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遭遇无惨之后,虽然因双方的克制没有爆发冲突。
但程墨还是感到了一股紧迫感,生怕这个关头无惨再搞出什么事情,加大了对珠世的探查力度。
这天。
兼济堂后院的宁静被前堂隐隐传来的喧闹声打破。
炭治郎结束了上午的修炼,正帮着小学徒整理晒干的药材,就听到松下荣一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老者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炭治郎君,去请程先生到书房来一趟。”松下荣一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些。
炭治郎连忙应声,小跑着去敲程墨的房门。
程墨很快开门出来,自从上次偶遇无惨之后,他的修行更加专注。
他似乎刚从某种深沉的修炼或思考中回过神来,眼神还带着一丝未散尽的锐利。
“老师,松下先生请您去书房。”
程墨点点头,没多问,径直走向书房。
炭治郎犹豫了一下,还是安静地跟了过去,守在书房门外。
他能感觉到,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书房内,松下荣一将请柬递给程墨:“程先生,刚收到的。三井家的旁支,一位做丝绸生意的富商,近日常感胸闷气短,遍访名医效果不佳。”
“他不知从何处听闻了您的名声,特意牵线,邀请您参加今晚在‘清水屋’料亭举办的一场私人医学沙龙。”
程墨接过请柬,扫了一眼,地点是浅草区一家以隐秘和昂贵着称的高级料亭。
“与会的还有东大附属的副院长,几位有名的汉方医,以及……一些对健康问题格外关注的社会名流。”
松下荣一补充道,语气加重了最后几个字:“更重要的是,根据我们刚刚确认的消息,那位‘梧桐庵的绪方女士’,极有可能也会出席。据说是沙龙的主人请她来帮忙鉴定一种极其罕见的‘海外奇药’。”
程墨的目光瞬间聚焦,指尖在请柬上轻轻一点。
“我知道了。”他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准备一下,我会准时出席。”
夜幕降临,“清水屋”料亭隐在竹篱之后,只有门口两盏昏黄的灯笼标示着入口。
内部是传统的和式庭院构造,一个个独立的茶室相隔甚远,保证了绝对的私密性。
程墨在侍者的引导下,脱鞋步入一间宽敞的茶室。
室内已经坐了七八个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药香和高级线香混合的味道。
几位穿着西服或和服的医生模样的男子正低声交谈,另有几位看起来便是富商或贵族打扮的人安静地跪坐在一旁。
程墨的出现引起了一些注意,他过于年轻的面孔和沉静冷峻的气质,在这种场合显得有些突兀。
他微微颔首致意,在一个空位坐下,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全场。
【真实之眼】在踏入茶室的瞬间,就已经被动地捕捉到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在茶室最靠里的角落,安静地跪坐着一位穿着淡紫色捻线绸和服、用同色系薄纱稍稍遮掩面容的女士。
她身姿优雅,气息沉静得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但在程墨的感知中,那副看似柔弱的人类躯壳之下,蕴藏着一股极其精纯、凝练,带着淡淡忧伤却又无比坚韧的能量波动。
不同于无惨那滔天的血海恶意,这是一种经过漫长岁月洗练、高度自控的、非人的生命形态。
是她,珠世。
程墨收回目光,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只是来参加一场普通的聚会。
沙龙开始了。
众人先是寒暄了一番,随后话题自然转向了医学。
那位胸闷的富商简要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几位西医和汉方医纷纷提出看法,从心脏病到脾胃不和,争论不下。
主持沙龙的华族主人——一位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笑着抬手制止了争论:“诸位都是名家,各有道理。不过,今日老夫请诸位来,其实另有一事。”
他拍了拍手,一名侍者端上一个紫檀木托盘,上面放着一块形状奇特、色泽暗红、散发着奇异辛香的干枯根茎。
“此物乃老夫重金购自南洋,据说当地土人称之为‘血龙根’,有强心健体、延年益寿之奇效。”
“只是其性莫测,不敢妄用,今日恰逢其会,想请诸位大家一同品鉴一番,看看这传说中的奇药,究竟价值几何?”
托盘在众人手中传递。
西医们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又嗅又捏,讨论着生物碱和可能的提取方式;汉方医们则仔细分辨其色、味、形,试图将其归入传统的药性理论体系。
争论再起,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托盘传到了程墨和那位“绪方夫人”面前。
华族主人笑着看向他们二位:“程先生年轻有为,见解新颖,绪方夫人深谙药性,经验丰富。不知二位对此物有何高见?”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
程墨先拿起那块“血龙根”,指尖看似随意地触碰,【真实之眼】已将其内部细微的能量流转和物质构成洞察分明。
他放下根茎,声音平稳地开口:“此物含有一种特殊的萜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确实能短暂刺激心肌,加速血流,给人一种精力充沛的假象。但其成分不稳定,易氧化产生毒性,长期或过量服用,非但不能延寿,反而会损伤肝脏,甚至诱发心律紊乱。”
他接着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术语,详细解释了其作用机理和潜在风险,说得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让在场的西医都频频点头。
珠世——绪方夫人微微抬眸,薄纱后的目光似乎看了程墨一眼,然后轻声补充,她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程先生所言极是,此物性烈如火,却无根之木,燃尽即毁。若以传统药性论,其并非补药,而是‘大燥大耗’之品。”
“除非用于某些极端虚寒闭厥之症的急救,且需佐以大量滋阴敛阳的药材中和其霸道药性,否则……弊远大于利。”
她从药性相生相克的角度,进一步佐证了程墨的判断,并提出了一套极其复杂精妙的配伍理论来化解其毒性。
其见解之精辟,对药性理解之深邃,令在场的汉方医都自愧弗如。
两人一唱一和,一个从现代药理剖析,一个从传统药性阐释,竟将这奇异药材的里外奥秘剖析得淋漓尽致,互补得天衣无缝。
茶室内一时鸦雀无声,随即响起一片叹服之声。
华族主人更是连连点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夫险些误服了毒药啊!多谢程先生,多谢绪方夫人!”
沙龙在一种学术氛围浓厚的感叹中接近尾声。
众人开始陆续告辞。
程墨故意放缓了收拾的动作,等到那位“绪方夫人”也起身,在一位沉默寡言的侍从陪伴下走向门口时,他才看似不经意地跟了出去。
料亭庭院幽静,月光洒在青石板上。
前方,珠世的背影正准备登上等候的马车。
程墨加快几步,在她身后不远处停下,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对方耳中:
“夫人方才的见解,远超当下医学范畴,令在下印象深刻。”
珠世的脚步顿住了,却没有立刻回头。
程墨继续低声道,话语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直刺核心:“在下对某些特殊的血液疾病,尤其是涉及细胞异常增殖、乃至……形态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的领域,颇有研究。”
“正好手中恰巧有些极其罕见的活性样本和数据,不知夫人……可否有兴趣一观?”
月光下,珠世的身影似乎微微僵硬了一下。
她沉默了片刻,周围只有细微的虫鸣和远处隐约的车马声。
终于,她缓缓转过身,薄纱后的目光平和却带着一丝复杂,透过轻纱落在程墨脸上。
审视、警惕,以及一丝无法完全掩饰的、属于研究者听到极致诱惑时的震动。
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任何事,只是用依旧平静的语调,给出了一个模糊的指示。
“明日上午,浅草寺后街的‘清悠堂’书铺二楼,或许……能找到一些您感兴趣的……冷僻古籍。”
说完,她不再停留,微微颔首,转身登上了马车。
车帘垂下,隔绝了内外。
马车缓缓驶离,消失在夜色中。
程墨站在原地,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但程墨还是感到了一股紧迫感,生怕这个关头无惨再搞出什么事情,加大了对珠世的探查力度。
这天。
兼济堂后院的宁静被前堂隐隐传来的喧闹声打破。
炭治郎结束了上午的修炼,正帮着小学徒整理晒干的药材,就听到松下荣一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老者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炭治郎君,去请程先生到书房来一趟。”松下荣一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些。
炭治郎连忙应声,小跑着去敲程墨的房门。
程墨很快开门出来,自从上次偶遇无惨之后,他的修行更加专注。
他似乎刚从某种深沉的修炼或思考中回过神来,眼神还带着一丝未散尽的锐利。
“老师,松下先生请您去书房。”
程墨点点头,没多问,径直走向书房。
炭治郎犹豫了一下,还是安静地跟了过去,守在书房门外。
他能感觉到,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书房内,松下荣一将请柬递给程墨:“程先生,刚收到的。三井家的旁支,一位做丝绸生意的富商,近日常感胸闷气短,遍访名医效果不佳。”
“他不知从何处听闻了您的名声,特意牵线,邀请您参加今晚在‘清水屋’料亭举办的一场私人医学沙龙。”
程墨接过请柬,扫了一眼,地点是浅草区一家以隐秘和昂贵着称的高级料亭。
“与会的还有东大附属的副院长,几位有名的汉方医,以及……一些对健康问题格外关注的社会名流。”
松下荣一补充道,语气加重了最后几个字:“更重要的是,根据我们刚刚确认的消息,那位‘梧桐庵的绪方女士’,极有可能也会出席。据说是沙龙的主人请她来帮忙鉴定一种极其罕见的‘海外奇药’。”
程墨的目光瞬间聚焦,指尖在请柬上轻轻一点。
“我知道了。”他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准备一下,我会准时出席。”
夜幕降临,“清水屋”料亭隐在竹篱之后,只有门口两盏昏黄的灯笼标示着入口。
内部是传统的和式庭院构造,一个个独立的茶室相隔甚远,保证了绝对的私密性。
程墨在侍者的引导下,脱鞋步入一间宽敞的茶室。
室内已经坐了七八个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药香和高级线香混合的味道。
几位穿着西服或和服的医生模样的男子正低声交谈,另有几位看起来便是富商或贵族打扮的人安静地跪坐在一旁。
程墨的出现引起了一些注意,他过于年轻的面孔和沉静冷峻的气质,在这种场合显得有些突兀。
他微微颔首致意,在一个空位坐下,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全场。
【真实之眼】在踏入茶室的瞬间,就已经被动地捕捉到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在茶室最靠里的角落,安静地跪坐着一位穿着淡紫色捻线绸和服、用同色系薄纱稍稍遮掩面容的女士。
她身姿优雅,气息沉静得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但在程墨的感知中,那副看似柔弱的人类躯壳之下,蕴藏着一股极其精纯、凝练,带着淡淡忧伤却又无比坚韧的能量波动。
不同于无惨那滔天的血海恶意,这是一种经过漫长岁月洗练、高度自控的、非人的生命形态。
是她,珠世。
程墨收回目光,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只是来参加一场普通的聚会。
沙龙开始了。
众人先是寒暄了一番,随后话题自然转向了医学。
那位胸闷的富商简要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几位西医和汉方医纷纷提出看法,从心脏病到脾胃不和,争论不下。
主持沙龙的华族主人——一位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笑着抬手制止了争论:“诸位都是名家,各有道理。不过,今日老夫请诸位来,其实另有一事。”
他拍了拍手,一名侍者端上一个紫檀木托盘,上面放着一块形状奇特、色泽暗红、散发着奇异辛香的干枯根茎。
“此物乃老夫重金购自南洋,据说当地土人称之为‘血龙根’,有强心健体、延年益寿之奇效。”
“只是其性莫测,不敢妄用,今日恰逢其会,想请诸位大家一同品鉴一番,看看这传说中的奇药,究竟价值几何?”
托盘在众人手中传递。
西医们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又嗅又捏,讨论着生物碱和可能的提取方式;汉方医们则仔细分辨其色、味、形,试图将其归入传统的药性理论体系。
争论再起,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托盘传到了程墨和那位“绪方夫人”面前。
华族主人笑着看向他们二位:“程先生年轻有为,见解新颖,绪方夫人深谙药性,经验丰富。不知二位对此物有何高见?”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
程墨先拿起那块“血龙根”,指尖看似随意地触碰,【真实之眼】已将其内部细微的能量流转和物质构成洞察分明。
他放下根茎,声音平稳地开口:“此物含有一种特殊的萜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确实能短暂刺激心肌,加速血流,给人一种精力充沛的假象。但其成分不稳定,易氧化产生毒性,长期或过量服用,非但不能延寿,反而会损伤肝脏,甚至诱发心律紊乱。”
他接着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术语,详细解释了其作用机理和潜在风险,说得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让在场的西医都频频点头。
珠世——绪方夫人微微抬眸,薄纱后的目光似乎看了程墨一眼,然后轻声补充,她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程先生所言极是,此物性烈如火,却无根之木,燃尽即毁。若以传统药性论,其并非补药,而是‘大燥大耗’之品。”
“除非用于某些极端虚寒闭厥之症的急救,且需佐以大量滋阴敛阳的药材中和其霸道药性,否则……弊远大于利。”
她从药性相生相克的角度,进一步佐证了程墨的判断,并提出了一套极其复杂精妙的配伍理论来化解其毒性。
其见解之精辟,对药性理解之深邃,令在场的汉方医都自愧弗如。
两人一唱一和,一个从现代药理剖析,一个从传统药性阐释,竟将这奇异药材的里外奥秘剖析得淋漓尽致,互补得天衣无缝。
茶室内一时鸦雀无声,随即响起一片叹服之声。
华族主人更是连连点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夫险些误服了毒药啊!多谢程先生,多谢绪方夫人!”
沙龙在一种学术氛围浓厚的感叹中接近尾声。
众人开始陆续告辞。
程墨故意放缓了收拾的动作,等到那位“绪方夫人”也起身,在一位沉默寡言的侍从陪伴下走向门口时,他才看似不经意地跟了出去。
料亭庭院幽静,月光洒在青石板上。
前方,珠世的背影正准备登上等候的马车。
程墨加快几步,在她身后不远处停下,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对方耳中:
“夫人方才的见解,远超当下医学范畴,令在下印象深刻。”
珠世的脚步顿住了,却没有立刻回头。
程墨继续低声道,话语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直刺核心:“在下对某些特殊的血液疾病,尤其是涉及细胞异常增殖、乃至……形态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的领域,颇有研究。”
“正好手中恰巧有些极其罕见的活性样本和数据,不知夫人……可否有兴趣一观?”
月光下,珠世的身影似乎微微僵硬了一下。
她沉默了片刻,周围只有细微的虫鸣和远处隐约的车马声。
终于,她缓缓转过身,薄纱后的目光平和却带着一丝复杂,透过轻纱落在程墨脸上。
审视、警惕,以及一丝无法完全掩饰的、属于研究者听到极致诱惑时的震动。
她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任何事,只是用依旧平静的语调,给出了一个模糊的指示。
“明日上午,浅草寺后街的‘清悠堂’书铺二楼,或许……能找到一些您感兴趣的……冷僻古籍。”
说完,她不再停留,微微颔首,转身登上了马车。
车帘垂下,隔绝了内外。
马车缓缓驶离,消失在夜色中。
程墨站在原地,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