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传奇的延续-《说好的摆烂,粉丝非要我当顶流》

  春晚那一曲《破阵》,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激起的不是短暂的涟漪,而是持续汹涌的浪潮。表演结束后的几天,乃至几周内,关于这场表演的讨论、解析和膜拜,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各大音乐院校的教授,破天荒地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长篇乐评。

  一位德高望重的民乐泰斗在个人公众号上撰文:“《破阵》并非简单的乐器串烧,其编曲逻辑之严谨,情绪递进之精准,对传统乐器音色边界之探索,堪称教科书级别。江城此人,是将魂融入了乐符之中。他让我们这些老家伙看到,传统并非故纸堆,而是可以如此鲜活、生猛,直击人心!这是对民乐生态的一次‘破阵’!”

  专业的音乐博主们则忙着逐帧分析视频,惊叹于江城在不同乐器间切换时那近乎零秒的衔接,以及他对各种乐器极致表现力的挖掘。“古筝段落的‘煞弦’技巧运用,模拟出刀剑相击的刺耳锐响;筚篥那段,他用了罕见的‘循环换气法’,让悲凉之音绵延不绝,营造出窒息般的压迫感;而唢呐部分,他竟然融入了爵士乐的即兴华彩……这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这是音乐理解的降维打击!”

  b站、抖音等视频平台,各种二创视频如雨后春笋。《破阵》被 remix 成电音版、古风版、交响乐版;有游戏Up主将其剪辑成热门游戏的战斗集锦,毫无违和;更有无数民乐爱好者,开始挑战《破阵》的片段,一时间,“挑战江城《破阵》”成了流量密码,尽管无人能还原其神韵之万一。

  这股风潮,迅速从线上席卷到线下。

  各大琴行的老板们发现,年后前来咨询学习古筝、唢呐、甚至冷门筚篥的年轻人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尤其是那些半大的孩子,指着江城的视频,眼神晶亮:“妈妈,我要学这个!像江城哥哥一样帅!”

  一位琴行老板在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哭笑不得地说:“以前孩子们都想学钢琴、吉他,现在好了,一群孩子跑来问有没有‘能炸场子的唢呐’。我们这的唢呐老师都快成稀缺资源了!江城这带货能力,比什么明星代言都强!”

  这股“江城效应”并未止步于音乐领域。

  娱乐圈内,一股微妙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以往,衡量一个艺人是否“顶流”,标准无非是微博转评赞、超话排名、代言数量、粉丝接机阵仗等等数据。但江城,这个几乎不发自拍、不搞数据、连微博都长草的“异类”,却用一次纯粹的、无法注水的实力展示,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影响力”。

  一些开始反思的经纪人,在内部会议上敲着白板:“看看江城!数据是虚的,话题是暂时的,唯有硬核的实力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才是能在娱乐圈立得住、立得久的根本!我们不能只培养‘商品’,要挖掘‘人物’!”

  更直接的影响体现在一些新出道的艺人身上。

  某档新晋的选秀节目中,一个长相清秀的男孩在才艺展示环节,没有选择常规的唱跳,而是抱着一把中规中矩的二胡,演奏了一曲技巧颇高的《赛马》。导师惊讶地问他为何选择这个,男孩有些腼腆,但眼神坚定:“我觉得,能把传统的东西演出酷劲儿,挺好的。是江城前辈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性。”

  这番话通过节目播出,引发了又一轮热议。人们意识到,江城的存在,就像一颗种子,已经在更年轻的下一代心中发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艺人,更是一种可能性——一种不迎合流量、不屈服于资本规则、凭借真本事和独特个性也能登顶的可能性。

  他的“摆烂哲学”也被赋予了新的解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江城所谓的“懒”,并非真正的懈怠,而是对无效内卷的拒绝,是将精力聚焦于自己认可的价值之上的清醒和智慧。他的工作室“快乐星球”,那套“不打卡、只看结果”的管理模式,甚至被一些互联网公司悄悄拿来研究,视为提升创新效率和员工幸福感的一种潜在范式。

  这一天,江城难得地被林婉拉着,巡视了一下他们投资的一家小型非遗工坊。工坊的老师傅拉着江城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江老师,多亏了您啊!以前我们这东西,年轻人看都不看,觉得土。现在好了,不少年轻人跑来学,说是受了您的启发,要寻找‘有灵魂的手艺’!”

  江城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听着老师傅的话,只是微微笑了笑,顺手拿起旁边一个未完工的漆器小碗,指尖摩挲着上面细腻的纹路。

  回去的车上,林婉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印着江城《破阵》表演巨幅海报的商场外墙,感慨道:“老板,你现在真的成了一个符号了。‘反内卷’的符号,‘实力派’的符号,‘传统文化新表达’的符号。”

  江城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闻言眼皮都没抬,含糊地应了一声:“哦,符号就符号吧,别让我天天出来当符号就行。困,到了叫我。”

  林婉看着他这副随时随地能进入待机模式的样子,忍不住失笑。是啊,外界将他捧得再高,解读得再深刻,他内核里那个怕麻烦、图清静的江城,始终没变。

  他的传奇,并非刻意书写。它延续的方式,不是靠持续不断的热搜和曝光,而是靠那一次次石破天惊的“炸场子”后,留下的深远回响,以及他在漫长间隔期里,那种忠于自我的生活态度,对无数人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像一座沉默的活火山。大部分时间宁静祥和,甚至让人忘记了它的危险。但每一次喷发,都地动山摇,改变一片地域的生态,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散发着余温,滋养着新的生命。

  传奇,从未刻意延续,却已在无声中,扎根生长,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