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落云观住了下来,原本隐居于此的炼气六层修士,名叫姚远,欲将洞府让于三人,却被拒绝了。
山下那小镇规模不算小,四五千口人,一条八丈宽的主路横贯东西,是附近十里八乡的集散之地,名唤龙隐镇。
龙父是县里的捕快,文父则是县衙的师爷,两人一文一武,相交莫逆。
这一日文父得了空暇回家,刚下了马就发现一个道人在自家府前打量不止,一手捻着胡须,口中咋舌不已。
文父心中好笑,装作路人上前搭话:“这位老哥,看什么呐。”
那道人正在思索,被他打断,口中不耐烦道:“你骑你的马去,管我作甚!”
文父来了兴趣,笑道:“你这牛鼻子,如此浮躁,心中不净,如何修行?”
那道人见他如此说,又拿着一柄折扇,知道是遇到有学识的了,收了脸上不耐之色,对他拱手问道:“我乃落云观道士启清,敢问居士是?”
文父笑道:“你在看我家,还问我是谁,哈哈,文如海便是我了。”
“文如海…原来是文兄,失敬失敬。”
文如海见他如此,也正色道:“方才言语得罪,还请启清道长海涵。”
两人对视哈哈大笑,这时文妻听到马蹄声却从后宅出来了,正到门口。
她知道丈夫喜欢与江湖人交朋友,嫣然一笑:“老爷,哪有让道长站着说话的道理,道长,请入府喝杯茶吧!”
谁知启清入府之后却左看右看,最后将目光放到正襟危坐的少年身上,双目之中闪过一道精光。
文妻心细,见状问道:“道长,可是犬子有何不妥?”
“不妥?非也非也。”
那道士摇摇头,讳莫如深。
文如海在县衙之中见过多少人精,见状丝毫不为所动,只是招呼妻子看茶。
启清饮罢一杯茶,沉吟片刻说道:“此地龙虎二气交错,显然是有贵人在此,敢问文兄可是此地官府主事之人?”
文如海答道:“主事不敢,承蒙县爷赏识,忝为清平县录事主笔。”
启清摸摸下颌三寸胡须,口中说道:“这就奇了。”
文妻问道:“怎么了?”
启清笑道:“夫人有所不知,我乃是落云观挂单的游方道人,今日回山,路过此镇,却看见一道紫金二气冲天而起,故而流连不去,不想承蒙不弃,到了府中。”
“一道紫金二气?”
“正是,说也奇怪,我观文兄与令郎皆是身具紫色龙气,这金气却寻不见,真是奇了。”
文妻笑道:“金气就是虎气喽,我们家就三口人,岂不是应在了我的身上?”
说罢看向文如海,两人对视一笑,文如海知道她的意思,那是二人之间调笑说的母老虎之类的私密话,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启清摇摇头笑道:“夫人是五月十二卯时生辰吧,乃是已木之命,又怎么会有金气?”
这一句话将夫妻二人惊到了,原本二人只当与这启清说会话,结个善缘就好的。谁知道却被他一语叫破命格。
女子的生辰八字乃是私密之事,除了父母和丈夫,子女大多都不知道的,这道人真有本事啊。
“那道长,金气从何而来,不要紧吧?”
启清摇摇头。文妻放下心来,却听启清说道:“我道行浅,看不明白,不敢妄言。”
文如海一直沉思不语,此时却道:“姑且一说,信不信由我们。”
启清却一拱手,起身道:“出家之人,看不懂就是看不懂。”
他似乎也觉得自己此举不妥,为他二人解释道:“人为万灵之长,言语有灵。话说出口便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言不明则心不静,所以不可妄语。”
言不明则心不静,一句话说到了文如海的心底去了,衙门里那些葫芦案子可不就是如此嘛,可自己到底只是个录事主笔,做不了多少主。
这启清是个有道行的,夫妻二人对了个眼色,达成共识。
启清正好起身告辞,临行前留下一张辟邪符箓作为酬谢,又直言道,若有空暇可到山上观中寻他,近几年他都在山上静修。
果然,没过两个月,文如海带着妻子二人登山敬香,又见到了启清。
启清是个直爽性子,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但无论文妻如何旁敲侧击,对于文家运道之事,启清都是不答,只让他二人去道祖面前请签。
忽有一日,启清带着一名邋遢道人来到了龙隐镇文府门前,言语之间颇为恭敬。
那道人散着发,像是许多天没有洗过了,脚上踢踏着两只破草鞋,身上恶臭难闻。
文如海今日在家,正要去龙家饮酒,见状奇道:“姚兄,你怎么来了?”
启清俗家姓姚,见他如此说,连忙给他使眼色。
文如海爱洁,见他频频示意身旁的邋遢道士,心中不喜,但仍说道:“二位道长,烦请家中落座,我这便差樯儿买酒去。”
“有酒?你不早说!”那邋遢道人听罢大喜道,将启清向一旁一推,大踏步进了文家。
文如海皱起眉头小声问道:“姚兄,这位是?”
启清指指天,示意他不要乱说话,只是说道:“我看不懂的那些,你可以问他。”
文如海这才恍然,可看那道人一副邋遢相,既不知礼还贪酒,哪有一点出家人的样子。
但既是好友请来的,自然要好生招待。
可那道人在酒席之上什么也不说,只顾吃喝,一双遍布黝黑污垢的大手乱抓胡塞一通,终于让文如海憋不住了。
“你这道人怎么如此不知廉耻?”
启清听罢,连忙跪下给那道人磕头。
“前辈息怒,文兄只是一时冲动,请您不要责罚与他!”
“哈哈哈哈哈。”谁知那邋遢道人听罢大笑。
“好吧,既如此,那便吃多少,算多少吧!”
“什么?”
“吃了你一壶酒,一只烧鸡,哦,那牛肉就给你算上吧,其实我还没吃完,一共三样!”
“走走走,不用你算!”
那邋遢道人却忽地大声说道:
“一!你乃烛明火龙之象,龙翔于天,火明主礼,当官运亨通,三月之内,必有佳音。”
“你胡说什么,我只是个录事主笔!”
“二!火格之下,乃是砚台墨玉为根,水来则化气为墨,遇水则腾,向南可得火势,向东可得水势,唯在此只得龙隐之势!”
“你就顺着我说吧!”
“三!水火难容,你心不静,眼不明,故不得水火相济,又有金虎之气抽刀断水,故火势不长,隔代而绝。”
“混账!”
然后文如海只觉得眼前一花,再也不见那邋遢人影,只余天空之中一阵哈哈大笑,震耳欲聋。
文如海猛地怔住,人呢?
“姚兄…”
启清不答,似乎是正在苦苦思索那些话。
“家中风水甚好,夫妻命格相合,金虎之气在哪里呢?”
一名壮汉破开大门,身后还跟着一名少女,前者拎着一柄朴刀,后者端着一杆长枪。
“文兄,你院中吵吵闹闹,也不过去喝酒,发生什么事了!”
启清眼前一亮,口中大叫道:“金虎之气,原来在这里!”
        山下那小镇规模不算小,四五千口人,一条八丈宽的主路横贯东西,是附近十里八乡的集散之地,名唤龙隐镇。
龙父是县里的捕快,文父则是县衙的师爷,两人一文一武,相交莫逆。
这一日文父得了空暇回家,刚下了马就发现一个道人在自家府前打量不止,一手捻着胡须,口中咋舌不已。
文父心中好笑,装作路人上前搭话:“这位老哥,看什么呐。”
那道人正在思索,被他打断,口中不耐烦道:“你骑你的马去,管我作甚!”
文父来了兴趣,笑道:“你这牛鼻子,如此浮躁,心中不净,如何修行?”
那道人见他如此说,又拿着一柄折扇,知道是遇到有学识的了,收了脸上不耐之色,对他拱手问道:“我乃落云观道士启清,敢问居士是?”
文父笑道:“你在看我家,还问我是谁,哈哈,文如海便是我了。”
“文如海…原来是文兄,失敬失敬。”
文如海见他如此,也正色道:“方才言语得罪,还请启清道长海涵。”
两人对视哈哈大笑,这时文妻听到马蹄声却从后宅出来了,正到门口。
她知道丈夫喜欢与江湖人交朋友,嫣然一笑:“老爷,哪有让道长站着说话的道理,道长,请入府喝杯茶吧!”
谁知启清入府之后却左看右看,最后将目光放到正襟危坐的少年身上,双目之中闪过一道精光。
文妻心细,见状问道:“道长,可是犬子有何不妥?”
“不妥?非也非也。”
那道士摇摇头,讳莫如深。
文如海在县衙之中见过多少人精,见状丝毫不为所动,只是招呼妻子看茶。
启清饮罢一杯茶,沉吟片刻说道:“此地龙虎二气交错,显然是有贵人在此,敢问文兄可是此地官府主事之人?”
文如海答道:“主事不敢,承蒙县爷赏识,忝为清平县录事主笔。”
启清摸摸下颌三寸胡须,口中说道:“这就奇了。”
文妻问道:“怎么了?”
启清笑道:“夫人有所不知,我乃是落云观挂单的游方道人,今日回山,路过此镇,却看见一道紫金二气冲天而起,故而流连不去,不想承蒙不弃,到了府中。”
“一道紫金二气?”
“正是,说也奇怪,我观文兄与令郎皆是身具紫色龙气,这金气却寻不见,真是奇了。”
文妻笑道:“金气就是虎气喽,我们家就三口人,岂不是应在了我的身上?”
说罢看向文如海,两人对视一笑,文如海知道她的意思,那是二人之间调笑说的母老虎之类的私密话,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启清摇摇头笑道:“夫人是五月十二卯时生辰吧,乃是已木之命,又怎么会有金气?”
这一句话将夫妻二人惊到了,原本二人只当与这启清说会话,结个善缘就好的。谁知道却被他一语叫破命格。
女子的生辰八字乃是私密之事,除了父母和丈夫,子女大多都不知道的,这道人真有本事啊。
“那道长,金气从何而来,不要紧吧?”
启清摇摇头。文妻放下心来,却听启清说道:“我道行浅,看不明白,不敢妄言。”
文如海一直沉思不语,此时却道:“姑且一说,信不信由我们。”
启清却一拱手,起身道:“出家之人,看不懂就是看不懂。”
他似乎也觉得自己此举不妥,为他二人解释道:“人为万灵之长,言语有灵。话说出口便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言不明则心不静,所以不可妄语。”
言不明则心不静,一句话说到了文如海的心底去了,衙门里那些葫芦案子可不就是如此嘛,可自己到底只是个录事主笔,做不了多少主。
这启清是个有道行的,夫妻二人对了个眼色,达成共识。
启清正好起身告辞,临行前留下一张辟邪符箓作为酬谢,又直言道,若有空暇可到山上观中寻他,近几年他都在山上静修。
果然,没过两个月,文如海带着妻子二人登山敬香,又见到了启清。
启清是个直爽性子,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但无论文妻如何旁敲侧击,对于文家运道之事,启清都是不答,只让他二人去道祖面前请签。
忽有一日,启清带着一名邋遢道人来到了龙隐镇文府门前,言语之间颇为恭敬。
那道人散着发,像是许多天没有洗过了,脚上踢踏着两只破草鞋,身上恶臭难闻。
文如海今日在家,正要去龙家饮酒,见状奇道:“姚兄,你怎么来了?”
启清俗家姓姚,见他如此说,连忙给他使眼色。
文如海爱洁,见他频频示意身旁的邋遢道士,心中不喜,但仍说道:“二位道长,烦请家中落座,我这便差樯儿买酒去。”
“有酒?你不早说!”那邋遢道人听罢大喜道,将启清向一旁一推,大踏步进了文家。
文如海皱起眉头小声问道:“姚兄,这位是?”
启清指指天,示意他不要乱说话,只是说道:“我看不懂的那些,你可以问他。”
文如海这才恍然,可看那道人一副邋遢相,既不知礼还贪酒,哪有一点出家人的样子。
但既是好友请来的,自然要好生招待。
可那道人在酒席之上什么也不说,只顾吃喝,一双遍布黝黑污垢的大手乱抓胡塞一通,终于让文如海憋不住了。
“你这道人怎么如此不知廉耻?”
启清听罢,连忙跪下给那道人磕头。
“前辈息怒,文兄只是一时冲动,请您不要责罚与他!”
“哈哈哈哈哈。”谁知那邋遢道人听罢大笑。
“好吧,既如此,那便吃多少,算多少吧!”
“什么?”
“吃了你一壶酒,一只烧鸡,哦,那牛肉就给你算上吧,其实我还没吃完,一共三样!”
“走走走,不用你算!”
那邋遢道人却忽地大声说道:
“一!你乃烛明火龙之象,龙翔于天,火明主礼,当官运亨通,三月之内,必有佳音。”
“你胡说什么,我只是个录事主笔!”
“二!火格之下,乃是砚台墨玉为根,水来则化气为墨,遇水则腾,向南可得火势,向东可得水势,唯在此只得龙隐之势!”
“你就顺着我说吧!”
“三!水火难容,你心不静,眼不明,故不得水火相济,又有金虎之气抽刀断水,故火势不长,隔代而绝。”
“混账!”
然后文如海只觉得眼前一花,再也不见那邋遢人影,只余天空之中一阵哈哈大笑,震耳欲聋。
文如海猛地怔住,人呢?
“姚兄…”
启清不答,似乎是正在苦苦思索那些话。
“家中风水甚好,夫妻命格相合,金虎之气在哪里呢?”
一名壮汉破开大门,身后还跟着一名少女,前者拎着一柄朴刀,后者端着一杆长枪。
“文兄,你院中吵吵闹闹,也不过去喝酒,发生什么事了!”
启清眼前一亮,口中大叫道:“金虎之气,原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