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吃肉”的刀-《从鬼灭开始执掌万界》

  脑海中的倒计时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一秒的流逝都清晰可感。

  程墨坐在电脑前,屏幕的光映着他毫无波动的脸。

  他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在无用的情绪上。

  【鬼灭之刃】…大正时代…日本。

  关键信息在他脑中飞速组合、分析。

  一个工业初步发展,但医疗水平相对落后,且夜晚充斥着致命威胁的时代。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巨大的信息差和需求差。

  他要做的,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撬动最大的收益。

  无本万利,空手套白狼,这才是交易的精髓。

  “价值…”他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

  “对于那个时代,对于那些与鬼搏杀的人,什么才有价值?”

  华丽的奢侈品?

  或许对少数上层人士有吸引力,但目标客户群太小,且容易引来不必要的贪婪目光。

  他需要的是硬通货,是能快速打开局面,换取生存资本和真正好东西的“商品”。

  他的目光扫过房间,最后落在电脑屏幕上。

  知识。

  尤其是能救命的知识。

  现代医学对于大正时代,几乎是降维打击。

  哪怕是几十年前淘汰的医学资料,在那个时代也是无可估价的瑰宝。

  而对他而言,获取这些的成本几乎为零。

  他立刻行动起来。

  凭借医学院学生的身份和过去接翻译私活积累的渠道,他很快从几个老旧资料库和线上论坛的隐秘角落,弄到了一大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文版医学文献电子版。

  内容包括基础外科消毒、抗菌理念、常见创伤处理、甚至一些早期抗生素的简易制备原理。

  虽然以那时的工业水平很难实现,但理念本身具有启发性。

  “成本:几乎为零。潜在价值:未知,但极高。”

  他冷静地评估着,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打印出来。

  接着是药物。

  抗菌药是必须的。

  他自己偶尔生病都舍不得用医保卡多开药,但现在不是节省的时候。

  他辗转了几个校外的药店,用不同的借口,分批次购买了大量不同种类的常规抗生素、高效消炎药和止痛药。

  每一板药片都被他细心地拆开包装,装入标有简单用途和剂量的密封小袋里。

  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现代信息绝不能泄露。

  “这些…在那个时代,就是救命的神药。”

  他看着那一小堆分装好的药品,眼神没有任何波动,只是在心里计算着每一片药可能换回什么。

  然后是最关键,也最棘手的部分——防身武器和特殊装备。

  他知道鬼的弱点:阳光、日轮刀、紫藤花毒。

  后两者他暂时无法大规模获取或制造,但阳光…

  紫外线灯!

  工业用的紫外线消毒灯,发射的是UVc短波紫外线,虽然与阳光中的UV有区别。

  但理论上对惧怕阳光的鬼怪应该能产生一定克制效果,哪怕只是短暂的干扰,也足以创造逃生机会。

  至于武器,他需要一把真正能伤到“鬼”的东西。

  开刃的,坚固的冷兵器。

  这些玩意儿在主世界可是管制物品,正常渠道根本弄不到。

  程墨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打开了海城本地的几个灰色信息交流论坛,用加密代理跳转了Ip,输入关键词仔细搜寻。

  他的目光快速过滤着那些明显是骗局或钓鱼的帖子,最终锁定了一个看起来颇为隐秘的、讨论“户外工艺品定制”的小版块。

  里面的行话和黑话,他结合上下文和“真实之眼”赋予的些许直觉,很快理解了七八成。

  他选中了一个Id看起来最老练、发言最谨慎的卖家,发了条加密私信过去。

  “咨询:定制高精度户外砍刀,仿唐横刀制式,全开刃,高锰钢或弹簧钢,要求绝对锋利、坚固,能劈砍硬木。”

  消息发出去后,他耐心等待着,同时继续浏览其他可能有用的信息。

  大约半小时后,对方回复了,言简意赅:“有,线下交易,现金,不快递。”

  地址是西郊一个老旧工业园。

  程墨记下位置,立刻转向医药论坛和医疗设备群组。

  一个备注为“医疗器械二手贩老K”的Id被顶到眼前——过往帖子充斥着“口腔科紫外线固化灯箱出售”、“pcR实验室淘汰紫外杀菌车”的信息。

  程墨打开对话框简单咨询了几个问题。

  随后便骑上家里的老旧电动车,向着店家留下的具体位置驶去。

  夜色深沉,郊外工业区的路灯稀疏昏暗,大部分厂房都漆黑一片,只有零星几家还亮着灯。

  其中一家挂着不起眼的“孤山造物”金属招牌的店铺就是程墨的目的地。

  他把小电驴停在远处阴影里,步行过去。

  推开沉重的玻璃门,店里冷气开得很足。

  一个穿着沾满油污围裙的中年男人正坐在工作台后打磨着什么零件,头也没抬:“随便看,工艺品定制,不接急单。”

  程墨环顾四周,墙上挂着一些未开刃的工艺刀剑,造型各异,但细节处透着粗犷和实用主义,不像纯装饰品。

  他的目光扫过一排工具和半成品,最后落回店主身上。

  “老板,想订把正经的唐刀,重量趁手,重心要稳。”

  程墨开口,声音平静:“开过刃的更好。”

  店主打磨的动作停了一下,抬起头,露出一张被岁月和火星烫出痕迹的脸,眼神带着审视。

  “玩cosy的?还是拍视频?用不着开真刃,没开刃的也过不了安检。”

  程墨没接话,只是看着对方,缓缓吐出几个在网上费了不少功夫才琢磨透的黑话词:“不开锋摆着看没意思。要能‘斩草’的,‘吃肉’的,硬度韧性得够,不是样子货。”

  店主挑了挑眉,放下手里的锉刀,彻底转过身来,上下打量着程墨。

  眼前的年轻人看起来清瘦,像个学生,但眼神沉静,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冷漠。

  “小子,口气不小!‘吃肉’的家伙,可不便宜,而且……”店主意有所指。

  “钱不是问题,只要东西好。”

  程墨打断他,语气没有任何波动。

  店主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是在衡量什么,最终咧咧嘴,站起身:“行,等着。”

  他转身钻进后面的小仓库,一阵翻找的叮当声后,捧着一个长条形的老旧木盒走出来,啪嗒一声打开卡扣。

  盒子里,深蓝色的绒布上躺着一把刀。

  漆黑的刀鞘是老楠木蒙牛皮,缠着褪色的褐色丝绦。

  鞘身线条笔直,仅在刀谭处有轻微的弧度收束,朴实无华。

  刀镡极简,黄铜铸就的圆盘状护格,不过硬币大小。

  店主抓住包裹鲛鱼皮的刀柄,手腕一抖!

  噌——!

  一声低沉却极其清晰的金属震鸣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

  刀身出鞘一寸,露出的不是武士刀那种流线型的弯弧,而是笔直、锐利、寒光刺目的狭长直刃。

  灯光下,刃口上方清晰的“镐筋”线条贯穿始终,形成两道冰冷笔直的寒线。

  “三枚合锻,软铁夹硬钢,覆土烧刃过,直刃纹,手工研磨八遍以上。”店主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

  “全刀长一百一十二公分,刃长九十一,阔三公分弱,背厚半公分。”

  他翻转刀身,在靠近刀谭的刃区,隐约可见细密如松针的银色结晶纹路,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这是多次折叠锻打才能留下的痕迹。

  “重心靠前一点,劈砍有力,但又没偏离太多,操控性还行。”

  “本来是一个老客户订的,结果人出国了,就一直留我这了,算你捡个漏。”

  程墨伸出手:“我能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