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陆一立马答应。
他脑补出貂蝉家人被囚,被迫效忠王允的惨剧。
\"老贼等着,等救出主母家人,要你好看!\"陆一暗骂。
\"磨蹭什么?快去!\"
陆风看着陆一攥紧拳头喃喃自语的样子,不禁扶额道:\"嗯?\"
陆一这才回过神,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笑道:\"没事没事!我这就去!\"说完一溜烟跑了。
\"这小子...\"陆风笑着摇了摇头。
他拿起情报准备去找戏志才等人,但看到上面关于貂蝉的内容又坐了回去。将何进、袁绍的部分重新抄录后,收起原件带着副本来到政务厅。
正巧戏志才、荀攸和郭嘉都在。
\"看看这个。\"陆风直接递过情报。
\"哦?\"郭嘉等人接过,三人凑在一起查看。
不多时,三人表情古怪地抬起头。郭嘉解下酒壶灌了一口,咂嘴道:\"何进竟是这种死法,真让人无话可说。\"
\"袁绍够狠的,袁家果然包藏祸心。\"荀攸接过话茬,\"连何进都敢杀,接下来怕是要对张让、何皇后他们下手了。洛阳城里与袁家为敌的,恐怕都难逃毒手。\"
戏志才点头道:\"极有可能。不过这得建立在一切按他们计划发展的前提下。可惜董卓不是省油的灯,况且眼下这计划明显已经出了问题——本该由张让动手,却变成袁绍亲自动手,可见原计划有变,这不过是补救方案罢了。\"
荀攸目光如炬道:\"这计划太过粗糙,不可能是原方案。不然袁愧的手段未免太拙劣了。\"
郭嘉神色古怪道:“袁绍当真瞒住了所有人?曹操那等人物竟也信了?未免太离奇!”
“那曹孟德我打过交道,狡黠得很,袁绍一介纨绔子弟,岂能骗得过他?”
郭嘉连连摇头。
狐狸被柴犬戏弄?简直荒谬!
“哦?”
荀攸与陆风闻言,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我等亦不信!”
二人深知曹操脾性——多疑善谋,怎会轻信袁绍所言?更何况,何进之死的借口实在拙劣,曹操岂能看 ** ?
**“哈!”郭嘉拊掌笑道,“主公与公达既如此笃定,想必曹操不过是在陪袁绍作戏!”
“啧啧!”他咂了咂嘴,兴味盎然:“两位‘影帝’同台对戏,那场面……妙极!妙极!”
众人闻言,脑海中浮现曹操与袁绍虚与委蛇之态,不禁抚掌大笑。
“依我看——”陆风挑眉推测,“曹操早洞穿袁绍把戏,为求自保才佯装糊涂,顺势陪演一场。”
“多半如此。”荀攸颔首,“袁绍连何进都敢杀,若察觉曹操起疑,定会痛下 ** 。曹孟德……聪明!”
戏志才接言道:“何进既死,且看董卓如何登台。这出戏……可莫要教人失望!”
唯有洛阳大乱,将汉室颜面彻底践踏,方能催生群雄逐鹿之局。否则,时机尚需再候。
“静观其变!”
陆风轻笑摆手:“董仲颖岂会让人失望?帐 ** 士李文优定能替他抓住良机!我等静观风云变幻便是,真正的好戏就要开场,我等的机会也将来临!”
言及此处,他眸中掠过一抹精光。
蛰伏多年,终见曙光了!
汉室种种桎梏,早已令他心生烦厌。
如今,终是等到了风云际会之时。
“既如此,属下建议主公加快收编黄巾残部!”戏忠进言道。
“不可!”
郭嘉未待陆风发话便断然反对:“志才操之过急了!依我之见,反倒要继续维持与黄巾军对峙之势。眼下收编五万青州军为时尚早!”
“暗中掌控各郡自无不可,但明面上决不可打破眼下的对峙局面。”
戏忠闻言捻须沉思,倒未动怒,反而认真斟酌起来。
此时荀攸含笑道:“奉孝所言极是。此刻若剿灭黄巾,以我军真实实力,必招袁氏等诸侯猜忌。”
“眼下仍需韬光养晦,静待天时。”
过早显露锋芒,反为不美。
“确是某思虑不周!”戏忠恍然,当即拱手道:“奉孝与公达高见!”
“嗯。”陆风颔首道:“正合我意。故而近日始终未令大军全力出击,也未让管亥率青州军易帜来投。”
“依我推算,这般局面至少还要维持半载。”
“届时再观时局变化相机而动。”
再过半年,关东联军就该起兵讨董了。
若他过早肃清青州黄巾,袁本初别说邀他会盟,怕是第一个就要调转矛头对付他。唯有让诸侯以为他主力被黄巾牵制,袁绍才能安心去讨伐董卓。
洛阳惊变时,陆风收到会盟邀约。明示邀请者心怀叵测,却正中其下怀。
\"主公英明!\"荀攸等三人齐齐拱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见证过太多预言成真,这次半年之期必是风云变幻的前兆。小小东莱已难承载他们的抱负,整个天下才是真正的舞台。
六月末,何进遇刺身亡。翌日,曹操率部直扑北芒山,终于在黄河岸边截住张让一行。刀光剑影间,百余名宦官伏诛,唯剩张让 ** 河畔。这位老宦官惨然转身,向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及何皇后深深一拜:\"老奴再不能侍奉贵人了!\"话音未落,已纵身跃入滔滔浊浪。
袁绍持剑拍马赶到,剑锋只斩断一缕水花。见人影被激流吞没,他暗自舒了口气——若让张让活着供出何进之死的 ** ,他精心设计的棋局将彻底崩盘。当即派遣袁氏死士沿河搜捕,誓要见到首级才肯罢休。
文中曹操部分改为:
曹操浑身浴血,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典军校尉曹孟德,参见娘娘与殿下!护驾来迟,罪该万死!”
何皇后部分改为:
何氏凤眸微眯,指尖轻抚身后颤抖的辫儿,协儿却挺直腰板道:“将军请起。”何氏挥袖示意免礼,目光在二子间游移,暗自摇头。
回忆部分
那时张让耳语:何进已率甲士破宫门。她方寸大乱信以为真,如今想来尽是疑窦。
袁绍部分改为:
袁本初疾步上前,甲胄铿然作响:“臣司隶校尉袁绍,恭请娘娘銮驾回洛阳主政。”说罢面露悲色:“大将军遭阉党死士暗算...臣等痛心疾首!”
曹操心理活动改为:
曹操瞥见袁绍假意拭泪,腹诽道:凶手哭丧,倒似孝子。
**
袁绍做出这等事,良心何在?
曹操暗自警惕,往后定要提防此人,以免遭他暗算而不自知。
_“什么?”_
何皇后听闻袁绍之言,尤其是兄长死讯,脑中轰然一震,愣在原地。许久才回过神来,面目扭曲地嘶吼:_“不可能!我大哥乃大将军,怎会轻易丧命?张让等人怎敢杀他?”_
袁绍面露悲戚:_“事实便是如此!张让早有谋害大将军之心,欲立皇子协为帝,而大将军与娘娘正是阻碍。娘娘岂会真信他们是为护你们逃命?大将军再糊涂,也断不会加害至亲!”_
何皇后如遭雷击,豁然醒悟——兄长绝无可能害她们母子,唯有张让那群阉贼包藏祸心。想到兄长已死,她头晕目眩,踉跄欲倒,幸得曹操搀扶才未跌倒。
_“娘娘保重!朝中需您主持大局,皇子辩亦需您庇护。”_曹操沉声劝道。他目光掠过何皇后艳丽的面庞,心底泛起一丝异样,又迅速压下。
片刻后,何皇后稍缓,曹操等人再次劝其返京。此番她未再拒绝,一行人即刻启程赶赴洛阳。
袁曹二人暗自窃喜,救驾之功已是囊中之物。
行至中途,变故陡生。
“轰——隆——”
左侧骤然传来雷鸣般的响动,大地为之震颤。
“骑兵!”袁绍眸光骤冷,“董卓老贼意欲何为?”
西凉铁骑如黑云压境,为首虬髯大将纵马长啸:“末将董卓救驾来迟!娘娘与殿下可安好?”
“董卓!”袁绍拍马横枪,厉声喝道,“御驾已受我等护卫,速速退兵!尔等冲撞凤辇,莫非欲谋反?”
却见董卓冷笑一声,铁骑洪流径直碾过。烟尘中传来拳脚闷响与袁绍怒骂:
“放肆!哎哟——”
待西凉军过境,袁绍冠冕歪斜,锦袍染尘,左眼乌青宛若熊猫,狼狈啐道:“董贼!我誓杀汝!”
(
袁绍强忍浑身剧痛,内心防线摇摇欲坠,他朝着勒马驻足的董卓嘶声怒吼:\"董贼!你竟敢——\"
董卓转身轻蔑一瞥,随意挥手道:\"烦人!拦住他!\"十余名铁甲武士立即调转方向朝袁绍逼近。
\"董太守!\"曹操按剑而立,挡在銮驾前厉声质问,\"当着皇后与两位殿下面前,莫非你要行大逆之事?\"
董卓突然放声大笑,阴沉目光锁定曹操:\"曹孟德?本太守千里迢迢护驾而来,何来劫驾之说?\"说罢猛然挥手:\"还不速速让开!本官要面见凤驾!\"
见曹操仍不退让,董卓眯起三角眼:\"怎么,你敢抗命?\"身后数十名飞熊军齐刷刷下马逼近,森然杀气令曹操额头沁出冷汗。
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杀机,曹操终究长叹抱拳:\"下官不敢。董太守请——\"话未说完便被涌来的军士挤开,踉跄间竟被推至数十步外,恰好撞见鼻青脸肿的袁绍。
瞥见袁绍那副乌眼青的狼狈相,曹操险些破功笑出声来,急忙咬舌强忍——既怕此刻失仪,更惧这位本初兄日后算账。
\"难道真要眼睁睁将救驾之功拱手相让?\"袁绍压低声音问道,脸色阴鸷得能滴出水来。
曹操无奈摊手:\"不然呢?董卓刀斧在手,此刻与之相抗,你我不出三刻便要身首异处。\"
袁绍闻言,双目圆睁,厉声道:\"他竟敢如此!\"
那凶狠的目光,似要生吞活剥了对方。
\"有何不敢?\"
曹操无奈地叹了口气:\"方才我若闪避稍慢半分,他恐怕就要拔剑相向了。\"
\"本初兄可别忘了,此人乃是边关虎将,行事向来不拘礼法!\"
\"莫非你以为,他会对你言听计从?\"
若当真如此,此刻你也不会顶着一副鼻青脸肿的模样了。
曹操早已看透袁绍的心思。
不就是仗着董卓曾受袁氏提携,便以为能掌控全局么?
可笑!
他先前不是再三提醒过么?
引边军入京无异于纵虎吞狼。
猛虎为祸,更甚于饿狼。
当时大将军何进不信。
作为主谋的袁绍更是不以为然。
如今怎样?
玩火 ** 了吧?
真当袁氏谋划深远、根基深厚,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未免太痴心妄想。
不过曹操心中更多的,还是为汉室江山忧心。
有董卓这等边将搅局,洛阳乃至天下的局势都将危如累卵。
\"子翼!若你在场该多好!\"
曹操不由又想起陆风。
若有陆风及其麾下精锐坐镇,什么董卓、西凉军,不过土鸡瓦狗。
袁绍听罢,脸色愈发阴沉。
\"该死的家奴!竟敢反噬其主!且等着瞧!\"
袁绍暗暗发狠。
只要有机会,定要叫这叛主之奴死无葬身之地。
        他脑补出貂蝉家人被囚,被迫效忠王允的惨剧。
\"老贼等着,等救出主母家人,要你好看!\"陆一暗骂。
\"磨蹭什么?快去!\"
陆风看着陆一攥紧拳头喃喃自语的样子,不禁扶额道:\"嗯?\"
陆一这才回过神,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笑道:\"没事没事!我这就去!\"说完一溜烟跑了。
\"这小子...\"陆风笑着摇了摇头。
他拿起情报准备去找戏志才等人,但看到上面关于貂蝉的内容又坐了回去。将何进、袁绍的部分重新抄录后,收起原件带着副本来到政务厅。
正巧戏志才、荀攸和郭嘉都在。
\"看看这个。\"陆风直接递过情报。
\"哦?\"郭嘉等人接过,三人凑在一起查看。
不多时,三人表情古怪地抬起头。郭嘉解下酒壶灌了一口,咂嘴道:\"何进竟是这种死法,真让人无话可说。\"
\"袁绍够狠的,袁家果然包藏祸心。\"荀攸接过话茬,\"连何进都敢杀,接下来怕是要对张让、何皇后他们下手了。洛阳城里与袁家为敌的,恐怕都难逃毒手。\"
戏志才点头道:\"极有可能。不过这得建立在一切按他们计划发展的前提下。可惜董卓不是省油的灯,况且眼下这计划明显已经出了问题——本该由张让动手,却变成袁绍亲自动手,可见原计划有变,这不过是补救方案罢了。\"
荀攸目光如炬道:\"这计划太过粗糙,不可能是原方案。不然袁愧的手段未免太拙劣了。\"
郭嘉神色古怪道:“袁绍当真瞒住了所有人?曹操那等人物竟也信了?未免太离奇!”
“那曹孟德我打过交道,狡黠得很,袁绍一介纨绔子弟,岂能骗得过他?”
郭嘉连连摇头。
狐狸被柴犬戏弄?简直荒谬!
“哦?”
荀攸与陆风闻言,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我等亦不信!”
二人深知曹操脾性——多疑善谋,怎会轻信袁绍所言?更何况,何进之死的借口实在拙劣,曹操岂能看 ** ?
**“哈!”郭嘉拊掌笑道,“主公与公达既如此笃定,想必曹操不过是在陪袁绍作戏!”
“啧啧!”他咂了咂嘴,兴味盎然:“两位‘影帝’同台对戏,那场面……妙极!妙极!”
众人闻言,脑海中浮现曹操与袁绍虚与委蛇之态,不禁抚掌大笑。
“依我看——”陆风挑眉推测,“曹操早洞穿袁绍把戏,为求自保才佯装糊涂,顺势陪演一场。”
“多半如此。”荀攸颔首,“袁绍连何进都敢杀,若察觉曹操起疑,定会痛下 ** 。曹孟德……聪明!”
戏志才接言道:“何进既死,且看董卓如何登台。这出戏……可莫要教人失望!”
唯有洛阳大乱,将汉室颜面彻底践踏,方能催生群雄逐鹿之局。否则,时机尚需再候。
“静观其变!”
陆风轻笑摆手:“董仲颖岂会让人失望?帐 ** 士李文优定能替他抓住良机!我等静观风云变幻便是,真正的好戏就要开场,我等的机会也将来临!”
言及此处,他眸中掠过一抹精光。
蛰伏多年,终见曙光了!
汉室种种桎梏,早已令他心生烦厌。
如今,终是等到了风云际会之时。
“既如此,属下建议主公加快收编黄巾残部!”戏忠进言道。
“不可!”
郭嘉未待陆风发话便断然反对:“志才操之过急了!依我之见,反倒要继续维持与黄巾军对峙之势。眼下收编五万青州军为时尚早!”
“暗中掌控各郡自无不可,但明面上决不可打破眼下的对峙局面。”
戏忠闻言捻须沉思,倒未动怒,反而认真斟酌起来。
此时荀攸含笑道:“奉孝所言极是。此刻若剿灭黄巾,以我军真实实力,必招袁氏等诸侯猜忌。”
“眼下仍需韬光养晦,静待天时。”
过早显露锋芒,反为不美。
“确是某思虑不周!”戏忠恍然,当即拱手道:“奉孝与公达高见!”
“嗯。”陆风颔首道:“正合我意。故而近日始终未令大军全力出击,也未让管亥率青州军易帜来投。”
“依我推算,这般局面至少还要维持半载。”
“届时再观时局变化相机而动。”
再过半年,关东联军就该起兵讨董了。
若他过早肃清青州黄巾,袁本初别说邀他会盟,怕是第一个就要调转矛头对付他。唯有让诸侯以为他主力被黄巾牵制,袁绍才能安心去讨伐董卓。
洛阳惊变时,陆风收到会盟邀约。明示邀请者心怀叵测,却正中其下怀。
\"主公英明!\"荀攸等三人齐齐拱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见证过太多预言成真,这次半年之期必是风云变幻的前兆。小小东莱已难承载他们的抱负,整个天下才是真正的舞台。
六月末,何进遇刺身亡。翌日,曹操率部直扑北芒山,终于在黄河岸边截住张让一行。刀光剑影间,百余名宦官伏诛,唯剩张让 ** 河畔。这位老宦官惨然转身,向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及何皇后深深一拜:\"老奴再不能侍奉贵人了!\"话音未落,已纵身跃入滔滔浊浪。
袁绍持剑拍马赶到,剑锋只斩断一缕水花。见人影被激流吞没,他暗自舒了口气——若让张让活着供出何进之死的 ** ,他精心设计的棋局将彻底崩盘。当即派遣袁氏死士沿河搜捕,誓要见到首级才肯罢休。
文中曹操部分改为:
曹操浑身浴血,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典军校尉曹孟德,参见娘娘与殿下!护驾来迟,罪该万死!”
何皇后部分改为:
何氏凤眸微眯,指尖轻抚身后颤抖的辫儿,协儿却挺直腰板道:“将军请起。”何氏挥袖示意免礼,目光在二子间游移,暗自摇头。
回忆部分
那时张让耳语:何进已率甲士破宫门。她方寸大乱信以为真,如今想来尽是疑窦。
袁绍部分改为:
袁本初疾步上前,甲胄铿然作响:“臣司隶校尉袁绍,恭请娘娘銮驾回洛阳主政。”说罢面露悲色:“大将军遭阉党死士暗算...臣等痛心疾首!”
曹操心理活动改为:
曹操瞥见袁绍假意拭泪,腹诽道:凶手哭丧,倒似孝子。
**
袁绍做出这等事,良心何在?
曹操暗自警惕,往后定要提防此人,以免遭他暗算而不自知。
_“什么?”_
何皇后听闻袁绍之言,尤其是兄长死讯,脑中轰然一震,愣在原地。许久才回过神来,面目扭曲地嘶吼:_“不可能!我大哥乃大将军,怎会轻易丧命?张让等人怎敢杀他?”_
袁绍面露悲戚:_“事实便是如此!张让早有谋害大将军之心,欲立皇子协为帝,而大将军与娘娘正是阻碍。娘娘岂会真信他们是为护你们逃命?大将军再糊涂,也断不会加害至亲!”_
何皇后如遭雷击,豁然醒悟——兄长绝无可能害她们母子,唯有张让那群阉贼包藏祸心。想到兄长已死,她头晕目眩,踉跄欲倒,幸得曹操搀扶才未跌倒。
_“娘娘保重!朝中需您主持大局,皇子辩亦需您庇护。”_曹操沉声劝道。他目光掠过何皇后艳丽的面庞,心底泛起一丝异样,又迅速压下。
片刻后,何皇后稍缓,曹操等人再次劝其返京。此番她未再拒绝,一行人即刻启程赶赴洛阳。
袁曹二人暗自窃喜,救驾之功已是囊中之物。
行至中途,变故陡生。
“轰——隆——”
左侧骤然传来雷鸣般的响动,大地为之震颤。
“骑兵!”袁绍眸光骤冷,“董卓老贼意欲何为?”
西凉铁骑如黑云压境,为首虬髯大将纵马长啸:“末将董卓救驾来迟!娘娘与殿下可安好?”
“董卓!”袁绍拍马横枪,厉声喝道,“御驾已受我等护卫,速速退兵!尔等冲撞凤辇,莫非欲谋反?”
却见董卓冷笑一声,铁骑洪流径直碾过。烟尘中传来拳脚闷响与袁绍怒骂:
“放肆!哎哟——”
待西凉军过境,袁绍冠冕歪斜,锦袍染尘,左眼乌青宛若熊猫,狼狈啐道:“董贼!我誓杀汝!”
(
袁绍强忍浑身剧痛,内心防线摇摇欲坠,他朝着勒马驻足的董卓嘶声怒吼:\"董贼!你竟敢——\"
董卓转身轻蔑一瞥,随意挥手道:\"烦人!拦住他!\"十余名铁甲武士立即调转方向朝袁绍逼近。
\"董太守!\"曹操按剑而立,挡在銮驾前厉声质问,\"当着皇后与两位殿下面前,莫非你要行大逆之事?\"
董卓突然放声大笑,阴沉目光锁定曹操:\"曹孟德?本太守千里迢迢护驾而来,何来劫驾之说?\"说罢猛然挥手:\"还不速速让开!本官要面见凤驾!\"
见曹操仍不退让,董卓眯起三角眼:\"怎么,你敢抗命?\"身后数十名飞熊军齐刷刷下马逼近,森然杀气令曹操额头沁出冷汗。
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杀机,曹操终究长叹抱拳:\"下官不敢。董太守请——\"话未说完便被涌来的军士挤开,踉跄间竟被推至数十步外,恰好撞见鼻青脸肿的袁绍。
瞥见袁绍那副乌眼青的狼狈相,曹操险些破功笑出声来,急忙咬舌强忍——既怕此刻失仪,更惧这位本初兄日后算账。
\"难道真要眼睁睁将救驾之功拱手相让?\"袁绍压低声音问道,脸色阴鸷得能滴出水来。
曹操无奈摊手:\"不然呢?董卓刀斧在手,此刻与之相抗,你我不出三刻便要身首异处。\"
袁绍闻言,双目圆睁,厉声道:\"他竟敢如此!\"
那凶狠的目光,似要生吞活剥了对方。
\"有何不敢?\"
曹操无奈地叹了口气:\"方才我若闪避稍慢半分,他恐怕就要拔剑相向了。\"
\"本初兄可别忘了,此人乃是边关虎将,行事向来不拘礼法!\"
\"莫非你以为,他会对你言听计从?\"
若当真如此,此刻你也不会顶着一副鼻青脸肿的模样了。
曹操早已看透袁绍的心思。
不就是仗着董卓曾受袁氏提携,便以为能掌控全局么?
可笑!
他先前不是再三提醒过么?
引边军入京无异于纵虎吞狼。
猛虎为祸,更甚于饿狼。
当时大将军何进不信。
作为主谋的袁绍更是不以为然。
如今怎样?
玩火 ** 了吧?
真当袁氏谋划深远、根基深厚,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未免太痴心妄想。
不过曹操心中更多的,还是为汉室江山忧心。
有董卓这等边将搅局,洛阳乃至天下的局势都将危如累卵。
\"子翼!若你在场该多好!\"
曹操不由又想起陆风。
若有陆风及其麾下精锐坐镇,什么董卓、西凉军,不过土鸡瓦狗。
袁绍听罢,脸色愈发阴沉。
\"该死的家奴!竟敢反噬其主!且等着瞧!\"
袁绍暗暗发狠。
只要有机会,定要叫这叛主之奴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