至……连一丝一毫的不适应都没有。

  仿佛卸下了一个无形中一直戴着的、虽然提供便利但也略带束缚的辅助轮。他活动了一下脖颈,骨节发出细微的轻响,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从心底弥漫开来,如同雨后初霁的天空,澄澈而通透。

  原来,没有系统的“指导”和“评判”,感觉这么好。

  他一直以来所践行的“摆烂”,究竟是发自本心,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系统奖励的牵引和塑造?这个问题,在系统消失的这一刻,有了清晰的答案。

  是本心。

  系统,更像是一个放大镜和加速器,放大了他骨子里那份不愿随波逐流、拒绝无效内卷的懒散与清醒,加速了他找到并坚定这条独特路径的过程。而现在,加速器功成身退,剩下的,是已经完全内化于他自身的、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要什么,以及界限在哪里。

  节目录制还在继续,只是少了那个在脑海里吐槽的“伙伴”。严导依旧在绞尽脑汁地设计各种“折磨”人的环节,吴签签依旧在努力维持着他摇摇欲坠的顶流架子,王撕聪依旧在不知疲倦地内卷,杨锦鲤依旧会用她直爽的方式悄悄给他递来一瓶水或一个“你懂的”眼神。

  一切如常,但一切又似乎不同了。

  没有了系统任务,没有了奖励诱惑,江城的“摆烂”变得更加纯粹,更加随心所欲,也更加……理直气壮。

  在一次团队协作的户外挑战中,节目组要求各组在限定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材料搭建一个能容纳所有队员的“临时庇护所”。其他组的队员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地搬运、捆绑、争执、修改,卷得热火朝天。

  江城所在的组,队员们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指望这位“摆烂王”兼“隐藏大神”能再次拿出惊人之举。

  江城绕着那堆材料走了一圈,摸了摸下巴,然后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找了个树荫底下最平整的草地,直接躺了下来,还用节目组发的遮阳帽盖住了脸。

  组员们:“???”

  跟拍pd忍不住提醒:“江城,你们组的任务……”

  帽子下传来他闷闷的、带着困意的声音:“急什么?太阳这么大,先保存体力。等他们搭得差不多了,看看哪个顺眼,借鉴一下不就行了?或者……”他顿了顿,声音更懒了,“等下雨了,自然就知道什么样的庇护所最实用。”

  组员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但鉴于江城过往的“辉煌战绩”,他们居然莫名地觉得……有点道理?

  于是,在其他组卷生卷死的时候,江城这组画风清奇地集体在树荫下……乘凉休息,美其名曰“战略观望”和“体力储备”。

  这一幕通过直播镜头传出去,弹幕再次笑疯:

  “不愧是你!城哥!摆烂都能摆出战略高度!”

  “他真的好理直气壮啊!我竟然无法反驳!”

  “逻辑鬼才!等下雨就知道哪个实用?哈哈哈!”

  “队友们:虽然觉得哪里不对,但跟着城哥好像总能有意外惊喜?”

  结果,没等来下雨,却等来了严导气急败坏地宣布临时增加规则:“禁止抄袭其他组创意!必须独立完成!”

  树荫下的组员们顿时慌了神,只有江城慢悠悠地坐起来,拿下帽子,眯着眼睛看了看天上依旧毒辣的太阳,又看了看那边几个已经初具雏形、但看起来就不太结实的“庇护所”。

  他叹了口气,像是很无奈被迫营业一样,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草屑。

  “行了,都起来吧,开工。”

  他没有去动那些复杂的木棍和绳索,而是径直走向节目组提供用来当“建材”的一堆巨大芭蕉叶和一些轻便的支架。他指挥着组员,将芭蕉叶层层叠叠地搭在支架上,形成一个倾斜的、通风良好的巨大叶片屋顶,四面并不完全封闭,而是留出了通风口。结构简单到令人发指,几乎没耗费什么体力,速度飞快。

  完成后的“庇护所”,看起来……非常原生态,甚至有点简陋。跟旁边那些试图模仿木屋、帐篷的复杂结构一比,简直像个原始人窝棚。

  其他组的成员甚至投来了略带嘲讽的目光。

  然而,当严导阴笑着下令“模拟暴雨”环节,几台高压水枪对着各个庇护所无情喷射时,情况逆转了。

  那些看起来结构复杂的庇护所,要么迅速漏水,要么在水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成员们被淋得狼狈不堪。而江城组那个简陋的芭蕉叶棚子,因为倾斜角度合理,叶片叠加方式巧妙,雨水顺着叶片迅速流走,棚下居然只有些许水汽,干燥得让人羡慕!通风设计还保证了里面不闷热。

  严导看着监控画面里,那个坐在干燥的芭蕉叶棚下,甚至还有闲心掏出一包不知道藏在哪里的小零食分给组员的江城,气得差点把对讲机捏碎。

  “这小子!!!他怎么就知道一定会‘下雨’?!还提前做好了防水通风?!”

  直播弹幕已经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预判了你的预判!严导傻眼了吧!”

  “大道至简!城哥牛逼!”

  “用最懒的方式,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我宣布,本届《闪光》最强建筑师——江城!”

  江城听着棚外哗啦啦的水声和隔壁组的惨叫,慢条斯理地嚼着零食,心情颇好。

  没有系统提示“规避暴雨,选择简易防水结构奖励xxx”,他纯粹是基于常识、对严导套路的了解,以及……怎么省事怎么来的原则,做出了最优化选择。

  这种感觉,很好。

  他不再需要向任何人(包括系统)证明他的“摆烂”是合理的,是值得奖励的。他的行为本身,就是他的态度,他的哲学。

  系统的消失,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一个完全由江城自己掌控节奏、定义成败的起点。

  他依旧是那条“咸鱼”,但这条咸鱼,已经彻底挣脱了无形的线,准备在自己认定的水域里,更加自在、更加理直气壮地,游向更深更远的地方。至于风浪?那不过是助兴的玩意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