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

  这个沉寂数年的名字再度响起,伍奎虎躯剧震,低声呢喃:\"不愧是草原雄主,以他的雄才伟略,北匈奴迟早尽归麾下。即便是南匈奴的耶律阿保机与鲜卑李克用,恐怕也难撄其锋。待到统一漠北之日,我幽州边境......\"

  想到蒙古铁骑的凶悍,伍奎顿觉肩上重担千钧。他暗下决心必须抢先统一河北四州,方能与将来的草原帝国抗衡。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查询铁木真初始携带人物。\"

  \"检测到铁木真携带'蒙古四獒'组合出世:哲别(武力96,统帅89,智力82,政治65)、者勒蔑、速不台、忽必来。\"

  滴滴声接连响起,系统正在播报蒙古四獒的详细数据:

  \"者勒蔑,蒙古四獒之首,武力值94,统率力84,谋略75,理政70。\"

  \"速不台,同为四獒成员,武力95,统率88,智谋81,理政75。\"

  \"忽必来,四獒末位,武力90,统率78,智谋79,理政76。\"

  待系统声音落下,伍奎嘴角微扬,眼中掠过一丝轻蔑:\"蒙古四獒不过如此,与我帐下英才相比相差甚远。\"

  \"继续公布制衡人选。\"伍奎兴致盎然地催促。

  系统随即响应:

  \"第二名制衡者,《大明英烈传》中的蒙古勇将脱金龙,武力高达98,统率75,智谋74,理政68。当前身份为铁木真麾下战将,掌中金丝软藤枪,座下火眼金睛兽,各提升1点武力值,被铁木真冠以蒙古第一勇士之称。\"

  \"第三名制衡者,三国末期蜀汉名将姜维,武力97,统率95,智谋94,理政71。现为天水冀城豪杰,素来敬仰马腾威名,正欲前往槐里投效。\"

  听闻此言,伍奎会心一笑。马氏家族坐拥西凉,掌握优质战马资源,西凉铁骑所向披靡。前世马家虽令曹操损兵折将,却因缺乏顶级统帅与谋士而功败垂成。如今马腾得姜维相助,凉州局势必将风云变幻。

  系统继续通报:

  \"第四名制衡者,三国后期猛将文鸯,武力99,统率85,智谋69,理政58。现以荆州大将文聘堂弟身份效力于刘表帐下。\"

  \"第五名制衡者,隋朝悍将麦铁杖,武力95,统率64,智谋70,理政54。携带兵器镔铁叉条杖现世,被杨素破格提拔为偏将,深受器重。\"

  ......

  时光飞逝,十日转瞬即过

  青州通往临淄的官道上,刘备率领两万残兵艰难行进。破损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刘备策马行于队伍最前,身旁是右臂负伤的关羽。二人面色阴郁,眼中燃烧着愤懑的火焰。

  冀州一役令刘备元气大伤。当初他统率七万青州精锐挥师北上,铁骑所至势如破竹,连克冀州数十城,眼看就要成就霸业。岂料遭遇伍奎后形势急转直下,损兵折将五万余众,太史慈被擒,新文礼、雷横与管亥皆殁于沙场。复兴汉室的宏图大志就此化为泡影,仓皇撤回青州途中,刘备攥着缰绳的指节都泛着青白。

  唯一值得宽慰的是陈到携残部归来。虽然白毦兵仅存三百余人,但这支亲卫军魂犹在。刘备深信,只要这位忠勇将领尚在,这支劲旅终将重振雄风。

  \"主公,前方三十里便是临淄。\"关羽丹凤眼里闪着微光,赤兔马不安地刨着前蹄。

  刘备紧绷多日的面容终于松动。这座苦心经营的城池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他重头再起的根基。想到留守的简雍等人,他不由抚须问道:\"不知城中近况如何?\"

  关羽朗声笑道:\"简雍、孙乾皆治国良才,更有知远贤弟坐镇。此三人同心协力,想必已将临淄治理得夜不闭户。\"

  提及刘知远,刘备眼中精光乍现。这位族弟手持金刀时的英姿又浮现在眼前——论武艺仅次于云长,论韬略不输当世名将。在这群雄逐鹿的乱世,血缘至亲永远比结义兄弟更值得托付。正因如此,他才放心将根据地交由这位堂弟镇守。

  虽然军中有人对刘知远平步青云颇有微词,但谁叫他是主公血亲?那些暗地里的议论,终究掀不起什么风浪。

  刘军将士望见临淄城墙时,疲惫的身体突然迸发出新的力量,仿佛已经看见妻儿期盼的面容。败退的阴霾被冲淡几分,众人不约而同加快脚步向城门奔去。

  尘土飞扬处突然传来纷乱脚步声。刘备急勒马缰,双股剑横在胸前,沉声道:\"伍奎在此也设了埋伏?\"将士们纷纷握紧兵刃,警惕地望向烟尘升腾处。

  \"主公快看!\"姚广孝突然高呼,\"是张将军和刘知远将军的旗帜!\"待烟尘稍散,这位谋士却猛然变色。

  \"翼德!\"刘备与关羽对视一眼,正要策马相迎,却猛然发现这支军队甲胄残破、神色萎靡。张飞本该镇守北海,为何会出现在此?刘备心头剧震,握缰的手不觉渗出冷汗。

  乌骓马转瞬即至。张飞滚鞍下马,铁塔般的身躯重重跪倒:\"大哥...北海丢了,临淄也没守住...\"这位沙场猛将喉头抖动,虎目含泪,\"青州大半疆土,都叫赵匡胤那奸贼夺去了!\"

  张飞言毕,两万刘家将士如闻晴天霹雳,个个如泥塑木雕,归乡的欢颜顷刻化作惊愕。寻常士卒呆立当场,便是那关云长也难掩震惊,丹凤眸子骤然圆睁,死死盯着跪伏在地的张翼德。

  刘备几乎癫狂,颤抖的手指指向张飞:\"翼德,速速道来,究竟发生何事?\"

  \"大哥,都是俺的错!\"张飞垂首低语,\"自驻守北海以来,赵军迟迟不见动静,小弟便松懈下来,日日饮酒作乐。谁知那廉颇老贼趁我酩酊大醉之时夜袭城池,待我惊醒,北海城已然易主。\"

  \"田单!\"刘备转向张飞身后的谋士,声音嘶哑,\"你素来多谋,为何不劝诫翼德?\"

  张飞抢着答道:\"此事与田将军无关。他多次劝诫,是俺执意不听。酒醉后又嫌他聒噪,命人责打三十军棍。这些时日田将军一直卧床养伤...\"

  刘备紧握双股剑,剑柄作响。满腔杀意终究化作一声长叹:\"三弟啊,为兄屡次告诫你戒酒,如今终酿大祸!\"

  \"大哥二哥!\"张飞猛然抬头,\"小弟罪该万死,请按军法处置!\"

  姚广孝翻身下马,扶起张飞向刘备进言:\"主公,当务之急是商议对策。三将军勇冠三军,不如令他戴罪立功。\"

  \"罢了!\"刘备疲惫摆手,\"翼德,若再犯酒戒,休怪为兄不讲情面。\"

  \"大哥放心!\"张飞拍着胸膛起誓,\"俺老张若再沾酒,定叫万箭穿心!\"说罢向姚广孝投去感激的目光。

  北海城破后,赵军换上我军衣甲,由张飞麾下亲卫队长张仰诈开城门,以致临淄失守。

  张飞听闻此事勃然大怒,暗自发誓要手刃叛将。眼下形势危急,刘备忧心忡忡地向姚广孝问计。

  姚广孝仔细分析局势后提出三点建议:

  一、曹操乃赵匡胤劲敌,可借其力以制衡

  二、冀州伍奎兵力强盛,赵军缺乏骑兵必不敢北上

  三、江东朱氏根基深厚,朱元璋更是雄才大略,赵军断不敢贸然南下

  最终建议刘备暂时投奔曹操,以图后计。

  ## 曹操之策

  \"其三,曹操盘踞兖州,此处虽为要冲,却四面受敌。北方冀州被伍奎所占,南面荆州刘表虎视眈眈,西面董卓蠢蠢欲动,如今东方又崛起赵匡胤这个劲敌。曹操势单力孤,正是赵匡胤眼中理想的猎物。臣料定赵匡胤必先攻兖州,届时曹赵交战,正是主公崛起之良机。若此时投奔曹操,犹如雪中送炭。待时机成熟,主公可借曹操之力击溃赵匡胤,收复青州!\"

  姚广孝侃侃而谈,目光炯炯。刘备听得频频颔首,灰白的面容渐渐有了血色,黯淡的眼神也重新焕发光彩。

  \"军师妙计!\"刘备挺直腰背,马鞭向西一挥,高声道:\"传令三军,即刻启程前往兖州昌邑!\"

  军令一出,不少士兵却面面相觑,窃窃私语,神情挣扎。

  刘备勒马转身,手按剑柄,锐利的目光扫过那些神色异常的士卒。众人被这道目光刺得浑身一颤,纷纷低头不敢对视。

  只这一眼,刘备已心中了然。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诸将士追随我多年,出生入死,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一名校尉战战兢兢出列,攥紧拳头低声道:\"启禀主公,许多弟兄都是青州人氏,家中尚有老小需要照料。恕我等难以追随,辜负主公厚恩,万望恕罪!\"

  \"唉!\"

  刘备长叹一声,翻身下马扶起那名校尉,慨然道:\"照顾双亲妻儿乃人之常情,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岂能因此怪罪于你?且回家去吧,好生侍奉家人。\"

  此言一出,其余思归的士卒纷纷露出惊喜之色。转眼间,感恩戴德的哭声响成一片:\"谢主公开恩!我等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主公!\"

  道别声此起彼伏,成群结队的士卒向临淄方向离去。不多时,刘备身边仅剩半数人马。留下的将士们望着主公的背影,目光中满是敬仰与感动。

  \"大哥......\"

  蜀将关张欲出手拦阻,刘玄德以目止之,振袖朗声道:\"志士各有所求,不可相强,愿留者随军继续进发兖州!\"

  言罢飞身上马,一骑绝尘而去,唯余飒沓背影令人神往。

  云长翼德相顾茫然,苦思良久仍不得兄长深意,只得按下心中疑惑,率余下一万五千将士向西疾行。

  \"主公此计甚妙。\"谋士道衍猛夹马腹如离弦之箭追赴大军,残阳映照下暗自思忖:\"那些归乡士卒必四处传颂主公仁德,此乃收揽民心之上策。待他日王师北指青州,这些旧部必为向导,克复故土当如反掌观纹。\"

  再至卢龙 胡骑压境

  卢龙关上,汉军甲士执锐林立。城下乌丸铁骑如黑潮汹涌,守军皆紧握兵刃,面凝寒霜。自半月前胡骑围城,要塞便昼夜 ** ,将士分番戍守。胡虏凶残,所过之处尽成焦土,故全城军民同心誓死守关。

  守将常伯仁左手扶剑,右持金枪,左右赵子龙、常茂护立。虽双目赤红难掩疲态,闻得完颜阿骨打复率大军压境,仍疾驰登城。但见八万铁骑杀气冲霄,不由沉声问道:\"子龙,可有援军消息?\"

  赵云肃然应道:\"胡骑四门设伏,斥候难出。\"

  \"可恨!\"常遇春怒击城堞,\"完颜阿骨打果真奸狡!乌丸得此人竟能数年间一统诸部,兼吞 ** 扶余,实乃劲敌。此獠不除,终为大汉腹心之患!\"

  “此人确实棘手,智谋武功皆不可轻视。若不铲除此人,不知多少无辜百姓将遭其毒手。云誓取其头颅,还幽州一方安宁!”赵云微微颔首,目光如电扫向城下乌丸大军,周身杀意如潮涌动。他自幼长于北疆,亲眼见证胡虏屠戮汉民之惨状,更因前主公孙瓒死于乌丸之手,于公于私皆与完颜阿骨打不死不休。

  常茂闻言激起斗志,手中禹王槊凌空一划,朗声道:\"父亲、赵叔父不必忧心!那完颜阿骨打若想犯我幽州,先得问过我掌中这杆神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