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唐代 韩翃 着)-《每日一诗》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暮春的长安城,宛如一位身披柳絮霓裳的仙子,轻盈地舞动着,落英缤纷,如五彩斑斓的花瓣雨,无处不弥漫着醉人的芬芳。寒食节的这一天,东风宛如一位温柔的画师,轻轻拂过皇城中的柳树,柳枝便如婀娜多姿的舞者,随风翩翩起舞,展现出一种柔美而宁静的风姿。

  傍晚,皇宫里开始传递蜡烛,那蜡烛仿佛是皇帝赐予的明珠,在黑暗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袅袅的轻烟如同仙女的丝带,从皇宫中袅袅升起,悠悠地飘向了那些得到皇帝恩赐的天子近臣的家中。

  “春城无处不飞花”,诗人以一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了暮春时节长安城的景象。飞花,即飘落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而“无处不飞花”则强调了这种美丽与短暂的普遍性,使得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好之中。

  “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寒食节这一天的景象。东风,即春风,它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使其摇曳生姿。御柳,即皇城中的柳树,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尊贵。而“斜”字则巧妙地描绘了柳枝随风摇摆的动态美,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皇权的一种微妙态度。

  “日暮汉宫传蜡烛”,诗人笔锋一转,将视线转向了皇宫内部。在寒食节这个禁火的日子里,皇宫里却开始传递蜡烛。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皇宫的特权与奢华,更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差异与不公。在普通人只能吃冷食的寒食节,皇宫里却灯火通明,这种对比无疑加深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与讽刺。

  “轻烟散入五侯家”,诗人继续揭示了这种阶层差异。五侯,即当时朝廷中的权贵显宦。他们不仅享受着皇宫的特权与奢华,更在寒食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得到了皇帝的特殊恩赐——蜡烛。轻烟从皇宫飘散出来,悠悠地飘向了五侯家,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皇权的威严与尊贵,更揭示了权贵们的显赫地位与特权生活。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禁止生火,只吃冷食,以纪念忠臣介子推。诗人通过寒食节这一特定时节和皇宫中的特权现象,巧妙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阶层差异与不公。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深层寓意,引发了读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反思。

  尽管《寒食》是一首以寒食节为题材的诗歌,但诗人并没有过多地渲染节日的欢乐与热闹。相反,他以一种平静而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这一天的景象与氛围。这种平静与深沉不仅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也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