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

  李过觑准时机,暴喝声中长刀直取张燕臂膀。千钧一发之际,张燕拼力闪避,堪堪躲过断臂之危。未及喘息,吴三桂与刘宗敏的双刀已如毒獠牙般刺入他的胸膛。

  鲜血喷涌,张燕轰然倒地,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愤。

  鲁智深闻声望去,见状怒不可遏,手中禅杖竟为之一滞。

  李自成暗自窃喜,迅速把握时机,挥动那柄硕大的环首刀直取鲁智深咽喉。刀刃掀起凌厉劲风,刮得鲁智深面皮生疼。生死关头,鲁智深猛然仰头闪避,刀锋堪堪擦过颈侧,仍留下一道殷红血线,瞬间浸透了僧袍领口。

  鲁智深惊出一身冷汗,当即暴喝一声震退李自成。眼见李过等将杀气腾腾扑来,情知形势危急,他猛然倒退数步,月牙铲横扫劈开营帐,一个鹞子翻身跃上马背,转眼便冲出辕门。

  李过正欲带人追赶,却被李自成拽住臂膀:\"不必追了。\"

  \"主公!\"李过急得跺脚,\"这莽和尚武艺超群,若纵虎归山...\"

  \"糊涂!\"李自成负手而立,眼中精光闪烁,\"眼下收服黑山军才是头等大事。待我执掌数万雄师,任他三头六臂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众将闻言恍然,齐声拜服:\"主公英明!\"

  帐外校场,李自成剑眉紧锁,向集结的将士沉痛讲述着:\"张燕为夺大权,竟在酒中 ** ...\"随着他声情并茂的叙述,多数士卒已被说动。原本就对张燕不满的部众,加上早被收买的亲信,很快形成山呼海啸般的拥戴声浪。虽有少数人心中存疑,但见主将已殁,又慑于李过等人凶悍目光,只得沉默低头。

  三日后,黑山军旗号焕然一新。李自成废除旧制,将全军整编为三路兵马,分别交由李过、吴三桂、刘宗敏三位新晋将军统领。自称\"闯王\"的李自成犒赏三军,同时以肃清叛逆为名,将张燕旧部尽数铲除。不过旬日,这支太行劲旅已彻底臣服于恩威并施的新主麾下。

  话说伍奎在牛头山休整一夜后,便带着大军下山,与山下部队会合,火速返回无极县。回城后,伍奎在城外修建了一座忠义祠,将阵亡将士的骨灰安置其中。史敬思的灵位格外醒目,日日有人祭奠。伍奎还专门派人打理祠堂,此乃他给这些大汉将士的最后心意。

  伍奎暗下决心,等日后统一天下,定要寻一处风景绝佳之地,将所有战死将士的灵位移去,受万民敬仰,世代享用香火。生前无名小卒,死后享有殊荣。

  离别虽短,重逢更显恩爱。可伍奎深知当下不是儿女情长之时。次日拂晓,他毅然从温柔乡中抽身,利落地穿戴整齐,召集众将到县衙议事。

  议决之后,伍奎亲率三万大军继续向冀州腹地进发。杨再兴带领三千铁骑为先锋,林冲则留守无极县,统领三千步兵和五百骑兵。临行前,伍奎叮嘱林冲既要关注冀州动向,又要探察并州军情,一旦时机成熟,就夺取雁门要地。

  不出三日,大军已抵达中山国安熹县。此时冀州大部刚平定不久,袁绍仅凭檄文收服诸多郡县,尚未派驻重兵,尤其冀北之地更未及安插亲信。沿途城池多迫于伍奎军威,纷纷开门归降。大军直抵巨鹿郡边境的下曲阳城前列阵,刀枪如林,旌旗招展。伍奎稳坐象龙马, ** 于阵前。

  巨鹿郡乃冀州经济重镇,虽不及魏郡繁华,却也相差无几。袁绍在此驻守五千精兵,由心腹将领焦触、张南镇守。二人早在伍奎军离开中山国时便得斥候急报,慌忙派人飞报邺城求援。

  \"主公的援军该到了吧!\"城楼上,焦触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敌军,神情慌乱地看向身旁的张南。

  张南点头道:\"按时辰算,也该到了。\"

  焦触闻言,长舒一口气。

  正当二人忧心如焚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城下传来。只见一名都尉满面喜色奔上城楼。

  \"可是主公派援军来了?\"焦触急不可耐地问道。

  刀。”高思继沉声道,“若遇强敌,先取咽喉后斩头颅,务必一击毙命!”

  袁崇焕赞许地点点头:“高将军精通骑射之道,难怪主公常夸你是难得一见的将才。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盯着城下,“我看敌军阵型松散,左翼防卫尤为薄弱。若派精骑突袭,必能搅乱其阵脚。”

  此时张南匆匆赶来,铠甲上还沾着尘土:“袁将军,探马来报,东北方向发现小股敌军斥候,恐是先锋部队前来试探。”

  “来得正好。”高思继眼中闪过战意,“末将 ** 率三百轻骑截击,先挫其锐气!”

  袁崇焕略作沉吟,忽然指着沙盘上一处洼地:“此处地形狭窄,最适合设伏。张将军,你带五百 ** 手埋伏于此,待敌骑经过时万箭齐发。高将军则绕至敌后,断其归路。”

  众将齐声应诺。焦触主动请缨:“末将熟悉地形,愿为前锋引路!”

  当夜三更,月暗星稀。焦触领着二十名精兵,悄然摸近敌军营地。借着火光,他看到伍奎军将士正围着篝火用饭,兵器随意堆放在一旁。

  “真是天助我也!”焦触心中暗喜。他正要发出信号,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异响。回头一看,竟是一队巡逻骑兵举着火把朝这边走来...

  第一百二十六回 虎将争锋 战阵之决

  许褚生性好战,自投军之日起,每遇厮杀必争先突阵。与伍奎帐下常茂等将不同——那些猛将唯有遇见旗鼓相当的对手方觉痛快,而许褚只要听闻战鼓擂响,便比得了什么赏赐都要欢喜。

  冀州城头,焦触望见汉军阵中杀出一员虎背熊腰的凶煞大汉,未战先怯三分。他强自镇定,掌中长枪早被汗水浸透,仍硬着头皮喝道:\"来将通名!我焦触枪下不斩无名之鬼!\"

  话音未落,许褚坐骑已掠至眼前。但见刀光如练,伴着裂帛般的破空声直取咽喉:\"记好了,送你上路的是你许褚爷爷!\"

  焦触自知不敌,哪敢招架?仓促间缩颈藏头,险险避过这夺命一刀。却不料许褚刀势未尽,半空中画个弧光,反手又是一记斜斩——刀锋所向,仍是那颗惊惶头颅!

  寒芒过处,血溅三尺。焦触的坐骑刹那间被染成赤色,无头尸身犹自挺立鞍上。

  汉军阵中顿时欢声雷动,冀州守军却面如土色。袁崇焕\"锵\"地按住剑柄,厉声喝道:\"诸君莫慌!这焦触生前草菅人命、勾结匪类,即便今日不死于阵前,本将也要将他军法从事!\"

  \"此等蛀虫伏诛,恰可整肃军纪!有我袁崇焕坐镇,更有诸位忠勇将士同仇敌忾,定教汉军在此城下折戟沉沙!\"

  \"万胜!万胜!\"

  城头顿时喊声震天,颓势竟为之一扫。许褚在城下横刀立马,声若雷霆:\"袁军鼠辈,可敢出城与许某决一死战?\"

  年轻将领高思继按捺不住,抱拳 ** :\"末将愿往,斩此狂徒!\"

  (

  在袁崇焕的默许下,高思继喜形于色,快步走下城楼。亲卫已备好兵器战马,他矫健地跃上通体雪白的玉兰白龙驹,提枪催马冲出城门。银枪在阳光下闪耀寒芒,白马如电直扑城外横刀立马的许褚。

  转眼间两骑相近,高思继银枪破空直刺:\"看枪!\"

  (系统提示:高思继触发四绝特质,武力值飙升至105)

  这一枪融合刚柔之道,既如雷霆万钧,又似灵蛇吐信,尽显五代第一枪的风采。观战的伍奎心头一紧,暗叫不妙。许褚虽急闪躲避,枪尖仍在面颊划出血痕。

  \"痛快!\"许褚不怒反笑,抹去血迹挥刀相迎:\"值得我认真较量!\"

  (系统提示:许褚激活虎痴状态,武力值升至102)

  两员虎将战作一团,刀光枪影遮天蔽日。许褚重刀劈砍如象奔虎啸,卷起阵阵罡风;高思继长枪翻飞似银蛇狂舞,屡屡迫近敌将咽喉。沙场尘烟弥漫,只闻兵器激鸣,看得两军将士屏息凝神。

  许褚心知难以追赶对手灵动的枪势,当下全力施展蛮劲,手中古月象鼻刀舞得密不透风。高思继那杆银枪虽疾如闪电,却也一时难以攻破这铜墙铁壁般的防守,二人就此僵持不下。

  两军擂鼓助威声中,双方已交手百余回合。高思继数次突施凌厉杀招,在许褚臂腿间划开数道血痕。奈何这莽将身披重甲又皮糙肉厚,反倒愈战愈勇,吼声震得尘土飞扬。

  日影西斜时分,二人竟已鏖战三百回合。观战士卒早已喊哑了嗓子,连旌旗都无力挥动。许褚眼前汗如雨下,刀势渐缓,连胯下战马都喷着白沫发抖。他奋力震开银枪大喝:\"今日难分高下,人困马乏,改日再战!\"

  高思继虎口已然渗血,闻言收枪冷笑:\"正合我意。\"说罢拨转马头绝尘而去。

  汉军阵前,许褚跪在伍奎将旗下请罪。伍奎却抚掌大笑:\"仲康能与这等高手战平,已是大功!\"当即下令全军后撤十里安营。

  下曲阳县衙内,袁崇焕抚案凝视归来的高思继:\"汉军虚实如何?\"银枪将抱拳沉声:\"皆是虎狼之师。\"袁崇焕突然拍案而起:\"既如此,当先发制人!\"满堂将领轰然应诺,甲胄碰撞声如金铁交鸣。

  袁崇焕见将心可用,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随即高声下令:\"高思继听令!命你率一千轻骑迂回至敌营后方,子夜时分发起突袭。\"

  \"末将遵命!\"

  他将视线转向一位与高思继相貌相似的年轻将领:\"高思祥听令,着你引一千精骑自左翼攻入敌营!\"

  \"得令!\"高思祥抱拳应答。

  \"张南听令!你率一千骑军从右路突进!\"

  \"末将遵命!\"张南肃然接令。

  袁崇焕的目光最终落在右侧首位的将领身上,语气稍缓:\"祖大寿听令!你统五千步卒随我从正面强攻敌营!\"

  这位祖大寿乃是袁崇焕帐下爱将,自随军以来屡建战功,深得主帅器重。他虽相貌寻常,双目却炯炯有神,当即上前一步:\"得令!\"

  分派完毕,袁崇焕\"铮\"地拔出佩剑,厉声道:\"各部进攻时须广树旌旗,擂鼓呐喊,使敌军难辨虚实!\"

  众将齐声应诺,声震屋瓦。议事既毕,诸将鱼贯而出,各自回营备战。

  \"伍奎,合该你成就我袁崇焕的威名!\"袁崇焕目光如电,冷峻的面容上浮现出舍我其谁的霸气。

  夜幕降临,星月交辉。下曲阳校场上五千精锐列阵以待,刀枪如雪,旌旗猎猎。每名将士眼中都燃烧着嗜血的战意。

  袁崇焕按剑肃立阵前,神色冷峻如铁。祖大寿侍立其后,不时以敬仰的目光望向主帅。

  见时辰已至,袁崇焕猛地挥剑出鞘:\"全军出击!\"

  话音未落,他已跃马当先。五千将士闻令而动,铁蹄撼地,军容整肃如墙而进。

  距敌营千步之处,袁崇焕勒马传令:\"速发信号,令三路兵马同时进攻!\"

  亲兵立即点燃预备的火号。霎时间烈焰腾空,照得四野如同白昼,汉军营寨的轮廓在火光中清晰可辨。

  烈焰腾空的刹那,袁崇焕手中青锋化作惊雷,嘶吼声响彻战场:\"弟兄们冲啊!斩尽汉狗,取伍奎项上人头者,连升三阶,赏万两黄金!\"

  \"杀——\"

  \"鸡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