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

  \"虽有关羽、张飞这等猛将,却缺乏谋士运筹帷幄。我料他终究难成气候。\"

  \"依我之见,他若想活命,唯有向吕布请降一途。\"

  荀彧面带从容自信,再次对刘备前途作出判断。

  就在曹操欲开口之际,亲卫急匆匆送来一道紧急军报。

  曹操命人当众宣读:

  \"刘备弃守海西,率残部西进汝南。\"

  \"撤离徐州时,吕布率军追击, ** 伏兵之计,大败而归。\"

  徐州突发变故,曹豹授首,张辽投效刘备!

  亲卫高声宣读最新军报时,整个议事厅骤然一静。

  端坐主位的曹操猛然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夺过密报。荀彧与郭嘉同时离席,三颗头颅几乎碰在一处。

  绢帛上墨迹犹新,详载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残卒转败为胜?\"

  \"诱敌深入而设伏?\"

  \"此等连环计竟是玄德手笔?\"

  曹操抚掌而叹,鹰目中迸出异彩。

  荀彧反复核验情报,眉间蹙起浅浅沟壑:\"此等用兵如神之策,绝非孙乾等属官所能谋划。\"

  经此提点,曹操猛然警觉:\"莫非有高人暗助?\"

  郭嘉轻捻胡须沉吟:\"淮泗之地,何人能瞒过陈宫之眼?更蹊跷的是,为何偏在刘备势微时来投?\"

  三人相顾无言。

  \"既不归附吕布,又不来投许都,反奔汝南...\"曹操指尖轻叩案几,\"莫非意在占据豫州要塞?\"

  重重疑云笼罩厅堂。直到荀彧广袖轻振,方才打破这凝滞的气氛。

  曹操凝视着地图上的宛城标记,沉声道:\"张济盘踞此地已久,如今必须拔除这颗眼中钉。\"

  郭嘉补充道:\"张济军中士气低落,此刻正是用兵良机。\"

  曹操微微颔首:\"即日筹备粮草,准备南下。\"

  与此同时,刘备正与部下在葛陵城内商议。

  宴席间,刘备举杯道:\"刘表坐拥荆襄,我等需谨慎行事。\"

  刘备如今麾下仅有三千残兵,潦倒前来投靠,不知刘表是否会嫌弃这点微薄兵力。

  他一边为秦牧斟酒,一边试探这位“使者”的口风。

  秦牧自然明白刘备的言外之意。

  当初刘备手握两万大军,实力雄厚,若投奔刘表,必受礼遇。如今徐州已失,落魄至此,只怕刘表家大业大,瞧不上这点人马,待他冷落。

  一旁侍酒的秦艾暗自为秦牧紧张。

  荆州近在咫尺,兄长假冒刘表使者的谎言即将揭穿,到时如何自处?

  秦牧却悠然饮酒,淡淡道:“兵马不过小事,下官赠使君一万精兵便是。”

  刘备手腕一颤,杯中酒液洒出几滴。

  关羽、张飞等人亦是面露惊色,齐齐望向秦牧。

  好大的口气!

  秦牧智谋过人,众人皆知。

  但张口便送一万兵马,未免太过狂妄。

  那一万士卒岂是儿戏?莫非真有仙术,能撒豆成兵?

  “子璟……如何赠我万人?”刘备的语调满含怀疑。

  秦牧举杯环视,从容道:“汝南境内盘踞十余支黄巾余部,何仪、刘辟、龚都、黄邵等大小渠帅,多则拥兵上万,少则数千。使君若能收服其中几支,兵马何愁不足?”

  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

  张飞猛拍桌案,兴奋喊道:“秦子璟说得对!这些黄巾贼不就是现成的兵源?”

  “咱们收编他们,还怕没兵可用!”

  刘备虽面露喜色,却仍有迟疑。

  \"若能招安黄巾军,确实可以扩充我军兵力。\"

  \"只是我仅有三千部众,长途跋涉而来,粮草补给都很紧张。\"

  \"以目前的实力,想在短期内击败黄巾军并收编其部众,恐怕并非易事。\"

  秦牧微微一笑。

  老刘的担忧,他早已考虑在内。

  之所以选择汝南这条路线前往荆州,正是为了顺道解决刘备兵力不足的困境。

  倘若仅凭三千兵马就想拿下荆州,未免太小觑刘表了。

  这位荆州牧固然偏安一隅,但绝非庸碌之辈。

  毕竟他曾与曹操数次交锋,实力不容小觑。

  \"若要招降黄巾军,何须大动干戈?\"

  秦牧意味深长地说道。

  刘备闻言一愣。

  关羽等人也面露困惑。

  \"刘使君向来以仁义着称,在黄巾军中颇有声望。\"

  \"在下的护卫周仓就曾是黄巾军出身,正是仰慕使君仁德之名,才随我前往徐州投效。\"

  \"如今汝南黄巾中的刘辟、龚都二位渠帅,对使君更是仰慕已久。\"

  \"只需派使者送上一封劝降信,二人必定率众来投。\"

  \"如此不需一兵一卒,就能获得上万兵马。\"

  秦牧直截了当地道出其中奥妙。

  这正是刘备推行王道、树立仁义之名的好处。

  无论身处何地,即便再落魄,凭着仁德之名就能招揽人才。

  历史上官渡之战时,刘辟、龚都听闻刘备将至就主动归顺。

  秦牧此举不过是让刘备提前获得本应在后期才有的兵力。

  \"我竟有如此声望,能让刘辟、龚都主动来投?\"

  刘备眼中闪烁着惊喜,显然没料到自己有这般影响力。

  秦牧微微一笑,说道:“刘使君若是怀疑自己的声名,不妨一试便知。”

  刘备对秦牧的谋划深以为然,当即采纳其计策,写下一封书信,派人前去招降刘辟与龚都。

  ……

  七日之后。

  葛陵城外东南方向,两支数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而来。

  信使抢先入城禀报,带来了令刘备欣喜若狂的捷报——

  刘辟和龚都接到招降信后,二话不说便率部归顺,各自带领五千人马日夜兼程赶来投奔。

  两军相加,足有一万之众!

  转眼之间,刘备的兵力便恢复如初。

  “子璟,你真是……真是……”

  刘备激动地望着秦牧,眼中满是钦佩与感激,一时语塞。

  秦牧从容起身,拱手淡然道:“恭喜刘使君,如今得精兵一万,又添两员猛将,实力大增。”

  “既然大事已成,牧也该告辞了。”

  说罢,他转身便要离去。

  刘备的笑容瞬间凝固,急忙拦住他追问:“子璟何出此言?你先前不是说,要带我去见刘景升吗?”

  秦牧轻叹一声,故作无奈道:“实不相瞒,我并非荆州使者。”

  刘备闻言,一时怔在原地。

  暮色沉沉,营帐内灯火昏黄。

  秦牧迎上刘备探究的目光,沉声道:“与其等使君识破,不如坦诚相告。”

  刘备眉头微蹙:“子璟此话,备实在不解。”

  关羽抚须沉吟,张飞已按捺不住,粗声道:“秦子璟!你既非刘表派来的,为何要戏耍俺大哥?”

  秦牧不慌不忙,拱手一礼:“在下确是荆州秦氏子弟,此事千真万确。”

  他目光诚挚,缓缓解释:“只因仰慕刘使君仁德之名,不忍见使君困于徐州绝境,故特来相助。奈何我一介布衣,恐使君不肯采纳良策,才不得已借刘表之名。若有冒犯,还望使君海涵。”

  这番话真假参半。投效是真,但“仰慕仁德”不过是说辞。他深知人性——若轻易投靠,必被轻视;唯有让刘备主动相请,方能得其重用。

  昔年诸葛亮三拒刘备,未必不是精心设计。今 ** 秦牧,亦要效仿此法。

  刘备听罢,眼中疑云渐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了然。

  四下打量,刘表不会无缘无故派使者来徐州联络感情。

  更别提还要劝他放弃徐州,远赴荆州投靠。

  这桩疑案始终萦绕心头。

  今日秦牧坦诚相告,他才恍然大悟。

  “备区区微名,竟劳子璟跋涉千里,救我于水火。”

  “子璟恩重,备实在铭感五内!”

  知晓 ** 的刘备非但不怪秦牧隐瞒,反觉这份情谊愈发珍贵。

  秦牧眉间郁色亦散。

  果然不出所料,刘玄德确有明主之量。

  寻常君主若知臣下设计,纵使出于好意,也难免芥蒂暗生。

  这位刘皇叔却不同。

  只要行事为他着想,便是善意欺瞒亦能化作知遇之恩。

  “不过绵薄之力,使君言重了。”

  “既已说明原委,牧就此告辞。”

  秦牧长揖及地,拂袖欲行。

  望着那道清瘦背影,刘备眼中忽现灼灼光华。

  他原以为秦牧已是刘景升帐下谋士,这般奇才终难为己所用。

  谁曾想天意弄人,此人竟是布衣之身。

  这分明是苍天赐予的良机——若能得此良佐,何愁汉室不兴?

  怎能不喜!

  欣喜若狂。

  “子璟且慢!”

  刘备快步上前,再次拦住秦牧。

  秦牧心知肚明,却故作不解。

  刘备整了整衣冠,深深一揖:

  “我身为汉室宗亲,立志复兴汉室,救济黎民!”

  “怎奈才疏学浅,徒有报国之心,却无安邦之才,实在力不从心。”

  “如今天佑大汉,让我得遇子璟这般栋梁之材,总算看到希望。”

  “恳请子璟出山相助,我愿以师礼相待!”

  “子璟若不相助,天下苍生何望!”

  “刘备,拜请!”

  终于!

  刘备道出心声。

  此言一出。

  众人皆惊。

  谁都明白,刘备这是要拜这年轻人为军师!

  请二十岁的年轻人做诸侯谋士,古今未有。

  却无人异议。

  就连傲气的关羽,也默然不语。

  自淮水相逢,秦牧的神机妙算,早已令众人折服。

  关羽最清楚,兄长要兴复汉室,正需这般良才。

  而秦牧,就是能助他实现理想之人。

  “这…”

  “承蒙使君厚爱,牧惶恐。”

  “只是牧年轻识浅,又是布衣,恐怕有负使君重托。”

  刘备见对方推辞,顿时急得面红耳赤,当即再次恳切相求。

  只见他双腿微屈,竟显露出要下跪的姿态。

  秦牧心头一震,未曾料到刘皇叔招贤纳士竟至这般程度,竟要行此大礼。

  先前再三推辞,不过是为彰显自身分量。

  但若真让主公跪拜,那便是僭越臣子本分了。

  \"主公万不可如此!\"

  秦牧疾步上前扶住刘备。

  随即郑重其事地整理衣冠,向刘备深施一礼:

  \"明公仁德之名天下皆知,牧素来景仰。\"

  \"既蒙明公垂青,牧必竭尽全力,助明公兴复汉室!\"

  刘备这才长舒一口气,喜不自胜道:

  \"速备酒宴!今日定要与子璟畅饮尽兴!\"

  于是在葛陵城中,一场盛宴就此展开。

  这场宴席既是庆贺得遇秦牧这位军师,亦是为刘辟、龚都二将接风。

  一日之间,既得贤士又添精兵强将。

  刘备开怀畅饮,关羽、张飞、糜竺等文武官员亦轮番向这位新任\"子璟军师\"敬酒。

  酒过三巡,刘备渐渐收敛笑意。

  \"子璟,如今我军初具规模,下一步该当如何?\"

  秦牧放下酒杯,从容应答:

  \"自当挥师西进,直取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