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厉声呵斥,报出此人身份。
刘备收起笑容,剑眉微蹙,凝视着这个惊慌失措的宗亲。
\"琮儿琮儿......\"
他轻抚短须,暗自思量如何处置这个同宗晚辈。
秦牧早已看透主公心思。
平心而论,刘琮投靠孙策与刘备为敌,确实可恨。
但刘表已故,刘备念在同宗之情,多半想留其性命。
如今刘备已掌控荆州,蒯越、蔡瑁等旧部势力皆已肃清。
经此一役,残余的亲刘表势力也被彻底剿灭。
此刻的刘琮,对刘备已构不成任何威胁。
若在曹操帐下,秦牧或许会建议斩草除根。
但刘备素来宽厚,从不赶尽杀绝。
见主公无意杀戮,秦牧便也佯作未见。
\"玄德叔父饶命!\"
\"都是蒯越害死我父亲,强立我为荆州牧,逼我投靠孙策与您为敌。\"
\"所有恶行都是蒯越所为,侄儿被迫行事,实在身不由己!\"
\"我早就想归降叔父,都是蒯越阻拦!!\"
“望叔父念在同族之谊,饶侄儿一命吧!”
刘琮泪如雨下,未等刘备决断便伏地乞怜,更将蒯越谋害刘表之事尽数招供。
满堂哗然间,刘备猛然起身,神色骤变——原来刘表之死竟是蒯越弑主!
“蒯贼受景升公如此器重,竟行此禽兽之举!”
刘备怒发冲冠,剑鞘砸地铮鸣:“早知这狼心狗肺之徒弑主求荣,真该将他凌迟处死!”
纵使刘表曾是敌手,如此悖逆人伦之事仍令他怒火中烧。
秦牧冷眼旁观。
史载刘表猝死本就蹊跷,如今看来定是蒯越与蔡瑁为保富贵, ** 旧主扶立刘琮,好向孙策献城求荣。
“景升公虽无雄才,却不失硬骨。”秦牧捻须道,“若他尚在,岂容荆州俯首孙策?蒯贼为家族权势,自然要除之而后快。”
刘备闻言彻悟,当即挥袖喝令:“即日起,蒯氏族人永不得入荆州官署!”
众将暗暗颔首。
这道谕令如同铡刀,将显赫百年的襄阳蒯氏彻底钉在耻辱柱上,再无翻身之机。
“至于刘琮...”
刘备瞥向那瑟瑟发抖的身影,嗤笑中带着悲凉:“景升公生前为他废长立幼,殊不知亲生儿子竟认贼作父!”
\"这等狼心狗肺之徒,主公若不除之,岂不玷污了一世英名!\"
\"恳请主公立即处决此贼!\"
秦牧心念电转,转而力劝刘备诛杀刘琮。
刘琮面如土色,万万没料到嫁祸蒯越不成,反将自身陷于死地。
\"叔父明察!\"
\"侄儿实乃受蒯越挟持,忍辱偷生只为等待时机。\"
\"本欲寻机脱身投奔叔父,求叔父替侄儿报杀父之仇!\"
刘琮慌忙跪地叩首,连声辩解。
\"放屁!\"
甘宁怒喝一声,飞起一脚将其踹翻。
\"我军登岸时你们早已溃散,蒯越的人哪还有暇看管你。\"
\"我擒获你时,你分明混在江东败兵中企图逃往柴桑。\"
\"若真心归降,为何要往敌营逃窜?\"
刘琮被问得哑口无言,支支吾吾间冷汗涔涔。
\"刘琮,你骗得了旁人,却休想瞒过我秦牧。\"
\"蒯越弑杀刘表拥立你为傀儡,你心里怕是感激不尽吧?\"
\"你何曾想过为父 ** ,更无真心归顺之意。\"
\"你处心积虑的,不过是借刀 ** ,妄想重掌荆州权柄!\"
秦牧字字诛心,将刘琮的算计尽数拆穿。
刘琮瘫软如泥,脸上伪装的委屈早已化作惊惶羞愧。
任谁都看得出,他是被揭穿阴谋后原形毕露。
刘备剑眉紧蹙,沉声喝道:
\"我素来不愿赶尽杀绝,本想饶你一命。\"
\"可惜你这等背祖忘宗之徒,不配活在世上!\"
\"来人,拖出去斩了!\"
侍卫应声上前,架起刘琮便往外拖。
刘备帐前,刘琮跪伏于地,战栗不止,连声告饶:
\"玄德叔父饶命!侄儿知错矣!\"
\"您素以仁德着世,求您网开一面——\"
话音未落,寒光闪过。
刘琮首级滚落尘埃。
忽闻一声厉喝自阶下传来:
\"大丈夫死则死耳,何作儿女态!\"
\"孙伯符何等英雄,竟与尔等鼠辈结盟,实乃奇耻大辱!\"
只见一名青衣文士虽被绳索紧缚,仍昂然而立。
刘备见其器宇不凡,心中暗赞,遂喝问:
\"吾乃荆州牧刘备,汝系何人?\"
那文士闻声抬首,神色先是一震,继而恢复从容:
\"在下江东讨逆将军帐下从事,九江鲁肃。\"
刘备目光微动,隐约记得孙策麾下确有此人。
此时秦牧眼中精光乍现。
鲁子敬!
东吴四英将居末席。
临阵制胜虽非其长,然运筹帷幄之高瞻远瞩,犹在周郎之上。
昔年曹操鲸吞荆襄,江东震动,群臣皆劝孙权归降。
唯鲁肃力排众议,首倡孙刘结盟抗曹之策。
赤壁战后,更力主借荆州与刘备,苦心维系孙刘联盟。
其战略眼光之远大,堪称三国翘楚。
鲁肃胸怀天下,心中谋划始终是辅佐孙权北伐中原。
然而他离世后,吕蒙、陆逊之徒皆无长远谋略,只会迎合孙权短浅的心思。
最终背弃盟约偷袭关羽,夺取荆州。
荆州虽得,孙权志得意满。
怎知从此孙刘两家,皆与天下无缘。
世人嘲笑江东多庸碌之辈,唯鲁肃在这群见识短浅之人中,堪称独具慧眼的战略家。
周瑜之才,至多仅算得半个。
如此大才既入刘备之手,秦牧岂会坐视不理?
他当即在刘备耳畔低语:\"主公,鲁子敬有辅佐 ** 之才,须得设法招揽。\"
刘备闻言,眼中精光闪动,惊喜地望向被缚的鲁肃。
又一位辅国良才从天而降?
刘备仔细端详鲁肃,这位相貌 ** 的儒生,全然不似秦牧那般英挺出众,也不像诸葛亮那般器宇轩昂。
鲁肃看上去朴实木讷,毫无过人之处。
\"既得子璟举荐,此子必有大才无疑...\"
刘备按下疑虑,亲自为鲁肃松绑。
方才还慷慨陈词的鲁肃,见状怔住,一时茫然。
\"备久慕先生高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方才多有得罪,还望先生见谅。\"
刘备言辞恳切,执礼甚恭。
鲁肃恍惚半晌,方才回神。
\"素闻刘使君礼遇贤士,果然名不虚传。\"
「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鲁肃眼底泛起波澜,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只是他何等人物,转念便洞悉刘备这番礼贤下士的深意。
「子敬不过是淮南一介布衣,竟蒙刘使君垂青,实在惶恐。」
「然子敬虽愚钝,犹知忠义二字。」
「孙将军待我恩重如山,子敬唯有效死以报!」
这番铿锵之语,已然表明心迹。
未等刘备开口招揽,便被堵住了话头。
刘备一时语塞,只得将目光投向身旁青年。
「听闻名震江淮的鲁子敬,竟是这般愚忠之人!」
秦牧突然冷笑。
鲁肃闻言色变,打量着这位素未谋面的谋士,眉宇间浮现困惑。
此人究竟何方神圣?
「当今天下大乱,正是君臣互择之时。」
「阁下胸怀韬略,本当辅佐我主这般明君,共图大业。奈何明珠暗投,委身孙策帐下。」
「岂非愚不可及?」
秦牧语出惊人。
寥寥数语,竟将其抱负一语道破。
「此人怎会如此了解我?」
鲁肃暗自惊诧,目光中探究之意更浓。
稍作沉吟,便正色反驳:
「我主雄才大略,威震江东,当世豪杰!」
「子敬能得遇如此明主,何来明珠暗投之说?」
秦牧却摇头轻笑:
「孙策用兵如神,所向披靡,确不负小霸王之名。」
「可惜其人有两大致命缺陷,注定难成霸业!」
五百零一
鲁肃面色骤变。
刘姓老者亦竖起耳朵,想听听威震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在秦牧口中究竟有何不足之处。
\"孙策第一桩短处,便是性情暴戾嗜杀。\"
\"当年他扫平江东之时,多少豪杰志士枉死其刀下,真可谓尸横遍野,血染山河!\"
\"他人诛戮异己,或为震慑宵小,或为报血海深仇。\"
\"孙策 ** ,却往往全凭心意,毫无章法。\"
\"名士高岱,不过因答问时多说了几句'不知',便被他扣上藐视之罪当场处决。\"
\"道士于吉,区区一介方士,只因在百姓间有些声望,便触了孙策逆鳞,非要斩之而后快。\"
\"但凡看谁不顺眼,他便是刀剑相向。\"
\"正因如此,孙氏虽踞江东多时,帐下文臣武将,除却自家宗亲,余者尽是当年随他渡江的旧部。\"
\"肯真心效命又受重用的江东才俊,十指可数。\"
\"究其根由,正是他残暴嗜杀,尽失人心!\"
\"子敬先生,且扪心自问,如此暴君,可配得上明主之称?可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秦牧目光炯炯逼视鲁肃,字字铿锵。
鲁肃胸膛剧烈起伏,眸中波澜迭起,显然这番话已令他心潮难平。
\"孙策第二处致命缺陷,便是轻佻无防!\"
\"身为一方之主,肩负三军将士与黎民百姓的生死荣辱。\"
\"既居此位,就该明白己身性命早非私有,而是系着万千生灵的存亡!\"
\"孙策在江东结仇无数,却仗着武艺超群,时常只带三五侍从便纵马游猎,毫无戒备之心。\"
\"这般行径,往轻了说是年少轻狂,往重了讲就是毫无人君担当。\"
\"若他真遭仇家毒手,致使江东再陷战火,又有多少无辜要为此丧命!\"
\"试问青史所载,可有哪位明君如他这般鲁莽无备,肆意妄为?\"
\"一个连自己性命都不知珍重之人,岂能活到逐鹿中原,问鼎九州之日?\"
秦牧的嘴角扬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将孙伯符的第二处致命弱点道破。
史册中那位小霸王,正是栽在这第二道命门上,终究丧命于仇敌的刀锋之下。
鲁子敬陷入长久的缄默。
眸中原本燃烧的斗志,此刻犹如被冰水浇透,正随着对方的话语逐渐瓦解。
\"此人竟能将伯符将军的命脉剖析得如此透彻?\"
\"难不成,他就是...\"
鲁肃蓦然抬首,目光如电射向秦牧:\"阁下莫非就是秦子璟?\"
秦牧笑而不语。
一旁的刘玄德挺直腰板,语气中难掩自豪:\"正是备之军师祭酒,秦牧秦子璟!\"
鲁子敬身形微颤,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重新审视眼前之人。
\"这就是那个运筹帷幄,助刘皇叔鲸吞荆襄的布衣谋士?\"
\"莫非连公瑾的连环计,也是被他...\"
无数惊雷般的猜想在鲁肃脑中炸响。
\"子敬所料不差。\"
\"自黄公覆献苦肉计诈降那日起,子璟便已洞悉公瑾欲施火攻,要焚我五万雄师!\"
\"昨夜斩黄盖,破周郎,毁你江东布局,全系子璟妙算。\"
刘备收起笑容,剑眉微蹙,凝视着这个惊慌失措的宗亲。
\"琮儿琮儿......\"
他轻抚短须,暗自思量如何处置这个同宗晚辈。
秦牧早已看透主公心思。
平心而论,刘琮投靠孙策与刘备为敌,确实可恨。
但刘表已故,刘备念在同宗之情,多半想留其性命。
如今刘备已掌控荆州,蒯越、蔡瑁等旧部势力皆已肃清。
经此一役,残余的亲刘表势力也被彻底剿灭。
此刻的刘琮,对刘备已构不成任何威胁。
若在曹操帐下,秦牧或许会建议斩草除根。
但刘备素来宽厚,从不赶尽杀绝。
见主公无意杀戮,秦牧便也佯作未见。
\"玄德叔父饶命!\"
\"都是蒯越害死我父亲,强立我为荆州牧,逼我投靠孙策与您为敌。\"
\"所有恶行都是蒯越所为,侄儿被迫行事,实在身不由己!\"
\"我早就想归降叔父,都是蒯越阻拦!!\"
“望叔父念在同族之谊,饶侄儿一命吧!”
刘琮泪如雨下,未等刘备决断便伏地乞怜,更将蒯越谋害刘表之事尽数招供。
满堂哗然间,刘备猛然起身,神色骤变——原来刘表之死竟是蒯越弑主!
“蒯贼受景升公如此器重,竟行此禽兽之举!”
刘备怒发冲冠,剑鞘砸地铮鸣:“早知这狼心狗肺之徒弑主求荣,真该将他凌迟处死!”
纵使刘表曾是敌手,如此悖逆人伦之事仍令他怒火中烧。
秦牧冷眼旁观。
史载刘表猝死本就蹊跷,如今看来定是蒯越与蔡瑁为保富贵, ** 旧主扶立刘琮,好向孙策献城求荣。
“景升公虽无雄才,却不失硬骨。”秦牧捻须道,“若他尚在,岂容荆州俯首孙策?蒯贼为家族权势,自然要除之而后快。”
刘备闻言彻悟,当即挥袖喝令:“即日起,蒯氏族人永不得入荆州官署!”
众将暗暗颔首。
这道谕令如同铡刀,将显赫百年的襄阳蒯氏彻底钉在耻辱柱上,再无翻身之机。
“至于刘琮...”
刘备瞥向那瑟瑟发抖的身影,嗤笑中带着悲凉:“景升公生前为他废长立幼,殊不知亲生儿子竟认贼作父!”
\"这等狼心狗肺之徒,主公若不除之,岂不玷污了一世英名!\"
\"恳请主公立即处决此贼!\"
秦牧心念电转,转而力劝刘备诛杀刘琮。
刘琮面如土色,万万没料到嫁祸蒯越不成,反将自身陷于死地。
\"叔父明察!\"
\"侄儿实乃受蒯越挟持,忍辱偷生只为等待时机。\"
\"本欲寻机脱身投奔叔父,求叔父替侄儿报杀父之仇!\"
刘琮慌忙跪地叩首,连声辩解。
\"放屁!\"
甘宁怒喝一声,飞起一脚将其踹翻。
\"我军登岸时你们早已溃散,蒯越的人哪还有暇看管你。\"
\"我擒获你时,你分明混在江东败兵中企图逃往柴桑。\"
\"若真心归降,为何要往敌营逃窜?\"
刘琮被问得哑口无言,支支吾吾间冷汗涔涔。
\"刘琮,你骗得了旁人,却休想瞒过我秦牧。\"
\"蒯越弑杀刘表拥立你为傀儡,你心里怕是感激不尽吧?\"
\"你何曾想过为父 ** ,更无真心归顺之意。\"
\"你处心积虑的,不过是借刀 ** ,妄想重掌荆州权柄!\"
秦牧字字诛心,将刘琮的算计尽数拆穿。
刘琮瘫软如泥,脸上伪装的委屈早已化作惊惶羞愧。
任谁都看得出,他是被揭穿阴谋后原形毕露。
刘备剑眉紧蹙,沉声喝道:
\"我素来不愿赶尽杀绝,本想饶你一命。\"
\"可惜你这等背祖忘宗之徒,不配活在世上!\"
\"来人,拖出去斩了!\"
侍卫应声上前,架起刘琮便往外拖。
刘备帐前,刘琮跪伏于地,战栗不止,连声告饶:
\"玄德叔父饶命!侄儿知错矣!\"
\"您素以仁德着世,求您网开一面——\"
话音未落,寒光闪过。
刘琮首级滚落尘埃。
忽闻一声厉喝自阶下传来:
\"大丈夫死则死耳,何作儿女态!\"
\"孙伯符何等英雄,竟与尔等鼠辈结盟,实乃奇耻大辱!\"
只见一名青衣文士虽被绳索紧缚,仍昂然而立。
刘备见其器宇不凡,心中暗赞,遂喝问:
\"吾乃荆州牧刘备,汝系何人?\"
那文士闻声抬首,神色先是一震,继而恢复从容:
\"在下江东讨逆将军帐下从事,九江鲁肃。\"
刘备目光微动,隐约记得孙策麾下确有此人。
此时秦牧眼中精光乍现。
鲁子敬!
东吴四英将居末席。
临阵制胜虽非其长,然运筹帷幄之高瞻远瞩,犹在周郎之上。
昔年曹操鲸吞荆襄,江东震动,群臣皆劝孙权归降。
唯鲁肃力排众议,首倡孙刘结盟抗曹之策。
赤壁战后,更力主借荆州与刘备,苦心维系孙刘联盟。
其战略眼光之远大,堪称三国翘楚。
鲁肃胸怀天下,心中谋划始终是辅佐孙权北伐中原。
然而他离世后,吕蒙、陆逊之徒皆无长远谋略,只会迎合孙权短浅的心思。
最终背弃盟约偷袭关羽,夺取荆州。
荆州虽得,孙权志得意满。
怎知从此孙刘两家,皆与天下无缘。
世人嘲笑江东多庸碌之辈,唯鲁肃在这群见识短浅之人中,堪称独具慧眼的战略家。
周瑜之才,至多仅算得半个。
如此大才既入刘备之手,秦牧岂会坐视不理?
他当即在刘备耳畔低语:\"主公,鲁子敬有辅佐 ** 之才,须得设法招揽。\"
刘备闻言,眼中精光闪动,惊喜地望向被缚的鲁肃。
又一位辅国良才从天而降?
刘备仔细端详鲁肃,这位相貌 ** 的儒生,全然不似秦牧那般英挺出众,也不像诸葛亮那般器宇轩昂。
鲁肃看上去朴实木讷,毫无过人之处。
\"既得子璟举荐,此子必有大才无疑...\"
刘备按下疑虑,亲自为鲁肃松绑。
方才还慷慨陈词的鲁肃,见状怔住,一时茫然。
\"备久慕先生高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方才多有得罪,还望先生见谅。\"
刘备言辞恳切,执礼甚恭。
鲁肃恍惚半晌,方才回神。
\"素闻刘使君礼遇贤士,果然名不虚传。\"
「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鲁肃眼底泛起波澜,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只是他何等人物,转念便洞悉刘备这番礼贤下士的深意。
「子敬不过是淮南一介布衣,竟蒙刘使君垂青,实在惶恐。」
「然子敬虽愚钝,犹知忠义二字。」
「孙将军待我恩重如山,子敬唯有效死以报!」
这番铿锵之语,已然表明心迹。
未等刘备开口招揽,便被堵住了话头。
刘备一时语塞,只得将目光投向身旁青年。
「听闻名震江淮的鲁子敬,竟是这般愚忠之人!」
秦牧突然冷笑。
鲁肃闻言色变,打量着这位素未谋面的谋士,眉宇间浮现困惑。
此人究竟何方神圣?
「当今天下大乱,正是君臣互择之时。」
「阁下胸怀韬略,本当辅佐我主这般明君,共图大业。奈何明珠暗投,委身孙策帐下。」
「岂非愚不可及?」
秦牧语出惊人。
寥寥数语,竟将其抱负一语道破。
「此人怎会如此了解我?」
鲁肃暗自惊诧,目光中探究之意更浓。
稍作沉吟,便正色反驳:
「我主雄才大略,威震江东,当世豪杰!」
「子敬能得遇如此明主,何来明珠暗投之说?」
秦牧却摇头轻笑:
「孙策用兵如神,所向披靡,确不负小霸王之名。」
「可惜其人有两大致命缺陷,注定难成霸业!」
五百零一
鲁肃面色骤变。
刘姓老者亦竖起耳朵,想听听威震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在秦牧口中究竟有何不足之处。
\"孙策第一桩短处,便是性情暴戾嗜杀。\"
\"当年他扫平江东之时,多少豪杰志士枉死其刀下,真可谓尸横遍野,血染山河!\"
\"他人诛戮异己,或为震慑宵小,或为报血海深仇。\"
\"孙策 ** ,却往往全凭心意,毫无章法。\"
\"名士高岱,不过因答问时多说了几句'不知',便被他扣上藐视之罪当场处决。\"
\"道士于吉,区区一介方士,只因在百姓间有些声望,便触了孙策逆鳞,非要斩之而后快。\"
\"但凡看谁不顺眼,他便是刀剑相向。\"
\"正因如此,孙氏虽踞江东多时,帐下文臣武将,除却自家宗亲,余者尽是当年随他渡江的旧部。\"
\"肯真心效命又受重用的江东才俊,十指可数。\"
\"究其根由,正是他残暴嗜杀,尽失人心!\"
\"子敬先生,且扪心自问,如此暴君,可配得上明主之称?可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秦牧目光炯炯逼视鲁肃,字字铿锵。
鲁肃胸膛剧烈起伏,眸中波澜迭起,显然这番话已令他心潮难平。
\"孙策第二处致命缺陷,便是轻佻无防!\"
\"身为一方之主,肩负三军将士与黎民百姓的生死荣辱。\"
\"既居此位,就该明白己身性命早非私有,而是系着万千生灵的存亡!\"
\"孙策在江东结仇无数,却仗着武艺超群,时常只带三五侍从便纵马游猎,毫无戒备之心。\"
\"这般行径,往轻了说是年少轻狂,往重了讲就是毫无人君担当。\"
\"若他真遭仇家毒手,致使江东再陷战火,又有多少无辜要为此丧命!\"
\"试问青史所载,可有哪位明君如他这般鲁莽无备,肆意妄为?\"
\"一个连自己性命都不知珍重之人,岂能活到逐鹿中原,问鼎九州之日?\"
秦牧的嘴角扬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将孙伯符的第二处致命弱点道破。
史册中那位小霸王,正是栽在这第二道命门上,终究丧命于仇敌的刀锋之下。
鲁子敬陷入长久的缄默。
眸中原本燃烧的斗志,此刻犹如被冰水浇透,正随着对方的话语逐渐瓦解。
\"此人竟能将伯符将军的命脉剖析得如此透彻?\"
\"难不成,他就是...\"
鲁肃蓦然抬首,目光如电射向秦牧:\"阁下莫非就是秦子璟?\"
秦牧笑而不语。
一旁的刘玄德挺直腰板,语气中难掩自豪:\"正是备之军师祭酒,秦牧秦子璟!\"
鲁子敬身形微颤,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重新审视眼前之人。
\"这就是那个运筹帷幄,助刘皇叔鲸吞荆襄的布衣谋士?\"
\"莫非连公瑾的连环计,也是被他...\"
无数惊雷般的猜想在鲁肃脑中炸响。
\"子敬所料不差。\"
\"自黄公覆献苦肉计诈降那日起,子璟便已洞悉公瑾欲施火攻,要焚我五万雄师!\"
\"昨夜斩黄盖,破周郎,毁你江东布局,全系子璟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