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搜索,确实是大海捞针。
必须改变策略。
程墨回到桌前,铺开纸笔,开始梳理思路。
他结合鬼杀队提供的有限情报——
一些关于“疑难杂症莫名痊愈”或“某位低调医生医术高超”的模糊传闻。
以及自己对原着的记忆碎片,在东京地图上圈出了几个可能性相对较高的区域。
这些区域要么是传统医馆聚集地,要么是富人区,要么是靠近浅草寺、人员流动复杂便于隐藏的区域。
接下来,他不再进行广域扫描。
而是夜间在这些特定区域的高点(屋顶、钟楼等)静坐,将【真实之眼】的感知精度提升到极限。
他不再漫无目的地寻找“鬼气”——那太容易被屏蔽。
而是专注于感知两种更细微、更独特的能量波动,
一是极其微弱、但本质阴冷邪恶的“鬼气”残留,这需要珠世或愈史郎极其偶尔的、未能完全抑制的能量泄露。
二是“异常旺盛或精妙的生命能量”——这可能是珠世高超医术救治病人时难以完全掩盖的能量痕迹,也可能是愈史郎使用的符咒法术所特有的能量。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运气的狩猎过程。
程墨如同一个最老练的猎人,布下感知的陷阱,等待着那惊鸿一瞥的线索出现。
他知道,面对珠世这样谨慎了数百年的存在,急躁是最无用的情绪。
他需要的是精确,和一击必中的时机。
夜色下的东京,霓虹初上,传统与现代的光影交织,掩盖着无数秘密。
程墨的身影融入屋顶的阴影中,只有眼底偶尔流转的淡金色微光,显示着他正在进行的、枯燥而疲惫的搜寻工作。
而炭治郎,则在旅店房间内,一边守护,一边继续着他的修炼,等待着老师的下一步指令。
浅草的喧嚣持续到深夜。
程墨站在旅店房间的窗边,楼下的人力车铃铛声和隐约的唱片机音乐混杂着飘上来。
炭治郎已经在地铺上睡熟,呼吸平稳,但眉头微微蹙着,似乎在梦里还在修炼或经历着失去家人的痛苦。
程墨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窗棂上敲击着。
几天的高强度感知搜寻,精神上的疲惫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珠世的谨慎超乎想象,或者说,无惨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层厚重的阴霾。
迫使所有与他为敌者都进化出了极致的隐匿本能。
他需要杠杆,需要支点,需要从这个时代本身汲取力量。
而不是仅仅依靠超越时代的能力硬撼。
他想到了产屋敷一族。
能支撑起鬼杀队这等庞大组织数百年的运转,其背后的财力物力绝非寻常。他们必然在世俗有着深厚无比的根基。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
走到桌边,铺开信纸,用简洁的文字阐述了当前困境和所需——
并非直接的人力支援,而是希望启用产屋敷家族在东京,尤其是在浅草区域的世俗产业资源。
特别是医药相关的人脉网络,以期能更高效地筛选信息,锁定目标。
他将纸条卷起,推开窗户。
夜风中,一只通体漆黑的鎹鸦如同融入夜色般悄无声息地滑翔而至,落在窗沿上。
将纸条塞入鎹鸦腿部的细竹筒,程墨低声道:“急件,呈主公。”
“嘎!”鎹鸦短促地应了一声,振翅消失。
回信来得比预想中还快。
第二天午后,当程墨和炭治郎刚回到旅店,一只羽毛略显凌乱的鎹鸦就撞开了窗户,丢下了一个更粗些的竹筒。
程墨取出里面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娟秀而隐带威仪的字迹和一个地址:“可,浅草区三丁目,‘兼济堂药铺’,寻松下荣一掌柜。彼乃家族旧识,可信赖,一切便宜行事。”
“老师?”
炭治郎看着老师收起纸条,脸上似乎闪过一丝放松的神情,忍不住小声问:“是有新的办法了吗?”
“嗯。”程墨点点头,“收拾一下,带你去个地方。”
“兼济堂”门面颇大,黑底金字的招牌透着股百年老号的沉稳气派。
药香浓郁却不刺鼻,店内伙计穿着干净利落,接待顾客言语得体,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底蕴深厚。
程墨报上姓名后,伙计显然早已得到吩咐,恭敬地将两人引至后堂一处静室。
静室内,一位穿着深色和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的老者正跪坐在茶海前。
见程墨进来,他缓缓起身,行礼:“老朽松下荣一,阁下便是程墨先生?主公大人已传讯于我。”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程墨,在他腰间的日轮刀上停留了一瞬,并未过多惊讶,最后落在程墨的眼睛上,带着审视与衡量。
对于知晓鬼之存在的人来说,佩戴刀剑并非奇事。
“松下先生,打扰了。”程墨回礼,语气平淡。
“这位是我的弟子,灶门炭治郎。”
炭治郎赶紧跟着行礼,有些紧张。
这位老爷爷看起来非常严肃。
“请坐。”
松下荣一示意两人坐下,开始娴熟地沏茶。
“主公信中说,程墨先生需要在此地寻访一位……特殊的医者?”他措辞谨慎。
“是。”程墨直接承认,“目标极其谨慎,善于隐匿,盲目寻找如同大海捞针。”
“听闻兼济堂深耕医药界,人脉广博,信息灵通,故而冒昧请托,希望能借此平台,接触到更高层次的医学交流圈子。”
松下荣一将两杯清茶推到程墨和炭治郎面前,沉吟片刻:“兼济堂确与东京府内诸多医学名家、研究所乃至西洋医院有所往来,定期亦有学术研讨。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看向程墨,“不知程墨先生对医药之学,了解多少?若要以我兼济堂顾问或推荐的身份参与其中,恐需些真才实学,方能取信于人,不至引人怀疑。”
        必须改变策略。
程墨回到桌前,铺开纸笔,开始梳理思路。
他结合鬼杀队提供的有限情报——
一些关于“疑难杂症莫名痊愈”或“某位低调医生医术高超”的模糊传闻。
以及自己对原着的记忆碎片,在东京地图上圈出了几个可能性相对较高的区域。
这些区域要么是传统医馆聚集地,要么是富人区,要么是靠近浅草寺、人员流动复杂便于隐藏的区域。
接下来,他不再进行广域扫描。
而是夜间在这些特定区域的高点(屋顶、钟楼等)静坐,将【真实之眼】的感知精度提升到极限。
他不再漫无目的地寻找“鬼气”——那太容易被屏蔽。
而是专注于感知两种更细微、更独特的能量波动,
一是极其微弱、但本质阴冷邪恶的“鬼气”残留,这需要珠世或愈史郎极其偶尔的、未能完全抑制的能量泄露。
二是“异常旺盛或精妙的生命能量”——这可能是珠世高超医术救治病人时难以完全掩盖的能量痕迹,也可能是愈史郎使用的符咒法术所特有的能量。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运气的狩猎过程。
程墨如同一个最老练的猎人,布下感知的陷阱,等待着那惊鸿一瞥的线索出现。
他知道,面对珠世这样谨慎了数百年的存在,急躁是最无用的情绪。
他需要的是精确,和一击必中的时机。
夜色下的东京,霓虹初上,传统与现代的光影交织,掩盖着无数秘密。
程墨的身影融入屋顶的阴影中,只有眼底偶尔流转的淡金色微光,显示着他正在进行的、枯燥而疲惫的搜寻工作。
而炭治郎,则在旅店房间内,一边守护,一边继续着他的修炼,等待着老师的下一步指令。
浅草的喧嚣持续到深夜。
程墨站在旅店房间的窗边,楼下的人力车铃铛声和隐约的唱片机音乐混杂着飘上来。
炭治郎已经在地铺上睡熟,呼吸平稳,但眉头微微蹙着,似乎在梦里还在修炼或经历着失去家人的痛苦。
程墨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窗棂上敲击着。
几天的高强度感知搜寻,精神上的疲惫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珠世的谨慎超乎想象,或者说,无惨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层厚重的阴霾。
迫使所有与他为敌者都进化出了极致的隐匿本能。
他需要杠杆,需要支点,需要从这个时代本身汲取力量。
而不是仅仅依靠超越时代的能力硬撼。
他想到了产屋敷一族。
能支撑起鬼杀队这等庞大组织数百年的运转,其背后的财力物力绝非寻常。他们必然在世俗有着深厚无比的根基。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
走到桌边,铺开信纸,用简洁的文字阐述了当前困境和所需——
并非直接的人力支援,而是希望启用产屋敷家族在东京,尤其是在浅草区域的世俗产业资源。
特别是医药相关的人脉网络,以期能更高效地筛选信息,锁定目标。
他将纸条卷起,推开窗户。
夜风中,一只通体漆黑的鎹鸦如同融入夜色般悄无声息地滑翔而至,落在窗沿上。
将纸条塞入鎹鸦腿部的细竹筒,程墨低声道:“急件,呈主公。”
“嘎!”鎹鸦短促地应了一声,振翅消失。
回信来得比预想中还快。
第二天午后,当程墨和炭治郎刚回到旅店,一只羽毛略显凌乱的鎹鸦就撞开了窗户,丢下了一个更粗些的竹筒。
程墨取出里面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娟秀而隐带威仪的字迹和一个地址:“可,浅草区三丁目,‘兼济堂药铺’,寻松下荣一掌柜。彼乃家族旧识,可信赖,一切便宜行事。”
“老师?”
炭治郎看着老师收起纸条,脸上似乎闪过一丝放松的神情,忍不住小声问:“是有新的办法了吗?”
“嗯。”程墨点点头,“收拾一下,带你去个地方。”
“兼济堂”门面颇大,黑底金字的招牌透着股百年老号的沉稳气派。
药香浓郁却不刺鼻,店内伙计穿着干净利落,接待顾客言语得体,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底蕴深厚。
程墨报上姓名后,伙计显然早已得到吩咐,恭敬地将两人引至后堂一处静室。
静室内,一位穿着深色和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的老者正跪坐在茶海前。
见程墨进来,他缓缓起身,行礼:“老朽松下荣一,阁下便是程墨先生?主公大人已传讯于我。”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程墨,在他腰间的日轮刀上停留了一瞬,并未过多惊讶,最后落在程墨的眼睛上,带着审视与衡量。
对于知晓鬼之存在的人来说,佩戴刀剑并非奇事。
“松下先生,打扰了。”程墨回礼,语气平淡。
“这位是我的弟子,灶门炭治郎。”
炭治郎赶紧跟着行礼,有些紧张。
这位老爷爷看起来非常严肃。
“请坐。”
松下荣一示意两人坐下,开始娴熟地沏茶。
“主公信中说,程墨先生需要在此地寻访一位……特殊的医者?”他措辞谨慎。
“是。”程墨直接承认,“目标极其谨慎,善于隐匿,盲目寻找如同大海捞针。”
“听闻兼济堂深耕医药界,人脉广博,信息灵通,故而冒昧请托,希望能借此平台,接触到更高层次的医学交流圈子。”
松下荣一将两杯清茶推到程墨和炭治郎面前,沉吟片刻:“兼济堂确与东京府内诸多医学名家、研究所乃至西洋医院有所往来,定期亦有学术研讨。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看向程墨,“不知程墨先生对医药之学,了解多少?若要以我兼济堂顾问或推荐的身份参与其中,恐需些真才实学,方能取信于人,不至引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