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城的议事厅里,最近天天亮着灯。白狐夫人刚把总管大印归置好,大周派来的顾问团就揣着文书进了门——领头的是曾在江南管过民政的李大人,身后跟着的要么是写得一手好律法的书吏,要么是在州县里干了十几年的老差役,个个都是搞“制度建设”的老手。而妖族这边,除了白狐夫人,还有熊妖族的黑鬃长老、鹿妖族的青禾长老,连平时爱躲着官差的兔妖族代表,都抱着胡萝卜坐在了角落,生怕漏了半点商议内容。
“咱们今天要定的,是自治区的‘规矩’——也就是怎么管事儿、怎么分钱、怎么保平安。”李大人没绕弯子,直接把一卷画满表格的文书摊在桌上,“首先,得设个‘自治区议会’,这就像各族一起搭的‘议事棚’,你们每个部落按人口多少、实力大小派代表,以后要定个种地的规矩、分点过冬的粮食,都得在议会里商量着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哪个部落拳头大谁说了算。”
这话刚落,黑鬃长老就拍了下桌子:“这话在理!以前金鹏王说抢就抢,咱们小部落连说话的份都没有,现在能自己派代表议事,踏实!”青禾长老也点头,手里的藤杖轻轻敲着地面:“就是得这样,鹿妖族的草场和熊妖族的山林挨得近,以前总为边界吵,以后在议会里说清楚,省得闹矛盾。”
李大人笑着往下说:“光有议事的还不够,还得有办事的——咱们要组建‘自治区政府’,下设四个‘司’。民政司管户口、管救济,谁家添了娃、谁家冬天缺粮食,都找他们;财政司管收钱、管物资,以后自治区的税怎么收、收上来的钱怎么用,都归他们管;生产建设司管种地、管工坊,大周会派工匠来教你们种耐寒的麦子、打好用的农具,这些事都由他们协调;最后是执法司,管治安,谁家丢了东西、谁在集市上闹事,他们就来处理。”
白狐夫人听得认真,时不时在兽皮卷上记几笔:“那这些‘司’的人,是大周派来,还是咱们妖族自己选?”李大人立马解释:“官员分两种,重要的职位比如司长,由大周派有经验的人来当,再配你们妖族的长老当副手;底下办事的小吏,就从各族里选机灵能干的,这样既懂大周的规矩,又知妖族的习性,办事才顺畅。”
最让妖族代表们关心的,是“执法队”的事。李大人说,执法队要从各部落选勇士,混在一起编队,由大周的军官来训练,教他们用刀枪、识符文,以后不管是巡逻边境,还是处理部落间的纠纷,都由这支队伍来负责。“以后执法队只认规矩,不认部落——不管是熊妖还是狐妖,犯了错都得受罚,这样才公平。”
这话让角落里的兔妖族代表终于敢开口:“那要是有人欺负我们兔妖族,执法队真能帮我们出头?”李大人拍着胸脯保证:“当然!以后在自治区里,不管部落大小,都受律法保护,谁也不能再随便欺负人。”
远在京城的周玄,看着水镜里传回来的商议画面,手里把玩着个玉制的小印章,笑得眼睛都眯了。他对着身边的侍卫长说:“好家伙!这一套制度设计,简直是‘一国两制’的玄幻版啊!既没硬逼着妖族改习俗,又把他们拉进了咱们的治理体系,这度把握得刚刚好。看来咱们的顾问团,是把‘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学透了!”
侍卫长也凑过来看水镜,笑着说:“您看白狐夫人和长老们的样子,明显是满意得很——既保留了他们自己管自己的权力,又有大周帮着搭架子、搞建设,他们自然愿意配合。”
周玄点点头,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咱们不能把妖族当‘外人’防着,也不能任由他们按老规矩来——得一步一步引导,让他们慢慢适应更公平、更高效的治理模式。比如那个议会,让他们自己商量事,就不会觉得是大周在‘管着’他们;再比如执法队,混编训练,既能保证规矩统一,又能让各族战士互相熟悉,减少矛盾。”
他顿了顿,又指着水镜里正在讨论税赋的画面:“你看他们现在讨论怎么收税,多认真!以前妖族哪有‘纳税’的概念?现在他们知道,交的税能用来修水渠、建学堂,自然就愿意交。这就是制度的力量——把‘要他们做’变成‘他们要做’,北疆才能真正稳下来。”
水镜里的商议还在继续,李大人正拿着地图,和长老们划分各部落的牧场边界;白狐夫人则在和民政司的官员讨论,怎么给老弱病残发救济粮。周玄看着这热闹又有序的场面,心里踏实了不少——自治区的“操作系统”一旦搭好,往后北疆的发展,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他拿起桌上的奏折,在上面批了个“准”字,笑着说:“告诉顾问团,就按这个方案推进,有什么问题随时上报。咱们这北疆的‘试验田’,可得种好!”
“咱们今天要定的,是自治区的‘规矩’——也就是怎么管事儿、怎么分钱、怎么保平安。”李大人没绕弯子,直接把一卷画满表格的文书摊在桌上,“首先,得设个‘自治区议会’,这就像各族一起搭的‘议事棚’,你们每个部落按人口多少、实力大小派代表,以后要定个种地的规矩、分点过冬的粮食,都得在议会里商量着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哪个部落拳头大谁说了算。”
这话刚落,黑鬃长老就拍了下桌子:“这话在理!以前金鹏王说抢就抢,咱们小部落连说话的份都没有,现在能自己派代表议事,踏实!”青禾长老也点头,手里的藤杖轻轻敲着地面:“就是得这样,鹿妖族的草场和熊妖族的山林挨得近,以前总为边界吵,以后在议会里说清楚,省得闹矛盾。”
李大人笑着往下说:“光有议事的还不够,还得有办事的——咱们要组建‘自治区政府’,下设四个‘司’。民政司管户口、管救济,谁家添了娃、谁家冬天缺粮食,都找他们;财政司管收钱、管物资,以后自治区的税怎么收、收上来的钱怎么用,都归他们管;生产建设司管种地、管工坊,大周会派工匠来教你们种耐寒的麦子、打好用的农具,这些事都由他们协调;最后是执法司,管治安,谁家丢了东西、谁在集市上闹事,他们就来处理。”
白狐夫人听得认真,时不时在兽皮卷上记几笔:“那这些‘司’的人,是大周派来,还是咱们妖族自己选?”李大人立马解释:“官员分两种,重要的职位比如司长,由大周派有经验的人来当,再配你们妖族的长老当副手;底下办事的小吏,就从各族里选机灵能干的,这样既懂大周的规矩,又知妖族的习性,办事才顺畅。”
最让妖族代表们关心的,是“执法队”的事。李大人说,执法队要从各部落选勇士,混在一起编队,由大周的军官来训练,教他们用刀枪、识符文,以后不管是巡逻边境,还是处理部落间的纠纷,都由这支队伍来负责。“以后执法队只认规矩,不认部落——不管是熊妖还是狐妖,犯了错都得受罚,这样才公平。”
这话让角落里的兔妖族代表终于敢开口:“那要是有人欺负我们兔妖族,执法队真能帮我们出头?”李大人拍着胸脯保证:“当然!以后在自治区里,不管部落大小,都受律法保护,谁也不能再随便欺负人。”
远在京城的周玄,看着水镜里传回来的商议画面,手里把玩着个玉制的小印章,笑得眼睛都眯了。他对着身边的侍卫长说:“好家伙!这一套制度设计,简直是‘一国两制’的玄幻版啊!既没硬逼着妖族改习俗,又把他们拉进了咱们的治理体系,这度把握得刚刚好。看来咱们的顾问团,是把‘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学透了!”
侍卫长也凑过来看水镜,笑着说:“您看白狐夫人和长老们的样子,明显是满意得很——既保留了他们自己管自己的权力,又有大周帮着搭架子、搞建设,他们自然愿意配合。”
周玄点点头,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咱们不能把妖族当‘外人’防着,也不能任由他们按老规矩来——得一步一步引导,让他们慢慢适应更公平、更高效的治理模式。比如那个议会,让他们自己商量事,就不会觉得是大周在‘管着’他们;再比如执法队,混编训练,既能保证规矩统一,又能让各族战士互相熟悉,减少矛盾。”
他顿了顿,又指着水镜里正在讨论税赋的画面:“你看他们现在讨论怎么收税,多认真!以前妖族哪有‘纳税’的概念?现在他们知道,交的税能用来修水渠、建学堂,自然就愿意交。这就是制度的力量——把‘要他们做’变成‘他们要做’,北疆才能真正稳下来。”
水镜里的商议还在继续,李大人正拿着地图,和长老们划分各部落的牧场边界;白狐夫人则在和民政司的官员讨论,怎么给老弱病残发救济粮。周玄看着这热闹又有序的场面,心里踏实了不少——自治区的“操作系统”一旦搭好,往后北疆的发展,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他拿起桌上的奏折,在上面批了个“准”字,笑着说:“告诉顾问团,就按这个方案推进,有什么问题随时上报。咱们这北疆的‘试验田’,可得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