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务总局理顺了在编修士的管理,周玄却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层的博弈——在修仙世界,硬实力是根基,而情报则是决定胜负的隐形利刃。他要打造一张覆盖全域的“信息天网”,让所有潜在威胁和机遇都无所遁形。
此时,大周已拥有两大成熟的基础网络:一是遍布全国的驿站系统,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能在三日内将消息从北疆传到京城;二是由《大周日报》和舆论税构建的民间信息渠道,报纸发行到乡镇,百姓为免赋税需定期上报见闻,形成了海量的底层信息源。周玄要做的,就是将这两张网拧成一股绳,升级为无孔不入的情报体系。
他下旨成立两大机构:明面上,“舆情司”负责《大周日报》的编辑发行和舆论引导;“通政司”掌管全国驿站,处理官方文书传递。但暗地里,这两个机构共享信息库,舆情司的记者、通政司的驿丞,全都是情报网络的核心节点,而那些为减免舆论税上报见闻的百姓,则成了遍布街头巷尾的“编外线人”。
这张情报网的威力,很快就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显现出来。
三日后,一份来自北疆云州的密报被送到周玄的御案上。密报字迹工整,内容详实得仿佛有人全程在场监听:“密报:青云宗执法堂弟子玄明、玄清、玄空三人,于昨日申时三刻入住悦来客栈天字三号房。点了酱牛肉、醉仙酿,席间抱怨宗门月例削减三成,称‘长老亲信霸占灵田,我等辛苦十年,不如去大周灵务总局干一年’。玄明情绪最为激动,直言‘若宗门再如此,便干脆叛逃’;玄清连连附和,提及家中老母需灵米治病,宗门供给不足;唯玄空较为谨慎,劝二人‘莫要声张’。三人约定明日辰时前往州府任务大厅,探查招募详情。分析:玄明、玄清有强烈叛逃倾向,玄空态度摇摆,可列为重点招募对象,优先接触玄明。”
周玄看着密报,指尖轻轻敲击案面,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份情报不仅精准锁定了三名修士的身份、行踪、谈话内容,甚至剖析了他们的心理软肋——家庭负担、待遇不满、对未来的迷茫。这远比传统修仙势力那种“有三名青云宗弟子下山”的模糊情报,价值高出百倍。
“这就是群众路线和信息化的威力。”周玄对身旁的通政司主事说,“青云宗还在用飞鹤传书传递笼统消息,我们已经能通过海量底层信息,做精准的大数据分析了。”
这一切的背后,是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舆论税体系。悦来客栈的伙计听见了修士的抱怨,上报后得到了五十文赏银;街头卖水果的摊贩看到三人前往任务大厅,随口一提也拿到了二十文;甚至连酒馆的酒保,都因为记住了三人的谈话细节,获得了一两银子的奖励。这些微不足道的赏银,对朝廷而言九牛一毛,却能调动起全民参与信息收集的积极性。
这些零散的信息,会先汇总到当地的通政司驿站,再由专业的情报分析人员进行筛选、交叉验证、逻辑梳理。他们或许不懂修仙功法,但擅长从只言片语中捕捉关键信息——修士的语气变化、提及的人名地名、不经意间透露的宗门内部矛盾,都能成为分析的依据。
很快,更多精准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京城:某宗门弟子因修炼资源分配不均心生不满;某区域散修聚集,疑似在策划抢夺灵石矿脉;甚至有低阶修士因修炼不当走火入魔,周边百姓的上报比宗门的察觉还要早一日。
这种情报能力,对传统修仙势力来说,堪称降维打击。他们习惯了依赖金丹修士的神识探查,或是安插在其他宗门的内部线人,却从未想过,凡人的力量组织起来,能在信息收集上达到如此恐怖的效率。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为何自己宗门的弟子刚一抱怨,远在京城的大周皇帝就能知晓;为何自己的行动计划还在酝酿,对方就已经做好了防范准备。
周玄握着这些情报,制定策略时更加游刃有余:对青云宗,重点接触那些抱怨待遇的弟子,精准抛出橄榄枝;对潜在的散修叛乱,提前调动灵务总局小队和边军,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对有才华却不得志的修士,主动提供资源和平台,吸引他们投身大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信息战中,大周凭借着超越时代的情报体系,已然占据了绝对先机。周玄很清楚,掌控了信息,就掌控了博弈的主动权,这张无形的情报网,将成为大周最锋利的底牌之一。
此时,大周已拥有两大成熟的基础网络:一是遍布全国的驿站系统,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能在三日内将消息从北疆传到京城;二是由《大周日报》和舆论税构建的民间信息渠道,报纸发行到乡镇,百姓为免赋税需定期上报见闻,形成了海量的底层信息源。周玄要做的,就是将这两张网拧成一股绳,升级为无孔不入的情报体系。
他下旨成立两大机构:明面上,“舆情司”负责《大周日报》的编辑发行和舆论引导;“通政司”掌管全国驿站,处理官方文书传递。但暗地里,这两个机构共享信息库,舆情司的记者、通政司的驿丞,全都是情报网络的核心节点,而那些为减免舆论税上报见闻的百姓,则成了遍布街头巷尾的“编外线人”。
这张情报网的威力,很快就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显现出来。
三日后,一份来自北疆云州的密报被送到周玄的御案上。密报字迹工整,内容详实得仿佛有人全程在场监听:“密报:青云宗执法堂弟子玄明、玄清、玄空三人,于昨日申时三刻入住悦来客栈天字三号房。点了酱牛肉、醉仙酿,席间抱怨宗门月例削减三成,称‘长老亲信霸占灵田,我等辛苦十年,不如去大周灵务总局干一年’。玄明情绪最为激动,直言‘若宗门再如此,便干脆叛逃’;玄清连连附和,提及家中老母需灵米治病,宗门供给不足;唯玄空较为谨慎,劝二人‘莫要声张’。三人约定明日辰时前往州府任务大厅,探查招募详情。分析:玄明、玄清有强烈叛逃倾向,玄空态度摇摆,可列为重点招募对象,优先接触玄明。”
周玄看着密报,指尖轻轻敲击案面,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份情报不仅精准锁定了三名修士的身份、行踪、谈话内容,甚至剖析了他们的心理软肋——家庭负担、待遇不满、对未来的迷茫。这远比传统修仙势力那种“有三名青云宗弟子下山”的模糊情报,价值高出百倍。
“这就是群众路线和信息化的威力。”周玄对身旁的通政司主事说,“青云宗还在用飞鹤传书传递笼统消息,我们已经能通过海量底层信息,做精准的大数据分析了。”
这一切的背后,是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舆论税体系。悦来客栈的伙计听见了修士的抱怨,上报后得到了五十文赏银;街头卖水果的摊贩看到三人前往任务大厅,随口一提也拿到了二十文;甚至连酒馆的酒保,都因为记住了三人的谈话细节,获得了一两银子的奖励。这些微不足道的赏银,对朝廷而言九牛一毛,却能调动起全民参与信息收集的积极性。
这些零散的信息,会先汇总到当地的通政司驿站,再由专业的情报分析人员进行筛选、交叉验证、逻辑梳理。他们或许不懂修仙功法,但擅长从只言片语中捕捉关键信息——修士的语气变化、提及的人名地名、不经意间透露的宗门内部矛盾,都能成为分析的依据。
很快,更多精准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京城:某宗门弟子因修炼资源分配不均心生不满;某区域散修聚集,疑似在策划抢夺灵石矿脉;甚至有低阶修士因修炼不当走火入魔,周边百姓的上报比宗门的察觉还要早一日。
这种情报能力,对传统修仙势力来说,堪称降维打击。他们习惯了依赖金丹修士的神识探查,或是安插在其他宗门的内部线人,却从未想过,凡人的力量组织起来,能在信息收集上达到如此恐怖的效率。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为何自己宗门的弟子刚一抱怨,远在京城的大周皇帝就能知晓;为何自己的行动计划还在酝酿,对方就已经做好了防范准备。
周玄握着这些情报,制定策略时更加游刃有余:对青云宗,重点接触那些抱怨待遇的弟子,精准抛出橄榄枝;对潜在的散修叛乱,提前调动灵务总局小队和边军,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对有才华却不得志的修士,主动提供资源和平台,吸引他们投身大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信息战中,大周凭借着超越时代的情报体系,已然占据了绝对先机。周玄很清楚,掌控了信息,就掌控了博弈的主动权,这张无形的情报网,将成为大周最锋利的底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