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高宠的基础武力配合专属兵器战马,单是\"战神\"特性就足以位列历代名将顶峰,堪称麾下首席猛将。
平复心绪后,伍奎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系统界面上。他隐约预感,距离彻底击溃袁绍、全取冀州的时刻已然临近。
邺城战场
韩琼殒命的瞬间,城头的张合如遭雷击,待他回过神时,高仙芝与高宠已率军突袭至城门处。
\"快关城门!城外皆是敌军!\"
张合持枪厉喝,神色焦灼地带领守军冲向城门防线。
\"将士们,邺城近在咫尺,随我冲锋!\"
高仙芝手中兵刃贯穿袁谭后背,看着对手轰然倒地,他顺手抄起一杆长枪,率部杀向城门。
两军爆发出震天撼地的厮杀声,高仙芝与高宠如同两头下山猛虎,手中兵刃每一次出击必有一名袁军毙命。转眼之间,二人战袍已浸满鲜血。高宠更是威猛绝伦,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接连刺倒数十名敌兵竟面不改色,袁军士卒被其气势所慑,纷纷避其锋芒。
正在调度兵马的张合目睹部下接连丧命于高宠枪下,胸中怒火翻腾。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猛将,岂能容忍敌军如此逞凶?盛怒之下,张合挺枪跃出阵前,枪尖直取高宠心窝,招式凌厉如白蟒出洞。
\"莫要以为斩了韩琼就能目中无人!\"张合心中暗道,自信满满地冲向高宠。殊不知他完全错判了形势——非是韩琼武艺不精,实乃高宠太过强横。
见敌将主动来战,高宠眼中精光暴射,发出一声震天长啸。虎头錾金枪挟着风雷之势横扫而出,枪锋未至,凛冽的劲风已刮得张合面颊生疼。直到此刻,张合才惊觉眼前敌将的武艺远胜自己,终于明白韩琼为何连一招都接不住。
电光火石间,两柄长枪在半空轰然相击,迸发出刺目火星。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张合只觉虎口剧痛,掌中兵刃竟被震飞十余丈外。不待他撤退,冰冷的枪尖已抵住咽喉。
\"再动半分,便叫你血溅三尺!\"高宠冷然喝道。
张合长叹一声:\"是某目光短浅,不知天外有天。要杀要剐,任凭处置!\"
张合引以为豪的武艺竟连对方一招都接不住,他仰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悲从中来,长叹道:\"纵然要死,也须死个明白。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吾乃大将军帐下偏将军高宠!\"高宠冷声回应,随即挥手喝道:\"来人!将此贼绑了押回大营!\"
汉军士卒应声而动,转眼间便将张合五花大绑押往后军。
主将韩琼毙命,副将张合被俘,万余袁军顿时乱作一团。士兵们惊恐万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而七千汉军则士气如虹,在主将率领下如潮水般涌入城门。袁军溃不成军,或跪地求饶,或弃甲逃窜。战场上残肢横飞,血雨漫天,惨烈非常。
正当高宠率军追击至州牧府时,一名银甲少年逆流而上,手中长枪翻飞,接连刺倒数名汉军。身后百余名家丁也悍不畏死地冲杀而来。
少年一枪挑杀迎面之敌,厉声喝道:\"袁尚在此!何人敢与我一决生死?\"
原来这位袁家三公子自诩武艺超群,误以为入城汉军不过小股流寇,便率府中家丁出击,妄图借此扬名立万,博得父亲袁绍青睐。
\"竟是袁绍之子!\"高宠眼中精光乍现,暗喜这天大功劳竟送上门来。他看出少年枪法颇有章法,若得好生栽培,假以时日必成良将。
念及此处,高宠战意更浓,手中虎头錾金枪直取袁尚。但出招瞬间又心生怜才之念,手腕轻转收回了七分力道。
\"看枪!\"袁尚挺枪迎战。
然而高宠的虎头錾金枪重达百二十斤,长一丈七尺;而年仅十五的袁尚气力未成,手中长枪仅一丈五尺。未及近身,錾金枪已贯胸而入。
枪刃透体,血花飞溅。
血雾喷涌而出,袁尚前冲的身形骤然凝固,胸膛上绽开刺目的猩红。他怔怔望向自己血如泉涌的胸口,最终带着无尽悔恨永远闭上了双眼。
\"啧\"
高宠眉头微挑,显然没料到兵器长度会成为胜负关键。他自嘲地摇摇头,目光扫过地上冰冷的 ** ,转身拖着长戟大步跨入州牧府门。
……
黎明初现时,邺城城楼同时升起绣着\"汉\"与\"高\"字的战旗。朝阳将鎏金光芒泼洒在旌旗上,宣告着这场战役的终结。高仙芝巧妙驱使袁谭诈开城门,歼灭袁军三千,俘虏五千,仅有两千残兵趁乱脱逃。
此役不仅重创袁军守城部队,更将袁绍家眷悉数擒获。长子袁谭与幼子袁尚殒命,次子袁熙在混战中被俘,正室刘氏及其姬妾尽数落网——留守邺城的袁氏族人全军覆没。
巨鹿城外汉军主帐
伍奎稳坐帅位,案前紫檀木匣渗出暗红血迹,内盛高仙芝快马送来的袁尚首级。凝视那颗凝固着惊怒神情头颅,他忽然爆发酣畅淋漓的大笑。
好!好!好!
高仙芝果然不负所托,不仅攻克邺城,更将袁绍亲眷连根拔起。帐中众将摩拳擦掌,盯着首级的眼神炽热如火——谁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只需将此物送入巨鹿城,袁军必然士气崩摧。若袁本初见子首级而呕血身亡,那便是天赐之喜!
\"主公,当速将此首级送入城中。\"立于右首的房玄龄眼中精光闪烁,声音因激动微微发颤,\"此乃诛心之刃。\"
伍奎抚掌长笑:\"来人!把这礼物给袁本初送去,就说——\"他故意拖长声调,\"本将军念旧,特备薄礼,望他笑纳!\"
……
巨鹿城守府
当袁军士卒战战兢兢呈上那个滴血的包裹时,谁也没想到里面竟盛着让他们主公肝肠寸断的\"厚礼\"。
厅堂之上,袁绍端坐主位,袍袖下的双手微微发颤。征战沙场数十载的他,仅凭那包裹的形状便已猜出里头装着什么,却始终不敢证实。此刻他喉头发紧,仿佛连呼吸都变得艰涩。待他抖着手揭开包袱一角——
一只血污的耳朵赫然在目!
冷汗顺着袁绍的眉骨滚落。他猛力掀开整块包袱布,那张沾染血渍的面容便 ** 裸呈现在眼前。尽管血迹斑斑,却掩不住眉眼间与生俱来的矜贵气度。
\"尚儿!吾儿啊!\"袁绍突然暴发出一声凄厉的哀嚎,整个人扑在案几上,涕泪横流。
阶下众臣闻声色变。田丰等人只觉后脊发凉,瞳孔剧烈震颤——三公子的首级在此,意味着邺城已然沦陷!汉军究竟如何绕过重兵把守的巨鹿?为何没有半点预警?
田丰赤着眼眶揪住那名呈递首级的士卒:\"汉军使者可还留下什么话?三公子如何遇害?!\"
那小兵被众人盯得双膝发软,喉结上下滚动:\"禀...禀主公,汉使说他们早在攻任县前,就派奇兵翻过太行山...用大公子的名义骗开城门...大公子与三公子罹难,二公子和主母...被生擒了...\"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文臣们面色煞白,武将们更是瞠目结舌,有几个甚至不自觉地张大了嘴。
袁绍猛地拍案而起,额角青筋暴突:\"伍奎老贼!夺我城池!杀我骨肉!\"他剧烈喘息着,声音嘶哑如砂纸摩擦:\"全军听令!即刻集结!吾要亲手将那畜生千刀万剐!\"
这边主子 ** ,下边的袁军将领个个火冒三丈,嚷嚷着要出城跟汉军拼命,脸都涨得通红。
武将们吼得震天响,文官们却阴着脸不做声。只有田丰这个硬骨头站出来劝道:\"主公息怒。伍奎那厮送来三公子首级,摆明了是要乱我军心,激您出城决战。主公可千万不能中计啊!\"
旁边的沮授也赶紧帮腔:\"田大人说得在理,请主公三思!\"
袁绍听罢浑身一颤,想到汉军那一万铁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蔫巴巴地问:\"那你们说咋整?\"
\"眼下只能封锁邺城失守的消息,死守巨鹿城,等转机......\"田丰说着说着,自己都觉得这话没底气。
\"伍奎! ** !\"袁绍把牙咬得咯吱响,骂了半天也只能认栽,挥挥手说:\"行了,照你们说的办。都散了吧,让我静静。\"
袁绍晃晃悠悠站起来,脚步虚浮地往外走,那背影看着比平时老了十岁。众人心里直打鼓,互相瞅瞅,都摇着头退了出去。
这不,纸到底包不住火。虽然田丰动作快,可消息还是漏了。汉军在城下扯着嗓子喊邺城陷落,开始大伙儿还不信。等看到韩琼那血淋淋的人头,城上袁军全都傻了眼——邺城真没了!
打那天起,袁军士气一落千丈。特别是邺城籍的士兵,整天魂不守舍,生怕家里出事。没过三天,开始有人开小差。先是十几个,后来变成几百号人往外跑。
袁绍气得跳脚,派高思继、文丑这些心腹大将上城头盯着,逮着逃兵就砍。可刀架脖子上也挡不住士兵们想家,照样有人不要命地往外溜。
**叛逃 ** **
士兵接连叛逃,令袁军兵力锐减,更严重的是,这股恐慌情绪蔓延全军,动摇军心。
局势愈发恶化,照此下去,巨鹿城必将不攻自破。
危急关头,袁绍强忍丧子之痛,连夜召集文武商议。
“主公,经核查,我军已逃走近千人!”审配沉声禀报。
袁绍心中一沉,目光冷冷扫向田丰——正是此人献策死守。田丰羞愧低头,袁绍这才收回视线,决然道:“困守无益,唯有突围!今夜便行动!”
众武将齐声应和,文官亦无异议。田丰默然未语,尽管他仍不赞同突围,但眼下已别无选择。
**夜袭南门**
子夜将至,南门外。
袁绍一身戎装,腰悬长剑,胯下骏马嘶鸣。身后五万大军列阵森严,兵刃寒光闪烁,“袁”字大旗在风中狂舞。
“全军突围!”
他一声令下,城门洞开。谋士曾献策:若能突出重围,翻越太行山夺回邺城,或可扭转败局。至于失败……袁绍不敢深想。
大将文丑、高思继率先冲阵,袁军如洪流般涌出。
**汉军阻截**
汉军斥候早已察觉动向,伍奎断定袁绍欲趁夜突围,急调兵驰援南门,同时命杨再兴、张宪严防北门。
待汉军赶至南门,只见袁军正猛攻英布部。袁绍高声喝令,士卒填陷坑、劈鹿角,沙袋纷落,刀光霍霍,硬生生撕开一条血路……
**(文丑与高思继一马当先,率部直扑汉军大营。英布反应极快,袁军刚开城门,他便跃上战马领兵驰援南门。
\"河北文丑在此,挡路者死!\"
\"高思继在此,尔等还不速退!\"
两员猛将手中长枪舞得密不透风,汉军如麦浪般倒下。血染征袍间,枪锋所至必取敌命。不消片刻,二百余汉军已成枪下亡魂,残肢与血路绵延不绝。
南门守军不足两万,在袁军猛攻下节节败退。素来狂傲的英布亦难敌二人联手,只得边战边退待援。多亏伍奎先前命人挖掘的无数壕沟陷阱,百余袁军收势不及坠落其中,被竹刺扎得惨不忍睹。
\"踩着汉军脚印突围!\"
平复心绪后,伍奎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系统界面上。他隐约预感,距离彻底击溃袁绍、全取冀州的时刻已然临近。
邺城战场
韩琼殒命的瞬间,城头的张合如遭雷击,待他回过神时,高仙芝与高宠已率军突袭至城门处。
\"快关城门!城外皆是敌军!\"
张合持枪厉喝,神色焦灼地带领守军冲向城门防线。
\"将士们,邺城近在咫尺,随我冲锋!\"
高仙芝手中兵刃贯穿袁谭后背,看着对手轰然倒地,他顺手抄起一杆长枪,率部杀向城门。
两军爆发出震天撼地的厮杀声,高仙芝与高宠如同两头下山猛虎,手中兵刃每一次出击必有一名袁军毙命。转眼之间,二人战袍已浸满鲜血。高宠更是威猛绝伦,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接连刺倒数十名敌兵竟面不改色,袁军士卒被其气势所慑,纷纷避其锋芒。
正在调度兵马的张合目睹部下接连丧命于高宠枪下,胸中怒火翻腾。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猛将,岂能容忍敌军如此逞凶?盛怒之下,张合挺枪跃出阵前,枪尖直取高宠心窝,招式凌厉如白蟒出洞。
\"莫要以为斩了韩琼就能目中无人!\"张合心中暗道,自信满满地冲向高宠。殊不知他完全错判了形势——非是韩琼武艺不精,实乃高宠太过强横。
见敌将主动来战,高宠眼中精光暴射,发出一声震天长啸。虎头錾金枪挟着风雷之势横扫而出,枪锋未至,凛冽的劲风已刮得张合面颊生疼。直到此刻,张合才惊觉眼前敌将的武艺远胜自己,终于明白韩琼为何连一招都接不住。
电光火石间,两柄长枪在半空轰然相击,迸发出刺目火星。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张合只觉虎口剧痛,掌中兵刃竟被震飞十余丈外。不待他撤退,冰冷的枪尖已抵住咽喉。
\"再动半分,便叫你血溅三尺!\"高宠冷然喝道。
张合长叹一声:\"是某目光短浅,不知天外有天。要杀要剐,任凭处置!\"
张合引以为豪的武艺竟连对方一招都接不住,他仰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悲从中来,长叹道:\"纵然要死,也须死个明白。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吾乃大将军帐下偏将军高宠!\"高宠冷声回应,随即挥手喝道:\"来人!将此贼绑了押回大营!\"
汉军士卒应声而动,转眼间便将张合五花大绑押往后军。
主将韩琼毙命,副将张合被俘,万余袁军顿时乱作一团。士兵们惊恐万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而七千汉军则士气如虹,在主将率领下如潮水般涌入城门。袁军溃不成军,或跪地求饶,或弃甲逃窜。战场上残肢横飞,血雨漫天,惨烈非常。
正当高宠率军追击至州牧府时,一名银甲少年逆流而上,手中长枪翻飞,接连刺倒数名汉军。身后百余名家丁也悍不畏死地冲杀而来。
少年一枪挑杀迎面之敌,厉声喝道:\"袁尚在此!何人敢与我一决生死?\"
原来这位袁家三公子自诩武艺超群,误以为入城汉军不过小股流寇,便率府中家丁出击,妄图借此扬名立万,博得父亲袁绍青睐。
\"竟是袁绍之子!\"高宠眼中精光乍现,暗喜这天大功劳竟送上门来。他看出少年枪法颇有章法,若得好生栽培,假以时日必成良将。
念及此处,高宠战意更浓,手中虎头錾金枪直取袁尚。但出招瞬间又心生怜才之念,手腕轻转收回了七分力道。
\"看枪!\"袁尚挺枪迎战。
然而高宠的虎头錾金枪重达百二十斤,长一丈七尺;而年仅十五的袁尚气力未成,手中长枪仅一丈五尺。未及近身,錾金枪已贯胸而入。
枪刃透体,血花飞溅。
血雾喷涌而出,袁尚前冲的身形骤然凝固,胸膛上绽开刺目的猩红。他怔怔望向自己血如泉涌的胸口,最终带着无尽悔恨永远闭上了双眼。
\"啧\"
高宠眉头微挑,显然没料到兵器长度会成为胜负关键。他自嘲地摇摇头,目光扫过地上冰冷的 ** ,转身拖着长戟大步跨入州牧府门。
……
黎明初现时,邺城城楼同时升起绣着\"汉\"与\"高\"字的战旗。朝阳将鎏金光芒泼洒在旌旗上,宣告着这场战役的终结。高仙芝巧妙驱使袁谭诈开城门,歼灭袁军三千,俘虏五千,仅有两千残兵趁乱脱逃。
此役不仅重创袁军守城部队,更将袁绍家眷悉数擒获。长子袁谭与幼子袁尚殒命,次子袁熙在混战中被俘,正室刘氏及其姬妾尽数落网——留守邺城的袁氏族人全军覆没。
巨鹿城外汉军主帐
伍奎稳坐帅位,案前紫檀木匣渗出暗红血迹,内盛高仙芝快马送来的袁尚首级。凝视那颗凝固着惊怒神情头颅,他忽然爆发酣畅淋漓的大笑。
好!好!好!
高仙芝果然不负所托,不仅攻克邺城,更将袁绍亲眷连根拔起。帐中众将摩拳擦掌,盯着首级的眼神炽热如火——谁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只需将此物送入巨鹿城,袁军必然士气崩摧。若袁本初见子首级而呕血身亡,那便是天赐之喜!
\"主公,当速将此首级送入城中。\"立于右首的房玄龄眼中精光闪烁,声音因激动微微发颤,\"此乃诛心之刃。\"
伍奎抚掌长笑:\"来人!把这礼物给袁本初送去,就说——\"他故意拖长声调,\"本将军念旧,特备薄礼,望他笑纳!\"
……
巨鹿城守府
当袁军士卒战战兢兢呈上那个滴血的包裹时,谁也没想到里面竟盛着让他们主公肝肠寸断的\"厚礼\"。
厅堂之上,袁绍端坐主位,袍袖下的双手微微发颤。征战沙场数十载的他,仅凭那包裹的形状便已猜出里头装着什么,却始终不敢证实。此刻他喉头发紧,仿佛连呼吸都变得艰涩。待他抖着手揭开包袱一角——
一只血污的耳朵赫然在目!
冷汗顺着袁绍的眉骨滚落。他猛力掀开整块包袱布,那张沾染血渍的面容便 ** 裸呈现在眼前。尽管血迹斑斑,却掩不住眉眼间与生俱来的矜贵气度。
\"尚儿!吾儿啊!\"袁绍突然暴发出一声凄厉的哀嚎,整个人扑在案几上,涕泪横流。
阶下众臣闻声色变。田丰等人只觉后脊发凉,瞳孔剧烈震颤——三公子的首级在此,意味着邺城已然沦陷!汉军究竟如何绕过重兵把守的巨鹿?为何没有半点预警?
田丰赤着眼眶揪住那名呈递首级的士卒:\"汉军使者可还留下什么话?三公子如何遇害?!\"
那小兵被众人盯得双膝发软,喉结上下滚动:\"禀...禀主公,汉使说他们早在攻任县前,就派奇兵翻过太行山...用大公子的名义骗开城门...大公子与三公子罹难,二公子和主母...被生擒了...\"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文臣们面色煞白,武将们更是瞠目结舌,有几个甚至不自觉地张大了嘴。
袁绍猛地拍案而起,额角青筋暴突:\"伍奎老贼!夺我城池!杀我骨肉!\"他剧烈喘息着,声音嘶哑如砂纸摩擦:\"全军听令!即刻集结!吾要亲手将那畜生千刀万剐!\"
这边主子 ** ,下边的袁军将领个个火冒三丈,嚷嚷着要出城跟汉军拼命,脸都涨得通红。
武将们吼得震天响,文官们却阴着脸不做声。只有田丰这个硬骨头站出来劝道:\"主公息怒。伍奎那厮送来三公子首级,摆明了是要乱我军心,激您出城决战。主公可千万不能中计啊!\"
旁边的沮授也赶紧帮腔:\"田大人说得在理,请主公三思!\"
袁绍听罢浑身一颤,想到汉军那一万铁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蔫巴巴地问:\"那你们说咋整?\"
\"眼下只能封锁邺城失守的消息,死守巨鹿城,等转机......\"田丰说着说着,自己都觉得这话没底气。
\"伍奎! ** !\"袁绍把牙咬得咯吱响,骂了半天也只能认栽,挥挥手说:\"行了,照你们说的办。都散了吧,让我静静。\"
袁绍晃晃悠悠站起来,脚步虚浮地往外走,那背影看着比平时老了十岁。众人心里直打鼓,互相瞅瞅,都摇着头退了出去。
这不,纸到底包不住火。虽然田丰动作快,可消息还是漏了。汉军在城下扯着嗓子喊邺城陷落,开始大伙儿还不信。等看到韩琼那血淋淋的人头,城上袁军全都傻了眼——邺城真没了!
打那天起,袁军士气一落千丈。特别是邺城籍的士兵,整天魂不守舍,生怕家里出事。没过三天,开始有人开小差。先是十几个,后来变成几百号人往外跑。
袁绍气得跳脚,派高思继、文丑这些心腹大将上城头盯着,逮着逃兵就砍。可刀架脖子上也挡不住士兵们想家,照样有人不要命地往外溜。
**叛逃 ** **
士兵接连叛逃,令袁军兵力锐减,更严重的是,这股恐慌情绪蔓延全军,动摇军心。
局势愈发恶化,照此下去,巨鹿城必将不攻自破。
危急关头,袁绍强忍丧子之痛,连夜召集文武商议。
“主公,经核查,我军已逃走近千人!”审配沉声禀报。
袁绍心中一沉,目光冷冷扫向田丰——正是此人献策死守。田丰羞愧低头,袁绍这才收回视线,决然道:“困守无益,唯有突围!今夜便行动!”
众武将齐声应和,文官亦无异议。田丰默然未语,尽管他仍不赞同突围,但眼下已别无选择。
**夜袭南门**
子夜将至,南门外。
袁绍一身戎装,腰悬长剑,胯下骏马嘶鸣。身后五万大军列阵森严,兵刃寒光闪烁,“袁”字大旗在风中狂舞。
“全军突围!”
他一声令下,城门洞开。谋士曾献策:若能突出重围,翻越太行山夺回邺城,或可扭转败局。至于失败……袁绍不敢深想。
大将文丑、高思继率先冲阵,袁军如洪流般涌出。
**汉军阻截**
汉军斥候早已察觉动向,伍奎断定袁绍欲趁夜突围,急调兵驰援南门,同时命杨再兴、张宪严防北门。
待汉军赶至南门,只见袁军正猛攻英布部。袁绍高声喝令,士卒填陷坑、劈鹿角,沙袋纷落,刀光霍霍,硬生生撕开一条血路……
**(文丑与高思继一马当先,率部直扑汉军大营。英布反应极快,袁军刚开城门,他便跃上战马领兵驰援南门。
\"河北文丑在此,挡路者死!\"
\"高思继在此,尔等还不速退!\"
两员猛将手中长枪舞得密不透风,汉军如麦浪般倒下。血染征袍间,枪锋所至必取敌命。不消片刻,二百余汉军已成枪下亡魂,残肢与血路绵延不绝。
南门守军不足两万,在袁军猛攻下节节败退。素来狂傲的英布亦难敌二人联手,只得边战边退待援。多亏伍奎先前命人挖掘的无数壕沟陷阱,百余袁军收势不及坠落其中,被竹刺扎得惨不忍睹。
\"踩着汉军脚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