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综武:盘点太监高手,江湖炸了》

  江湖人看重的,自然是倚天剑与屠龙刀本身的威力,而非其中可能藏有的兵书,即便那兵书再厉害,江湖人也未必会放在心上。

  白小生不过是个爱凑热闹的,若苏云答不上来,他便可趁机炫耀一番,挽回些颜面。

  此刻,苏云端坐高台,轻啜一口茶,润了润嗓子,不紧不慢地道:

  “倚天剑之所以受江湖人追捧,与屠龙刀同理,其奥秘皆藏于剑身之中。”

  “但依我之见,这倚天剑,才是江湖人真正该追求的宝贝。”

  “因为剑中,确实藏有两本绝世神功。”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江湖人纷纷交头接耳。

  “屠龙刀里就藏着秘籍,没想到倚天剑也不遑多让。”

  “真的藏有武功秘籍?那么小一把剑,能装下两本?”

  “从苏云这儿,总能听到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真有此事?太不可思议了。”

  “原来武林之中,藏着这么多秘密!”

  仅凭倚天剑中藏有两本武功秘籍这一说,便已让在场江湖人震惊不已。

  但江湖人自然好奇,那两本究竟是何秘籍,此事似乎更让白小生期待。

  “我白小生,还没听说过有哪种武功秘籍是我不知道的。”

  “那你倒说说,倚天剑中藏的是哪两本?”

  “在座的,可都是江湖豪杰,三教九流皆有。”

  “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得拿出证据来,否则,看你如何收场!”

  白小生如此挑衅,苏云并不意外,他一来便知其意。

  如今白小生非但没找到茬儿,反而自讨没趣,颜面尽失。

  在江湖豪杰面前,白小生已无地位可言,但他怎会轻易放过苏云。

  苏云却无所畏惧,解锁了说书人系统,对武综世界了如指掌,一切尽在脑中。

  “倚天剑中,藏的两本武功秘籍,乃是九阴真经与降龙十八掌。”

  “这种话,岂能信口开河?”

  “这两种武功秘籍,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所耳闻吧。”

  “倚天一出,谁与争锋!”

  此言意指,得倚天剑者,习得其中两种秘籍,便可与屠龙刀抗衡。

  在场江湖豪杰,对苏云所言皆感震惊。要知道,九阴真经与降龙十八掌,在江湖中皆是众人梦寐以求之物。得其一,便能练就盖世神功。

  尤其是降龙十八掌,曾是丐帮镇帮秘籍。当年,丐帮凭此掌法威震江湖。

  后因“六一三”变故,降龙十八掌传承中断,诸多招式遗失,最终仅余数招。

  虽丐帮以打狗棒法支撑,但已不复往日威望。后更受江湖各派威胁,仅凭往日余威勉强维持。

  江湖人士不禁遐想,若当年降龙十八掌能完整传承,丐帮或能重振雄风,再成江湖极具影响力之帮派。

  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功秘籍,竟藏于倚天剑中,令在场江湖人士难以置信,仿佛长久以来被蒙蔽,心中难免失落。

  “原来倚天剑受追捧,是因其中藏有降龙十八掌。”

  “若峨眉派得知此事,不知会作何感想?”

  “这剑一直被峨眉派视为镇派之宝,恐怕连他们自己也不知,剑中竟藏有降龙十八掌。”

  “若峨眉派知晓,是想保倚天屠龙剑,还是先夺降龙十八掌?”

  “那还用说,学会降龙十八掌,便是天下第一。峨眉派岂会傻到不要,定会舍剑取掌。”

  众人皆议论降龙十八掌,却忘了苏云方才所言,倚天剑中藏有两种武功秘籍,除降龙十八掌外,还有易筋经。然此时,竟无人提及易筋经。

  苏云亦发现此问题,却一直放任不管。别人不问,他便不说;别人问起,他便知无不言,让大家听个痛快。

  此时,众人终于对九阴真经产生兴趣,纷纷议论。尤其是老黄与上官婉婉,上官婉婉问道:

  “老黄,你可知这九阴真经出自何派?”

  老黄没想到挑战来得如此突然,他根本不知此事,这无疑是在为难他。

  但老黄也不甘示弱,欲言以保颜面:

  “能与降龙十八掌相提并论,定是武林秘籍,绝不会差。”

  上官婉婉听后,一脸不屑,嘲笑道:

  “这还用你说,我自然知道!”

  “简直是废话,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连老黄都未曾注意,旁边的花满楼正在一旁看热闹。

  上官婉婉好不容易来到白玉楼,本以为这里都是江湖高手。

  可如今,竟没人能说出九阴真经的来历,让她感到有些失落。

  上官婉婉早已被苏云的盛世美颜吸引,若直接问苏云,又觉得不好意思。

  她只能询问身边的人。

  “诸位,可有人知道九阴真经的来历?”上官婉婉问道。

  “若有知情者,不妨说说,也好让大家一起探讨。”

  “权当是分享江湖秘辛。”

  上官婉婉话音刚落,场中一片寂静,众人对九阴真经的来历都不清楚,面面相觑,愣住了。

  这时,一个四眉清秀的男子站了出来,双手背在身后,昂首阔步地说道:

  “关于九阴真经,我倒是知道一些。”

  众人惊讶,在众多江湖人士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此人竟然声称知晓九阴真经,实在让人意外。所有人的目光立刻从苏云身上转向这位江湖人士。

  此人正是陆小凤,从那四条眉毛上,便有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这位师兄四眉独特,莫非是江湖上传说的四眉陆小凤?果然名不虚传。”

  陆小凤没想到竟有人能认出他,此次他与花满楼前来,是为了调查大案。

  此事,他和花满楼心里都很清楚,但陆小凤刚才听书入迷,此刻却要起身刷存在感,让花满楼非常紧张。

  花满楼不断给陆小凤使眼色,示意他坐下,但无济于事。

  “这位兄台好眼力,不错,我就是人见人爱的陆小凤。”

  陆小凤说着,还把旁边的花满楼拉了起来。

  “而我身边的这位,就是花见花开的花满楼。”

  陆小凤此举让花满楼尴尬不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可没有陆小凤那么厚脸皮。但此时在场的都是江湖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若表现不好,反而会被嘲笑。

  “诸位好,我是花满楼,很高兴在这里见到大家。不过,‘花见花开’这话是陆小凤说的,和我无关。”

  在白玉楼,众人各自听各自的,苏云说书精彩,讲的是江湖秘事,大家都听得入神,没注意到旁边的人。

  此刻看到陆小凤和花满楼,两人的身份令人大为震惊。

  “这白玉楼真是藏龙卧虎,陆小凤也来了,还有这花满楼,难道就是那大名鼎鼎的花家大少?”

  许多江湖人士对金银财宝并不在意,但花满楼这样大名鼎鼎的富豪,显然不只是有钱那么简单。

  尽管如此,仍有人关心九阴真经的事情,陆小凤之前声称知道它的来历,众人纷纷向他发问。

  “陆小凤,你真的知道九阴真经的来历吗?给大家讲讲吧。”

  “是啊,既然知道,就讲讲吧。”

  “你该不会是在骗我们吧?整个江湖中,知道九阴真经的人寥寥无几,你怎么会知道?”

  虽然陆小凤在江湖上小有名气,但这件事确实是江湖知识的盲区,众人认为他不可能知道。

  听到有人再次提问,其他江湖人士都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陆小凤模仿苏云的样子,手持折扇,一开一合之间故作镇定,学得有模有样,却总少了几分神韵,引得苏云忍不住笑了出来。

  苏云饶有兴趣地看着陆小凤,想听听他接下来会说什么。

  说实话,当着苏云的面谈论江湖中的风云人物,即便心里有数,陆小凤也不免有些忐忑。

  但他想着,若能在众多江湖高手面前露一手,以后自己的名号一定会更响亮。

  “我偶然得知,大宋江湖中流传着一部九阳真经。”

  “这部真经在大宋江湖中声名显赫,曾引发无数纷争,江湖人士无不渴望得到。”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感震惊,没想到九阳真经竟源自大宋江湖,难怪他们闻所未闻。

  毕竟,大宋江湖的秘闻,在大明江湖中鲜有流传。

  陆晓峰原以为借此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在江湖豪杰面前展现一番见识,不料众人对此竟一无所知,显然对大宋江湖之事知之甚少。

  “诸位不知也无妨,既然没听过九阳真经,那我陆晓峰再讲一件事,在座各位定然耳熟能详。”

  “那便是华山论剑!”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更是写满了惊讶。华山论剑,名震江湖,即便在大明也是无人不晓,堪称大宋江湖的标志性盛事。

  那次盛会,声势浩大,轰动一时。

  而且,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参与华山论剑,对参与者的境界要求极高。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仅有数人得以入围。

  而华山论剑之后,也确实只留下了五位绝顶高手,被誉为五大宗师。

  这五大宗师,在大宋江湖中地位尊崇,堪称江湖的楷模。

  陆晓峰的一番话,让在场众人浮想联翩。

  苏云端坐高台之上,品茶自得,一副悠然模样。

  既然有人替他开口,他早已口干舌燥,正该歇息片刻。

  不过,陆晓峰虽言及九阴真经源自大宋江湖,百晓生却自知难以与苏云匹敌,如今陆晓峰又欲借此机会超越他,令他颜面扫地。

  百晓生心中不悦,觉得陆晓峰是在挑战他的权威,便想出些难题,让陆晓峰答不上来,出出洋相。

  “这江湖真是愈发混乱了,什么人什么事都敢冒出来。”

  “有些人就是不懂装懂。”

  “既然陆晓峰你如此在行,不妨说说看,这九阴真经究竟是何人所着?”

  陆晓峰只是将自己所知尽数道出,不料现场还有个爱挑刺的百晓生,竟想借此机会挽回颜面。

  然而,此事陆晓峰确实不知,即便百晓生再问,他也答不上来。

  陆小凤与百晓生不同,他并无争强好胜之心,不懂之处便坦然承认,并向苏云虚心请教。

  “苏先生,此事陆小凤确实不知。”

  “不知苏先生可清楚,九阴真经是何人所着?”

  陆小凤的谦逊好学,让苏云颇为赞赏。此前,苏云已利用百晓生,在江湖人士面前揭露诸多秘辛,大展威风。

  如今,苏云欲在白玉楼盘点大明武评,借百晓生之事已积累足够威望。日后一旦公布大明武评排行榜,定能获得江湖人士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