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

  唯独秦牧沉默不语,眼中疑色渐浓。

  良久。

  秦牧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低声道:

  \"原来如此,周公瑾这是在暗中布局...\"

  \"布局?\"

  刘备满脸困惑:\"子璟此话怎讲?\"

  秦牧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说道:\"主公,这几日内,南岸必有人渡江来投。\"

  南岸来人?

  主动归降?

  刘备听得云里雾里,全然不解其中深意。

  恰在此时,陈到进帐禀报:

  \"主公,有一自称朱治之人,说是从南岸敌营潜渡而来,请求面见主公!\"

  朱治?

  那不是孙坚旧部,孙氏两朝老臣吗?

  此人为何突然前来求见?

  刘备心中疑云顿起,惊诧地望向秦牧。

  果不其然,南岸确有使者到来!

  \"刚说到便来了。\"

  \"主公,破敌良机已至,不妨先见见这位朱治先生。\"

  秦牧眼中笑意难测。

  刘备愈发困惑。

  这番话中提到的\"曹操\"又是何意?

  这朱治突然造访,与破敌又有何关联?

  纵使百思不解,刘备仍按下疑虑,命人将朱治请入军帐。

  过不多时。

  那位历经孙家两代的老臣,手执蓑笠,悄步掀帘入内。

  \"朱治,拜见刘皇叔。\"

  他摘下斗笠,郑重向主座行礼。

  刘备亦起身相迎,延请入座,命人奉上香茗。

  待寒暄已毕,茶过三巡。

  刘备忽将茶盏一搁,直切正题:

  \"公乃孙氏肱骨,今乔装渡江,总不至专为讨盏茶吃?\"

  朱治闻言正色,将茶盏轻轻放定。

  \"明公既知,治便直言——此番潜行,实为黄公覆将军作说客。\"

  \"黄将军欲率部归顺,特遣治星夜来禀!\"

  话音方落。

  刘备手中茶汤微漾,溅湿案几。

  眸中讶色乍现。

  黄公覆竟要投诚?

  那可是随孙文台起兵的老将,与程、韩并称的东吴柱石!

  论资历威望,连孙家宗亲都要退避三舍。

  如此元勋重臣,怎会背主来投?

  刘备几疑是幻听,目光扫过帐中诸将——

  孔明羽扇轻摇,汉升虎须微颤,众将皆露惊色。

  唯有秦牧负手而立,唇边掠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朱治神色平静,反而长叹一声,眼中流露出复杂难明的情绪。

  \"刘使君有所疑虑也是人之常情。\"

  \"黄老将军侍奉孙家两代主公,在军中素有威望,本不该背弃旧主。\"

  \"可如今孙家已由孙策当家做主,再非昔日孙坚当政之时。\"

  \"孙策继位后大肆提拔年轻将领,尤其对周瑜格外器重,几乎言听计从。\"

  \"周瑜论资历军功远不及我们这些老将,却在孙策扶持下权倾江东。\"

  \"这等情形,军中不服者自然不在少数。\"

  \"先前周瑜决策失误导致折损十余万支箭,孙策不仅未加责罚,反倒百般回护,更令众将愤懑难平。\"

  朱治越说越是激动,将众将对周瑜的怨怼一一道来。

  稍作停顿后,忽然话锋一转。

  \"前些时日孙策亲征豫章讨伐太史慈,竟将夏口兵权尽数交付周瑜。\"

  \"这周瑜执掌兵权后立即排除异己,处处刁难我们这些老臣。\"

  \"黄老将军原本统领前军,却被调去押运粮草。\"

  \"老将军一时气不过,当众质问周瑜言语间颇有冲撞。\"

  \"谁知周瑜借机发作,竟下令责打老将军四十军棍以儆效尤!\"

  \"黄老将军两朝元老遭此羞辱,实在令人心寒!\"

  \"老将军因此深恨周瑜,更对孙策宠信佞臣之举彻底失望,这才决意投效刘使君。\"

  \"在下与黄老将军同为先主旧部,私交甚笃,又都对周瑜心怀不满。\"

  \"我们商议停当后,老将军特命我渡江前来表明归顺之意。\"

  \"黄老将军还承诺,将借押运粮草之机,将江东军粮尽数运来献与刘使君!\"

  朱治口才极佳,一五一十地将事情原委向刘备娓娓道来,言辞恳切,情真意切。

  刘备听罢这番合情合理的解释,眼中的疑虑逐渐消散,终是被他说服。

  老刘暗自握紧拳头,眼中渐渐浮现出惊喜之色——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正所谓大军未发,粮草先行。若黄盖真能窃取江东粮草来降,对江东军心必是沉重打击。更何况黄盖地位尊崇,在军中威望极高,其影响力绝非寻常将领可比。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将领弃孙策来投,对江东士气的打击更是难以估量。

  简直是老天相助!

  “原来如此!”

  刘备强压下心中狂喜,当即正色道:“还请君理转告公覆老将军,我刘备向来求贤若渴,礼遇下士。他若愿来归,我必当亲迎!”

  这等好事摆在眼前,老刘岂会拒绝?自然是欣然应允。

  帐中众将皆面露喜色,显然知晓黄盖归降的意义重大。唯独诸葛亮虽露喜色,眼中却暗藏疑虑。

  而秦牧自始至终都冷眼旁观,面无表情地看着朱治声情并茂的表演。

  “主公,师父,我对黄公覆归降一事,尚有疑虑,想请教朱君理。”

  诸葛亮忍不住开口。

  朱治抬头看向说话之人,见是个少年,眼中掠过一丝轻慢。

  “这位小兄弟如何称呼?”他略带轻视地问道。

  “此乃诸葛亮,是军师秦子璟的爱徒。此前草船借箭之计,便是出自他手。”

  刘备一脸自豪地介绍。

  朱治闻言,神色骤变,目光急忙转向秦牧——一个秦牧已是神机妙算,让他们连吃败仗,如今又多了个诸葛亮?

  此刻秦牧门下随便一个年轻 ** ,竟能施展草船借箭这等精妙计策,将周瑜玩弄于股掌之间?

  朱治内心骇然,后背沁出冷汗,生怕被秦牧识穿端倪。

  \"不愧是秦军师的高徒,果然强将手下无弱兵。\"朱治急忙挤出笑脸,连声奉承。

  诸葛亮仍神色沉静,只是眉头微蹙道:\"朱先生反复强调黄公覆对周瑜心生怨恨,有意归顺我主?\"

  \"但这些都只是你单方面说辞。敢问先生,如何证明黄盖不是诈降?\"

  此话一出,刘备顿时警觉。

  朱治似是早有预料,从容应答:\"公覆将军当众受周瑜杖责,三军将士皆亲眼目睹。刘使君若不信,大可派探子去南岸查证。\"

  诸葛亮一时语塞,不再追问。

  刘备眼中疑虑尽消,对黄盖投诚之事已确信不疑。

  当夜便设宴款待朱治,详细商议接应黄盖的诸般事宜。

  直至星月西沉,这场会面方在宾主尽欢中结束。

  刘备亲自将朱治送上渡船,目送小舟隐入夜色,朝着南岸渐行渐远。

  \"子璟真乃神机妙算!竟能料到江东会有大将暗中来投!\"

  \"更何况是黄盖这等孙氏两朝元老!\"

  \"如今他既 ** 江东粮草,又动摇敌军士气,我军胜算大增!\"

  刘备难掩兴奋,望向秦牧的目光满是钦佩。

  \"原来师父早预见周瑜不得军心,会有江东将领倒戈。\"

  \"师父洞若观火,亮受益匪浅。\"

  诸葛亮亦由衷赞叹。

  秦牧却忽然冷笑:\"主公与孔明莫非真以为,那黄盖是诚心来降?\"

  刘备与诸葛亮闻言皆怔。

  刘备稍加思索便恍然大悟,秦牧这番话分明是在质疑黄盖投诚的真实性。

  (以下内容保持故事脉络不变,精简修饰为:)

  \"诸葛军师方才也提出过疑虑,若仅凭朱治一面之词确实难以取信。\"刘备摩挲着下巴,\"但周瑜当众责罚黄盖四十军棍,此事在江东军中传得沸沸扬扬。只要派人查证属实,不就能证明其诚意么?\"

  他显然陷入了思维定式:既然黄盖确实受罚,那么归降必然属实。

  秦牧轻叩案几:\"主公为何认定受刑就等于真心?\"

  刘备一时语塞。须发皆白的老将遭受这般羞辱,愤而倒戈岂非合情合理?

  \"子璟此言倒让我困惑了。\"刘备苦笑着捋须。

  秦牧转而望向诸葛亮:\"孔明也这般认为?\"

  烛火映照下,诸葛亮羽扇微滞。电光火石间突然明悟:\"老师的意思是...这出苦肉计专为取信于我方?\"

  秦牧颔首而笑,案上茶汤泛起涟漪。好个周瑜,竟能狠心对三朝老臣下手。

  “这出戏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用苦肉计作引!”

  铺垫已足,秦牧终于揭开了谜底。

  刘备眉头微皱:“苦肉计?”转瞬间恍然大悟:“军师的意思是,黄盖并非真受周瑜责罚,而是自愿演这出苦肉戏?”

  秦牧颔首道:“只有如此,才能骗过我们,让诈降之计天衣无缝。”

  老刘虽不及孔明智谋超群,但近来长进不小,稍慢半拍便想通了其中玄机。

  诸葛亮却仍有疑虑:“即便黄盖以诈降混入我军,周瑜想靠他里应外合袭营,胜算依然渺茫。何必大费周章,让老将军受这般折磨?”

  刘备闻言亦露困惑,目光投向秦牧。

  “孔明问得妙。”秦牧执木棍拨弄炭火,火星噼啪跃起,“黄盖甘愿断骨流血,图谋的绝非仅仅是混入我军——这苦肉计,实为火攻铺路!”

  “火攻!”二字如惊雷炸响。

  秦牧并非依赖史书记忆妄断。他深知战场瞬息万变,此刻推论皆源于对两军强弱、天时地利、统帅性格的缜密推演——正如当年赤壁之战南北对峙,如今夏口两岸,历史正重演着相似的棋局。

  江畔烽烟再起,孙刘联军依仗水师之利,曹军仰仗步卒之威。如今江东军水师劲旅横江,玄德公步卒雄师镇岸。

  昔日曹孟德坐拥荆州,以逸待劳无惧持久之战。今日刘豫州同样手握荆襄,隔江对峙亦能稳若泰山。

  周公瑾远征在外,粮道漫长补给艰难,唯有速战方为上策。浩荡江面之上,欲求速胜,火攻便是不二法门。

  欲施火攻,需趁敌不备悄然逼近北岸;欲近北岸,唯有诈降一途;欲使诈降可信,唯有苦肉计可施。此连环妙计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朱治现身之际,秦牧当即识破其中玄机。\"火攻确是决胜良策。然黄盖诈降与火攻之间,究竟有何关联?\"孔明尚未参透其中奥妙。

  玄德公愈加困惑:\"既知黄盖诈降,军师方才为何不点破朱治?\"秦牧含笑反问:\"周瑜既自投罗网,若揭穿其计,如何顺水推舟全歼四万吴军?\"

  \"全歼周瑜四万大军?\"玄德公闻言精神大振,\"军师究竟有何妙计?\"

  秦牧不再卖关子,直接向老刘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谋划。

  \"黄盖假装投降使用苦肉计,就是为了麻痹我们,借着送粮的名义让船只靠近我军水寨。\"

  \"那些所谓的粮船,里面装的绝不是粮食,肯定塞满了火油、硫磺这些易燃物品。\"

  \"只要距离足够近,黄盖必然 ** 让船只冲进水寨。\"

  \"到时候我们的战船来不及疏散,瞬间就会被大火吞噬,连水陆营地都难逃厄运。\"

  \"一旦火势蔓延,水军覆灭,军心必然崩溃,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