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轩听着不死巫魔那所谓的“好心提醒”,目光在对方臃肿丑陋的脸上扫了又扫,却丝毫看不出半分真实情绪。这等活了不知多少岁月的老魔头,早已人老成精,连古云子的心思他都猜不透,更何况是眼前这位?他索性压下杂念,不再多想——当务之急,是在这绝仙毒谷里再探探机缘。
想当年仙魔大战,这里作为主战场,遗落的灵法、法宝、丹药不计其数。对他这修为尚浅的弟子而言,哪怕只是捡到一件残器、半瓶丹药,都足以带来莫大助益。上次沿一个方向最多走了百来步便被迫退回,这次他换了个方向,刚走出十来步,忽然敏锐地捕捉到:远处竟有一缕微弱的灵气在跳动!
要知道,绝仙毒谷中毒气肆虐,任何灵气都被压制得几乎销声匿迹。而这股灵气虽弱,却能穿透百来步的毒气屏障传到他感知中,其本源之强,已是非同小可。秦浩轩心头一紧,下意识屏住呼吸,指尖悄然握紧了腰间的短刀——这异动,会是他寻觅的机缘,还是另一个陷阱?
秦浩轩只觉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乱跳,循着那缕灵气的方向硬撑着走了百余步,可前方的压力如同无形的巨墙,任他如何发力,双脚都像灌了铅般再难挪动半分。
他咬着牙喘息,心里暗叹:这些天没把灵魂附在小蛇体内修炼,对抗绝仙毒谷的压力竟半点长进都没有。看来往后就算上课天天打瞌睡,也得雷打不动挤出时间进入蛇身修行——这绝仙毒谷藏着多少宝贝,多半都在更深处,自己这般举步维艰,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机缘白白溜走?
在谷中其他地方漫无目的地晃了一阵,除了最初那处微弱的灵力跳动,秦浩轩再无收获。他攥了攥拳,不再恋战,转身离开绝仙毒谷,返回灵田谷潜心修炼。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阴影里的不死巫魔嘴角勾起一抹阴毒的笑,喉间发出低低的咕哝:“盯着这小子的人倒不少,可惜啊……”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天尸宗那点三脚猫的炼尸大法,也配跟本座融合了道骨的秘术比?等着看好戏吧。”
秦浩轩回到昨夜修炼的灌木丛,脚下的枯枝发出“咔嚓”轻响,可盘膝坐下不到片刻,眼皮就忍不住乱跳。脑子里一会儿是不死巫魔那声桀桀怪笑,一会儿又蹦出古云子端着长老架子的模样——那位宗门高层向来以“正道楷模”自居,总爱在大殿上捋着长须训话,说什么“修仙者当存敬畏心,戒骄戒躁”,可秦浩轩总觉得,那宽袖里藏着的手,指节分明,说不定正暗暗掐着什么算计人的诀法。
他揪了把草叶揉碎在掌心,泥土气混着晨露的湿意扑进鼻腔,还是压不住心头的躁。昨晚在这儿练的吐纳术,此刻连半分气感都聚不起来,仿佛有根无形的线牵着他的神思,一会儿飘到绝仙毒谷那片阴暗里,一会儿又撞进古云子那双看似平和、实则藏着精光的眼睛里。
“装什么清高。”秦浩轩低声啐了句,随手将草梗扔向灌木丛深处。叶片簌簌响动中,他忽然想起上次撞见古云子在后山与黑衣人密谈,袖中露出来的令牌,刻着的纹路竟与绝仙毒谷的瘴气图腾有几分相似。
这念头刚冒出来,他猛地睁眼,周身的灵力忽然顺了些。原来心一静,连带着经脉里的气流都听话了——管他古云子自诩什么正道标杆,反正自己的路得自己走,真要遇上腌臜事,大不了抡起拳头硬碰硬。
秦浩轩深吸一口气,重新闭上眼,让呼吸跟着晨光的节奏慢慢沉下去。灌木丛的露水顺着叶尖滴落,倒比大殿上那些冠冕堂皇的训话,更能安人心神。
绝仙毒谷那地方,瘴气能蚀骨,光阴似钝刀,不死巫魔在那儿困了这些年,真就甘心坐以待毙?看他那副风烛残年的模样,怕是熬不了多久了——可他就没想过冲出去?没想过借着谁的力破谷而出?
秦浩轩翻来覆去地琢磨,越想越觉得迷雾重重。但眼下,这些都不是他该优先操心的事。他只清楚一点:在这修仙界,实力就是活命的底气。自己若不快点变强,别说护着谁、帮着谁,怕是连明天的太阳都未必见得到。
太初的门规像条无形的锁链,私自离山者,必会被追击队盯上,落得个痴傻的下场。守山大阵更是密不透风,连护法都难悄无声息地闯出去,自己这点修为,硬碰硬就是找死。
所以,只能一步步来。先站稳脚跟,把修为提上去,像磨剑似的,一天比一天锋利。等自己有了能劈开迷雾的实力,再谈别的——现在,活下去,并且活得越来越强,才是最要紧的事。
天刚蒙蒙亮,窗棂上还沾着未散的夜露,秦浩轩猛地睁开眼,指尖下意识抚上眉心。体内那叶金莲的燥热还未散尽,却被脑海中一道异样的光亮压了下去——那道盘踞在神识深处的金光,竟比昨夜粗壮了近半指,流转间带着细碎的金芒,像淬了晨露的金线。
他心头一跳,连忙凝神内视。往常打坐修炼,灵力只在经脉中游走,灌入仙种时虽有暖意,却从未触及神识。可此刻,那道金光分明在神识海里舒展,边缘泛着鲜活的亮,显然是长了力气。
“难道……”他忽然想起昨夜情急之下,附在小蛇身上探查谷外动静的事。那时他借着蛇的瞳孔看世界,草木的纹路、风声的轨迹都清晰得反常,连远处石缝里蚂蚁爬过的窸窣声,都像响在耳边。当时只当是蛇的感知敏锐,此刻想来,那分明是神识在延展。
秦浩轩试着凝神,想象自己化作那条小蛇,目光穿透窗纸望向庭院。果然,墙角那丛兰草的叶片上,昨夜凝结的露珠正顺着纹路缓缓滚动,连露珠里映出的晨光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心中又惊又喜,原来神识的修炼竟藏在这般奇妙处——不必刻意强求,反倒在借物观物时,悄然滋长。
窗外的晨雾正慢慢散开,他望着那道越发清亮的金光,忽然懂了:有些修行从不在端坐的蒲团上,而在每一次专注的凝视里,在与万物共情的瞬间。
秦浩轩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困意像潮水般一阵阵涌来——看来附身小蛇对神识的消耗远超想象。他匆匆理了理衣襟,连早餐都顾不上碰,径直朝学堂走去。
今日是楚长老的风水课,学堂里已坐了不少弟子。楚长老清癯的身影立于讲台前,指尖捏着一枚玉简,正讲解着山川走向与灵气脉络的关联:“所谓风水,看似观山望水,实则是读天地的呼吸。那些藏于穷山恶水之下的极品灵地,往往是灵气郁结之处,需得从地势起伏、水流走向中窥破玄机。”
秦浩轩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强撑着倦意凝神细听。楚长老拿起一幅灵地堪舆图,指着图中一处峡谷:“比如此处,看似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实则地下有灵脉汇聚,是培育高阶灵药的绝佳之地。你们日后外出历练,能否寻得这样的宝地,就看今日所学是否扎实了。”
台下弟子们纷纷点头,有的埋头记录,有的对着图纸揣摩。秦浩轩望着图中蜿蜒的山脉走势,忽然想起昨夜在蛇眼中看到的草丛脉络——原来万物的肌理,竟与灵地的脉络如此相似。他打起精神,指尖在桌上轻轻勾勒着地形轮廓,困意渐渐被探索的兴趣取代。
“记住,”楚长老的声音陡然提高,“灵地的优劣,终究以灵气浓度为标尺,但能识得‘藏’与‘露’的玄机,才是真本事。”
秦浩轩心头一动,将这句话深深记在心里。窗外的晨光透过窗棂落在书页上,照亮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也驱散了最后一丝困意。
楚长老指尖的玉尺在舆图上敲出清脆的响:“灵田选地,首看‘气口’——山环处藏风,水曲处聚气,二者相扣,方能养得住灵根。”
台下笔尖簌簌,秦浩轩的眼皮却越来越沉。他挣扎着抬眼,望见徐羽已经在笔记本上画出了气口与灵根的对应图,笔尖还在旁边标注着“背阴处宜种冰魄草,向阳坡可育火灵花”,终于松了劲,脑袋一歪就磕在桌沿上。
徐羽无奈地叹气,把自己的笔记往他那边推了推,又取过一张新纸,继续替他记录:“灵田肥力分三品,上者黑土泛油光,中者黄土带湿气,下者白沙掺石砾……”她的字迹娟秀,连楚长老随口提的“忌选断层地”都画了个醒目的红圈。
窗外的日光爬到秦浩轩的发梢时,他的鼾声已经和着讲台上的玉尺声起伏。楚长老瞥了眼那个趴着的身影,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继续道:“选对了地,一株青灵草能长三寸高;选错了,结的籽都发不了芽。”
一上午的时光就这么随着笔尖的沙沙声、玉尺的轻敲声,还有那道不高不低的鼾声淌过。下课铃响时,徐羽把两份笔记并在一起比对,秦浩轩还没醒,口水在桌面上洇出小小的圆斑,像极了灵田图上标注的“聚灵点”。
午后的日头正盛,五百块方田在烈阳下泛着土黄与墨绿交织的色泽,荒草在田埂间疯长,有些地块甚至能看见翻涌的瘴气——那是地力衰败的征兆。楚长老的声音裹着热浪砸下来:“灵田认主,全看你们的眼力劲!”
秦浩轩顺着长老的目光扫过田野,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罗盘。盘面上的指针颤巍巍晃了三圈,最终指向东南角落一块不起眼的田垄——那里的泥土泛着暗金光泽,草叶上的露珠坠而不落,分明是聚气的征兆。他刚要迈步,却见楚长老突然冷笑一声,玉尺“啪”地敲在旁边一块长着齐腰深蒿草的地块:“某些弟子怕是眼神不济,把废田当宝咯。”
这话像根针,扎得几个犹豫的弟子慌忙收回脚。秦浩轩却没动,他蹲下身捻起一撮土,指尖传来湿润的凉感,混着淡淡的腥甜——是活水浸润的迹象。抬眼时正撞上楚长老审视的目光,对方玉尺直指他选中的地块:“此田蒿草稀疏,恐是地力不足。”
“长老请看。”秦浩轩起身时带起一阵微风,草叶上的露珠应声滚落,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虹光,“草稀恰是地气旺盛,逼得杂草难生。”他拔起一株草,根茎处带着细密的白须——那是被灵液滋养的特征。楚长老的玉尺顿在半空,终是哼了声:“算你蒙对了。”
周围响起低低的抽气声,几个选错地的弟子懊恼地跺脚。秦浩轩望着自己脚边泛着微光的泥土,忽然懂了——所谓灵田,从不是靠眼睛看,而是要用心听:听风过草叶的轻响,听晨露滴落的节奏,听土地深处细微的呼吸声。
“开始吧!”
楚长老一声令下,两百名新弟子如潮水般涌向五百块灵田。张狂与李靖一马当先,前者眼中精光四射,显然上午的课听得扎实,指尖捏着特制的测灵尺,直奔东南角那片泛着淡紫光晕的地块;后者则紧攥着土壤图鉴,脚步不停,目标明确——正是秦浩轩上午走神时错过的那处“活水灵根”标记地。
人群中,秦浩轩还没从瞌睡的混沌里完全挣脱,揉着眼睛望着茫茫田垄,脑子一片空白。上午的课他光顾着与周公约会,笔记上空空如也,此刻别说测灵法,连灵田的好坏标准都记不清。他只知道,选不好地,未来一年的门派贡献就悬了,口粮供应更是没着落。
“哟,这不是秦浩轩吗?”张狂选好地回头,见他傻站着,当即扬声笑道,“怎么,睡糊涂了?难不成想选块废田当宝贝?”
李靖阵营的人也跟着哄笑起来,几个弟子故意在他面前晃了晃手里的测灵结果,那上面“上等灵田”的字样刺得人眼疼。楚长老站在田埂上,捋着胡须,嘴角的笑意藏不住——这小子上午上课睡得口水都快流到书上了,现在抓瞎也是活该。
秦浩轩脸一阵红一阵白,攥紧拳头环顾四周。灵田的气息千差万别,有的干燥发硬,踩上去像踢到石头;有的湿润松软,脚边能感觉到隐隐的暖意。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爷爷教过“看土选地”:捏一把土,能攥成团、落地不散的,就是好土。
死马当活马医!他蹲下身,随机抓起一把土。那土黑中带褐,攥在手心能成团,松开手轻轻一吹,土团慢慢散开,没起半点扬尘。指尖还沾着点凉丝丝的潮气,像刚被晨露浸过。他又扒开表层土,底下的土粒更细密,还混着几根极细的白色根须——这是灵草扎根的迹象!
“就这块了!”他咬咬牙,在田埂上插了自己的木牌。
张狂瞥见,当即嗤笑:“那破地我早看过了,土色发暗,一看就是地力不足,等着哭吧!”
秦浩轩没理他,只是默默记下这块田的特征。他不知道,此刻楚长老的目光落在他选的地块上,原本的幸灾乐祸渐渐变成了惊讶——那地的土色确实不起眼,可刚才测灵尺扫过,隐有金光一闪而逝,是极少见的“潜灵地”,表面普通,底下却藏着灵脉呢!
夕阳西下时,选地结果公布。张狂和李靖果然选到了上等灵田,正得意时,却听见楚长老清了清嗓子:“本次最佳灵地,秦浩轩所选地块——潜灵地,肥力评级:特等。”
全场哗然。秦浩轩自己都愣住了,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忽然明白:有时候,经验和直觉,反倒能绕过那些花哨的理论,直抵本质呢。
徐羽瞧着秦浩轩手足无措的模样,脚步轻挪到他身前,声音温软得像浸了晨露:“浩轩哥哥,别急,我帮你看看。”
话音刚落,周围顿时飘来几道讥诮的目光,像细小的冰碴子刮在脸上。
“呵,果然是要靠姑娘家出头,这软饭吃得够香啊。”一个站在远处的弱种弟子酸溜溜地嘀咕,声音压得低,却像带了钩子,精准地钻进秦浩轩耳朵里。他原以为离得远,对方听不清,哪料话音刚落,就见秦浩轩猛地抬眼,眸子里像燃了火,径直朝他走来。
沿途的弟子见状,纷纷像避瘟神似的往两边退,瞬间让出一条道来。那弱种弟子脸上的嘲讽僵住了,看着秦浩轩步步逼近,喉结滚了滚,腿肚子不受控制地打颤——他没料到这人看着木讷,气性竟这么大,更没料到自己那点小心思会被听得一清二楚。
徐羽轻轻拉了拉秦浩轩的袖子,低声道:“别跟他置气,犯不着。”秦浩轩脚步顿了顿,胸口仍起伏着,却终究没再往前走,只是冷冷瞥了那弟子一眼,那眼神像淬了冰,看得对方慌忙低下头,再也不敢吱声。
周围的议论声戛然而止,连风都似停了停。徐羽抿了抿唇,转开话题:“你看那块地怎么样?土色偏褐,摸着手感润润的,说不定藏着水脉呢。”她抬手往东边指了指,指尖落在一片不起眼的田垄上,巧妙地替秦浩轩解了围。
想当年仙魔大战,这里作为主战场,遗落的灵法、法宝、丹药不计其数。对他这修为尚浅的弟子而言,哪怕只是捡到一件残器、半瓶丹药,都足以带来莫大助益。上次沿一个方向最多走了百来步便被迫退回,这次他换了个方向,刚走出十来步,忽然敏锐地捕捉到:远处竟有一缕微弱的灵气在跳动!
要知道,绝仙毒谷中毒气肆虐,任何灵气都被压制得几乎销声匿迹。而这股灵气虽弱,却能穿透百来步的毒气屏障传到他感知中,其本源之强,已是非同小可。秦浩轩心头一紧,下意识屏住呼吸,指尖悄然握紧了腰间的短刀——这异动,会是他寻觅的机缘,还是另一个陷阱?
秦浩轩只觉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乱跳,循着那缕灵气的方向硬撑着走了百余步,可前方的压力如同无形的巨墙,任他如何发力,双脚都像灌了铅般再难挪动半分。
他咬着牙喘息,心里暗叹:这些天没把灵魂附在小蛇体内修炼,对抗绝仙毒谷的压力竟半点长进都没有。看来往后就算上课天天打瞌睡,也得雷打不动挤出时间进入蛇身修行——这绝仙毒谷藏着多少宝贝,多半都在更深处,自己这般举步维艰,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机缘白白溜走?
在谷中其他地方漫无目的地晃了一阵,除了最初那处微弱的灵力跳动,秦浩轩再无收获。他攥了攥拳,不再恋战,转身离开绝仙毒谷,返回灵田谷潜心修炼。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阴影里的不死巫魔嘴角勾起一抹阴毒的笑,喉间发出低低的咕哝:“盯着这小子的人倒不少,可惜啊……”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天尸宗那点三脚猫的炼尸大法,也配跟本座融合了道骨的秘术比?等着看好戏吧。”
秦浩轩回到昨夜修炼的灌木丛,脚下的枯枝发出“咔嚓”轻响,可盘膝坐下不到片刻,眼皮就忍不住乱跳。脑子里一会儿是不死巫魔那声桀桀怪笑,一会儿又蹦出古云子端着长老架子的模样——那位宗门高层向来以“正道楷模”自居,总爱在大殿上捋着长须训话,说什么“修仙者当存敬畏心,戒骄戒躁”,可秦浩轩总觉得,那宽袖里藏着的手,指节分明,说不定正暗暗掐着什么算计人的诀法。
他揪了把草叶揉碎在掌心,泥土气混着晨露的湿意扑进鼻腔,还是压不住心头的躁。昨晚在这儿练的吐纳术,此刻连半分气感都聚不起来,仿佛有根无形的线牵着他的神思,一会儿飘到绝仙毒谷那片阴暗里,一会儿又撞进古云子那双看似平和、实则藏着精光的眼睛里。
“装什么清高。”秦浩轩低声啐了句,随手将草梗扔向灌木丛深处。叶片簌簌响动中,他忽然想起上次撞见古云子在后山与黑衣人密谈,袖中露出来的令牌,刻着的纹路竟与绝仙毒谷的瘴气图腾有几分相似。
这念头刚冒出来,他猛地睁眼,周身的灵力忽然顺了些。原来心一静,连带着经脉里的气流都听话了——管他古云子自诩什么正道标杆,反正自己的路得自己走,真要遇上腌臜事,大不了抡起拳头硬碰硬。
秦浩轩深吸一口气,重新闭上眼,让呼吸跟着晨光的节奏慢慢沉下去。灌木丛的露水顺着叶尖滴落,倒比大殿上那些冠冕堂皇的训话,更能安人心神。
绝仙毒谷那地方,瘴气能蚀骨,光阴似钝刀,不死巫魔在那儿困了这些年,真就甘心坐以待毙?看他那副风烛残年的模样,怕是熬不了多久了——可他就没想过冲出去?没想过借着谁的力破谷而出?
秦浩轩翻来覆去地琢磨,越想越觉得迷雾重重。但眼下,这些都不是他该优先操心的事。他只清楚一点:在这修仙界,实力就是活命的底气。自己若不快点变强,别说护着谁、帮着谁,怕是连明天的太阳都未必见得到。
太初的门规像条无形的锁链,私自离山者,必会被追击队盯上,落得个痴傻的下场。守山大阵更是密不透风,连护法都难悄无声息地闯出去,自己这点修为,硬碰硬就是找死。
所以,只能一步步来。先站稳脚跟,把修为提上去,像磨剑似的,一天比一天锋利。等自己有了能劈开迷雾的实力,再谈别的——现在,活下去,并且活得越来越强,才是最要紧的事。
天刚蒙蒙亮,窗棂上还沾着未散的夜露,秦浩轩猛地睁开眼,指尖下意识抚上眉心。体内那叶金莲的燥热还未散尽,却被脑海中一道异样的光亮压了下去——那道盘踞在神识深处的金光,竟比昨夜粗壮了近半指,流转间带着细碎的金芒,像淬了晨露的金线。
他心头一跳,连忙凝神内视。往常打坐修炼,灵力只在经脉中游走,灌入仙种时虽有暖意,却从未触及神识。可此刻,那道金光分明在神识海里舒展,边缘泛着鲜活的亮,显然是长了力气。
“难道……”他忽然想起昨夜情急之下,附在小蛇身上探查谷外动静的事。那时他借着蛇的瞳孔看世界,草木的纹路、风声的轨迹都清晰得反常,连远处石缝里蚂蚁爬过的窸窣声,都像响在耳边。当时只当是蛇的感知敏锐,此刻想来,那分明是神识在延展。
秦浩轩试着凝神,想象自己化作那条小蛇,目光穿透窗纸望向庭院。果然,墙角那丛兰草的叶片上,昨夜凝结的露珠正顺着纹路缓缓滚动,连露珠里映出的晨光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心中又惊又喜,原来神识的修炼竟藏在这般奇妙处——不必刻意强求,反倒在借物观物时,悄然滋长。
窗外的晨雾正慢慢散开,他望着那道越发清亮的金光,忽然懂了:有些修行从不在端坐的蒲团上,而在每一次专注的凝视里,在与万物共情的瞬间。
秦浩轩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困意像潮水般一阵阵涌来——看来附身小蛇对神识的消耗远超想象。他匆匆理了理衣襟,连早餐都顾不上碰,径直朝学堂走去。
今日是楚长老的风水课,学堂里已坐了不少弟子。楚长老清癯的身影立于讲台前,指尖捏着一枚玉简,正讲解着山川走向与灵气脉络的关联:“所谓风水,看似观山望水,实则是读天地的呼吸。那些藏于穷山恶水之下的极品灵地,往往是灵气郁结之处,需得从地势起伏、水流走向中窥破玄机。”
秦浩轩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强撑着倦意凝神细听。楚长老拿起一幅灵地堪舆图,指着图中一处峡谷:“比如此处,看似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实则地下有灵脉汇聚,是培育高阶灵药的绝佳之地。你们日后外出历练,能否寻得这样的宝地,就看今日所学是否扎实了。”
台下弟子们纷纷点头,有的埋头记录,有的对着图纸揣摩。秦浩轩望着图中蜿蜒的山脉走势,忽然想起昨夜在蛇眼中看到的草丛脉络——原来万物的肌理,竟与灵地的脉络如此相似。他打起精神,指尖在桌上轻轻勾勒着地形轮廓,困意渐渐被探索的兴趣取代。
“记住,”楚长老的声音陡然提高,“灵地的优劣,终究以灵气浓度为标尺,但能识得‘藏’与‘露’的玄机,才是真本事。”
秦浩轩心头一动,将这句话深深记在心里。窗外的晨光透过窗棂落在书页上,照亮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也驱散了最后一丝困意。
楚长老指尖的玉尺在舆图上敲出清脆的响:“灵田选地,首看‘气口’——山环处藏风,水曲处聚气,二者相扣,方能养得住灵根。”
台下笔尖簌簌,秦浩轩的眼皮却越来越沉。他挣扎着抬眼,望见徐羽已经在笔记本上画出了气口与灵根的对应图,笔尖还在旁边标注着“背阴处宜种冰魄草,向阳坡可育火灵花”,终于松了劲,脑袋一歪就磕在桌沿上。
徐羽无奈地叹气,把自己的笔记往他那边推了推,又取过一张新纸,继续替他记录:“灵田肥力分三品,上者黑土泛油光,中者黄土带湿气,下者白沙掺石砾……”她的字迹娟秀,连楚长老随口提的“忌选断层地”都画了个醒目的红圈。
窗外的日光爬到秦浩轩的发梢时,他的鼾声已经和着讲台上的玉尺声起伏。楚长老瞥了眼那个趴着的身影,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继续道:“选对了地,一株青灵草能长三寸高;选错了,结的籽都发不了芽。”
一上午的时光就这么随着笔尖的沙沙声、玉尺的轻敲声,还有那道不高不低的鼾声淌过。下课铃响时,徐羽把两份笔记并在一起比对,秦浩轩还没醒,口水在桌面上洇出小小的圆斑,像极了灵田图上标注的“聚灵点”。
午后的日头正盛,五百块方田在烈阳下泛着土黄与墨绿交织的色泽,荒草在田埂间疯长,有些地块甚至能看见翻涌的瘴气——那是地力衰败的征兆。楚长老的声音裹着热浪砸下来:“灵田认主,全看你们的眼力劲!”
秦浩轩顺着长老的目光扫过田野,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罗盘。盘面上的指针颤巍巍晃了三圈,最终指向东南角落一块不起眼的田垄——那里的泥土泛着暗金光泽,草叶上的露珠坠而不落,分明是聚气的征兆。他刚要迈步,却见楚长老突然冷笑一声,玉尺“啪”地敲在旁边一块长着齐腰深蒿草的地块:“某些弟子怕是眼神不济,把废田当宝咯。”
这话像根针,扎得几个犹豫的弟子慌忙收回脚。秦浩轩却没动,他蹲下身捻起一撮土,指尖传来湿润的凉感,混着淡淡的腥甜——是活水浸润的迹象。抬眼时正撞上楚长老审视的目光,对方玉尺直指他选中的地块:“此田蒿草稀疏,恐是地力不足。”
“长老请看。”秦浩轩起身时带起一阵微风,草叶上的露珠应声滚落,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虹光,“草稀恰是地气旺盛,逼得杂草难生。”他拔起一株草,根茎处带着细密的白须——那是被灵液滋养的特征。楚长老的玉尺顿在半空,终是哼了声:“算你蒙对了。”
周围响起低低的抽气声,几个选错地的弟子懊恼地跺脚。秦浩轩望着自己脚边泛着微光的泥土,忽然懂了——所谓灵田,从不是靠眼睛看,而是要用心听:听风过草叶的轻响,听晨露滴落的节奏,听土地深处细微的呼吸声。
“开始吧!”
楚长老一声令下,两百名新弟子如潮水般涌向五百块灵田。张狂与李靖一马当先,前者眼中精光四射,显然上午的课听得扎实,指尖捏着特制的测灵尺,直奔东南角那片泛着淡紫光晕的地块;后者则紧攥着土壤图鉴,脚步不停,目标明确——正是秦浩轩上午走神时错过的那处“活水灵根”标记地。
人群中,秦浩轩还没从瞌睡的混沌里完全挣脱,揉着眼睛望着茫茫田垄,脑子一片空白。上午的课他光顾着与周公约会,笔记上空空如也,此刻别说测灵法,连灵田的好坏标准都记不清。他只知道,选不好地,未来一年的门派贡献就悬了,口粮供应更是没着落。
“哟,这不是秦浩轩吗?”张狂选好地回头,见他傻站着,当即扬声笑道,“怎么,睡糊涂了?难不成想选块废田当宝贝?”
李靖阵营的人也跟着哄笑起来,几个弟子故意在他面前晃了晃手里的测灵结果,那上面“上等灵田”的字样刺得人眼疼。楚长老站在田埂上,捋着胡须,嘴角的笑意藏不住——这小子上午上课睡得口水都快流到书上了,现在抓瞎也是活该。
秦浩轩脸一阵红一阵白,攥紧拳头环顾四周。灵田的气息千差万别,有的干燥发硬,踩上去像踢到石头;有的湿润松软,脚边能感觉到隐隐的暖意。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爷爷教过“看土选地”:捏一把土,能攥成团、落地不散的,就是好土。
死马当活马医!他蹲下身,随机抓起一把土。那土黑中带褐,攥在手心能成团,松开手轻轻一吹,土团慢慢散开,没起半点扬尘。指尖还沾着点凉丝丝的潮气,像刚被晨露浸过。他又扒开表层土,底下的土粒更细密,还混着几根极细的白色根须——这是灵草扎根的迹象!
“就这块了!”他咬咬牙,在田埂上插了自己的木牌。
张狂瞥见,当即嗤笑:“那破地我早看过了,土色发暗,一看就是地力不足,等着哭吧!”
秦浩轩没理他,只是默默记下这块田的特征。他不知道,此刻楚长老的目光落在他选的地块上,原本的幸灾乐祸渐渐变成了惊讶——那地的土色确实不起眼,可刚才测灵尺扫过,隐有金光一闪而逝,是极少见的“潜灵地”,表面普通,底下却藏着灵脉呢!
夕阳西下时,选地结果公布。张狂和李靖果然选到了上等灵田,正得意时,却听见楚长老清了清嗓子:“本次最佳灵地,秦浩轩所选地块——潜灵地,肥力评级:特等。”
全场哗然。秦浩轩自己都愣住了,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忽然明白:有时候,经验和直觉,反倒能绕过那些花哨的理论,直抵本质呢。
徐羽瞧着秦浩轩手足无措的模样,脚步轻挪到他身前,声音温软得像浸了晨露:“浩轩哥哥,别急,我帮你看看。”
话音刚落,周围顿时飘来几道讥诮的目光,像细小的冰碴子刮在脸上。
“呵,果然是要靠姑娘家出头,这软饭吃得够香啊。”一个站在远处的弱种弟子酸溜溜地嘀咕,声音压得低,却像带了钩子,精准地钻进秦浩轩耳朵里。他原以为离得远,对方听不清,哪料话音刚落,就见秦浩轩猛地抬眼,眸子里像燃了火,径直朝他走来。
沿途的弟子见状,纷纷像避瘟神似的往两边退,瞬间让出一条道来。那弱种弟子脸上的嘲讽僵住了,看着秦浩轩步步逼近,喉结滚了滚,腿肚子不受控制地打颤——他没料到这人看着木讷,气性竟这么大,更没料到自己那点小心思会被听得一清二楚。
徐羽轻轻拉了拉秦浩轩的袖子,低声道:“别跟他置气,犯不着。”秦浩轩脚步顿了顿,胸口仍起伏着,却终究没再往前走,只是冷冷瞥了那弟子一眼,那眼神像淬了冰,看得对方慌忙低下头,再也不敢吱声。
周围的议论声戛然而止,连风都似停了停。徐羽抿了抿唇,转开话题:“你看那块地怎么样?土色偏褐,摸着手感润润的,说不定藏着水脉呢。”她抬手往东边指了指,指尖落在一片不起眼的田垄上,巧妙地替秦浩轩解了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