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求生记》的爆火,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掀起的浪潮远不止于播放量和口碑。嗅觉敏锐的品牌方们,立刻意识到了这部现象级短剧背后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以及“江工出品”这四个字在特定圈层中形成的强大号召力。
林婉的工作邮箱和电话,再次进入了“爆满”状态。这一次,不再是寻求江城或杨锦鲤代言的邀约,而是清一色想要在《职场求生记》第二季,或者未来“江工工作室”其他自制内容中进行广告植入的合作咨询。
从功能饮料到办公软件,从零食品牌到智能硬件,甚至还有几家线上教育机构想来凑热闹,开出的价格一个比一个惊人。
“老板,这是筛选出的几家意向比较强烈、品牌调性也和我们短剧风格相对契合的合作方资料和初步报价。”林婉将一叠文件放在江城面前,“按照目前的市场热度,如果我们在第二季进行适度的广告植入,预计能覆盖掉大部分制作成本,甚至实现盈利。”
江城正拿着刻刀,对一块已经初具雏形的懒人支架木料进行最后的修整,闻言头也没抬:“植入?怎么植?像有些剧里那样,生硬地给个特写,或者让演员端着产品念台词?”
他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嫌弃。那种破坏剧情节奏、把观众当傻子的植入方式,是他最反感的行为之一。
林婉早有准备,立刻回答道:“当然不能那么做。我和苏曼、赵小伟,还有内容团队开会讨论过,我们一致认为,‘江工出品’的广告植入,必须遵循几个原则:第一,原生自然,不能脱离剧情;第二,符合人物设定和场景逻辑;第三,最好能成为剧情推动的要素,或者制造新的笑点、梗;第四,宁缺毋滥,品牌理念必须与我们反内卷、追求真实快乐的基调相符。”
“嗯,”江城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放下刻刀,拿起那块木料对着光看了看,“具体呢?”
林婉拿起最上面一份提案:“比如这家‘元气森林’气泡水,他们想植入。传统的做法可能就是主角办公桌上永远放着他们的产品。但我们团队的想法是,可以设计一个情节:主角被奇葩领导要求做一个毫无意义的ppt,焦头烂额之际,同事递过来一瓶‘元气森林’,主角猛灌一口,被那强烈的气泡刺激得一激灵,反而瞬间‘通了电’,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能反杀领导的‘摆烂式’解决方案。产品成了‘灵感催化剂’,而不是简单的道具。”
江城挑了挑眉,没说话。
林婉又拿起另一份:“还有这家‘三只松鼠’零食。我们设想是,主角为了应对漫长的、无效的会议,偷偷在口袋里藏了他们的坚果小包装。在会议最无聊的时候,主角像松鼠一样悄咪咪地掏出来啃,结果被领导发现,主角灵机一动,说这是在‘补充脑力能量,为了更好地理解领导的高瞻远瞩’,反而把领导噎得无话可说。零食成了打工人对抗无聊会议的‘续命神器’和幽默反击的工具。”
听到这里,江城终于放下了手里的木料,脸上露出了一丝感兴趣的神色:“这个‘续命神器’的点子,有点意思。”
林婉心中一喜,趁热打铁道:“我们也认为,这种将产品深度融入剧情、甚至成为‘梗’的一部分的植入方式,才是未来。观众不会反感,反而会觉得有趣、真实,甚至主动玩梗,传播效果更好。这要求品牌方必须给予我们充分的创作自由,不能指手画脚。”
“那就按这个思路去谈。”江城拍了板,“告诉那些品牌,想合作可以,但必须接受我们的创意,不能改我们的剧本。愿意的就来,不愿意的拉倒。”
有了老板的明确指示,林婉和苏曼底气十足地开始了与品牌方的“谈判”。过程并不轻松,一些习惯了传统植入方式、或者对自身品牌“格调”有严格要求的品牌,在听到“江工工作室”提出的这些“匪夷所思”的植入方案时,打了退堂鼓。
但也有眼光独到的品牌方,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新型植入方式的巨大潜力。尤其是“三只松鼠”的品牌团队,在详细了解了“续命神器”的剧情设计后,几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所有条件,并且表示愿意配合进行后续的社交媒体玩梗营销。
最终,《职场求生记》第二季成功引入了三家品牌合作,除了“三只松鼠”,还有一家主打“极简办公”的协同软件和一家生产“人体工学腰靠”的品牌。它们的植入都严格按照“江工标准”执行:
协同软件的植入,是主角用它创建了一个“反内卷作战指挥部”共享文档,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记录领导奇葩言论、分享摸鱼技巧(当然是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软件成了反抗无效工作的“秘密武器”。
人体工学腰靠的植入更绝,是主角被强制加班导致腰肌劳损后,愤而购买了该产品,并在办公室公然使用,被领导质问时,主角一脸无辜地引用《劳动法》相关条款,表示“保障劳动者健康工作环境是公司的责任,我这是自费帮公司弥补不足”,把领导气得够呛,腰靠成了打工人维护自身权益的“物理外挂”。
当《职场求生记》第二季上线后,这些精心设计、巧妙融合的广告植入,果然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反而因为其真实、幽默甚至带点“叛逆”的色彩,成了新的热议话题。
“哈哈哈三只松鼠续命神器!我宣布这就是打工人的标配!”
“那个共享文档太真实了!我们部门就有!”
“腰靠梗绝了!已下单!明天就带去公司怼领导!”
“这才是广告的正确打开方式!一点都不尬!”
“品牌方赚大了!这植入效果比单纯放个logo强一万倍!”
更让业界咋舌的是,在《职场求生记》第二季播出后,“三只松鼠”同款零食小包装在电商平台的搜索量和销量迎来了显着增长,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年轻白领群体中。那家协同软件的新注册用户也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而“续命神器”、“反内卷武器”、“物理外挂”等词条,也迅速与这些品牌关联起来,形成了极强的品牌记忆点。
一时间,风向逆转。
不再是“江工工作室”求着品牌方合作,而是变成了品牌方排着队,希望能以“江工标准”被“植入”一次。甚至有品牌公开表示:“不求主角念台词,不求特写镜头,只求能让我们的产品在江城的剧里,以任何一种不违和的方式出现就行!”
林婉看着手中新收到的、比以前翻了倍的合作邀约和更加优厚的条件,对正在试坐他那新鲜出炉的、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懒人支架的江城感慨道:“老板,我们现在算是……定义了新的广告植入规则?”
江城调整了一下支架的角度,让自己瘫得更舒服一点,懒洋洋地回道:“规则不规则的,无所谓。只是觉得,以前那种硬塞广告的方式,看着心烦。现在这样,大家看着乐呵,品牌也得了好处,我们还能赚点钱覆盖成本,挺好。”
系统提示音依旧寂静,但江城能感觉到,一种由他和他团队所创造的、更高级的商业与内容融合模式,正在悄然成型。
这不仅是广告的革新,更是“江工”理念在商业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用聪明和创意,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坚决不妥协于任何降低内容品质和观众体验的陈旧规则。
省心,赚钱,还不招人烦。这很符合江城对“工作”的期望。
        林婉的工作邮箱和电话,再次进入了“爆满”状态。这一次,不再是寻求江城或杨锦鲤代言的邀约,而是清一色想要在《职场求生记》第二季,或者未来“江工工作室”其他自制内容中进行广告植入的合作咨询。
从功能饮料到办公软件,从零食品牌到智能硬件,甚至还有几家线上教育机构想来凑热闹,开出的价格一个比一个惊人。
“老板,这是筛选出的几家意向比较强烈、品牌调性也和我们短剧风格相对契合的合作方资料和初步报价。”林婉将一叠文件放在江城面前,“按照目前的市场热度,如果我们在第二季进行适度的广告植入,预计能覆盖掉大部分制作成本,甚至实现盈利。”
江城正拿着刻刀,对一块已经初具雏形的懒人支架木料进行最后的修整,闻言头也没抬:“植入?怎么植?像有些剧里那样,生硬地给个特写,或者让演员端着产品念台词?”
他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嫌弃。那种破坏剧情节奏、把观众当傻子的植入方式,是他最反感的行为之一。
林婉早有准备,立刻回答道:“当然不能那么做。我和苏曼、赵小伟,还有内容团队开会讨论过,我们一致认为,‘江工出品’的广告植入,必须遵循几个原则:第一,原生自然,不能脱离剧情;第二,符合人物设定和场景逻辑;第三,最好能成为剧情推动的要素,或者制造新的笑点、梗;第四,宁缺毋滥,品牌理念必须与我们反内卷、追求真实快乐的基调相符。”
“嗯,”江城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放下刻刀,拿起那块木料对着光看了看,“具体呢?”
林婉拿起最上面一份提案:“比如这家‘元气森林’气泡水,他们想植入。传统的做法可能就是主角办公桌上永远放着他们的产品。但我们团队的想法是,可以设计一个情节:主角被奇葩领导要求做一个毫无意义的ppt,焦头烂额之际,同事递过来一瓶‘元气森林’,主角猛灌一口,被那强烈的气泡刺激得一激灵,反而瞬间‘通了电’,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能反杀领导的‘摆烂式’解决方案。产品成了‘灵感催化剂’,而不是简单的道具。”
江城挑了挑眉,没说话。
林婉又拿起另一份:“还有这家‘三只松鼠’零食。我们设想是,主角为了应对漫长的、无效的会议,偷偷在口袋里藏了他们的坚果小包装。在会议最无聊的时候,主角像松鼠一样悄咪咪地掏出来啃,结果被领导发现,主角灵机一动,说这是在‘补充脑力能量,为了更好地理解领导的高瞻远瞩’,反而把领导噎得无话可说。零食成了打工人对抗无聊会议的‘续命神器’和幽默反击的工具。”
听到这里,江城终于放下了手里的木料,脸上露出了一丝感兴趣的神色:“这个‘续命神器’的点子,有点意思。”
林婉心中一喜,趁热打铁道:“我们也认为,这种将产品深度融入剧情、甚至成为‘梗’的一部分的植入方式,才是未来。观众不会反感,反而会觉得有趣、真实,甚至主动玩梗,传播效果更好。这要求品牌方必须给予我们充分的创作自由,不能指手画脚。”
“那就按这个思路去谈。”江城拍了板,“告诉那些品牌,想合作可以,但必须接受我们的创意,不能改我们的剧本。愿意的就来,不愿意的拉倒。”
有了老板的明确指示,林婉和苏曼底气十足地开始了与品牌方的“谈判”。过程并不轻松,一些习惯了传统植入方式、或者对自身品牌“格调”有严格要求的品牌,在听到“江工工作室”提出的这些“匪夷所思”的植入方案时,打了退堂鼓。
但也有眼光独到的品牌方,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新型植入方式的巨大潜力。尤其是“三只松鼠”的品牌团队,在详细了解了“续命神器”的剧情设计后,几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所有条件,并且表示愿意配合进行后续的社交媒体玩梗营销。
最终,《职场求生记》第二季成功引入了三家品牌合作,除了“三只松鼠”,还有一家主打“极简办公”的协同软件和一家生产“人体工学腰靠”的品牌。它们的植入都严格按照“江工标准”执行:
协同软件的植入,是主角用它创建了一个“反内卷作战指挥部”共享文档,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记录领导奇葩言论、分享摸鱼技巧(当然是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软件成了反抗无效工作的“秘密武器”。
人体工学腰靠的植入更绝,是主角被强制加班导致腰肌劳损后,愤而购买了该产品,并在办公室公然使用,被领导质问时,主角一脸无辜地引用《劳动法》相关条款,表示“保障劳动者健康工作环境是公司的责任,我这是自费帮公司弥补不足”,把领导气得够呛,腰靠成了打工人维护自身权益的“物理外挂”。
当《职场求生记》第二季上线后,这些精心设计、巧妙融合的广告植入,果然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反而因为其真实、幽默甚至带点“叛逆”的色彩,成了新的热议话题。
“哈哈哈三只松鼠续命神器!我宣布这就是打工人的标配!”
“那个共享文档太真实了!我们部门就有!”
“腰靠梗绝了!已下单!明天就带去公司怼领导!”
“这才是广告的正确打开方式!一点都不尬!”
“品牌方赚大了!这植入效果比单纯放个logo强一万倍!”
更让业界咋舌的是,在《职场求生记》第二季播出后,“三只松鼠”同款零食小包装在电商平台的搜索量和销量迎来了显着增长,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年轻白领群体中。那家协同软件的新注册用户也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而“续命神器”、“反内卷武器”、“物理外挂”等词条,也迅速与这些品牌关联起来,形成了极强的品牌记忆点。
一时间,风向逆转。
不再是“江工工作室”求着品牌方合作,而是变成了品牌方排着队,希望能以“江工标准”被“植入”一次。甚至有品牌公开表示:“不求主角念台词,不求特写镜头,只求能让我们的产品在江城的剧里,以任何一种不违和的方式出现就行!”
林婉看着手中新收到的、比以前翻了倍的合作邀约和更加优厚的条件,对正在试坐他那新鲜出炉的、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懒人支架的江城感慨道:“老板,我们现在算是……定义了新的广告植入规则?”
江城调整了一下支架的角度,让自己瘫得更舒服一点,懒洋洋地回道:“规则不规则的,无所谓。只是觉得,以前那种硬塞广告的方式,看着心烦。现在这样,大家看着乐呵,品牌也得了好处,我们还能赚点钱覆盖成本,挺好。”
系统提示音依旧寂静,但江城能感觉到,一种由他和他团队所创造的、更高级的商业与内容融合模式,正在悄然成型。
这不仅是广告的革新,更是“江工”理念在商业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用聪明和创意,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坚决不妥协于任何降低内容品质和观众体验的陈旧规则。
省心,赚钱,还不招人烦。这很符合江城对“工作”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