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新的挑战:生态平衡-《朕的江山,画风不对》

  北疆的商队刚把今年第一批雪狐皮运往京城,一份盖着“紧急”印章的奏折就送进了御书房。周玄展开一看,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北疆办主任在奏折里写得字字揪心:大规模开垦草场种灵谷,导致部分草原开始沙化;上游矿场的废水没处理就排进河里,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连鱼虾都少了大半;牧民跟风扩大养殖,过度放牧让几处牧场的草都被啃得露出了地皮,擅长在草原上筑巢的云雀,种群数量比去年少了一半还多。

  奏折最后还附了一叠图片,每一张都触目惊心:沙化的草原上,只剩下零星几丛枯草,风一吹就扬起漫天黄沙;浑浊的河水里飘着死鱼,岸边的牛羊都不肯靠近;曾经热闹的云雀栖息地,现在连鸟叫声都听不见。北疆办主任在奏折里痛心疾首地写道:“陛下,若再放任不管,北疆的草原恐将变成荒漠,届时别说发展,连各族的生计都成问题,恐竭泽而渔,祸及子孙啊!”

  周玄拿着奏折,当即下令召集户部、工部、奇技院的大臣议事。朝堂上,他把图片一张张铺开,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严肃:“你们看看,这就是咱们追求发展的代价!草场沙化、河水污染、物种减少,再这么下去,北疆的好日子还能过几天?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户部尚书看着图片,脸色也沉了下来:“之前只想着让妖族多产粮食、多挖矿,却没考虑到草原的生态脆弱,是臣考虑不周。”工部尚书也赶紧说:“矿场的污水处理设施早就该建,只是之前忙着赶工期,就暂时搁置了,臣这就派人去整改!”

  周玄摆了摆手,语气坚定:“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是要赶紧解决问题!第一,立刻叫停所有违规开垦的草场和没装污水处理设施的矿场,什么时候整改到位,什么时候再开工;第二,让自治区政府牵头,联合奇技院,三天内拿出《北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不能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第三,把‘环保’纳入自治区的考核,以后谁再敢为了政绩破坏环境,不管是人族官员还是妖族长老,一律严惩!”

  命令传到北疆,自治区政府立刻行动起来。白狐夫人亲自带着人去草原巡查,看到沙化的土地,当场就红了眼,对着负责开垦的官员说:“咱们不能为了眼前的粮食,断了子孙的活路!”她当即下令,把已经开垦的部分草场重新种上固沙的牧草,还从奇技院请来农技师,教牧民搞“轮牧休耕”——把牧场分成几块,这块牧放养,那块就让草休息,既保证牛羊有草吃,又不让草原被过度啃食。

  矿场那边,工部派来的修士带着污水处理符文阵赶到,在矿场下游建了个沉淀池,让废水先经过符文阵过滤,变得清澈后再排进河里。有个矿主嫌麻烦,偷偷把废水直接排放,被执法队抓了现行,不仅罚了他半年的收入,还让他亲自去河里捞死鱼、种水草,吓得其他矿主再也不敢违规。

  奇技院也没闲着,农学部的修士们培育出了耐旱固沙的“沙棘草”,种在沙化的草原上,很快就长出了绿油油的嫩芽;环境学部则研发出“生态修复符”,贴在被污染的河岸上,能加速河水净化,没过多久,河里就重新出现了鱼虾的身影。自治区还鼓励牧民发展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狐族姑娘们擅长刺绣,就组织她们成立绣坊,把皮毛和丝线结合,绣出的图案在京城卖得火爆;鹿妖族熟悉山林,就搞起生态旅游,带着内地来的游客看草原、认草药,既赚了钱,又没破坏环境。

  周玄看着北疆传回的整改报告,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一半。他对着身边的太监说:“这就是‘先发展后治理’的教训啊,还好发现得早,要是等草原真变成了荒漠,再想补救就难了。”

  太监也跟着说:“现在自治区的妖族同胞也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有牧民主动把家里的牛羊卖掉一部分,说要给草原‘喘口气’的时间。”

  周玄点点头,手指在规划图上“生态红线”那一块轻轻敲着:“得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好好跟妖族同胞讲清楚。发展不是一时的,是要长远的——草原在,牛羊才能有草吃;河水清,子孙才能有水喝;物种多,北疆才能一直这么热闹。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长远之道。”

  他顿了顿,又拿起奇技院送来的“清洁采矿技术”图纸,笑着说:“你看,奇技院还研发出了新的采矿法子,用符文阵把矿石和泥土分开,既不破坏植被,又能减少污染。以后咱们发展产业,得把‘环保’这根弦绷紧,既要让大家过好日子,又要把北疆的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

  水镜里传来北疆草原的最新画面:沙化的土地上长出了新的牧草,浑浊的河水变得清澈,牧民们牵着牛羊在轮牧的草地上放牧,远处还有游客跟着鹿妖向导辨认草药,整个草原又恢复了生机。周玄看着这一幕,心里踏实了不少——发展难免会遇到问题,关键是要及时改正,找到“发展”和“保护”的平衡点。只有这样,北疆的好日子,才能长久地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