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局骤变,曹宁的虎豹骑迟迟未能击溃高怀德部。眼见远处烟尘滚滚,徐州援军打着\"赵\"字旌旗逼近,这位黑甲将领不由攥紧了枪杆——三千铁骑若陷入重围,只怕要尽数葬送在此。
\"铛!\"火星四溅间,枪锋与长刀再度相撞。本占上风的曹宁此刻招式渐乱,反被高怀德逼得连连格挡。恰在此时,一道银光掠过战场,罗成的亮银枪化作漫天星芒,生生在杨业父子阵中撕开裂隙。
\"撤!\"银甲小将一声清喝,曹宁当即会意。伴随着战马嘶鸣,三千铁骑如潮水般向西退去,只留下满地折断的箭矢。
城楼上的赵光义将拳头捏得发白。他望着救兵队伍前端那杆盘龙棍,耳中尽是士卒们\"大公子威武\"的欢呼。当兄长关切的面容映入眼帘时,这位二公子只觉得喉头腥甜——同样是浴血突围,凭什么那人永远是万众瞩目的胜者?
\"大哥来得正好。\"赵光义扯出僵硬的笑容,甲胄下的伤口还在渗血。他望着远去的烟尘,眼神阴鸷如淬毒的 ** 。
三十里外,曹军大营灯火通明。曹宁单膝跪在沙盘前,鎏金盔上的红缨剧烈颤动:\"末将请再率五千精骑,定要...\"
\"胡闹!\"曹操摔碎茶盏,碎瓷片在青砖地上迸出刺耳清响。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宛如择人而噬的猛虎:\"虎豹骑折损一人,你便提头来见!\"
接到曹宁禀报徐州援军将至,曹操眉头微蹙,旋即恢复如常,立即调兵遣将加强城防,严防赵军夜间突袭。
夜色沉寂,相安无事。
黎明破晓时分,赵军营寨炊烟袅袅。饱餐后的将士精神抖擞,赵匡胤亲率七万精锐,与赵光义残部一万五千人马会师,八万五千雄师浩浩荡荡压向奉高城。
号角呜咽,战云密布。
黑压压的赵军在城前二百丈处列阵,与守城曹军隔空对峙。
城楼之上,曹操率领罗成、夏侯兄弟等将领疾步登墙。望着城外军容鼎盛的赵军,曹操不禁抚掌赞叹:\"赵匡胤真乃当世名将!\"
\"末将 ** 出城迎战,挫敌锐气!\"罗成银枪斜指,眼中战意灼灼。
曹操捋须颔首:\"准!此战务必扬我军威。\"
\"得令!\"
罗成冷峻的面容泛起自信神采,手提五钩神飞亮银枪快步下城。
城门洞开,旌旗猎猎。罗成跨坐西方小白龙,单枪匹马冲至阵前,厉声喝道:\"吾乃曹公帐下罗成,何人敢来受死?\"
赵军阵中,赵匡胤闻言轻蔑一笑。在他眼中,为将者当运筹帷幄,这等逞凶斗狠不过是莽夫所为。
但避战难免动摇军心,遂环顾众将:\"谁去斩了这狂徒?\"
\"末将愿往!\"
石守信应声而出,催马抡刀直取罗成。
见石守信出战,赵匡胤胸有成竹。虽非军中顶尖高手,但能胜石守信者亦屈指可数,对付这曹军小将当不在话下。
\"狂妄小儿,看刀!\"
石守信暴喝如雷,大刀挟开山之势凌空斩落,刀风呼啸如猛虎出柙。
\"来得好!\"
罗成神色一肃,亮银枪划出半月寒芒,铿锵一声将大刀格开。
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声中,二人俱是心头一震,暗赞对手了得。
\"好手段!\"石守信压下翻腾气血,刀势连绵不绝。罗成枪出如龙,点点寒星织就天罗地网,将敌将团团笼罩。
刹那间,二人战意勃发,手中兵刃翻飞如电。寒光闪烁间,枪影刀光交织成网,金属碰撞之声震耳欲聋。战马嘶鸣中,石守信渐觉虎口发麻,暗自心惊:\"此子年方弱冠,竟有这般身手!若假以年月......\"
石守信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不如以拖待变!\"他沉肩卸力,刀锋偏转,与那杆银枪玩起了游斗。
罗成星眸微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骤然发力连攻数招,忽作力竭之态拨马便走:\"今日腹中空空,待小爷......\"
\"哪里走!\"石守信见状大喜,催马紧追不舍。马蹄声急如骤雨,两骑距离渐近。就在相距丈许之际,罗成猛然回身,银枪如白虹贯日直取咽喉!
\"嗤——\" 血光乍现。石守信只觉喉头一凉,浑身气力顿时溃散。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那杆滴血的银枪,魁梧身躯轰然坠地。
罗成策马回旋,枪尖轻挑,那颗头颅便悬在了马鞍旁。少年将军单臂擎枪,在万军阵前纵马三匝,银甲在阳光下灿若星辰。
赵军阵中霎时死寂。数万士卒望着地上无头尸首,又看向那个白袍小将,只觉背脊发凉。不知谁先倒抽冷气,顿时引发一片抽气之声。
城楼上的曹军士兵个个喜形于色,欢呼雀跃,为自家将军高声助威,脸上写满骄傲。
\"真乃我曹孟德乘龙快婿,谈笑间立下斩将之功,实乃当世豪杰!\"曹操激动地拍案赞叹,对罗成的表现极为满意。身旁众将连连点头称是,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
\"徐州叛贼,还有谁敢来送死?\"罗成银枪直指,朝对面赵军厉声喝道。赵匡胤面红耳赤,手中盘龙棍狠狠一挥,高声下令:\"全军进攻,务必攻破奉高城!\"
战鼓雷鸣,近八万赵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整齐的步伐激起漫天尘土,震天的喊杀声直冲九霄,气势骇人。
\"放箭!\"罗成立即拨马回城。曹操倚天剑凌空劈下,早已准备多时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密集的箭雨如同飞蝗扑向赵军,冲在最前的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哀嚎声响彻战场。仅仅第一轮箭雨,赵军就折损千余人。
\"弓箭手立即还击!\"赵匡胤盘龙棍一指,赵军箭矢顿时如雨点般射向城头。在箭矢压制下,曹军暂时无法组织有效防御,双方陷入对射僵局。
此战赵军精锐尽出,杨业父子、高怀德、李继隆四员猛将冲锋在前。见主将如此勇猛,赵军士气大振,顶着箭雨逼近城墙。曹军见状纷纷投下滚木礌石,被砸中的赵军顿时血肉横飞。战场上惨叫与轰鸣交织,宛如人间炼狱。
\"看招!\"
赵军阵中猛然炸响一声怒吼,一名魁梧武将拨开混乱的兵卒冲到城下。银甲环扣在烈日下泛着寒光,青铜兽首盔衬托得他愈发彪悍,八尺五寸的雄躯在乱军中格外醒目。两柄鎏金八卦锤在他掌中如活物般翻飞,正是赵匡胤新得的虎将呼延庆。虽年未及冠,却已凭手中双锤横扫三军,稳坐赵军头号猛将交椅。
\"有呼延将军坐镇,此战可定!\"观战的赵匡胤虎躯一震,眼底燃起希冀的火光。
双锤化作金色旋风,呼延庆宛若洪荒凶兽般迎向倾泻而下的滚木礌石。重逾百斤的守城器械被鎏金锤击得四散崩飞,数十块飞石竟伤不得他分毫,唯有渐重的喘息泄露了这具躯体承受的可怖负荷。
\"跟紧呼延将军!\"赵军士气大振,云梯轰然架起,如林的刀枪攀向城墙。
曹操眯起鹰隼般的眸子,指节在倚天剑柄上叩出轻响:\"好一员万人敌!\"赞叹未落,杀意已漫上眉梢。剑锋倏然前指:\"瞄准锤将,箭雨覆盖!\"
数百张硬弓同时震颤,破空声如群蜂振翅。乱箭之中,一道凄厉寒芒后发先至——夏侯渊的狼牙箭撕开气流,毒蛇般噬向呼延庆咽喉。
\"开!\"双锤搅动腥风,鎏金残影在呼延庆周身筑起铜墙铁壁。箭簇撞锤的脆响连成一片,却在锤风稍滞的刹那,一簇白羽已钉入肩甲。麻痹感瞬间侵蚀右臂,八卦锤险些脱手。
\"结盾阵!\"呼延庆咬牙后撤,身后顿时竖起层层铁壁。城墙上传来夏侯渊的冷笑:\"且留你项上人头,来日必贯心而取!\"
鼓声如雷,喊杀震天。城垣之上,曹军将士愈战愈勇,挥舞着三丈长的铁叉将敌兵云梯尽数掀翻。攀附其上的赵卒只觉天旋地转,伴随着木架断裂的脆响坠入尘埃。转眼间城墙脚下堆满残肢碎木,哀嚎声此起彼伏。
暮色四合时,钲声终于响彻战场。赵军阵中鸣金收兵,染血的战旗在晚风中低垂。奉高城头那面崭新的曹字大旗却猎猎作响,仿佛在嘲笑着攻城者的徒劳。望着遍地尸骸,赵匡胤攥紧缰绳的手指节发白,终究咬牙引兵退去。
曹操并未乘胜追击。他令将士连夜修补城墙缺口,又调拨民夫运送滚木礌石。暗地里却派出十余队轻骑,如幽灵般穿梭在赵军营寨四周查探虚实。
是夜清点伤亡,赵军折损五千精锐。中军帐内烛火幽暗,战报上的墨迹还未干透——折了十名都尉、六名校尉,相当于断了一臂。营中弥漫着压抑的啜泣声,连巡夜的士卒都拖着沉重的步伐。
半月之间,赵军连续发动七次猛攻。石守信将军的尸骨尚在壕沟中未寒,又有两万士卒永远倒在了奉高城下。此刻中军帐内,赵匡胤的指尖无意识敲击着案几。徐州三年积蓄的粮秣正在急速消耗,这让他想起当年接手这片富庶之地时的景象。
那时黄巾残部刚刚肃清,陶谦治下的徐州仓廪充实,甚至能在青黄不接时接济邻郡。自他接管以来,更在彭城设立兵器监,广陵扩建水师,下邳粮仓的存粮足够十万大军三年用度。原本计划顺着运河南下夺取广陵,再以水师突袭建业。谁曾想如今竟在奉高城下损兵折将。
\"二弟啊......\"赵匡胤的叹息惊醒了帐中沉寂。跪在阶下的赵光义闻言浑身一颤,头盔上的红缨垂落在地,沾满了攻城时的尘土。
重新
第四百六十五节 进退两难 暗流涌动
赵匡胤有自己的盘算。既然已经与曹军交战,不如借此机会摸清对方虚实。这才有了白天的攻城行动。令他意外的是竟然首战失利,作为一方霸主,他感到颜面尽失,不过自然不会承认自己的过失,反而将怒火转向了赵光义。
若非顾及手足之情,赵匡胤早将这个弟弟军法处置了。他强忍怒气,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帐下众人,沉声问道:\"诸位都已见识到曹军实力,攻城无异于徒手攀天。如今骑虎难下,各位有何良策?\"
首席谋士赵普率先出列:\"主公明鉴,曹军与我方势均力敌。当今天下群雄并起,若与曹军拼得两败俱伤,只会让旁人坐收渔利,更会耽误青州大业啊!\"
这番话让赵匡胤心神微震,叹道:\"实则之言,本公岂会不知?但曹军斥候日夜窥探我军动向,若贸然撤军,恐遭追击,届时损失更甚。\"
站在角落的赵光义听到兄长的忧虑,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时赵普胸有成竹地献计:\"主公不必忧虑。可在营中广布旌旗,以草人伪作兵卒,多设灶台烟火,制造驻军假象。曹军必不敢轻举妄动,我军便可从容撤退。\"
赵匡胤闻言大喜,当即拍板:\"妙计!就这么办!\"他毫不吝啬地称赞道:\"先生真乃徐州第一智囊,得先生相助,实乃本州之福!\"
\"铛!\"火星四溅间,枪锋与长刀再度相撞。本占上风的曹宁此刻招式渐乱,反被高怀德逼得连连格挡。恰在此时,一道银光掠过战场,罗成的亮银枪化作漫天星芒,生生在杨业父子阵中撕开裂隙。
\"撤!\"银甲小将一声清喝,曹宁当即会意。伴随着战马嘶鸣,三千铁骑如潮水般向西退去,只留下满地折断的箭矢。
城楼上的赵光义将拳头捏得发白。他望着救兵队伍前端那杆盘龙棍,耳中尽是士卒们\"大公子威武\"的欢呼。当兄长关切的面容映入眼帘时,这位二公子只觉得喉头腥甜——同样是浴血突围,凭什么那人永远是万众瞩目的胜者?
\"大哥来得正好。\"赵光义扯出僵硬的笑容,甲胄下的伤口还在渗血。他望着远去的烟尘,眼神阴鸷如淬毒的 ** 。
三十里外,曹军大营灯火通明。曹宁单膝跪在沙盘前,鎏金盔上的红缨剧烈颤动:\"末将请再率五千精骑,定要...\"
\"胡闹!\"曹操摔碎茶盏,碎瓷片在青砖地上迸出刺耳清响。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宛如择人而噬的猛虎:\"虎豹骑折损一人,你便提头来见!\"
接到曹宁禀报徐州援军将至,曹操眉头微蹙,旋即恢复如常,立即调兵遣将加强城防,严防赵军夜间突袭。
夜色沉寂,相安无事。
黎明破晓时分,赵军营寨炊烟袅袅。饱餐后的将士精神抖擞,赵匡胤亲率七万精锐,与赵光义残部一万五千人马会师,八万五千雄师浩浩荡荡压向奉高城。
号角呜咽,战云密布。
黑压压的赵军在城前二百丈处列阵,与守城曹军隔空对峙。
城楼之上,曹操率领罗成、夏侯兄弟等将领疾步登墙。望着城外军容鼎盛的赵军,曹操不禁抚掌赞叹:\"赵匡胤真乃当世名将!\"
\"末将 ** 出城迎战,挫敌锐气!\"罗成银枪斜指,眼中战意灼灼。
曹操捋须颔首:\"准!此战务必扬我军威。\"
\"得令!\"
罗成冷峻的面容泛起自信神采,手提五钩神飞亮银枪快步下城。
城门洞开,旌旗猎猎。罗成跨坐西方小白龙,单枪匹马冲至阵前,厉声喝道:\"吾乃曹公帐下罗成,何人敢来受死?\"
赵军阵中,赵匡胤闻言轻蔑一笑。在他眼中,为将者当运筹帷幄,这等逞凶斗狠不过是莽夫所为。
但避战难免动摇军心,遂环顾众将:\"谁去斩了这狂徒?\"
\"末将愿往!\"
石守信应声而出,催马抡刀直取罗成。
见石守信出战,赵匡胤胸有成竹。虽非军中顶尖高手,但能胜石守信者亦屈指可数,对付这曹军小将当不在话下。
\"狂妄小儿,看刀!\"
石守信暴喝如雷,大刀挟开山之势凌空斩落,刀风呼啸如猛虎出柙。
\"来得好!\"
罗成神色一肃,亮银枪划出半月寒芒,铿锵一声将大刀格开。
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声中,二人俱是心头一震,暗赞对手了得。
\"好手段!\"石守信压下翻腾气血,刀势连绵不绝。罗成枪出如龙,点点寒星织就天罗地网,将敌将团团笼罩。
刹那间,二人战意勃发,手中兵刃翻飞如电。寒光闪烁间,枪影刀光交织成网,金属碰撞之声震耳欲聋。战马嘶鸣中,石守信渐觉虎口发麻,暗自心惊:\"此子年方弱冠,竟有这般身手!若假以年月......\"
石守信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不如以拖待变!\"他沉肩卸力,刀锋偏转,与那杆银枪玩起了游斗。
罗成星眸微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骤然发力连攻数招,忽作力竭之态拨马便走:\"今日腹中空空,待小爷......\"
\"哪里走!\"石守信见状大喜,催马紧追不舍。马蹄声急如骤雨,两骑距离渐近。就在相距丈许之际,罗成猛然回身,银枪如白虹贯日直取咽喉!
\"嗤——\" 血光乍现。石守信只觉喉头一凉,浑身气力顿时溃散。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那杆滴血的银枪,魁梧身躯轰然坠地。
罗成策马回旋,枪尖轻挑,那颗头颅便悬在了马鞍旁。少年将军单臂擎枪,在万军阵前纵马三匝,银甲在阳光下灿若星辰。
赵军阵中霎时死寂。数万士卒望着地上无头尸首,又看向那个白袍小将,只觉背脊发凉。不知谁先倒抽冷气,顿时引发一片抽气之声。
城楼上的曹军士兵个个喜形于色,欢呼雀跃,为自家将军高声助威,脸上写满骄傲。
\"真乃我曹孟德乘龙快婿,谈笑间立下斩将之功,实乃当世豪杰!\"曹操激动地拍案赞叹,对罗成的表现极为满意。身旁众将连连点头称是,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
\"徐州叛贼,还有谁敢来送死?\"罗成银枪直指,朝对面赵军厉声喝道。赵匡胤面红耳赤,手中盘龙棍狠狠一挥,高声下令:\"全军进攻,务必攻破奉高城!\"
战鼓雷鸣,近八万赵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整齐的步伐激起漫天尘土,震天的喊杀声直冲九霄,气势骇人。
\"放箭!\"罗成立即拨马回城。曹操倚天剑凌空劈下,早已准备多时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密集的箭雨如同飞蝗扑向赵军,冲在最前的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哀嚎声响彻战场。仅仅第一轮箭雨,赵军就折损千余人。
\"弓箭手立即还击!\"赵匡胤盘龙棍一指,赵军箭矢顿时如雨点般射向城头。在箭矢压制下,曹军暂时无法组织有效防御,双方陷入对射僵局。
此战赵军精锐尽出,杨业父子、高怀德、李继隆四员猛将冲锋在前。见主将如此勇猛,赵军士气大振,顶着箭雨逼近城墙。曹军见状纷纷投下滚木礌石,被砸中的赵军顿时血肉横飞。战场上惨叫与轰鸣交织,宛如人间炼狱。
\"看招!\"
赵军阵中猛然炸响一声怒吼,一名魁梧武将拨开混乱的兵卒冲到城下。银甲环扣在烈日下泛着寒光,青铜兽首盔衬托得他愈发彪悍,八尺五寸的雄躯在乱军中格外醒目。两柄鎏金八卦锤在他掌中如活物般翻飞,正是赵匡胤新得的虎将呼延庆。虽年未及冠,却已凭手中双锤横扫三军,稳坐赵军头号猛将交椅。
\"有呼延将军坐镇,此战可定!\"观战的赵匡胤虎躯一震,眼底燃起希冀的火光。
双锤化作金色旋风,呼延庆宛若洪荒凶兽般迎向倾泻而下的滚木礌石。重逾百斤的守城器械被鎏金锤击得四散崩飞,数十块飞石竟伤不得他分毫,唯有渐重的喘息泄露了这具躯体承受的可怖负荷。
\"跟紧呼延将军!\"赵军士气大振,云梯轰然架起,如林的刀枪攀向城墙。
曹操眯起鹰隼般的眸子,指节在倚天剑柄上叩出轻响:\"好一员万人敌!\"赞叹未落,杀意已漫上眉梢。剑锋倏然前指:\"瞄准锤将,箭雨覆盖!\"
数百张硬弓同时震颤,破空声如群蜂振翅。乱箭之中,一道凄厉寒芒后发先至——夏侯渊的狼牙箭撕开气流,毒蛇般噬向呼延庆咽喉。
\"开!\"双锤搅动腥风,鎏金残影在呼延庆周身筑起铜墙铁壁。箭簇撞锤的脆响连成一片,却在锤风稍滞的刹那,一簇白羽已钉入肩甲。麻痹感瞬间侵蚀右臂,八卦锤险些脱手。
\"结盾阵!\"呼延庆咬牙后撤,身后顿时竖起层层铁壁。城墙上传来夏侯渊的冷笑:\"且留你项上人头,来日必贯心而取!\"
鼓声如雷,喊杀震天。城垣之上,曹军将士愈战愈勇,挥舞着三丈长的铁叉将敌兵云梯尽数掀翻。攀附其上的赵卒只觉天旋地转,伴随着木架断裂的脆响坠入尘埃。转眼间城墙脚下堆满残肢碎木,哀嚎声此起彼伏。
暮色四合时,钲声终于响彻战场。赵军阵中鸣金收兵,染血的战旗在晚风中低垂。奉高城头那面崭新的曹字大旗却猎猎作响,仿佛在嘲笑着攻城者的徒劳。望着遍地尸骸,赵匡胤攥紧缰绳的手指节发白,终究咬牙引兵退去。
曹操并未乘胜追击。他令将士连夜修补城墙缺口,又调拨民夫运送滚木礌石。暗地里却派出十余队轻骑,如幽灵般穿梭在赵军营寨四周查探虚实。
是夜清点伤亡,赵军折损五千精锐。中军帐内烛火幽暗,战报上的墨迹还未干透——折了十名都尉、六名校尉,相当于断了一臂。营中弥漫着压抑的啜泣声,连巡夜的士卒都拖着沉重的步伐。
半月之间,赵军连续发动七次猛攻。石守信将军的尸骨尚在壕沟中未寒,又有两万士卒永远倒在了奉高城下。此刻中军帐内,赵匡胤的指尖无意识敲击着案几。徐州三年积蓄的粮秣正在急速消耗,这让他想起当年接手这片富庶之地时的景象。
那时黄巾残部刚刚肃清,陶谦治下的徐州仓廪充实,甚至能在青黄不接时接济邻郡。自他接管以来,更在彭城设立兵器监,广陵扩建水师,下邳粮仓的存粮足够十万大军三年用度。原本计划顺着运河南下夺取广陵,再以水师突袭建业。谁曾想如今竟在奉高城下损兵折将。
\"二弟啊......\"赵匡胤的叹息惊醒了帐中沉寂。跪在阶下的赵光义闻言浑身一颤,头盔上的红缨垂落在地,沾满了攻城时的尘土。
重新
第四百六十五节 进退两难 暗流涌动
赵匡胤有自己的盘算。既然已经与曹军交战,不如借此机会摸清对方虚实。这才有了白天的攻城行动。令他意外的是竟然首战失利,作为一方霸主,他感到颜面尽失,不过自然不会承认自己的过失,反而将怒火转向了赵光义。
若非顾及手足之情,赵匡胤早将这个弟弟军法处置了。他强忍怒气,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帐下众人,沉声问道:\"诸位都已见识到曹军实力,攻城无异于徒手攀天。如今骑虎难下,各位有何良策?\"
首席谋士赵普率先出列:\"主公明鉴,曹军与我方势均力敌。当今天下群雄并起,若与曹军拼得两败俱伤,只会让旁人坐收渔利,更会耽误青州大业啊!\"
这番话让赵匡胤心神微震,叹道:\"实则之言,本公岂会不知?但曹军斥候日夜窥探我军动向,若贸然撤军,恐遭追击,届时损失更甚。\"
站在角落的赵光义听到兄长的忧虑,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时赵普胸有成竹地献计:\"主公不必忧虑。可在营中广布旌旗,以草人伪作兵卒,多设灶台烟火,制造驻军假象。曹军必不敢轻举妄动,我军便可从容撤退。\"
赵匡胤闻言大喜,当即拍板:\"妙计!就这么办!\"他毫不吝啬地称赞道:\"先生真乃徐州第一智囊,得先生相助,实乃本州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