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每日一诗》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失意中的慰藉与期许

  在大唐那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科举考试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通往仕途的桥梁。綦毋潜,这位才华横溢的学子,怀揣着满腔的抱负,踏上了科举之路。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这一次,他落第了。好友王维得知此消息后,心中满是感慨与担忧,决定为綦毋潜送行,给予他安慰与鼓励。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王维与綦毋潜漫步在长安的街头,王维轻声说道:“如今这是圣明的时代,世间的英才都纷纷前来为朝廷效力。” 他目光坚定,望着远方,仿佛看到了大唐繁荣昌盛的未来。“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自然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綦毋潜微微点头,脸上却难掩失落之色。他深知,自己虽满怀壮志,却在这科举的道路上遭受了挫折。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王维继续说道:“曾经那些隐居山林的贤士,如今也都纷纷出山,不再留恋那闲适的隐居生活。你也不应再想着归隐,而应振作起来,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 綦毋潜听着王维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明白,王维是在鼓励他不要放弃,要勇敢地面对挫折。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王维拍了拍綦毋潜的肩膀,安慰道:“此次未能高中,只是因为机缘未到,并非是你的才华不够。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自己的道路。” 綦毋潜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王维是他真正的知己,能够理解他的痛苦与无奈。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王维关切地说道:“你在归乡的途中,会经过江淮之地,那时正值寒食节。到了京洛,天气渐暖,你便要缝制春衣了。一路上,你要多多保重自己。” 綦毋潜心中感动不已,王维的细心关怀让他在这失意的时刻感受到了温暖。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王维在长安道上摆下了酒宴,为綦毋潜饯行。两人相对而坐,举杯共饮。王维望着綦毋潜,眼中满是不舍:“今日我们在此分别,你我虽志同道合,却不得不暂时分离。” 綦毋潜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多谢你的情谊,我会铭记于心。”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王维望着綦毋潜,想象着他归乡的情景:“你很快就要乘船踏上归乡之路,不久之后,便能回到家中,轻轻拂开那久未开启的柴门。” 綦毋潜的脑海中浮现出家乡的画面,心中涌起一股思念之情。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王维仿佛看到了綦毋潜孤独的身影,在远方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远处的树木,像是陪伴着他的行客,而那座孤城,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凄凉。綦毋潜望着王维,心中满是感动:“有你这样的知己,我虽落第,却也不再感到孤单。”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王维紧紧握住綦毋潜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此次只是你的才华暂时未被赏识,不要因此而灰心丧气。你要相信,在这世上,你并不孤单,还有许多像我一样的知音,在支持着你。” 綦毋潜眼中闪烁着泪花,他感受到了王维的真挚情谊。

  在这分别的时刻,王维的心中充满了对綦毋潜的不舍与担忧。他深知,科举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他相信,綦毋潜一定能够振作起来,重新踏上追求梦想的道路。而綦毋潜,也在王维的鼓励与安慰中,感受到了力量与希望。他决定,回到家乡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才华,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

  王维的这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这简短的诗句中,蕴含着无尽的温暖与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