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祭拜-《剑气寒》

  齐霜跟随李叹云而来,倒也不是一无是处,她听说李叹云要去灵花门祭拜祁元一,便告诉李叹云,灵花门早就不复存在了。

  经她说明,李叹云不由得怅然。

  齐霜又解释道,那灵花门很久很久以前便与附近的百衣门,以正魔之战的战功,换了东方临近东极海的一大片地,合并为百花门了,现在百花门倒是还仍然兴旺,是玄剑宗下数一数二的大宗门,只按疆域来算,就不比青山派的地盘小。

  “既然灵花门门人尚在,对于祖地应该不会就此扔掉吧。”

  “李兄有所不知,家族宗门之间互相易地,乃是利益交换的一种,这些里面的秘辛,简直说不完,你们这些小门小户的出身理解不了的。”

  又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道:“哎呀,我并不是有意这么说的。”

  虽然她的轻视是无意的,但事实的确如此。与她相比,李叹云甚至都不是什么门户出身,原本就是个山下的小小农夫而已,因此倒也不觉得她说错了。

  “李某不远万里而来,总要凭吊一番。”李叹云洒然一笑,老远看见田里有些耕作的农民,于是落下地面,领着牛上前打听。

  那些农夫见李叹云身后的青牛非凡,连忙跪倒拜见:“您老是仙师大人吧,老朽这厢有礼了。”

  李叹云连忙将带头的老者搀起来,说出自己的目的:“老丈万勿行如此大礼,我是来访友的,敢问老人家,附近可有一个叫做灵花门的仙山。”

  老者见他如此,心下一松,拈起胡须回忆起来。

  身后一名壮汉却着了急,喊道:“那位仙长,灵花门咱没听说过,灵花谷却是有的,就在东南三百多里处。”

  李叹云眼前一亮,急忙道谢,骑上青牛施施然走了。

  “真是一头好牛啊。”那老者看着远去的大青牛,眼煞不已,心里嘀咕道,难道仙人也要种地的吗。

  ...

  灵花谷现在被一个叫做青木门的门派占据。李叹云递上拜帖,说明来意,那青木门的知客听罢,看着李叹云和齐霜二人,呵呵笑了起来。

  “最近这是怎么了,好几个来拜祭灵花旧人的,甚至就连青山之人也不远万里而来。既如此,你们随我来吧。”

  李叹云听他介绍,这才明白原委,原来灵花门走后,原先占据此处的家族后续凋零,又跟青木门换了地,而青木门在此处倒是发了家,甚至出了一名金丹修士。

  而灵花门旧址随着青木门人逐渐增多,各处被纷纷占满,只剩下了一处墓园还在。

  那知客最后笑眯眯的说道:“这灵花门可是出过元婴修士的,真是一块养人的风水宝地呀。”

  李叹云附和道:“看贵门人来人往,一副生机盎然景象,可见一斑啊。”

  知客哈哈大笑,两人又亲近许多,不多时到了墓园之处。

  齐霜并不进去,看着李叹云于人情世故之上一脸老练的样子,若有所思。

  李叹云一眼扫过去,并没有多少墓碑,而且石碑经过数百年风吹雨打,已经有些坑坑洼洼了。

  墓园内外颇为干净,显然是青木门经常派人打扫,是有德之家啊。

  那些墓碑之前还有前人祭拜的新鲜痕迹,甚至在一个名叫梅清的弟子墓前,放着一支桃花枝丫,桃花已经干枯,但可以想象它曾经的芳华。

  他看向最前面的一座孤零零的墓碑。

  ‘灵花门始祖掌门窦讳字实之墓’,‘弟李长庚 弟子韩越 梅清 宋文渊 林烈 高湛 吴毅 江风南 祁元一 泣拜 谨立’

  读完墓碑上的文字,李叹云于脑海中炸开一道惊雷,祁元一的名字他有预料,窦实和别的名字他也没听说过,但李长庚的名字他是如雷贯耳的。

  “这,这,这是......”李叹云不可置信一般,结结巴巴的看向知客。

  知客早料到他会如此反应,笑眯眯的点点头,说道:“不错,正是你们青山派祖师李长庚,也就是雷震。”

  竟是如此,我竟来到了青山师祖的祖地之中!怪不得那知客最后说,此地出过元婴修士!

  看碑文名字顺序,当年雷老祖是窦实的师弟,至于那斩魔使祁元一,看排序竟然只是个最小的弟子。

  李叹云连忙将香烛元宝拿出,又将那坛腌青豆拿出,分了一碟置于碑前,祭拜起来。

  心下不胜唏嘘,青山派,归根溯源,竟是在这里,作为青山弟子,应该早来此处凭吊的。

  然后他看向后面的几个墓碑,窦实的弟子韩越梅清等人大多都在其中,只是不见了宋文渊,林烈,江风南和祁元一的墓碑。

  还多了一个墓碑,就在梅清之墓的右后侧,上面赫然刻着‘梅氏华存之墓,弟子何九霄谨立’。

  是师父何九为师祖梅华存立的碑,看样子已经有几十年的样子了。

  难道我李叹云,也是传自灵花门吗?

  李叹云胸中怦怦直跳,师父从未说过师祖的功法传承,原来是在这里。

  来头如此之小,小到山门只剩一个墓园,又如此之大,大到青山祖师都是自己的曾师叔祖。

  他怔了半晌,跪下祭拜叩头,他从未见过这位师祖,但在师父口中,师祖是一个豪气干云的女中豪杰。

  或许自己有一天有了弟子,也会如此对徒儿形容何九吧。

  将众人一一祭拜完毕,一坛腌青豆只剩了三分之一,李叹云停下来,看着香烟袅袅,不觉恍惚起来。

  往事过千年,斜阳西下,壮志随风,又有后来人。

  取出葫芦来,一饮而尽,他大踏步走出墓园。

  谢过知客,李叹云又捐了两枚三阶灵石作为谢礼,作为后人,青木门始终不忘为自家墓园打扫,有德之人值得自己以情相报。

  那知客见他有赠礼,连忙拿出录事玉简记录下来今时今日,青山弟子李叹云凭吊灵花祖地,谢礼两万灵石云云。

  主宾拱手躬身作别之后,李叹云大踏步离开了。

  人是种很奇怪的生灵,哪怕成了可以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的修士,在找到自己的根时,也会有一种,哦原来我来自这里的感觉。

  若哪日我身死,是埋在青山李家村,还是埋在此处呢。

  按血脉来说,是前者,按照传承的话,是后者。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李叹云想道,只有把起点和终点想明白了,才能过好中间的一生。

  李叹云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骑上青牛,飞上天空。

  “走吧,齐大小姐,送你回家。”

  齐霜欢喜一笑,她不知道李叹云是想明白了什么,仿佛这个青年拜祭之后,整个人就不太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