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杜甫)-《每日一诗》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怀古迹:武侯遗风,千古浩叹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岁月的天空,引得后人无尽追思。杜甫,这位心怀家国、笔触饱含深情的诗人,在游历古迹的旅程中,来到了武侯祠,面对这承载着诸葛亮传奇一生的圣地,他心中感慨万千,挥笔写下《咏怀古迹五首?其五》,以诗为笺,缅怀这位绝代英才。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踏入武侯祠,诸葛亮的大名如雷贯耳,响彻古今,仿佛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在广袤的宇宙间久久回荡。祠中,诸葛亮的遗像庄严肃穆地矗立着,他羽扇纶巾,目光深邃而坚毅,仿佛在俯瞰着世间的沧桑变迁。那神情,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清高之气,让人不禁心生敬畏。杜甫凝视着这尊遗像,心中涌起无限的敬意。诸葛亮,这位被后世尊为宗臣的伟大人物,他的智慧、忠诚与担当,如同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止。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兴复汉室的大业,为蜀汉的建立与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这遗像前,杜甫仿佛能感受到诸葛亮那穿越千年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正义与理想。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遥想当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远的谋略,在乱世中为刘备指明了三分天下的方向。他精心运筹,巧妙谋划,如同一位高超的棋手,在复杂的局势中纵横捭阖。从隆中对策时的高瞻远瞩,到赤壁之战中的神机妙算,再到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与勇气。他的谋略,如同在万古云霄中独展风姿的一片羽毛,轻盈却又无比珍贵,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诸葛亮以其独特的才华和谋略,脱颖而出,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功绩,不仅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更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智慧财富。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在历史的长河中,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屈指可数。伊尹,辅佐商汤成就霸业,奠定了商朝的百年基业;吕尚,辅佐周武王伐纣,建立了西周王朝。诸葛亮与他们相比,才华与功绩难分伯仲。他同样有着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中从容应对,指挥若定。而与西汉的萧何、曹参相比,诸葛亮的才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萧何善于治国理政,曹参以稳健着称,但在诸葛亮面前,他们似乎都稍显逊色。诸葛亮不仅能够治理好国家,还能在军事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的一生,展现了全方位的卓越才能,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外交,都有着非凡的建树。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尽管诸葛亮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有着兴复汉室的坚定决心,但历史的潮流却难以阻挡。汉室的国运已然衰落,如同夕阳西下,大势已去。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但他依然毫不退缩,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依然日夜操劳,为了蜀汉的军务奔波不息。他率军北伐,多次与曹魏展开激烈的战斗,尽管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还是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他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但正是这种悲剧,更凸显了他的伟大与坚韧。他的忠诚和执着,如同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杜甫站在武侯祠中,望着诸葛亮的遗像,心中满是感慨。他仿佛看到了诸葛亮一生的奋斗历程,看到了他的辉煌与无奈。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诸葛亮的赞美与缅怀,更是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像诸葛亮这样的英雄人物,却能以其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能,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杜甫的这首诗,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至今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让我们感受到诸葛亮的伟大精神和历史的沧桑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