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层面的默契合作刚步入正轨,周玄就把目光投向了更核心的领域——文化融合。在他看来,仙魔修士光在办公室里一起办公还不够,得让他们坐下来聊学问、谈艺术,把彼此的隔阂在笔墨书香里慢慢消融。一道圣旨下去,灵务总局和礼部立刻忙活起来,“古籍修复工程”“山河书画展”“跨阵营学术论坛”一连串活动紧锣密鼓地铺开,把整个京城的文化氛围搅得热热闹闹。
古籍修复工坊里,刚分配到同一个项目组的林文轩和墨老,正上演着一出“冰火两重天”。林文轩是青云宗出身的正道修士,一袭青衫,手里的羊毫笔捏得稳稳当当,专攻上古正统文献解读,这辈子最瞧不上的就是“旁门左道”的魔文;而墨老是幽冥教的长老,满脸皱纹,指尖总萦绕着淡淡的黑气,对上古魔文的研究堪称一绝,向来觉得正道修士的解读太过迂腐。
两人刚组队修复一部残破的《上古阵法典籍》时,差点没把工坊的桌子掀了。林文轩对着一页模糊的经文皱眉:“此句分明是‘引灵气入阵眼’,你偏说是什么‘借魔气破桎梏’,简直是歪理邪说!”墨老冷笑一声,用魔气指着经文角落:“小子,你看看这不起眼的符号,是幽冥教特有的‘逆阵标记’,正统文献里根本没记载,不懂就别瞎嚷嚷!”
吵归吵,活儿还得干。那部典籍破损严重,单靠正统释义根本无法还原阵法全貌,而墨老的魔文解读又缺了正统理论支撑,总觉得差了点意思。这天深夜,工坊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林文轩盯着一页经文愁眉不展,墨老凑过来,犹豫着指了指其中一段:“或许……你说的灵气引导是基础,但结合魔文里的‘逆反术’,阵法的威力能翻倍?”
林文轩眼睛一亮,顺着他的思路推演起来,越算越觉得可行。两人一个捧正统典籍,一个翻魔文孤本,你一言我一语,从月上中天聊到天光大亮。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修复好的书页上时,一个完整的上古杀阵终于重现人间——既有仙家阵法的精妙严谨,又融入了魔道阵法的诡谲变幻,威力比古籍记载的还要惊人。
后来,两人联合署名发表了一篇《上古阵法典籍的跨阵营解读与复原》的论文,直接轰动了整个修仙界学界。青云宗的长老们拿着论文反复研究,不得不承认魔文解读的价值;幽冥教的魔头们也没想到,自家的禁忌知识居然能登上“正统学术期刊”。林文轩和墨老更是成了工坊里的“黄金搭档”,再聊起天来,早已没了当初的针锋相对,取而代之的是“林老弟”“墨老哥”的亲切称呼。
另一边的“大周山河书画展”上,一幅《仙魔共济图》刚一亮相,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这幅画气势磅礴,远处是仙家云海翻腾,仙鹤齐鸣,飘逸出尘;近处却是魔道特有的诡谲奇峰,怪石嶙峋间藏着幽然洞府,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居然完美融合,和谐得让人惊叹。
画作的两位作者,正站在人群后偷偷乐。清音阁的女修苏婉清,擅长画仙家山水,以前画的山峰个个仙气缭绕;而合欢宗的画师柳轻烟,最拿手的是魔道景致,笔下的岩石总带着几分妖异的美感。两人刚合作时,苏婉清嫌弃柳轻烟的画风“太阴沉”,柳轻烟吐槽苏婉清的画“太寡淡”。后来她们一起去京城郊外采风,苏婉清被魔道山脉的奇险风光震撼,柳轻烟也迷上了云海的缥缈意境,干脆各取所长,一起创作了这幅《仙魔共济图》。
“刚开始落笔时,总担心两种风格会打架。”苏婉清笑着对围观的修士说,“没想到画着画着,反而觉得仙家的飘逸能中和魔道的诡谲,魔道的奇险能让仙家山水更有气势。”柳轻烟点点头,补充道:“就像咱们在灵务总局共事一样,以前觉得正邪殊途,相处久了才发现,互相借鉴着,反而能突破自己的局限。”
文化活动的春风,悄悄吹进了灵务总局的每个角落,催生了一种独特的“公务员亚文化”。以前午休时,仙修修士们聚在一起聊宗门秘闻,魔修们则扎堆吐槽以前的经历,泾渭分明;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凑在一起,聊的是古籍修复的难点、书画展的趣事,或是吐槽灵务总局的KPI考核太严格。
有一次,几个仙修和魔修凑在茶水间,围着一个符文炉琢磨起来。青云宗的弟子想用灵气改良灵茶口感,幽冥教的修士则提议加一点温和的魔气提香,争执不下时,干脆动手实验。最后煮出来的灵茶,既有仙家灵气的清新,又有魔道魔气的醇厚,口感绝佳。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灵务总局,不少修士都学着他们的样子,尝试用跨阵营的方法改良生活用品,甚至有人还搞出了“符文魔纹结合的保暖玉符”,冬天卖得火爆。
更有意思的是,灵务总局的年轻修士们还自发组织了“跨阵营读书会”,每月轮流分享自己
古籍修复工坊里,刚分配到同一个项目组的林文轩和墨老,正上演着一出“冰火两重天”。林文轩是青云宗出身的正道修士,一袭青衫,手里的羊毫笔捏得稳稳当当,专攻上古正统文献解读,这辈子最瞧不上的就是“旁门左道”的魔文;而墨老是幽冥教的长老,满脸皱纹,指尖总萦绕着淡淡的黑气,对上古魔文的研究堪称一绝,向来觉得正道修士的解读太过迂腐。
两人刚组队修复一部残破的《上古阵法典籍》时,差点没把工坊的桌子掀了。林文轩对着一页模糊的经文皱眉:“此句分明是‘引灵气入阵眼’,你偏说是什么‘借魔气破桎梏’,简直是歪理邪说!”墨老冷笑一声,用魔气指着经文角落:“小子,你看看这不起眼的符号,是幽冥教特有的‘逆阵标记’,正统文献里根本没记载,不懂就别瞎嚷嚷!”
吵归吵,活儿还得干。那部典籍破损严重,单靠正统释义根本无法还原阵法全貌,而墨老的魔文解读又缺了正统理论支撑,总觉得差了点意思。这天深夜,工坊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林文轩盯着一页经文愁眉不展,墨老凑过来,犹豫着指了指其中一段:“或许……你说的灵气引导是基础,但结合魔文里的‘逆反术’,阵法的威力能翻倍?”
林文轩眼睛一亮,顺着他的思路推演起来,越算越觉得可行。两人一个捧正统典籍,一个翻魔文孤本,你一言我一语,从月上中天聊到天光大亮。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修复好的书页上时,一个完整的上古杀阵终于重现人间——既有仙家阵法的精妙严谨,又融入了魔道阵法的诡谲变幻,威力比古籍记载的还要惊人。
后来,两人联合署名发表了一篇《上古阵法典籍的跨阵营解读与复原》的论文,直接轰动了整个修仙界学界。青云宗的长老们拿着论文反复研究,不得不承认魔文解读的价值;幽冥教的魔头们也没想到,自家的禁忌知识居然能登上“正统学术期刊”。林文轩和墨老更是成了工坊里的“黄金搭档”,再聊起天来,早已没了当初的针锋相对,取而代之的是“林老弟”“墨老哥”的亲切称呼。
另一边的“大周山河书画展”上,一幅《仙魔共济图》刚一亮相,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这幅画气势磅礴,远处是仙家云海翻腾,仙鹤齐鸣,飘逸出尘;近处却是魔道特有的诡谲奇峰,怪石嶙峋间藏着幽然洞府,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居然完美融合,和谐得让人惊叹。
画作的两位作者,正站在人群后偷偷乐。清音阁的女修苏婉清,擅长画仙家山水,以前画的山峰个个仙气缭绕;而合欢宗的画师柳轻烟,最拿手的是魔道景致,笔下的岩石总带着几分妖异的美感。两人刚合作时,苏婉清嫌弃柳轻烟的画风“太阴沉”,柳轻烟吐槽苏婉清的画“太寡淡”。后来她们一起去京城郊外采风,苏婉清被魔道山脉的奇险风光震撼,柳轻烟也迷上了云海的缥缈意境,干脆各取所长,一起创作了这幅《仙魔共济图》。
“刚开始落笔时,总担心两种风格会打架。”苏婉清笑着对围观的修士说,“没想到画着画着,反而觉得仙家的飘逸能中和魔道的诡谲,魔道的奇险能让仙家山水更有气势。”柳轻烟点点头,补充道:“就像咱们在灵务总局共事一样,以前觉得正邪殊途,相处久了才发现,互相借鉴着,反而能突破自己的局限。”
文化活动的春风,悄悄吹进了灵务总局的每个角落,催生了一种独特的“公务员亚文化”。以前午休时,仙修修士们聚在一起聊宗门秘闻,魔修们则扎堆吐槽以前的经历,泾渭分明;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凑在一起,聊的是古籍修复的难点、书画展的趣事,或是吐槽灵务总局的KPI考核太严格。
有一次,几个仙修和魔修凑在茶水间,围着一个符文炉琢磨起来。青云宗的弟子想用灵气改良灵茶口感,幽冥教的修士则提议加一点温和的魔气提香,争执不下时,干脆动手实验。最后煮出来的灵茶,既有仙家灵气的清新,又有魔道魔气的醇厚,口感绝佳。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灵务总局,不少修士都学着他们的样子,尝试用跨阵营的方法改良生活用品,甚至有人还搞出了“符文魔纹结合的保暖玉符”,冬天卖得火爆。
更有意思的是,灵务总局的年轻修士们还自发组织了“跨阵营读书会”,每月轮流分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