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进城!-《我只想打猎养娇妻,你让我称帝?》

  林玄的院子里,商队的人选已经敲定。

  “玄哥儿,真要带上我?”

  赵小六指着自己的鼻子,脸上的神情,混杂着受宠若惊与不敢置信。

  他感觉心脏在胸腔里砰砰直跳。

  林玄正在检查一架临时改造的、可以由人拖拽的雪橇.

  闻言眼皮都没抬一下。

  “怎么,你有意见?”

  “没……没意见。”

  赵小六脖子一缩,赶紧像拨浪鼓一样摇头。

  旁边,正在用一块油布蘸着熊油,仔细擦拭一柄环首刀的赵大牛咧嘴乐了,露出一口白牙。

  “让你去,是看得起你。”

  赵大牛的声音瓮声瓮气,带着憨直的骄傲。

  赵小六摸了摸自己还有些稚气的脸,嘿嘿干笑两声,眼中透着一股怎么也压不住的兴奋光芒。

  能跟着去县城,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最终的商队人选,经过反复商议,终于尘埃落定。

  由村里最稳重、也最有威望的赵德柱亲自带队。

  经验丰富,心思缜密的老疤,则带领赵小六和赵大牛等一众精壮青年负责押送和护卫。

  另外,又从幸存的灾民和村子里,分别挑选了几个最精壮可靠的汉子充当脚力,负责拉车。

  这些人,都是平日里干活最卖力,为人最老实的。

  经过改造的雪橇车上,堆放着最好的二十担青冈炭。

  这些木炭被用草绳仔细捆扎,码放得整整齐齐。

  还有那张从黑风寨缴获的、完整的熊皮,折叠得方方正正,放在最上面。

  旁边是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那枚珍贵的熊胆。

  以及用一个厚实的陶罐小心封存好的,那一罐金贵的极品松茸。

  可以说,这一车子的货物,比整个重山村所有人家的家当加起来,还要金贵。

  这是全村人的希望。

  第二天一早,天还只是蒙蒙亮,东方泛起一丝鱼肚白。

  冷冽的寒风卷着细碎的雪沫子,刮在人脸上,如同刀割。

  车队已经准备出发。

  赵德柱站在村口,他特意换上了一件浆洗得发白的旧棉袄,显得精神了些。

  他瞪了一眼旁边兴奋得手舞足蹈,不知所以的儿子赵大牛。

  “臭小子!”

  他的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

  “外面情况复杂,你小子路上给老子警醒点!”

  “县城不比山里,人心叵测,凡事须要小心。”

  “听见没有!”

  “知道了爹!”

  赵大牛梗着脖子应了一声,但那双眼睛依旧滴溜溜地转,充满了对外界的好奇。

  赵德柱无奈地叹了口气,扭过头,看向一旁的林玄。

  “玄哥儿,我不在的这几天,村里的事就交给你了。”

  他的声音沉重了几分,像是在交代什么重要的事情。

  “千万记住,任何情况下,守住村子是第一要务。”

  “这儿是我们的根。”

  “放心。”

  林玄点点头,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他随即压低声音,凑到赵德柱耳边嘱咐道:

  “德柱叔你且记得,进了县城先别去县衙,先去军营找秦将军。”

  “县衙混乱,眼下黑山县的一应事务都有秦将军做主。”

  “有秦将军做主,剿匪的功劳换个县衙衙役不成问题。”

  “玄哥儿,这……这真能成吗?”

  赵德柱的脸上写满了犹疑。

  自从县令死在黑风寨的消息传来,他原本计划好给儿子大牛用剿匪功劳换个一官半职的念想,就彻底搁置了。

  县令都没了,县衙里现在肯定是一片混乱。

  群龙无首,谁还有功夫去关心一个乡下村民,到底有没有真的剿匪。

  他甚至做好了功劳被别人冒领的准备。

  “放心,你到时候提慕姑娘的名字,秦将军不会为难你。”

  林玄拍了拍赵德柱的肩膀,手上的力道让他瞬间镇定了下来。

  “叔,赶紧启程吧,天黑前务必抵达县城。”

  赵德柱深吸一口气,胸膛里的浊气仿佛也随之吐出。

  他重重点了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随即,他转身面向车队,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

  “出发!”

  车队启程。

  十个精壮的汉子,拉着五架沉重的雪橇,在全村人期盼与担忧的注视下,踏上了前往县城的漫漫雪路。

  他们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茫茫的白色世界里。

  慕紫凝站在林玄的身边,静静地看着车队消失的方向。

  她疑惑地皱起眉头。

  “这车货物这么贵重,你不跟着,能放心吗?”

  “当然不放心。”

  林玄笑了一声。

  他从怀中掏出一物,摊在手心。

  “你看这是什么?”

  那是一株通体雪白、形如灵芝的药材,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霜华,散发着丝丝缕缕的寒气。

  “雪灵芝?”

  慕紫凝的眼睛瞬间瞪大,旋即,她像是想到了什么,恍然大悟。

  “你是想暗中跟着他们?”

  林玄点点头,将雪灵芝小心地收回怀中。

  “德柱叔在明,我在暗。”

  “即便路上真的遇到了什么危险,我也能及时救助。”

  况且……

  林玄心中还有一个更深远的考虑。

  随着重山村的规模逐渐扩大,各种发展事项也日益繁杂。

  烧炭、狩猎、开荒、防御……千头万绪。

  他林玄虽强,但分身乏术,不可能事事照顾得周到。

  因此,必须将村里的人尽快锻炼起来,让他们能够独当一面。

  赵德柱的稳重,老疤的经验,赵大牛的勇武,都必须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和成长。

  只有这样,林玄才能腾出手,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探索这片危机四伏的深山,寻找更多的资源,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危机。

  “这几天我不在,你就告诉所有人,说我进山打猎了。”

  林玄看向慕紫凝,目光郑重。

  “村子的事情,冰屋、烧炭、分配食物,就交给你了。”

  慕紫凝嫣然一笑,那笑容里带着绝对的自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放心好了。有我在。”

  这一刻,她身上散发出的,是镇北侯府嫡女才有的气度。

  林玄心中一暖,抬手在她肩膀上轻轻拍了拍。

  随即,他转身没入了旁边的山林之中。

  他的身影几个起落,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村口的栅栏缓缓关上,发出沉闷的“吱呀”声响。

  慕紫凝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再转身时,眼神已经从一个温柔的女子,变回了那个镇北侯府出身、颇具英气的将门虎女。

  她的声音清冽而果决,在寒风中传出很远。

  “着令!”

  “从今天起,巡逻队分两班,日夜不停。任何想靠近村子的人,必须在百步之外喝止!”

  “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开门!”

  “是!”

  ……

  林玄的身影如同鬼魅,在林间的积雪上悄无声息地穿行。

  他的脚尖在雪地上一沾即走,几乎不留下任何痕迹。

  他始终与山下大路上的商队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从高处望去,商队就像一条在雪地里缓慢蠕动的黑色长蛇。

  一路上,老疤的安排确实妥当。

  这个斥候老兵放弃了地图上看似更近、能够节省一个时辰脚程的山间小路,坚持让车队沿着宽阔的大路前行。

  大路虽然绕远,但视野开阔,不易被伏击。

  一路上,他们也遇到了几波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

  那些灾民看到车队,眼睛里都冒出绿光,像是饿狼看到了肥肉,试图围上来哄抢。

  但都被赵大牛和赵小六带着几个青壮,用手里的木棍给冲散了。

  赵大牛人高马大,手持环首刀,往那一站就极具威慑力。

  赵小六虽然身板小,但动作灵活,咋咋呼呼地挥舞着木棍,颇有几分狐假虎威的架势。

  几次小小的冲突下来,商队有惊无险。

  终于,在黄昏时分,夕阳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一片橘红的时候,他们抵达了黑山县城外。

  高大的青灰色城墙,在暮色中投下巨大的阴影,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城墙上,每隔十步便有一个披着破旧皮甲的兵丁。

  他们手持长矛,眼神麻木,如同木偶般注视着下方的一切。

  城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

  都是些想要进城讨活路的灾民,他们拖家带口,衣不蔽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但城门守卫却一个都不放行。

  稍有喧哗,或是有谁试图往前挤,便是一顿毫不留情的鞭子抽打。

  “啪!”

  皮鞭撕裂空气的声音,伴随着凄厉的惨叫,不绝于耳。

  “滚!都给老子滚远点!”

  一个满脸横肉的守卫头目,凶神恶煞地吼着。

  “这……这进不去啊。”

  赵小六看着那森严的戒备,还有那些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灾民,喉咙有些发干,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

  赵德柱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盘算着,是不是在城外找个避风的破庙或者山坳,熬过这一晚,明天天亮再想办法。

  这个想法立刻被老疤否决了。

  “不行。”

  老疤的声音沙哑而坚定。

  “城外太危险,人多眼杂,我们这车货,过夜变数太大。”

  他说着,眯起那双浑浊但锐利的眼睛,像一只老狼般仔细打量着城墙的结构和守卫的换防规律。

  他压低了声音,对赵德柱和赵大牛说道。

  “正门进不去,就走偏门。”

  “跟我来。我知道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