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妙真轻捶他胸膛,嗔怪道:\"刘辩走向冰棺时,我险些窒息!\"见毛秋晴与羊献容亦颔首附和,伍奎笑着轻拍伊人玉背:\"是为夫的不是......这便好好补偿。\"话音未落已横抱起杨妙真往内室走去。
......
红烛渐烬,云收雨歇。爱人近在咫尺,家宅温暖如春——这便是她们所求的全部了。
伍奎精力充沛毫无倦意,目光转向当前朝局。如今刘辩已在他掌控之下,满朝文武碍于兵权更无人敢违逆,正是施展抱负的绝佳时机。
\"该推行新政了。\"他想起历代明君的治国良策,在脑海中勾勒出改革蓝图:\"首先要替换朝中要职,都安插上自己人。\"
\"还有选官制度!必须立刻废除世家垄断,推行科举。\"伍奎暗自庆幸穿越者的优势,这些跨越千年的智慧方能 ** 当下困局。
他这套改革方案融合了隋朝两大创举:既能强化中枢的三省六部制,又能打破门阀桎梏的科举制。从此\"布衣可拜相\",寒门学子终有出头天。
......
翌日清晨,伍奎带着全部亲信入宫。房玄龄、王猛、伍天锡等十余名文武重臣齐聚麒麟殿,除却戍边的狄青等人,核心班底尽数到场。
沿途官员纷纷向伍奎表忠,他都笑着接纳——变法终究需要朝臣配合。
等候皇帝时,伍奎细品着大殿格局。四角麒麟铜像依旧,当年与刘辩共商殿名的场景犹在眼前。如今祥瑞未佑汉室,倒成全了他这个权臣,当真造化弄人。
\"陛下到!\"尖锐的唱礼声划破殿堂。
刘辩扫视群臣,目光触及前列的伍奎时明显一颤。\"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伍奎稳步出列:\"臣有本奏。\"
\"爱卿...但说无妨。\"年轻天子强挤出一丝笑容。
朝堂之上,伍奎环顾左右文武,扬声道:\"昔年秦国倚商君之法强盛,终成吞并六国之功。今汉室衰微,诸侯拥兵自重,目无天子。更有刘协小儿受董卓扶持,僭位称尊,实属十恶不赦!奈何朝廷势弱难制,当务之急须行新政安定民心,重振汉室威严!\"
听闻\"十恶不赦\"四字,年轻的刘辩指节发白,暗骂这逆贼倒打一耙。余光瞥见殿中甲士寒光凛凛,只得强压怒意,低声道:\"大将军既有良策,但说无妨。\"
伍奎见天子如此顺从,眼底掠过喜色,高声道:\"首当改革选官之制。新朝初立,百官缺额日久,臣请开科举取士,广纳贤才。\"
\"何谓科举?\"刘辩稍显好奇。
\"即由朝廷命题,定期集学子于京师应试。\"伍奎捻须解释,\"取中者按才授职,试题可涉民政、韬略、武艺等。无论贵贱,唯才是举。\"
见满朝默许,他又提出第二条新政:设三省六部。
中书省掌诏令拟草,门下省主政令复核,尚书省职在施行。三省互为制衡,防权臣擅政。
其下设六部:
吏部—官员铨选
户部—田赋税银
礼部—典仪科举
兵部—武备征调
刑部—律令刑罚
工部—土木工程
各部设尚书总领,侍郎辅之,分理朝政要务。
六部职司划分如下:
刑部执掌律令诉讼及京师重案裁断,主官为刑部尚书,辅佐官员为刑部侍郎。
工部统辖营建工程、匠籍管理、屯垦耕种及河渠疏浚,主官为工部尚书,辅佐官员为工部侍郎。
\"关于三省六部官员人选,大将军可有举荐?\"刘辩虽被伍奎的论述搅得思绪纷乱,但以他此刻的心智仍能洞悉伍奎意图——不过是要加强朝政把控,监视君权。他深知形势比人强,只得顺势接话。
\"房玄龄、王猛、荀攸三人可出任三省主官。员外郎暂不委任,待科举取士后再行遴选。\"
\"六部尚书及侍郎官职,就从现有朝臣中择优选任!\"
三省要职必须由心腹担任,至于六部官职,伍奎打算用来笼络其余朝臣。这些官员多是幽州本地豪族,势力错综复杂,当前应以怀柔为主,武力威慑为辅。
刘辩扫视殿中群臣,语气平淡:\"诸位可有异议?\"
\"臣等谨遵大将军安排!\"众臣异口同声应答。
刘辩颓然挥手,眼含郁色:\"既如此,变法诸事尽付大将军决断,朕岂有不准之理。\"
\"陛下圣明!\"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颂扬之声。
……
此后三个月,伍奎雷厉风行推行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随着大批贤才入仕,蓟城朝廷焕发蓬勃生机。空前创举的科举制显着倾向寒门子弟,不仅在北方四州引发震动,更吸引中原各地寒士蜂拥而至。蓟城人口骤增,街市喧嚷,昔日萧条景象一扫而空。
其间,伍奎动用南匈奴战利品大规模募兵。朝廷颁布的 ** 令配有新颖口号与优厚待遇,引得百姓争相投军:
\"参军报国,门楣生辉!\"
\"好男铮铮铁骨,学子赤胆忠心!\"
\"戎装在身,此生无憾!\"
这些伍奎手创的 ** 标语遍布幽州,成效显着。共募集二十万壮丁,精选十万编入战营,余者组成屯田军,亦耕亦战。
在伍奎治下,蓟城朝廷与幽州日渐兴盛,已具与洛阳朝廷抗衡之势。其个人威望水涨船高,以致幽州百姓只知大将军,不闻天子名,此中深意,不言自明。
为了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搜集诸侯动向及执行秘密行动,伍奎效仿明代设立锦衣卫机构,指派裴旻担任指挥使职务。他调拨巨额资金派遣亲信在大汉疆域内以酒楼、商铺、乐馆为掩护构建情报网络,密切监视各地诸侯动态。
\"卑职定让锦衣卫势力覆盖大汉全境,所有异动必将及时呈报。从即日起,锦衣卫就是主公的耳目!\"裴旻单膝跪地宣誓,内心激荡不已。比起战场厮杀,他更热衷于这类隐秘行动。
\"有此决心甚好。\"伍奎含笑扶起爱将,颔首叮嘱:\"即刻着手筹备。此事工程浩大,切记人员选拔务必精良忠诚。若遇难题可咨询三位军师,缺员则向许褚调拨。\"
\"谨遵钧命!\"裴旻肃然领命告退。
当伍奎在蓟京推行新政之际,北方局势骤变。各地诸侯厉兵秣马,扩张势力范围已成常态。渤海袁绍凭四世三公的威望广纳贤才,虽仅据一郡却实力雄厚。帐下谋士如郭图、许攸,猛将如颜良、文丑皆为翘楚,尤其族弟袁崇焕更是能文能武,被委以骑兵统帅重任。
随着实力膨胀,袁绍觊觎富庶的冀州。在逢纪策划下,他先与黑山张燕密约共取冀州,又遣使游说韩馥助其抗敌,同时 ** 士族逼宫。怯懦的韩馥在内外交困中被迫让位,使袁绍兵不血刃获得冀州,并收得沮授、鞠义等能臣,迁都邺城后俨然成为诸侯之首。
得知消息的张燕遣使索要约定疆土,袁绍却闭门不见。使者无奈返回黑山复命,此刻太行山脉间的黑山军大营内风云暗涌。
“袁绍老贼竟然这般羞辱于我!”张燕听完使者禀报,顿时勃然大怒,黝黑的面庞因愤恨而扭曲。此刻他终于醒悟——自己不过是袁绍手中一枚棋子。
黑山军众将虽也怒骂袁绍 ** ,但眼底的讥讽却瞒不过张燕的眼睛。他苦笑着摇头:当初正是他一意孤行促成与袁绍的合作,如今损兵折将,那些素来不服他的头领自然要趁机奚落。
这支号称黑山军的部队,实则是十余支黄巾残部拼凑而成。杨凤、于毒、白饶、张白骑、眭固等头领各自拥兵数千至数万不等,暗地里为争夺统帅之位明争暗斗。他们之所以暂时听命于张燕,不过是慑于其武勇罢了。
“大帅!咱们这就杀奔冀州,向袁绍讨个说法!”亲信李大目霍然起身。
“李头领说得在理!”“绝不能忍这口恶气!”一众小头目纷纷挥拳响应。
张燕眼底精光一闪,却故作沉稳地看向几位大头领:“诸位意下如何?”
杨凤与于毒交换眼神,齐声道:“全凭大帅做主!”
“好!”张燕拔剑将桌案劈成两半,厉声道:“明日点兵八万,直取邺城!”
---------------
新兴三年六月·大将军府
伍奎斜倚胡床,悠然品着新沏的绿茶。
推行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已三月有余。虽有些世家子弟跳出来阻挠新政,但在铁腕 ** 下,反对之声很快消弭。部分世家选择妥协,另一些则悄悄投奔了袁绍。
对这些墙头草,伍奎浑不在意。他正以朝廷名义大肆封赏诸侯:袁绍领冀州牧、曹操任兖州牧、刘备封豫州牧......茶香氤氲间,棋盘上的杀局已悄然布就。
伍奎故意将赵光义封为青州牧,此举颇有戏弄之意。如今青州大半在刘备掌控中,赵光义若想名实相副,唯有与刘备兵戎相见。天下诸侯皆洞悉伍奎的伎俩,但此事乃借天子之名行事,分明是阳谋,众人明知其意却无从 ** 。
“滴滴……因主持变法日久,宿主智力 1,政治 1,当前四维:武力98,统帅86,智力96,政治97。”
“滴滴……宿主推行超前千年的新政,完全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剧变,影响天下格局。现随机召唤九位制衡人物(不限朝代),并奖励400功德点(当前功德点400,业力点20)。”
伍奎闻声骤然直起身,凝神细听。
“滴滴……制衡首人:女帝武则天,武力32,统帅54,智力97,政治100。身份为洛阳天子刘协宠妃,有立后之势。携带狄仁杰、武三思、白文豹出世。”
“滴滴……三人四维如下:
- 武周名相狄仁杰,武力47,统帅54,智力95,政治97。
- 《薛刚反唐》猛将武三思,武力95,统帅75,智力70,政治65。
- 《薛刚反唐》猛将白文豹,武力99(持八卦亮银锤 1),统帅72,智力66,政治36。”
“武则天!”伍奎险些呛茶,惊愕之余又觉有趣:“洛阳朝堂果真群雄逐鹿——董卓的西凉军、李渊的世家党、暗中布局的王允,如今再添武则天辅佐的刘协,外加摇摆的吕布……这盘棋,越来越精彩了。”他饶有兴致地揣测最终赢家。
“滴滴……第二人:梁山好汉孙新(武力88,统帅60,智力58,政治51),身份为孙策族弟,携妻顾大嫂(武力70,统帅43,智力51,政治34)出世。”
对此等龙套角色,伍奎波澜不惊,但想到孙坚缺人,这两者也算雪中送炭。
电子提示音接连响起——
......
红烛渐烬,云收雨歇。爱人近在咫尺,家宅温暖如春——这便是她们所求的全部了。
伍奎精力充沛毫无倦意,目光转向当前朝局。如今刘辩已在他掌控之下,满朝文武碍于兵权更无人敢违逆,正是施展抱负的绝佳时机。
\"该推行新政了。\"他想起历代明君的治国良策,在脑海中勾勒出改革蓝图:\"首先要替换朝中要职,都安插上自己人。\"
\"还有选官制度!必须立刻废除世家垄断,推行科举。\"伍奎暗自庆幸穿越者的优势,这些跨越千年的智慧方能 ** 当下困局。
他这套改革方案融合了隋朝两大创举:既能强化中枢的三省六部制,又能打破门阀桎梏的科举制。从此\"布衣可拜相\",寒门学子终有出头天。
......
翌日清晨,伍奎带着全部亲信入宫。房玄龄、王猛、伍天锡等十余名文武重臣齐聚麒麟殿,除却戍边的狄青等人,核心班底尽数到场。
沿途官员纷纷向伍奎表忠,他都笑着接纳——变法终究需要朝臣配合。
等候皇帝时,伍奎细品着大殿格局。四角麒麟铜像依旧,当年与刘辩共商殿名的场景犹在眼前。如今祥瑞未佑汉室,倒成全了他这个权臣,当真造化弄人。
\"陛下到!\"尖锐的唱礼声划破殿堂。
刘辩扫视群臣,目光触及前列的伍奎时明显一颤。\"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伍奎稳步出列:\"臣有本奏。\"
\"爱卿...但说无妨。\"年轻天子强挤出一丝笑容。
朝堂之上,伍奎环顾左右文武,扬声道:\"昔年秦国倚商君之法强盛,终成吞并六国之功。今汉室衰微,诸侯拥兵自重,目无天子。更有刘协小儿受董卓扶持,僭位称尊,实属十恶不赦!奈何朝廷势弱难制,当务之急须行新政安定民心,重振汉室威严!\"
听闻\"十恶不赦\"四字,年轻的刘辩指节发白,暗骂这逆贼倒打一耙。余光瞥见殿中甲士寒光凛凛,只得强压怒意,低声道:\"大将军既有良策,但说无妨。\"
伍奎见天子如此顺从,眼底掠过喜色,高声道:\"首当改革选官之制。新朝初立,百官缺额日久,臣请开科举取士,广纳贤才。\"
\"何谓科举?\"刘辩稍显好奇。
\"即由朝廷命题,定期集学子于京师应试。\"伍奎捻须解释,\"取中者按才授职,试题可涉民政、韬略、武艺等。无论贵贱,唯才是举。\"
见满朝默许,他又提出第二条新政:设三省六部。
中书省掌诏令拟草,门下省主政令复核,尚书省职在施行。三省互为制衡,防权臣擅政。
其下设六部:
吏部—官员铨选
户部—田赋税银
礼部—典仪科举
兵部—武备征调
刑部—律令刑罚
工部—土木工程
各部设尚书总领,侍郎辅之,分理朝政要务。
六部职司划分如下:
刑部执掌律令诉讼及京师重案裁断,主官为刑部尚书,辅佐官员为刑部侍郎。
工部统辖营建工程、匠籍管理、屯垦耕种及河渠疏浚,主官为工部尚书,辅佐官员为工部侍郎。
\"关于三省六部官员人选,大将军可有举荐?\"刘辩虽被伍奎的论述搅得思绪纷乱,但以他此刻的心智仍能洞悉伍奎意图——不过是要加强朝政把控,监视君权。他深知形势比人强,只得顺势接话。
\"房玄龄、王猛、荀攸三人可出任三省主官。员外郎暂不委任,待科举取士后再行遴选。\"
\"六部尚书及侍郎官职,就从现有朝臣中择优选任!\"
三省要职必须由心腹担任,至于六部官职,伍奎打算用来笼络其余朝臣。这些官员多是幽州本地豪族,势力错综复杂,当前应以怀柔为主,武力威慑为辅。
刘辩扫视殿中群臣,语气平淡:\"诸位可有异议?\"
\"臣等谨遵大将军安排!\"众臣异口同声应答。
刘辩颓然挥手,眼含郁色:\"既如此,变法诸事尽付大将军决断,朕岂有不准之理。\"
\"陛下圣明!\"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颂扬之声。
……
此后三个月,伍奎雷厉风行推行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随着大批贤才入仕,蓟城朝廷焕发蓬勃生机。空前创举的科举制显着倾向寒门子弟,不仅在北方四州引发震动,更吸引中原各地寒士蜂拥而至。蓟城人口骤增,街市喧嚷,昔日萧条景象一扫而空。
其间,伍奎动用南匈奴战利品大规模募兵。朝廷颁布的 ** 令配有新颖口号与优厚待遇,引得百姓争相投军:
\"参军报国,门楣生辉!\"
\"好男铮铮铁骨,学子赤胆忠心!\"
\"戎装在身,此生无憾!\"
这些伍奎手创的 ** 标语遍布幽州,成效显着。共募集二十万壮丁,精选十万编入战营,余者组成屯田军,亦耕亦战。
在伍奎治下,蓟城朝廷与幽州日渐兴盛,已具与洛阳朝廷抗衡之势。其个人威望水涨船高,以致幽州百姓只知大将军,不闻天子名,此中深意,不言自明。
为了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搜集诸侯动向及执行秘密行动,伍奎效仿明代设立锦衣卫机构,指派裴旻担任指挥使职务。他调拨巨额资金派遣亲信在大汉疆域内以酒楼、商铺、乐馆为掩护构建情报网络,密切监视各地诸侯动态。
\"卑职定让锦衣卫势力覆盖大汉全境,所有异动必将及时呈报。从即日起,锦衣卫就是主公的耳目!\"裴旻单膝跪地宣誓,内心激荡不已。比起战场厮杀,他更热衷于这类隐秘行动。
\"有此决心甚好。\"伍奎含笑扶起爱将,颔首叮嘱:\"即刻着手筹备。此事工程浩大,切记人员选拔务必精良忠诚。若遇难题可咨询三位军师,缺员则向许褚调拨。\"
\"谨遵钧命!\"裴旻肃然领命告退。
当伍奎在蓟京推行新政之际,北方局势骤变。各地诸侯厉兵秣马,扩张势力范围已成常态。渤海袁绍凭四世三公的威望广纳贤才,虽仅据一郡却实力雄厚。帐下谋士如郭图、许攸,猛将如颜良、文丑皆为翘楚,尤其族弟袁崇焕更是能文能武,被委以骑兵统帅重任。
随着实力膨胀,袁绍觊觎富庶的冀州。在逢纪策划下,他先与黑山张燕密约共取冀州,又遣使游说韩馥助其抗敌,同时 ** 士族逼宫。怯懦的韩馥在内外交困中被迫让位,使袁绍兵不血刃获得冀州,并收得沮授、鞠义等能臣,迁都邺城后俨然成为诸侯之首。
得知消息的张燕遣使索要约定疆土,袁绍却闭门不见。使者无奈返回黑山复命,此刻太行山脉间的黑山军大营内风云暗涌。
“袁绍老贼竟然这般羞辱于我!”张燕听完使者禀报,顿时勃然大怒,黝黑的面庞因愤恨而扭曲。此刻他终于醒悟——自己不过是袁绍手中一枚棋子。
黑山军众将虽也怒骂袁绍 ** ,但眼底的讥讽却瞒不过张燕的眼睛。他苦笑着摇头:当初正是他一意孤行促成与袁绍的合作,如今损兵折将,那些素来不服他的头领自然要趁机奚落。
这支号称黑山军的部队,实则是十余支黄巾残部拼凑而成。杨凤、于毒、白饶、张白骑、眭固等头领各自拥兵数千至数万不等,暗地里为争夺统帅之位明争暗斗。他们之所以暂时听命于张燕,不过是慑于其武勇罢了。
“大帅!咱们这就杀奔冀州,向袁绍讨个说法!”亲信李大目霍然起身。
“李头领说得在理!”“绝不能忍这口恶气!”一众小头目纷纷挥拳响应。
张燕眼底精光一闪,却故作沉稳地看向几位大头领:“诸位意下如何?”
杨凤与于毒交换眼神,齐声道:“全凭大帅做主!”
“好!”张燕拔剑将桌案劈成两半,厉声道:“明日点兵八万,直取邺城!”
---------------
新兴三年六月·大将军府
伍奎斜倚胡床,悠然品着新沏的绿茶。
推行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已三月有余。虽有些世家子弟跳出来阻挠新政,但在铁腕 ** 下,反对之声很快消弭。部分世家选择妥协,另一些则悄悄投奔了袁绍。
对这些墙头草,伍奎浑不在意。他正以朝廷名义大肆封赏诸侯:袁绍领冀州牧、曹操任兖州牧、刘备封豫州牧......茶香氤氲间,棋盘上的杀局已悄然布就。
伍奎故意将赵光义封为青州牧,此举颇有戏弄之意。如今青州大半在刘备掌控中,赵光义若想名实相副,唯有与刘备兵戎相见。天下诸侯皆洞悉伍奎的伎俩,但此事乃借天子之名行事,分明是阳谋,众人明知其意却无从 ** 。
“滴滴……因主持变法日久,宿主智力 1,政治 1,当前四维:武力98,统帅86,智力96,政治97。”
“滴滴……宿主推行超前千年的新政,完全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剧变,影响天下格局。现随机召唤九位制衡人物(不限朝代),并奖励400功德点(当前功德点400,业力点20)。”
伍奎闻声骤然直起身,凝神细听。
“滴滴……制衡首人:女帝武则天,武力32,统帅54,智力97,政治100。身份为洛阳天子刘协宠妃,有立后之势。携带狄仁杰、武三思、白文豹出世。”
“滴滴……三人四维如下:
- 武周名相狄仁杰,武力47,统帅54,智力95,政治97。
- 《薛刚反唐》猛将武三思,武力95,统帅75,智力70,政治65。
- 《薛刚反唐》猛将白文豹,武力99(持八卦亮银锤 1),统帅72,智力66,政治36。”
“武则天!”伍奎险些呛茶,惊愕之余又觉有趣:“洛阳朝堂果真群雄逐鹿——董卓的西凉军、李渊的世家党、暗中布局的王允,如今再添武则天辅佐的刘协,外加摇摆的吕布……这盘棋,越来越精彩了。”他饶有兴致地揣测最终赢家。
“滴滴……第二人:梁山好汉孙新(武力88,统帅60,智力58,政治51),身份为孙策族弟,携妻顾大嫂(武力70,统帅43,智力51,政治34)出世。”
对此等龙套角色,伍奎波澜不惊,但想到孙坚缺人,这两者也算雪中送炭。
电子提示音接连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