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李商隐)-《每日一诗》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不是笑问君。

  隋宫遗事,兴衰之叹

  在历史的长河中,隋朝的宫殿犹如一颗璀璨却又短暂的流星,划过岁月的天际,留下无尽的故事与叹息。李商隐的《隋宫》,恰似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那尘封已久的历史大门,让后人得以一窥隋宫昔日的繁华与落寞。

  紫泉宫殿锁烟霞,那紫泉宫阙,曾经是何等的壮丽辉煌。宫殿的墙壁高大厚实,由巨大的砖石砌成,表面涂抹着鲜艳的朱红色颜料,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威严的气息。宫殿的屋顶,覆盖着一片片琉璃瓦,琉璃瓦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泽,恰似天边的彩虹降临人间。宫阙周围,烟霞缭绕,宛如仙境一般。这里曾是隋炀帝的行宫,他在这里度过了无数个纸醉金迷的日夜。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宫殿被岁月的尘埃所笼罩,那曾经的繁华如梦如幻,只留下一片寂静与荒凉。“锁烟霞” 三个字,仿佛将那曾经的热闹与如今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与兴衰的变幻。

  欲取芜城作帝家,隋炀帝的野心勃勃,促使他想要将那芜城改建成自己的帝家。芜城,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但在隋炀帝的眼中,它却成为了他展示皇权与奢华的新舞台。他下令征集大量的民夫,从全国各地运来珍贵的木材、石料和各种奇珍异宝。民夫们在监工的皮鞭下,日夜劳作,疲惫不堪。他们开山凿石,伐木运料,许多人因过度劳累而倒在了工地上,再也没有起来。而隋炀帝却丝毫不在意民夫的死活,他只关心宫殿的建造进度和奢华程度。一座座新的宫殿在芜城拔地而起,宫殿内装饰得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倘若不是那象征着皇权的玉玺最终落入了李渊这位日角隆准的帝王之手,隋炀帝恐怕会继续他那奢华无度的巡游之旅,乘坐着华丽的锦帆龙舟,一直航行到天涯海角。他在位期间,多次巡游江南,那场面可谓是浩浩荡荡。龙舟长达数百尺,高数十尺,船上装饰着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龙舟的船头雕刻着精美的龙头,张着血盆大口,仿佛要吞噬一切。船尾则是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尾,在水中摆动,泛起层层涟漪。随行的船只更是不计其数,它们满载着宫女、宦官、大臣和各种生活用品。沿途的百姓们被迫为船队提供食物和物资,许多地方因此而民不聊生。隋炀帝却在龙舟上尽情享乐,他看着两岸的美景,与宫女们嬉戏玩乐,丝毫不顾百姓的死活。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如今,隋朝早已灭亡,曾经那热闹非凡的隋宫也已化为废墟。当年隋炀帝为了在夜游时观赏萤火虫的美景,下令在宫中大量收集萤火虫,并将它们放飞。如今,那些曾经闪烁着荧光的地方,只剩下一片腐草,再也看不到萤火虫的踪迹。而那隋堤上的杨柳,曾经是隋炀帝南游时的遮阴之物,如今却只能在黄昏时分,陪伴着归巢的暮鸦。它们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衰败。那曾经盛极一时的隋朝,如今只剩下这残垣断壁和无尽的传说,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妄图阻挡它的人都将被无情地碾碎。

  李商隐站在这片废墟之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隋朝的灭亡并非偶然,而是隋炀帝的荒淫无道、穷奢极欲所致。他以这首《隋宫》,不仅是在缅怀那段逝去的历史,更是在警示后人,要以史为鉴,不可重蹈覆辙。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隋宫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成为人们心中一段关于兴衰荣辱的深刻记忆,时刻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和平与繁荣,莫让贪婪和欲望蒙蔽了双眼,否则,必将落得个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