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部落的炊烟越来越稀薄了。以前到了饭点,帐篷区还能飘出烤肉的香气,如今连煮肉汤都舍不得放盐,寡淡得能淡出鸟来。有老人坐在帐篷门口,手里摩挲着空了的茶罐,望着雪山的方向叹气;几个小狐妖围着部落的药草堆打转,之前还能找到几株治风寒的草药,现在只剩些枯叶子,只能眼睁睁看着生病的同伴裹着兽皮发抖。
胡不为带着大周的答复回来那天,整个部落都围了上来。当他说“大周陛下已经下旨,要给咱们送粮食、盐和药材”时,族人们先是愣了愣,接着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之前还在担心大周会不会不管他们,现在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白狐夫人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立刻让人去部落边界接应。可她没料到,大周的“援助”会这么“夸张”。
三天后,远处的草原上出现了一串黑点,越来越近,最后变成了浩浩荡荡的商队——十几辆马车排成一列,马车上堆着鼓鼓囊囊的麻袋和布包,车辕上挂着“大周慈善总会”的木牌,看着像是走南闯北的商队,可护在马车周围的“护卫”却不对劲:他们穿着便装,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得能看透帐篷,走路的姿势一看就是常年拿刀枪的主儿。
“这哪是商队,分明是军方护送的!”白狐夫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心里又暖又惊——大周为了帮他们,连军方都动用了,这份诚意,比什么都重。
商队一进部落,就没闲着。“护卫”们先在部落外围转了一圈,很快划出一片空地;负责分发物资的大周官员则搬来桌子,打开麻袋,雪白的大米、晶亮的盐巴、捆得整整齐齐的棉布、贴着标签的药坛,一下子摆满了桌子,看得族人们眼睛都直了。
“老丈,这是您家的盐,按人头算,够吃三个月的!”官员笑着把一小袋盐递给之前摩挲空茶罐的老人。老人接过盐袋,打开闻了闻,咸香扑鼻,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没见过这么细的盐……谢谢大周的大人!”
分发棉布时更热闹。年轻的狐妖姑娘们围着布堆,摸着厚实的棉布,眼睛里闪着光——以前她们只能穿粗糙的兽皮,又沉又不保暖,这棉布又软又暖和,做件衣裳肯定好看。有个姑娘拿着一块蓝色的棉布,拉着同伴小声说:“等冬天来了,我就用这块布做件棉袄,再也不用冻得缩成一团了!”
最让人感动的是分发药材的时候。之前生病的小狐妖被抱了过来,大周的药师拿出药坛,倒出几粒药丸,用温水化开喂给他。没过多久,小狐妖的烧就退了,眼神也亮了起来,拉着药师的衣角说:“谢谢叔叔,我不难受了!”
物资分完,那些“商队护卫”也没闲着。他们找来部落的勇士,拿出图纸,教他们怎么用石头和木头加固营地的栅栏;还带着他们去勘测地形,指出哪里适合设哨塔,哪里适合挖陷阱,遇到敌人该怎么躲藏、怎么反击。有个“护卫”还拿起一根木棍,演示怎么组队防御,教勇士们互相配合——这些都是大周军队里常用的简易战术,却让部落的勇士们大开眼界。
“以前遇到敌人,我们都是各自为战,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打!”一个勇士一边跟着学,一边感叹,“大周的大人真是厉害!”
消息传到雪山巢穴,金鹏王正在吃烤肉,听手下说大周派了商队给白狐部落送了好多物资,还帮他们加固防御,气得把手里的烤肉扔在地上,一脚踹翻了桌子:“大周真是多管闲事!白狐部落那个妇人,居然真的靠上了大周!”
手下赶紧劝:“大王,现在大周的势力太强,咱们要是硬来,怕是讨不到好处……”
金鹏王喘着粗气,盯着白狐部落的方向,金色的瞳孔里满是戾气,却也没敢再说要动手——他知道,现在的白狐部落有了大周的支持,已经不是他能随便拿捏的了。
而此刻的京城御书房里,周玄正看着北疆办送来的简报,上面写着“白狐部落族人感恩戴德,人心安定,对大周信任度大幅提升”。他笑着把简报递给王德福:“你看,这雪中送炭的效果,比锦上添花好多了。金鹏王想靠封锁逼垮白狐部落,咱们偏要加大援助,不仅帮他们渡过难关,还能牢牢把人心绑在咱们这边。这才是中央王朝的担当,也是咱们北疆开发的底气。”
王德福笑着点头:“陛下说得是。现在白狐部落跟咱们一条心,往后再推进合作,就顺利多了。”
周玄拿起朱笔,在简报上写下“继续跟进,确保援助到位”几个字,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计划——等白狐部落缓过劲来,就该帮他们搞“造血”了,到时候就算金鹏王再搞封锁,他们也能自己站稳脚跟。窗外的阳光照进御书房,落在简报上,仿佛也在为这趟成功的“输血”援助喝彩。
胡不为带着大周的答复回来那天,整个部落都围了上来。当他说“大周陛下已经下旨,要给咱们送粮食、盐和药材”时,族人们先是愣了愣,接着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之前还在担心大周会不会不管他们,现在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白狐夫人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立刻让人去部落边界接应。可她没料到,大周的“援助”会这么“夸张”。
三天后,远处的草原上出现了一串黑点,越来越近,最后变成了浩浩荡荡的商队——十几辆马车排成一列,马车上堆着鼓鼓囊囊的麻袋和布包,车辕上挂着“大周慈善总会”的木牌,看着像是走南闯北的商队,可护在马车周围的“护卫”却不对劲:他们穿着便装,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得能看透帐篷,走路的姿势一看就是常年拿刀枪的主儿。
“这哪是商队,分明是军方护送的!”白狐夫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心里又暖又惊——大周为了帮他们,连军方都动用了,这份诚意,比什么都重。
商队一进部落,就没闲着。“护卫”们先在部落外围转了一圈,很快划出一片空地;负责分发物资的大周官员则搬来桌子,打开麻袋,雪白的大米、晶亮的盐巴、捆得整整齐齐的棉布、贴着标签的药坛,一下子摆满了桌子,看得族人们眼睛都直了。
“老丈,这是您家的盐,按人头算,够吃三个月的!”官员笑着把一小袋盐递给之前摩挲空茶罐的老人。老人接过盐袋,打开闻了闻,咸香扑鼻,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没见过这么细的盐……谢谢大周的大人!”
分发棉布时更热闹。年轻的狐妖姑娘们围着布堆,摸着厚实的棉布,眼睛里闪着光——以前她们只能穿粗糙的兽皮,又沉又不保暖,这棉布又软又暖和,做件衣裳肯定好看。有个姑娘拿着一块蓝色的棉布,拉着同伴小声说:“等冬天来了,我就用这块布做件棉袄,再也不用冻得缩成一团了!”
最让人感动的是分发药材的时候。之前生病的小狐妖被抱了过来,大周的药师拿出药坛,倒出几粒药丸,用温水化开喂给他。没过多久,小狐妖的烧就退了,眼神也亮了起来,拉着药师的衣角说:“谢谢叔叔,我不难受了!”
物资分完,那些“商队护卫”也没闲着。他们找来部落的勇士,拿出图纸,教他们怎么用石头和木头加固营地的栅栏;还带着他们去勘测地形,指出哪里适合设哨塔,哪里适合挖陷阱,遇到敌人该怎么躲藏、怎么反击。有个“护卫”还拿起一根木棍,演示怎么组队防御,教勇士们互相配合——这些都是大周军队里常用的简易战术,却让部落的勇士们大开眼界。
“以前遇到敌人,我们都是各自为战,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打!”一个勇士一边跟着学,一边感叹,“大周的大人真是厉害!”
消息传到雪山巢穴,金鹏王正在吃烤肉,听手下说大周派了商队给白狐部落送了好多物资,还帮他们加固防御,气得把手里的烤肉扔在地上,一脚踹翻了桌子:“大周真是多管闲事!白狐部落那个妇人,居然真的靠上了大周!”
手下赶紧劝:“大王,现在大周的势力太强,咱们要是硬来,怕是讨不到好处……”
金鹏王喘着粗气,盯着白狐部落的方向,金色的瞳孔里满是戾气,却也没敢再说要动手——他知道,现在的白狐部落有了大周的支持,已经不是他能随便拿捏的了。
而此刻的京城御书房里,周玄正看着北疆办送来的简报,上面写着“白狐部落族人感恩戴德,人心安定,对大周信任度大幅提升”。他笑着把简报递给王德福:“你看,这雪中送炭的效果,比锦上添花好多了。金鹏王想靠封锁逼垮白狐部落,咱们偏要加大援助,不仅帮他们渡过难关,还能牢牢把人心绑在咱们这边。这才是中央王朝的担当,也是咱们北疆开发的底气。”
王德福笑着点头:“陛下说得是。现在白狐部落跟咱们一条心,往后再推进合作,就顺利多了。”
周玄拿起朱笔,在简报上写下“继续跟进,确保援助到位”几个字,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计划——等白狐部落缓过劲来,就该帮他们搞“造血”了,到时候就算金鹏王再搞封锁,他们也能自己站稳脚跟。窗外的阳光照进御书房,落在简报上,仿佛也在为这趟成功的“输血”援助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