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

  陈宫失声惊呼,面色陡变。

  纪灵、郝萌二人亦惊骇失色。

  三人之所以决心投袁,不过因袁绍势大难敌。

  但对吕布之勇,却从未质疑。

  即便是曾劝阻吕布南征的陈宫,也不过担心小挫而已。

  孰料此战竟是一败涂地!

  三万人马折损大半,三千狼骑几近覆没。

  宋宪、侯成二将亦战死沙场。

  \"那刘玄德竟强横至此?\"

  \"温侯亲率狼骑出征,竟遭此惨败?\"

  纪灵声音发颤,满脸惊骇。

  陈宫连喘数息,方稍定心神。

  \"果然如我所料,刘备今非昔比。\"

  \"自得秦牧相助,这刘备已是如虎添翼,不可阻挡。\"

  \"当今天下,恐唯有袁公能制刘备,连曹操都未必是其敌手...\"

  陈宫长叹一声,眉宇间对刘备再无半分小觑之意。

  纪灵与郝萌二人面色惊愕,久久难以回神。

  \"如今温侯兵败如山倒,刘备大军势必围困寿春,这可如何是好?\"

  郝萌猛然惊醒,顿时方寸大乱。

  陈宫沉思良久,唇边却掠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冷笑。

  \"温侯此败,于他虽是劫难。\"

  \"于我等而言,未必不是转机。\"

  \"正好借此良机,劝他舍弃淮南,北上投奔袁公。\"

  此言一出。

  纪灵与郝萌眼前一亮,愁容顷刻化作喜色。

  若吕布投奔袁绍,岂不意味着他们这些部将也可随之前往,从此脱离寿春险地?

  如此说来,他们便能堂堂正正改投袁绍麾下?

  三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

  暮色渐沉。

  狼狈逃回寿春的吕布,怀着羞惭之心面见陈宫。

  \"若非秦牧那奸贼使诈,本侯早已斩下大耳贼首级!\"

  \"此贼早晚必死于本侯之手!\"

  吕布目眦欲裂,愤懑咒骂不休。

  虽心有愧意,但天下第一猛将的傲气,令他绝不肯认错。

  兵败这口黑锅,他断然不愿背负。

  怒骂秦牧之后,凌厉目光又刺向陈宫。

  \"陈公台,你为何不早提醒本侯秦牧会使诈?\"

  \"如今本侯惨败至此,将士死伤惨重,大耳贼大军又兵临城下!\"

  \"你来说说,这烂摊子该如何收拾!\"

  吕布非但不认错,反将战败罪责尽数推给陈宫。

  陈宫身躯微震,暗自攥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懑。

  当日我三番五次劝你莫要小觑刘备秦牧,切勿轻敌出战。

  偏是你狂妄自大,一意孤行。

  此刻败局已定,你非但不知反躬自省,竟还怪罪我谋划不周?

  天底下哪有这般为主公的道理?

  陈宫胸中郁结着一股怨气,却又不敢表露,只得深深吸气,将满腹苦涩咽回腹中。

  \"温侯训诫得是,此事实乃属下失职,未能及时进谏。\"

  \"那秦牧当真奸诈狡猾至极,着实可恨!\"

  陈宫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硬生生接下这口黑锅,好让吕布有个台阶可下。

  吕布暗自松了口气,对陈宫这般识趣颇为满意。

  遂摆了摆手,故作大度道:

  \"罢了,此番本侯便不与你计较。\"

  \"如今刘备那大耳贼气焰嚣张,七万大军直逼寿春,旦夕将至。\"

  \"你可有良策,能助本侯守住寿春,击退那大耳贼?\"

  吕布虽将过错尽数推给陈宫,但眼下困局,却还是得拉下脸来向陈宫问计。

  陈宫等的正是他这句话。

  当即不假思索地拱手道:

  \"我军现存兵力仅万余,狼骑全军覆没,宋宪、侯成二将战死。\"

  \"败局至此,要想固守寿春城,已是九死一生。\"

  \"属下以为,温侯应趁刘备大军未至,即刻弃城北上,投奔袁本初。\"

  吕布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本以为陈宫必有良策,岂料竟是让他弃城而逃,去依附袁绍。

  吕布怒火中烧,正要发作。

  \"陈宫,你这是出的什么馊主意!\"

  \"我父雄踞淮南,乃一方诸侯,与袁曹平起平坐。\"

  \"如今你却要父帅舍弃淮南基业,去做袁绍爪牙,向他俯首称臣?\"

  \"我父帅威仪何存?\"

  一道红衣身影抢先跃起,对着陈宫厉声呵斥。

  正是吕布爱女吕玲绮。

  \"大 ** 误会了,属下的意思是......\"

  陈宫额头沁出冷汗,赶忙想要解释。

  吕玲绮双眼圆睁,怒声喝问:

  \"昔日我父亲投靠袁绍时,曾助他剿灭黑山贼,袁绍反因忌惮父亲而起杀心。\"

  \"如今父亲再去投奔袁绍,你以为他会让我父亲安度余生吗?\"

  \"父亲生死未卜,你倒能心安理得改投袁绍门下,继续为袁家效力!\"

  \"我倒要问问,你究竟是何居心?\"

  \"你到底是吕家的臣子,还是袁家的走狗!\"

  吕玲绮性情刚烈,毫不留情地揭穿了陈宫的真实意图。

  陈宫面色骤变,急忙向吕布拱手辩解:

  \"微臣对温侯一片赤诚,绝无半点异心。\"

  \"此计仅为权宜之策,大 ** 实在冤枉下官了。\"

  \"还望温侯明察。\"

  郝萌与纪灵见势不妙,连忙上前替陈宫说情。

  吕布被女儿激起的怒火这才稍稍平息。

  \"罢了,本侯自然信得过公台的忠心。\"

  吕布挥手示意,却语气转冷:

  \"只是这计策实在愚不可及!\"

  \"正如玲绮所言,本侯身为一方诸侯,岂能仰人鼻息,看袁绍脸色过活?\"

  陈宫唯唯诺诺,不敢再多言语。

  吕玲绮怒意稍减,朗声道:

  \"父亲好不容易在淮南打下基业,岂能轻易放弃。\"

  \"女儿愿与父亲同生共死,誓死守卫寿春!\"

  吕布也被激起豪情,高声道:

  \"好!我们父女同心,固守寿春!\"

  见这父女二人豪情万丈,陈宫与郝萌、纪灵暗中交换眼色,皆是忧心忡忡。

  \"温侯决意死守,末将等自当效死。\"

  \"只是城中仅余万余兵马,而刘备拥兵七万之众。\"

  \"况且淮南经袁术多年盘剥,城中粮草至多维持三月。\"

  \"若到时粮尽援绝,刘备仍不退兵,我等又当何去何从?\"

  纪灵突然开口,给吕布的豪情浇了一盆凉水。

  吕布挺拔的身躯猛然一僵,燃烧的斗志顿时消了大半。

  思忖良久,吕布只能叹息一声。

  \"固守寿春确实不是上策。\"

  \"只有寻求外援才能击退刘备,助我们脱困。\"

  \"袁谭大军被困徐州,远水难救近火。\"

  \"如今之计,唯有向曹操求援,请他发兵解围了。\"

  纪灵当场愣住。

  他本想让吕布认清现实,回心转意投靠袁绍。

  谁知竟阴差阳错,让吕布动了向曹操求援的念头。

  这岂不是弄巧成拙?

  \"主公何必屈尊,向曹操摇尾乞怜。\"

  \"我们死守寿春便是,真要粮绝,大不了与刘备决一死战!\"

  吕玲绮英姿飒爽,坚决反对求援。

  吕布却不以为然地撇撇嘴:

  \"本侯与曹操乃是盟友,唇齿相依,请他来援天经地义,何来屈尊一说。\"

  \"可是父亲——\"

  吕布一挥手,斩钉截铁道:

  \"我意已决,你一个姑娘家懂什么军国大事,休得胡言。\"

  \"来人!速派信使前往官渡求援!\"

  见父亲如此决绝,吕玲绮气得跺脚,却也只能悻悻闭嘴。

  当夜,一骑快马悄然出城,直奔官渡而去。

  ...

  官渡曹营。

  曹操正神色凝重地望着营外拔地而起的土山。

  \"袁本初仗着兵多将广,竟敢明目张胆地在我营前筑土山,想居高临下压制我军...\"

  他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了愤怒与无奈。

  没办法。

  袁绍十五万大军,兵力几乎是他两倍。

  在绝对的力量压制下,袁绍确实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正面压迫。

  \"淮南那边战况怎样了?听说那个长耳贼已经攻下了成德!\"

  曹操的视线暂时转向南方。

  毕竟吕布能否守住淮南,直接关系到是否会面临两面夹击的处境。

  袁绍已经让他倍感压力,如果再被刘备在背后突袭,局面将难以收拾。

  \"成德虽失守,但吕布的主力部队尚存,仍有超过三万兵力可用。\"

  \"只要吕布不犯致命错误,果断选择固守寿春,我认为起码能坚持半年以上。\"

  郭嘉的这番分析让曹操稍微松了口气。

  \"半年时间...应该足够我击溃袁绍了...\"

  曹操抚摸着短须,眉宇间流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神态。

  就在此时。

  典韦快步登上城楼,呈上一卷帛书。

  \"禀报司空,吕布的信使刚到,带来了他的亲笔书信。\"

  吕布的亲笔信?

  曹操心中突然升起不祥的预感,连忙接过信件迅速拆开。

  只看了几眼。

  曹操身体猛然一震,脸色瞬间大变。

  \"吕布遭遇惨败?\"

  曹操失声惊呼。

  郭嘉等谋士将领无不神色惊变,目光齐刷刷投向曹操手中的信函。

  这是吕布发来的求援信。

  信中简要描述了他率军出战,中了秦牧的疑兵之计,导致三万大军损失惨重的经过。

  重点强调刘备七万大军已经包围寿春,他手中仅剩万余士兵,寿春城危在旦夕。

  请求曹操念及唇亡齿寒之义,立即发兵驰援寿春,协助他里应外合解除围困。

  \"如今的刘备岂是当年的刘备!\"

  \"秦牧的神机妙算,天下无人能及!\"

  \"连我都在这对主臣手上吃了大亏,吕布那厮哪来的自信,竟敢主动出击对抗刘备?\"

  《智谋博弈》

  “愚夫!狂妄自大!”

  曹操震怒,将求援信狠狠掷于地面。

  郭嘉迅速拾起细览,神色骤沉:“吕布不知天高地厚,舍弃寿春地利,竟敢主动出击刘备!他莫非以为,如今的刘备仍是昔日任其欺凌之辈?”

  帐中众臣议论纷纷。

  程昱肃然道:“寿春若失,淮南尽归刘备。届时其坐拥荆扬二州,与我军全线接壤。倘若趁我军主力与袁绍对峙于官渡之际,挥师北袭腹地,后果不堪设想!”

  他转向曹操:“司空,纵使吕布愚蠢,寿春亦不可不救!”

  曹操剑眉紧锁。

  他何尝不明唇亡齿寒之理?然官渡前线与袁绍主力对峙,曹仁率两万步卒在徐州抵御袁谭五万大军,其余兵力皆驻守要隘,实在无兵可调。

  郭嘉忽然开口:“解寿春之围未必需要破敌。只需迫使刘备分兵,保全粮道即可。”

  “主公可从官渡分兵一万,沿颍水南下入淮,威慑寿春城西。刘备为防腹背受敌,必会撤除西面围城。届时吕布粮道通畅,以其实力,足可固守。”

  “此计重在震慑,不需求战。”

  曹操闭目沉思,指节轻叩案几:“官渡七万大军,抽离一万尚余六万……应当无碍。”

  稍作停顿。

  曹操略一颔首,沉声道:

  \"吕布这莽夫捅出的篓子,倒要我来善后。\"

  \"就按奉孝的谋划,拨官渡驻军一万,去给吕布撑场面。\"

  尽管满心不悦,但权衡利弊后,曹操只得强忍不快驰援吕布。

  程昱忽然进言:

  \"司空,奉孝解寿春之围的方略确实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