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果然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以后也得记住这一点。-《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

  要是能把院里那些名声好的人,全给拖下水,把他们的名声也搞臭,大家不就又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了?

  到时候谁也别嫌弃谁,出了这个大院,谁都抬不起头,在院里也就谁也别瞧不起谁了。

  易忠海这心思,确实够阴险的。

  “咳,各位邻居们,看到现在,估计还有不少人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吧?”

  易忠海不再理会那三人,转而看向院里其他二十多户、上百号看热闹的住户。

  这些人确实一脸懵。

  易忠海刚才说的话,他们压根没听懂。

  什么王教授、什么京城医院,到底在讲什么?

  “易大爷,究竟怎么回事?我们都糊涂着呢,您给解释解释呗。”

  “是,贾张氏不是都出院回来了吗?怎么又冒出谢礼来了,难道是住院费没结清?”

  “看起来,里头还有事儿!”

  等议论声稍稍平息,易忠海语气悲愤地说道:“各位邻居、各位住户,我对咱们院里的两位大爷,还有许大茂,真是痛心!”

  “那天贾张氏送到厂医院,人家根本不敢收,她伤得太重了——少了一个腰子,腿也断了一截,全身七八处骨折。医生连手术室都没让进,直接让转去京城医院,说只有那边才有条件救……”

  “可那时候都几点了?哪还有车能去京城医院?最后,是人家李进阳帮了忙,托了关系……”

  “他面子是真大,京城医院一听是进阳的邻居,直接派了教授级别的医生带队,专家小组都来了——那在过去,可都是给大领导看病的级别……”

  “手术是做完了,可你们说,咱们是不是得谢谢人家王教授?这钱,能让进阳一个人出吗?”

  “不能!”

  不能让进阳既出力又破费,咱们大院的事,哪能让一个人扛?那不让进阳心凉吗?

  以后谁家有事,还怎么好意思找进阳帮忙?

  我本来提议,条件好点的各家分担一点,别让进阳出钱,大家凑一凑。可结果你们也瞧见了,哎!

  易忠海装模作样地摇了摇头。

  世上的谎话,最怕九分真里掺一分假。易忠海这番话,听起来像那么回事,其实关键地方都含糊带过。

  比如,是他跪下来求李进阳帮忙的;也是他一口答应要承担“谢礼”的。

  要不是这样,李进阳也不会打电话救人!

  可被他这么一说,事情还是那件事,意思却全变了。

  整个过程,变成了李进阳不忍心看贾张氏在厂医院受苦,出于高尚品德主动联系了京城医院。

  而易忠海也不忍心让进阳自掏腰包准备谢礼,想发动大家的力量,替他分担。

  他们两个,显得光明磊落。

  而拒绝出钱的阎阜贵、刘海忠和许大茂,倒成了反面角色。

  刘海忠、许大茂和阎阜贵三个人当场就懵了。

  气得嘴唇直抖,心里骂易忠海不是个东西。

  说得跟真的一样。

  要不是我们当时在场,还真信了你的鬼话。

  可是……

  明知易忠海在胡扯,他们三个却不敢当场戳穿。

  不是顾及易忠海,而是顾及另一个“光明磊落”的角色——李进阳同志。

  难道现在告诉大家,李进阳不是什么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好同志,而是易忠海磕了几个头才答应救人的?

  那肯定不行。

  这么做,就是毁李进阳的名声。

  谁不知道李进阳最在乎自己的口碑和风评?

  毁他名声,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真够可以的。

  易忠海这招玩得够阴,愣是把他自己和李进阳绑在了一起。

  让另外三个人连反对的话都说不出口。

  甚至还得帮着点头承认。

  毕竟这套说法,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李进阳。

  一旦传出去,李进阳乐于助人的形象肯定深入人心,这可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谁敢去破坏?

  那不是明摆着跟李进阳过不去吗!

  易忠海,你这老狐狸,真够阴的!

  易忠海对那几人不满的眼神根本不在乎,坑的就是你们,又能怎样?

  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你们有本事反驳!

  不过说真的……

  刘海忠他们还真没那个胆子。

  易忠海拿李进阳当挡箭牌,谁敢有意见?

  几个人心里憋屈得要命。

  院里的住户们也议论纷纷。

  “一大爷、二大爷、大茂,易师傅说的是真的吗?”

  “差不多吧!”

  “什么叫差不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哪有差不多这种说法?”

  “是,老易说得对,就是这么回事!”许大茂一狠心,咬牙认下了易忠海的说法。

  他宁可自己名声受损,也得把李进阳捧得更高。

  李进阳走得越远,他才能有更大的靠山。

  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刘海忠和阎阜贵也只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到了这一步,他们哪还看不出来,这个全院大会根本就是被人算计好的。

  从直接让他们掏钱,到抛出这套说辞,每一步都吃定了他们。

  一大清早就背上抠门的名声,真是冤到姥姥家了!

  “哎呀,这事确实是咱们理亏。老易做得够意思了,哪能让李进阳既出力又垫钱呢?太不厚道了!”

  “说得在理。说句实在话,进阳跟贾家什么交情大伙儿都清楚。他肯帮忙找门路救命,已经算是难得的好心人了。在座各位摸摸良心,谁能做到这份上?让人家既搭人情又贴钱,天底下没这个道理!”

  “大家别忘了,进阳今天刚去提亲,马上就要成家了。咱们可不能让他作难!”

  “没错没错!老易您说个数,大伙儿一起凑凑。”

  “该给多少谢礼?算我一份!虽然手头不宽裕,但三五块钱的心意总要表一表。往后谁家还没个急事?总不能寒了咱们院里头这位大干部的心!”

  “我也出一份!”

  “加上我!大家都凑凑。”

  “这两个月活儿少,家里确实紧巴。不过我纳了两双鞋底,回头给进阳送去,也算尽份心力。”

  “哈哈哈他赵婶,您知道人家穿多大码吗?”

  “哼!不合脚还不能送亲戚了?再大的教授还能没个三亲六故?”

  院里气氛格外热络,明明是往外掏钱的事,却没人推拒,反倒个个喜气洋洋。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李进阳连贾家的事都肯帮,将来谁家遇到迈不过去的坎儿,他定然也会伸手。

  这么一想,日子顿时有了底气。

  对老百姓来说,有时候一道难关真能拆散一个家。今天看似是替贾家还人情,实则是给自家往后铺路。

  谁也不糊涂。

  易忠海看着争先恐后报名的住户,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整整一年了,他还是头回听到这么多夸赞。

  声望,总算回来了。

  “各位高邻别着急,挨个儿来!我易忠海先带个头——我出一百块,整整一个月工资!”

  “挣得多就多出点,大家觉得这个数合适不?”

  好家伙!

  易忠海福至心灵,当场拍出一百块钱。满院顿时响起震天的叫好声。

  大家都在称赞易大爷办事大方、够意思。

  一百块确实不是小数目。

  院里不少靠零工过活的人家,半年也未必能攒下这么多。他能爽快地拿出来,实在没话说。

  就连以前对易忠海有看法的人,如今也对他有所改观。

  纷纷夸上几句。

  只有人群里的贾张氏嘴角抽动,心里暗骂:好你个易忠海,连老嫂子都骗!

  不是说家里只剩二十块了吗?

  早知道他还藏着一百,贾张氏说什么也不愿冒险得罪李进阳开这个全院大会。

  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会已经开了,总不能半途停下。

  何家门口,抱着胳膊看热闹的何大清和傻柱互相看了一眼,也感到意外。

  易忠海最近做的事……

  “一步一步,安排得真够周全的。”

  何大清意识到老易变了。虽然骨子里还是那套道德捆绑,可如今玩出了新花样。

  这让他挺高兴。

  对自家来说是好事!

  易忠海越厉害,将来要是跟李进阳对上,底气也更足。

  何大清一高兴,举手喊道:“各位,我们何家也不小气!最近手头是有点紧,拿不出多少钱,但我和傻柱可以帮忙做一桌好菜答谢人家!”

  “材料我们自带,绝不给院里丢脸!”

  “好!”

  “何师傅真大方!”

  “这事儿办得漂亮!”

  “傻柱,多跟你爹学着点!”

  “……”

  全院大会在易忠海声望大涨、禽兽派大获全胜中圆满结束。

  这次特别的“募捐”,最后凑到的数额还真不少。

  易忠海早就盘算好了。他故意不提各家该出多少,而是先把何家的收入亮了出来。

  谁家每个月挣多少钱,都被清清楚楚地喊了出来。

  隐约间形成了一套规矩。

  并且拉拢了大多数住户,只针对少数几个人。

  “张家的,你是六级锻工,每月挣七十六块,拿出三十块不难吧?……”

  “李老弟,你儿媳妇刚生了娃,就拿十块吧,家里也得补补营养。”

  “赵嫂子,你家情况特殊,出两双鞋底就行,钱就不必了。”

  “一大爷,你每月八十九块收入,仅次于我……”

  “二大爷,你家虽然困难,可到底是院里的大爷……”

  “许大茂,你当放映员油水足,娄家也没少补贴你们,就出……”

  最后收完钱一算,竟有四百五十块。

  二十多户凑了一百五,易忠海出了一百,刘海忠和阎阜贵、许大茂三人被“劝”出了二百。

  外加一条围巾、两双鞋底和一桌川菜。

  易忠海心满意足。

  这么多钱,李进阳调离京城医院的事,总该能解决了吧?

  他对自己的安排很是得意。

  “果然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以后也得记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