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知青-《短篇快穿合集,每篇只写一章》

  原主名叫孟莉娜,来自上海下放知青,被陷害惨死。

  贾丽穿入原主,身体改写原主命运。

  1

  寒风呼啸,贾丽猛地睁开眼睛,刺骨的冷意瞬间穿透了她单薄的棉衣。她下意识地环抱住自己,却发现触手所及的不是自己那件柔软的羊绒大衣,而是一件粗糙的、打着补丁的蓝色棉袄。

  "这是哪里?"她喃喃自语,声音在空旷的荒野上显得格外微弱。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记得自己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在图书馆熬夜赶论文,突然一阵头晕目眩,再醒来就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孟莉娜!你还愣着干什么?大家都在等你!"一个尖锐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贾丽转身,看到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穿着绿军装的年轻女孩正不耐烦地瞪着她。女孩胸前别着一枚毛主席像章,脸上带着明显的鄙夷。

  "我...我是孟莉娜?"贾丽低头看了看自己粗糙的双手,又摸了摸自己明显变短了的头发,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脑海——她穿越了,而且穿越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下放知青身上!

  "装什么傻?昨晚偷集体的粮食时不是挺精神的吗?"麻花辫女孩冷笑一声,"林队长说了,今天要开你的批斗会,你最好老实点!"

  贾丽的大脑飞速运转。根据她有限的历史知识,这个时期对"偷窃集体财产"的惩罚极为严厉,轻则批斗,重则可能面临更可怕的后果。她必须尽快弄清楚状况。

  "我...我头有点晕,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年份吗?"贾丽试探着问道。

  "1975年12月15日。"麻花辫女孩不耐烦地回答,"孟莉娜,你别以为装疯卖傻就能躲过去。林晓红亲眼看见你昨晚从粮仓出来,手里还拿着粮食!"

  贾丽的心沉了下去。1975年,文革还未结束,一个"偷窃集体财产"的罪名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她必须想办法自救。

  "我能见见林晓红吗?我想当面和她谈谈。"贾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哼,现在知道怕了?"麻花辫女孩讥讽道,"走吧,大家都在晒谷场等着呢。"

  跟随女孩走向晒谷场的路上,贾丽迅速整理着脑海中突然涌现的"孟莉娜"的记忆碎片。原来这个身体的主人孟莉娜是上海来的知青,已经在这北大荒的生产队待了两年。因为长得漂亮又有文化,引起了生产队长女儿林晓红的嫉妒。昨晚林晓红设计陷害她,声称看见她偷粮食。

  晒谷场上已经聚集了上百号人,有知青也有当地农民。人群中央搭了个简易台子,一个五十多岁、满脸横肉的男人正叉腰站着,想必就是林队长。他旁边站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穿着明显比别人讲究的军绿色制服,正得意地朝贾丽这边看。

  "孟莉娜来了!"有人喊了一声,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打倒偷窃犯!"

  "知识青年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孟莉娜必须深刻检讨!"

  口号声此起彼伏,贾丽感到一阵眩晕。这不是她在历史书上读到的场景吗?如今却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

  "安静!"林队长抬手示意,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今天召开全体社员大会,是为了处理一起严重的偷窃集体财产事件。我女儿林晓红同志昨晚亲眼目睹知青孟莉娜从粮仓偷粮食,性质极其恶劣!孟莉娜,你还有什么话说?"

  贾丽深吸一口气,走上台子。她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有愤怒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少数同情的。

  "林队长,各位社员同志,"贾丽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发抖,"我孟莉娜对天发誓,绝对没有偷过集体一粒粮食。这中间一定有误会。"

  "放屁!"林晓红跳了出来,"我昨晚亲眼看见你鬼鬼祟祟从粮仓出来,手里还拿着东西!你敢否认?"

  贾丽注意到林晓红说话时眼神闪烁,右手不自觉地摸着左腕上的手表——这是心虚的表现。她突然想起孟莉娜的记忆片段:昨晚她确实路过粮仓,但只是去厕所,根本就没进去。

  "林晓红同志,"贾丽直视对方的眼睛,"你说看见我偷粮食,具体是什么时候?我拿的是什么粮食?装粮食的容器又是什么?"

  林晓红显然没料到会被反问,一时语塞:"就...就是晚上九点多,你拿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的是...是玉米!"

  贾丽心中一动,继续追问:"玉米是整穗的还是脱粒的?粮仓的锁是你打开的,还是我自己撬开的?"

  "当...当然是脱粒的!锁是我...不,是你撬开的!"林晓红慌乱地回答,额头开始冒汗。

  贾丽转向林队长:"队长,能请您派人去检查一下粮仓的锁吗?如果是我撬开的,锁上应该有痕迹。另外,现在天寒地冻,粮仓里的玉米应该都是整穗储存的,怎么可能有脱粒的玉米?"

  人群中开始窃窃私语。林队长的脸色变得难看,他狠狠地瞪了女儿一眼,显然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还有,"贾丽乘胜追击,"我昨晚去的是旱厕,从女厕到粮仓要经过一片泥地。如果我真的去过粮仓,我的鞋底应该有泥巴。但现在我的鞋很干净,大家可以检查。"

  几个女社员真的凑过来看贾丽的布鞋,确实干干净净。

  "这...这..."林晓红脸色煞白,突然指向贾丽,"她一定是换了鞋!"

  贾丽叹了口气:"林晓红同志,你刚才不是说我'昨晚'偷的粮食吗?难道我还能预知今天会被抓,提前换好鞋?"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笑声,局势开始逆转。

  "够了!"林队长怒吼一声,"这件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散会!"

  人群不情愿地散去,但贾丽注意到不少人看她的眼神已经从敌意变成了好奇甚至钦佩。

  回到知青点——一间低矮的土坯房,贾丽终于松了一口气。房间里还有三个女知青,其中两人对她爱理不理,只有一个圆脸女孩递给她一杯热水。

  "莉娜,你真厉害。"圆脸女孩小声说,"我都吓死了,以为你这次肯定要倒霉。"

  贾丽接过水杯,感激地笑了笑:"谢谢你...你是?"

  "周芳啊,你没事吧?"女孩担忧地摸了摸贾丽的额头,"是不是发烧了?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

  贾丽这才意识到自己又犯了错误,连忙补救:"哦,周芳,我就是有点头晕。今天谢谢你。"

  "谢什么,咱们知青不互相帮助怎么行?"周芳叹了口气,"不过你要小心,林晓红不会善罢甘休的。她一直嫉妒你长得漂亮,又有文化。"

  贾丽点点头,心中警铃大作。她知道这只是第一回合,真正的危险还在后面。根据孟莉娜的记忆碎片,原主就是被林晓红一步步陷害,最终在一个雪夜"意外"坠井身亡的。而她,贾丽,必须改写这个命运。

  接下来的几天,贾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她发现生产队里并非所有人都站在林队长一边。副队长秦卫东是个退伍军人,为人正直,对林队长的许多做法颇有微词。还有几个老农私下里也对林家的专横跋扈不满。

  贾丽开始有意识地接近这些人,利用自己的现代知识和"孟莉娜"的农业技能,在劳动中表现出色。她改良了施肥方法,使试验田的产量明显提高;她教妇女们用简单的草药防治常见病;她甚至帮会计整理了混乱的账目,发现了几处明显的错误。

  这些举动逐渐为她赢得了口碑和支持。但贾丽知道,林晓红不会就此罢休。

  果然,一个星期后的早晨,贾丽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孟莉娜!快起来!粮仓又丢粮食了,这次有人看见是你干的!"门外是麻花辫女孩幸灾乐祸的声音。

  贾丽心头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她迅速穿好衣服,跟着来人再次来到晒谷场。这次的气氛比上次更加紧张,林队长身边站着两个戴红袖章的民兵,表情严肃。

  "孟莉娜,这次证据确凿!"林队长劈头盖脸地吼道,"昨晚粮仓丢了五十斤白面,而你的枕头下发现了面粉痕迹!你还有什么话说?"

  贾丽注意到林晓红站在父亲身后,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容。这明显又是一个陷阱。

  "林队长,"贾丽平静地说,"请问是谁在我的枕头下发现了面粉痕迹?什么时候发现的?"

  "是我发现的!"一个瘦小的女知青站出来,"今早我叠被子时看见的!"

  贾丽认识她,这是和林晓红关系最好的跟班王小花。

  "王小花同志,"贾丽温和地问,"你平时都起得很早吗?"

  "当...当然!"王小花结结巴巴地回答。

  "那奇怪了,"贾丽露出困惑的表情,"今早我醒来时,看见你还在熟睡,是我先起的床。而且我们的枕头是挨着的,如果你要检查我的枕头,必须从我这边过来。但我起床后一直在门口梳头,没看见你过来啊。"

  王小花的脸色变了:"我...我..."

  "还有,"贾丽继续道,"如果我真的偷了面粉藏在枕头下,为什么只留下一点痕迹而不是一大片?这不合理。"

  林队长不耐烦地打断:"少狡辩!这次证据确凿,你必须接受批斗!"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等一下!"

  人群分开,副队长秦卫东大步走来。这个三十多岁的退伍军人身材高大,面容刚毅,在队里很有威信。

  "老林,这事有蹊跷。"秦卫东沉声道,"昨晚我查岗到凌晨两点,粮仓一直有人看守,不可能有人进去偷东西。"

  林队长脸色一变:"秦卫东,你什么意思?难道我女儿和这些知青都在撒谎?"

  "我不是这个意思。"秦卫东不卑不亢,"但办案要讲证据。孟莉娜同志最近为队里做了不少贡献,我们不能冤枉好人。"

  贾丽感激地看了秦卫东一眼,然后转向林队长:"队长,我有个提议。既然粮仓丢了白面,而我的枕头下有面粉痕迹,不如请赤脚医生来做个简单的测试。"

  "什么测试?"林队长狐疑地问。

  "白面和小麦面粉在质地上有细微差别。"贾丽解释道,"我们可以取样对比,看看我枕头下的面粉到底是粮仓的白面,还是我们知青点的小麦粉。"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林队长无法拒绝。很快,赤脚医生被请来,经过简单比对,确认贾丽枕头下的面粉是粗糙的小麦粉,而非粮仓丢失的精细白面。

  "这...这..."林队长再次语塞。

  贾丽乘胜追击:"另外,我建议检查一下粮仓的面粉袋子。五十斤面粉体积不小,如果真是偷的,搬运过程中一定会在袋子上留下痕迹。但昨晚到现在,我的衣服干干净净,没有任何面粉痕迹。"

  秦卫东点头赞同:"孟莉娜同志说得有道理。老林,这事恐怕另有隐情。"

  人群中开始有人小声议论,矛头渐渐指向了林晓红。林队长见势不妙,再次宣布散会,但这次他的威信已经大打折扣。

  回到知青点,贾丽刚松了一口气,周芳就急匆匆跑来:"莉娜,不好了!林晓红说你在破坏知青和贫下中农的团结,要向县里告发你!"

  贾丽心头一紧。在这个年代,这样的罪名足以毁掉一个人。她必须主动出击了。

  "周芳,"贾丽压低声音,"你知道大队的账本放在哪里吗?"

  周芳惊讶地看着她:"在队部办公室,但只有会计和林队长能看。你问这个干什么?"

  贾丽神秘地笑了笑:"没什么,随便问问。"

  夜深人静时,贾丽悄悄溜出知青点。借着月光,她摸到了队部办公室。窗户是木制的,很容易撬开。贾丽敏捷地翻了进去,开始翻找账本。

  突然,门外传来脚步声。贾丽迅速躲到文件柜后面,屏住呼吸。

  门被推开,一个黑影闪了进来。借着月光,贾丽认出是秦卫东!他也来偷看账本?

  秦卫东熟练地打开抽屉,取出账本快速翻阅,不时在小本子上记录什么。贾丽决定赌一把。

  "秦队长,"她轻声说,"你也怀疑账目有问题?"

  秦卫东猛地转身,看到是贾丽后明显松了口气:"孟莉娜?你怎么在这里?"

  "和您一样,"贾丽走到他身边,"我发现林队长可能贪污了集体财产。"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一起查看账本。很快,他们发现了问题:近半年来,有多笔粮食和物资的支出记录模糊不清,总数对不上。

  "果然如此。"秦卫东咬牙切齿,"我早就怀疑老林中饱私囊,但一直没证据。"

  贾丽突然想到什么:"秦队长,昨晚粮仓真的丢白面了吗?"

  秦卫东摇头:"我查过,粮仓根本没少东西。这是林晓红设的局。"

  贾丽眼睛一亮:"那我们可以反过来设个局。林晓红不是要向县里告发我吗?我们可以..."

  她凑到秦卫东耳边,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秦卫东听完,露出赞赏的笑容:"孟莉娜,你真是个聪明的姑娘。"

  三天后,县里的工作组突然来到生产队,宣布要查账。林队长措手不及,慌乱中露出了更多马脚。工作组在秦卫东和贾丽的协助下,很快查实了林队长贪污集体粮食、虚报工分等多项违纪行为。

  最致命的是,他们还在林队长家的地窖里发现了大量囤积的粮食和物资,其中包括"丢失"的那五十斤白面。

  社员大会上,林队长被当场撤职,接受调查。林晓红面如死灰,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孟莉娜同志,"工作组组长握着贾丽的手,"感谢你维护了集体财产,揭露了违纪行为。你是知识青年的优秀代表!"

  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贾丽看到周芳在台下激动地抹眼泪,其他知青也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她。

  大会结束后,秦卫东被推选为新的生产队长。他找到贾丽,诚恳地说:"孟莉娜,这次多亏了你。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贾丽微笑着点头,心中却明白:这只是开始。根据孟莉娜的记忆碎片,原主的悲剧不仅仅源于林晓红的陷害,还与更大的时代背景有关。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至少,她已经成功改写了孟莉娜被陷害惨死的命运第一步。接下来,她要利用自己的现代知识和历史先知,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闯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