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

  见到宋江等人,慌乱的黑山军渐渐稳住阵脚。在史进、王英的呵斥下,士兵们紧握刀枪,死死盯着冲杀过来的汉军。随着更多的黑山军从慌乱中镇定下来,不断聚集到山寨前的平地上,放眼望去约有一万多人。自无极县惨败后,这一万多人已是牛头山最后的家底了。

  \"杀啊!杀啊!\"

  在汉军的猛烈冲锋下,两军轰然相撞,顿时鲜血四溅,断肢横飞。宋江看得直皱眉,汉军人数虽少但战斗力极强,往往要两三个黑山军才能缠住一个汉军,双方勉强打成平手。

  \"晁盖兄弟呢?他武艺高强,快叫他来助战!\"宋江环顾四周没看到晁盖,心中不悦,在这紧要关头竟然不见人影。他沉着脸问吴用和张清。

  吴用摇了摇羽扇,没有说话,心里却突然涌起一阵不安。

  就在宋江要派人去晁盖房里找时,广场左侧突然杀出一支队伍,为首的正是晁盖和史文恭。二人带着五百多名喽啰冲入战场,令人震惊的是,晁盖不仅没有攻打汉军,反而带着部下杀向黑山军。毫无防备的黑山军还以为是援军,转眼间就被杀得溃不成军。

  吴用察觉战局诡谲,猛然惊觉,从容姿态尽失,急呼:\"不妙!着了晁盖假降的套!他与史文恭原是同党。\"

  宋江面沉似水,纵使谋略不及吴用,此刻也看出晁盖乃是官军细作。眼见晁盖与史文恭在黑山军阵中往来冲杀,宋江怒不可遏,额角青筋暴突,忽而面色煞白,喉间发出异响,\"哇\"地喷出一口鲜血,喘息粗重如牛。

  \"哥哥!\"吴用与张清赶忙搀扶。吴用急道:\"张清兄弟,大势已去,速带公明哥哥的五百亲卫从后山小路突围!\"

  张清毫不迟疑,率亲卫劈开血路。宋江却奋力挣起:\"我岂能临阵脱逃!\"他唇边血迹未干,眼中战意反愈发明烈。吴用见状,只得随他留守观战。

  战场已成人间炼狱。黑山军虽众,却难敌汉军虎将——伍奎画戟翻飞,林冲蛇矛如电,杨再兴枪出如龙,晁盖与史家兄弟更是所向披靡。每将身后皆叠尸成山,血雾弥漫间,竟映得征袍尽赤。

  伍奎突遇一员赤膊黑山将,九条龙纹盘踞其身,齐眉棍舞得泼水不进。他心念微动,暗唤系统:「探查此人。」

  「滴滴……九纹龙史进,武力92……」

  果然是他!伍奎眸中寒芒乍现,纵戟突进。挡路贼兵瞬间四分五裂,断肢混着血雨在空中划出凄厉弧线。这惨烈景象终令史进侧目,横棍凝神以待。

  史进自从占据牛头山后,寨中无人能敌,唯有张清的飞石能与他较量。若张清不用飞石,也非史进敌手。山寨中无人能令史进全力应战,如今忽见伍奎勇猛难挡,史进顿觉兴奋。他心念有二:一是遇见强敌而欣喜,二是若能斩杀伍奎,不仅能扭转败局,更能名扬天下,正中史进夙愿。

  想到此处,史进不愿再与周围汉军纠缠,提起齐眉棍直取伍奎,凌空一招力劈华山直逼伍奎头顶:\"九纹龙史进在此,看招!\"

  常言道,使锤棍者不可硬拼,因锤棍皆重兵,非力大者难以驾驭。对付使锤棍之人,当以巧取胜。但如今的伍奎已非从前,基础武力已达98,更有两重天命加持,即便面对吕布也敢一战。

  伍奎脚步不停,举双翅玲珑戟轻松接下史进长棍,双手猛然上推,史进长棍被震偏。伍奎抓住机会,一戟直刺史进心口。

  \"叮!宿主两重天命激发,武力 6,当前武力105。\"

  这一戟快如闪电,史进不及收回被震开的长棍,戟刃已穿透胸前甲胄,将其刺穿。

  \"当啷\"一声,史进手中长棍落地。他低头看着胸前长戟,眼中闪过不甘与惊愕。他未曾想到,自己竟连一合都撑不过。刚要开口,鲜血便涌出,淹没未尽之言。他头颅缓缓垂下,再无力抬起。

  伍奎抽回长戟,史进轰然倒地。不远处王英目睹此景,怒火中烧,提鬼头大刀冲来:\"狗官!还我兄弟命来!\"

  伍奎戟指王英,冷声道:\"来者何人?我伍奎不杀无名之辈!\"

  \"你爷爷王英在此!\"王英怒骂着挥刀逼近。

  听得此名,伍奎眼中杀意更盛,不再多言,长戟后发先至,直刺王英咽喉。戟尖穿透,王英当场毙命。

  刹那间,牛头山两名悍将便命丧伍奎方天画戟之下,贼寇们肝胆俱裂,眼见汉军将领所向披靡,砍瓜切菜般收割性命,顿时斗志全无,四散奔逃。唯有些亡命之徒自知难逃一死,仍在负隅顽抗。

  宋江伫立阵外,面色阴沉如铁。目睹爱将接连殒命,他心痛如绞,全靠意志强撑才未昏厥。此时他已方寸大乱,懊悔未听吴用劝告及早撤离。眼见败局已定,他颤声问道:\"军师,眼下该如何是好?\"见吴用神色镇定,他心头稍安。

  吴用斩钉截铁道:\"速撤!\"

  众人立即行动。张清率两百精锐开路,三百精兵断后,宋江与吴用被护在中军,仓皇向后山退去。

  行至下山隘口,回首不见追兵踪影,宋江长舒一口气。脱险的喜悦刚浮上眉梢,旋即化作狰狞恨意,切齿怒骂:\"伍奎狗贼!此仇不报,我宋江誓不为人!\"

  \"哈哈哈——\"

  笑声突兀炸响,草丛中骤然跃出一员虎将。丈二长戟寒光凛冽,将隘口堵得严严实实:\"鼠辈也敢妄言复仇?\"

  宋江等人惊得魂飞魄散。待看清仅有一人拦路,顿时嗤之以鼻。宋江认出对方,黑脸涨得通红:\"我道是谁,原来是史家小儿!\"

  \"正是你祖宗!\"史敬思戟尖遥指,厉声喝道:\"要命就跪地求饶!\"

  原来晁盖趁乱救出史家兄弟后,史敬思料定宋江会走后山,便独自在此守株待兔。

  宋江狞笑道:\"区区 ** 也敢挡我五百雄师?弟兄们,杀了他才能活命!\"

  这后山小道仅容两三人并行,一侧是万丈深渊,一侧荆棘丛生。史敬思如门神般扼守要道,五百贼兵在生 ** 迫下,咆哮着扑向这尊杀神。

  史敬思傲然挺立,面无惧色,手中长戟翻飞如龙,与黑山军激烈交锋。每一记劈斩都精准收割性命,每一次挥舞都带起血雨腥风。

  “滴滴……史敬思断后特性触发,断敌退路时战意激增,武力 5,基础武力99,当前升至104。”

  丈七长戟在史敬思手中化作死亡漩涡,完全封锁下山通道。几个机灵的黑山贼试图从侧翼突围,却尽数被戟刃斩得肢残体裂,更有不慎者失足坠崖,惨叫声不绝于耳。

  厮杀约莫一炷香时间,倒毙在史敬思戟下的敌寇已逾两百。他浑身战袍浸透鲜血,恍若刚从血池中捞出。这些血迹既有敌人的,也有他自己的——纵使武艺超群,终究是血肉之躯。大腿与臂膀布满刀伤,虽不致命却血流不止。史敬思渐觉气力衰竭,暗叫不好。

  望着部众接连倒下,宋江面沉如水,阴鸷的目光钉在史敬思身上:\"张清兄弟,该你出手了!若待汉军主力赶到,万事休矣!\"

  张清闻言色变,听前山杀声渐稀,心知汉军将至。当下顾不得江湖规矩,探手入囊,一枚飞石破空直取史敬思。

  \"滴滴……张清飞石绝技发动,史敬思武力-10,降至94。\"

  见识过张清的飞石功夫,史敬思早有防备。他一边周旋于敌阵,余光始终锁定张清。见飞石袭来,立即挺戟疾刺,寒光闪过,石块应声粉碎。

  \"嗖!嗖!\"

  未及喘息,张清又 ** 两石,快若闪电。史敬思沉腰坐马,长戟横扫如轮,将两枚飞石尽数击落。见攻势再被化解,张清恼羞成怒,三枚飞石呈品字形激射而出——这已是他压箱底的绝招,若再不奏效,唯有听凭天命了!

  三颗石子破空疾飞,轨迹如一线银针直取史敬思咽喉。张清自知飞石力道不足,故而专挑这最脆弱的要害,中者必失战力。

  史敬思眼前血色朦胧,失血令视线渐趋模糊。眼见飞石袭来,他虽知生机渺茫,仍奋力挥戟格挡。

  \"铛!铛!\"两声震响,前两枚石子被长戟击落。最后一枚却因间距稍远,趁他回气不及的刹那,已然逼至面门。

  \"噗\"的闷响,石子正中咽喉。在宋江等人狂喜的注视下,史敬思喉间爆开血花,发出嘶哑痛吼。他双目暴突,左手扼颈重重栽倒,如同离水之鱼般剧烈抽搐数下,便再无声息。

  宋江与张清同时舒气。张清拭去掌心冷汗,宋江则急不可耐地振臂呼喝:\"速速下山!\"众人仓皇越过史敬思尸首,谁都不曾留意那柄染血长戟的右手食指,突然微不可察地弹动了一记。

  虚弱的宋江被吴用与小喽啰架着前行,张清持枪殿后。当他弯腰拾取散落石子时,背后僵卧的\" ** \"竟暴起发难!长戟化作银虹横扫,张清只觉颈侧一凉——在宋江等人惊骇的回望中,那颗惊愕的头颅已伴着血泉飞上半空。

  \"给我剁了他!\"宋江目裂尽眦的咆哮震彻山林。急怒攻心之下,他口中鲜血狂喷,险些栽倒。素来斯文的吴用也赤目抢剑,眼前这个直呼其名的暴怒宋江,与往日温言敬称\"军师\"的首领判若两人。

  此时史敬思已近力竭,先前与黑山军厮杀时便失血过多,更被张清击碎喉骨,此刻全凭一股狠劲强撑着。面对吴用狠厉的攻势,他再无力招架。

  (章节标题保持不变)

  吴用素来以文士形象示人,作为梁山军师从不亲临战阵。然《水浒传》曾载其擅舞双铜链,当年雷横与刘唐缠斗时便是被他以铜链隔开兵刃。只是梁山猛将如云,这才让他隐于宋江身后运筹帷幄。

  眼见张清战死,暴怒的吴用竟持剑直刺史敬思心窝:\"纳命来!\"利刃轻易贯穿胸膛,正欲拔剑时忽觉手腕剧痛——濒死的史敬思竟以铁钳般的双手死死锁住他持剑的右腕。任吴用涨红脸挣扎,那染血的手掌纹丝不动。

  史敬思染血的嘴角扬起狠笑:\"黄泉路上有伴,不亏!\"瞥见身侧绝壁,他猛然挟着吴用冲向悬崖。在坠落瞬间,吴用凄厉的呼喊穿透云雾:\"公明哥哥——\"

  宋江踉跄扑至崖边,只见翻涌云海。\"军师!\"他虎目含泪,指节捏得发白。转瞬间众兄弟皆殁,如今连最信赖的智囊也湮灭深渊。两百残兵瑟缩身后,这位梁山首领望着苍天惨笑:\"这逐鹿棋局...终究容不得宋某。\"

  与此同时,伍奎脑中响起系统提示:

  【张清战死】

  【史敬思与吴用坠崖同归于尽】

  伍奎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又一则凶讯传来。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史敬思那般骁勇,怎会与吴用玉石俱焚?目光扫过尸横遍野的战场,果然不见那道熟悉的身影。他揪住几个俘虏的衣领逼问,当听到\"宋公明从后山遁走\"时,心头骤然一沉。

  \"随我追!\"伍奎将画戟往地上一顿,留下半数士卒清理战场,带着晁盖、史文恭疾奔后山。

  山道转角处,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满地尸骸中,唯有宋江如泥塑般呆坐。伍奎的戟尖抵住他咽喉,寒声喝问:\"某家史将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