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

  刘备望着溃不成军的敌骑,久久不能回神。直到欢呼声将他惊醒:军师此等新弩暗藏何等玄机?五百弩机竟可同时万箭齐发?

  庞统亦难掩震撼:古今从未有如此威力的弩机,军师究竟如何做到的?

  众将灼灼目光中,秦牧从容道:寻常弩机单发单箭,射速迟缓。拙荆所制连弩,不过一机十矢罢了。

  **一千零一十六**

  “五百架弩机齐射,顷刻间可发五千箭矢,威力自然惊人。”

  秦牧道破其中奥妙。

  相传黄月英聪慧过人,更精通兵器机巧之术。

  婚后,秦牧曾特意询问黄月英此事。

  结果证实,传言非虚。

  这位夫人平日最爱钻研的,正是各类兵器制造。

  秦牧思及刘备北伐中原,迟早要与曹操交锋,届时必直面北方铁骑之强。

  刘备根基皆在南方,纵有张辽、太史慈这等良将,却无足够战马,终究难成气候。

  因此,刘备无法组建一支足以抗衡袁氏骑兵的大军。

  既然无法以骑制骑,便只能另辟蹊径。

  秦牧很快想到以连弩为奇招,对抗袁绍的幽燕铁骑。

  他将此构想告知黄月英。

  黄月英未令他失望,稍加点拨便绘出连弩图样。

  今日一战,连弩之威已印证其克制骑兵的奇效。

  “主公,袁谭的 ** 锏已破,该我们出手了。”

  秦牧扬鞭直指袁谭所在。

  刘备从 ** 回神,战意骤燃。

  “吹号角!擂战鼓!”

  “全军出击,歼灭敌军!”

  刘备拔剑一挥,下达总攻之令。

  “呜——呜——”

  “咚——咚——”

  号角与战鼓声震彻云霄。

  八万刘军积蓄的战意,顷刻爆发。

  太史慈、黄忠、甘宁等将领率部倾巢而出。

  赵云亲率五千精骑,直冲人仰马翻的幽燕骑兵而去。

  此刻……

  五千名来自幽燕的精锐骑兵已然折损大半,尸横遍野。

  即便是武艺超群的高览,此刻也身中一箭,殷红的鲜血不断涌出。

  箭雨终于停歇。

  当高览环顾四周时,顿时如坠冰窟,恐惧席卷全身。

  他引以为傲的精锐铁骑,居然在顷刻间被彻底击溃。

  刘备这究竟是何等强弩?

  区区五百张弩机,如何能击垮我五千铁骑?

  这不合常理,绝不可能!

  世间怎会有这般威力的弩机?

  高览面色惨白,陷入恍惚之中。

  就在此刻。

  尖锐的号角声骤然响起。

  不计其数的刘军士兵如决堤洪水般汹涌而来。

  高览猛然惊醒,厉声喝道:

  全军听令,立即撤退,速速撤回!

  然而为时已晚。

  残存的数千骑兵因失去冲锋之势而互相挤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组织撤退。

  短短五十步的距离,已成天堑。

  当骑兵们刚欲转身时,赵云率领的五千步卒已如潮水般涌至。

  失去冲力、队形混乱且士气低落的幽燕铁骑,此刻脆弱得如同纸片。

  转瞬间,冲上来的刘军便将他们成片砍倒。

  生死关头。

  高览已无暇顾及部下,只顾挥舞长枪突围,朝着己方军阵夺路而逃。

  常山赵云在此!

  纳命来!

  一声断喝骤然响起。

  但见赵云手持龙胆枪,胯下赤兔马如红白相间的闪电疾驰而来。

  赵云?!

  就是那个斩杀吕布的赵云?

  高览浑身一颤,心中顿生惧意,竟不敢迎战。

  这位河北名将猛夹马腹,企图加速逃离。

  却不料......

  赵云驾驭着赤红战驹——那匹曾属吕布的赤兔马,其速追风逐电,转眼已迫近敌将。

  银枪突刺,恰似惊雷裂空,枪锋未至而锐气已穿云霄。

  不妙!竟是赤兔马——

  高览瞳孔骤缩,仓促间横枪格挡。

  奈何迟了半步。

  一点寒星乍现即至。

  龙胆亮银枪已透背而出。

  这位河北名将呕血回首,震颤的目光中映出那道白袍身影。

  原来...连吕奉先也...

  话音戛然而止。

  银枪抽离时,血泉喷涌如注。高览坠马的身躯扬起尘埃,河北四庭柱的威名随之倾塌。

  不过如此。

  赵云振枪甩落血珠,赤兔马扬蹄踏过尸骸,再度杀入敌阵。

  眼见主将殒命,幽燕骑兵肝胆俱裂,溃散如潮。

  白袍将军所向披靡,枪影过处血花绽放。当真是:

  骏马嘶风破敌阵,银枪舞雪丧敌胆。

  与此同时,八万大军如怒涛拍岸。袁军未战先溃,阵脚大乱。

  禀公子!铁骑尽殁!

  速退守下相城!

  郭图最先回神,声音发颤地高喊。袁谭仿佛遭到当头一击,终于从惊愕中清醒过来。

  抬眼望去,只见字大旗已经倒下,意味着大将高览战死。

  那五千幽燕精骑,如今只剩不到千骑,如同蝼蚁般被刘备大军碾压斩杀。

  正前方,无数刘军士气高涨,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左右士兵早已胆寒,士气跌至谷底,纷纷不由自主地后退。

  正如郭图所言,大势已去,败局已定!

  刘备,你这奸诈小人!

  不敢与我正面对决,竟暗中埋伏强弩,用这等卑劣手段毁我铁骑!

  我岂能就这样败给你,岂能——

  袁谭咬紧牙关,满心愤恨与不甘。

  五千铁骑已全军覆没。

  若此时撤退,刘备趁势追击,七万主力也将伤亡惨重。

  消息若传至官渡,袁绍岂能不震怒?

  他夺取徐州的功劳将化为乌有。

  逢纪、审配等人必定借机向袁绍进谗,说他损兵折将,无能平庸,不配为袁家继承人。

  在这场与袁尚的储位之争中,他将彻底落入下风!

  绝不能就此败退!

  袁谭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当即狠下心,厉声喝道:

  骑兵虽败,我还有七万精锐!

  全军听令,给我压上去,正面击溃敌军!

  此言一出。

  郭图、荀谌等人无不骇然失色。

  败局已定,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最明智之举应是立即撤往下相,尽可能保全兵力。

  这位大公子竟反而要与刘备硬拼?

  莫不是疯了?

  大公子,万万不可冲动!

  我军士气已溃,绝非刘军敌手,撤退方为上策!

  若强行交战,恐有全军覆没之险!

  荀谌心急如焚,生怕全军覆没殃及自身,当即厉声劝阻。袁谭早已被压力冲昏头脑,这番激烈言辞更是激起他的狂怒。

  荀谌!若非你蛊惑于我,我怎会倾巢而出与大耳贼决战,又怎会中其奸计!袁谭面目狰狞,拔剑直指:此刻你还敢扰乱军心,欲使我大败令父亲失望!你究竟安的什么心!

  寒光闪过,荀谌首级应声落地。这血腥场面震得众将呆若木鸡,满脸是血的郭图战栗不已,再不敢出声。袁谭高举血剑,状若疯魔:全军冲锋!敢言退者杀无赦!我袁家嫡子岂能败给织席贩履之徒!绝不能——

  在死亡的威胁下,诸将只得催逼士卒迎战。两军相接时,数里战线瞬间化作血海,哀嚎震天。

  中军帐内,刘备挑眉道:袁谭竟未撤退? 秦牧冷笑道:困兽犹斗罢了。

  二〇二四

  袁氏长子这般沉不住气,竟要孤注一掷了。

  主公,该让袁军见识我铁骑之威了。

  秦牧凝望东翼战场。

  彼处——

  张辽所率三千铁骑仍与焦触五百疑兵对峙。

  玄德颔首,立时喝道:

  传令文远,全力出击!

  先歼其疑兵,再绕袭袁谭侧翼,务必击溃其主力!

  号角声中,令旗翻飞。

  东翼阵前。

  蓄势多时的张辽终得军令。

  铁骑儿郎听令!

  随本将歼灭袁骑,直取敌阵!

  寒刃出鞘,张辽一声长啸。

  三千铁骑如怒涛决堤,轰然奔涌。

  铁蹄震地,直扑敌阵而去。

  此刻——

  焦触正率五百骑在刘军阵前来回驰骋。

  每骑皆执旌旗数面,虚张声势。

  看似已唬住刘军铁骑,令其不敢妄动。

  高览将军的主力当已冲乱敌阵......

  理应是全军压上之时,怎反被敌军抢了先机?

  焦触回望本阵,面露疑色。

  正惊疑间——

  前方对峙的铁骑骤然发动冲锋。

  焦触骇然变色。

  己方仅五百疑兵,如何抵挡三千精锐?

  速退!全军速退!

  焦触慌不择路,急拨马首。

  五百袁骑弃旗溃逃,阵势大乱。

  狼骑踏尘

  袁谭的伏兵悉数现形。

  张辽目光扫过那稀稀落落的五百骑,唇边浮起轻蔑的弧度。

  先生神算,这路敌军果是虚招。

  冷芒在眼底炸开,刀锋斜指:

  放箭!

  三千铁骑张弓如满月,箭雨倾泻而下。

  **节选

  血色残阳下,袁谭眼中的疯狂怒火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兵败如山倒的绝望。

  “少主,速退!”郭图声音发颤,近乎乞求,“再耽搁下去,我等皆要葬身于此!若您有闪失,袁家基业岂不白白便宜了袁尚那厮?”

  袁谭猛然惊醒,死亡的寒意直刺脊背。他狠狠咬牙,调转马头向北溃逃。郭图见状,立即嘶吼着传令全军撤退。

  战场已成屠场,七万袁军伏尸遍野,鲜血染红泗水。刘备率八万雄师乘胜追击,铁骑直指下邳。

  与此同时,下相城南门城楼上,陈登凭栏远眺。暮色中,数万溃兵如潮水般绕过城池向北逃窜。从零星逃入城中的败卒口中,他听闻了那场惨败——

  “十矢 ** 的神弩?”陈登瞳孔骤缩,南望的视线里尽是震撼。夜色深处,他仿佛看见那个曾被逐出徐州的男人,正携着雷霆之势卷土重来。

  “自得秦牧辅佐,玄德公竟如潜龙出渊……”他喃喃自语,“纵使袁曹官渡胜者,怕也难撄其锋。”

  (

  看来我们陈家又到了抉择的时刻...

  陈登低声自语,眼中的震惊渐渐化为坚定。

  秋日。

  八万刘军将士集结于下邳城外。

  先前溃败的袁谭仅剩不足三万残部,退守城中不敢再战,急遣信使奔赴官渡求援。

  刘备大军自西向东扎营,形成半月形围城之势。

  中军望楼上。

  刘备负手远眺这座铭刻记忆的城池。

  那年他从小小县令一跃成为徐州之主,正是在这里点燃匡扶汉室的壮志。

  可吕布的背叛让一切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