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鸣眉头紧锁,指尖灵力扫过四周,沉声道:“方才这里定是来了批冥物,好在已被人清理干净,眼下暂且安全。”
他顿了顿,望着地上残留的黑气余痕,自语道:“这水府我进出过十几次,往常最多是同门为争灵液斗得你死我活,从未有过这般冥物肆虐的景象。”话音里添了几分凝重,“看来这次,怕是有大变故。”
秦浩轩始终沉默,只垂眸望着掌心——体内仙苗因灵力亏空,叶瓣已微微蜷曲,透着几分萎靡。他抬眼望向不远处几座三四丈高的假山,石缝幽深,倒是藏身的好去处,便对叶一鸣道:“叶师兄,那边假山可暂避,不如先去调息片刻,恢复些灵力?”
叶一鸣颔首应下,正要迈步,耳畔却传来极轻的脚步声。那声音细碎,踩在青石板上,像有什么东西正贴着地面潜行,由远及近,带着一股说不出的诡谲。两人瞬间噤声,对视一眼,同时敛去气息,侧身隐向假山阴影深处。
两人对视一眼,迅速矮身钻进假山群的缝隙中。水府向来无规矩可言,往年常有太初教弟子仗着门规管不到此处,在此地肆意妄为,烧杀抢掠之事屡见不鲜,由不得他们不谨慎。
脚步声渐近,来人穿着一身褐色宗袍——在水府,这宗袍是身份的象征,最低也得是仙苗境二十叶的修为才有资格穿戴。秦浩轩藏身石后,悄悄抬眼望去,不禁在心中暗赞。
只见来人身形挺拔,剑眉星目,丰神俊朗,嘴角噙着一抹从容的浅笑,步履龙行虎步,潇洒不羁,仿佛这危机四伏的水府在他眼中不过是寻常庭院。
叶一鸣看清来人,瞳孔微缩,心中暗道:竟是他?
此人名为武义,人如其名。在太初教中低层弟子里,他口碑极好——不仅是饱满仙种,入门十年间,亲手提携帮助过的师弟足有上百人,“忠肝义胆”的名声早已传开。他生得俊秀,资质出众,又向来古道热肠、人品端正,在中低层弟子中极受熟知和喜爱。
若不是教中还有特殊仙种的弟子存在,以武义的名声与人品,几十年后即便争不上掌门之位,竞争堂主之位也是稳操胜券。
他在庭院中静立片刻,凝神细听,又散出灵力细细探测,很快便察觉了秦浩轩与叶一鸣的藏身之处。只见他迈着稳健的步子走上前,在假山群外站定,拱手作揖,声音温和却清晰:“假山中的两位师弟,在下武义。并无恶意,只是有事想请二位帮忙,还望现身一见。”
秦浩轩微微一怔,转头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叶一鸣。叶一鸣沉吟片刻,低声道:“此人名声素来不错,常提携后进,应非歹人。若他真想动手,直接冲进来便是,不必这般在外面喊话。”
“好,那就出去会会他。”秦浩轩点头应下,目光扫过叶一鸣整理衣襟的动作,瞬间明白了他的用意。两人借着假山石的遮挡,各自理了理略显褶皱的衣袍,又用袖口擦了擦脸颊,尽力让自己看起来神采奕奕——即便此刻灵力尚未完全平复,至少在气势上不能落了下风。这既是修士相遇时的体面,也是暗藏的戒备,若对方真有不轨,这份“全盛”的姿态,或许能让其多几分顾忌。
整理妥当,两人并肩从假山后走出。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在他们脚边投下两道挺直的影子。
武义见他们现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拱手再次见礼:“在下武义,见过两位师弟。”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沉稳,目光落在两人身上时,并无探究,只有坦荡的善意。
“武义师兄客气了。”叶一鸣率先回礼,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不知师兄寻我二人,有何见教?”
秦浩轩站在一旁,默默打量着这位久闻其名的师兄。武义身着太初教标准的月白道袍,领口袖口绣着简洁的云纹,虽无奢华装饰,却洗得干干净净,透着一股清冽的书卷气。他身形挺拔,面容俊朗,尤其那双眼睛,亮得像淬了光的黑曜石,望过来时,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信任。
“谈不上见教。”武义摆了摆手,笑容和煦,“只是方才在山门外,见二位师弟与护山弟子起了些争执,似是为入门考核的事?”
秦浩轩心中一动。他们今早抵达太初教山门时,因携带的灵草超出规定数量,确实与守门禁卫理论了几句,没想到竟被武义看在了眼里。
“是有此事。”叶一鸣坦然道,“我二人采的‘凝露草’,本是想献给师门做药引,却不想守门禁卫说数量超限,要按门规没收……”
“凝露草性阴寒,需以灵火烘干保存,二位师弟竟能让它保持鲜润,想必是用了‘冰玉盒’吧?”武义接口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许,“这等细心,倒是难得。”
秦浩轩越发惊讶。冰玉盒是他们偶然所得的法器,极为隐蔽,武义竟能一眼看穿,可见其眼力不凡。
“师兄好眼力。”秦浩轩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佩服。
武义笑了笑:“我曾在药堂待过三年,对这些法器略知一二。其实那守门禁卫也非故意刁难,只是近年山门收紧,对外部带入的灵植查得严了些。”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二位师弟放心,我已与药堂的长老打过招呼,那些凝露草,他愿以市价收购,既不违门规,也不委屈了二位的辛苦。”
叶一鸣和秦浩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感激。他们本以为这事还要费一番周折,没想到武义竟已悄悄办妥。
“多谢师兄!”两人连忙道谢,语气诚恳。
“举手之劳罢了。”武义摆摆手,目光转向两人略显苍白的脸色,“我看二位师弟灵力有些紊乱,想必是赶路时动过手?前面不远便是我的别院,院里有口灵泉,泡一泡能舒缓经脉,若不嫌弃,不如去歇歇脚?”
秦浩轩心中的好感又深了几分。这位武义师兄,不仅眼明心亮,还如此体贴周到,难怪能在弟子中赢得那般好名声。
“叨扰师兄,会不会太麻烦?”叶一鸣客气道。
“不麻烦,我那别院向来清静,正缺人说话呢。”武义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走吧,灵泉的水刚换过,正是最舒服的时候。”
两人不再推辞,跟着武义往别院走去。路上,武义又问起他们的修行进度,听说秦浩轩已突破至“筑基中期”,叶一鸣也到了“筑基初期”,不禁赞道:“二位师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修为,将来定是我太初教的栋梁。”
秦浩轩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师兄过奖了,我们还差得远呢。”
武义笑了:“修行路上,既要知不足,也要有底气。你们这般年纪能有此成就,本就该骄傲。”他的话像一股暖流,熨帖了两人一路的疲惫和紧张。
不多时,便到了武义的别院。院门是朴素的竹制,推开时发出“吱呀”的轻响,院内种着几株玉兰,花瓣洁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院子中央,一口泉眼正汩汩地冒着热气,泉水清澈见底,隐约能看到水底铺着的鹅卵石,正是武义说的灵泉。
“这灵泉是我偶然发现的,泉水里含着微弱的木系灵力,泡着能安神养气。”武义指着灵泉旁的石凳,“你们先歇歇,我去取两套干净的换洗衣物。”
等武义离开,叶一鸣才低声对秦浩轩道:“这位武义师兄,果然名不虚传。”
秦浩轩点头,望着那冒着热气的灵泉,心中一片温暖。他忽然想起出发前,师父叮嘱他“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可此刻遇到的武义,却让他觉得,这修仙路上,或许也不全是算计和争斗。
很快,武义拿来了两套干净的道袍,还有两个装着丹药的小瓷瓶:“这是‘清心丹’,泡泉时服下,效果更好。”
两人接过丹药,道谢后便去了灵泉旁的隔间换衣。秦浩轩脱下沾满尘土的外衣,才发现后背不知何时被划了一道口子,想必是来时路上被妖兽的利爪扫到的,当时只顾着赶路,竟没察觉。
泡进灵泉的那一刻,秦浩轩舒服得差点哼出声来。温热的泉水包裹着全身,带着丝丝缕缕的灵力,缓缓渗入经脉,那些因打斗和赶路而紧绷的肌肉,瞬间放松下来。他服下清心丹,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清凉的气流,顺着喉咙滑下,与泉水的暖意交织在一起,说不出的惬意。
“怎么样?还舒服吗?”武义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带着笑意。
“舒服!多谢师兄!”秦浩轩大声回道,声音里满是畅快。
叶一鸣也在隔壁感叹:“这灵泉比我们宗门的温泉好多了,师兄真是好福气。”
武义笑了起来:“你们若是
他顿了顿,望着地上残留的黑气余痕,自语道:“这水府我进出过十几次,往常最多是同门为争灵液斗得你死我活,从未有过这般冥物肆虐的景象。”话音里添了几分凝重,“看来这次,怕是有大变故。”
秦浩轩始终沉默,只垂眸望着掌心——体内仙苗因灵力亏空,叶瓣已微微蜷曲,透着几分萎靡。他抬眼望向不远处几座三四丈高的假山,石缝幽深,倒是藏身的好去处,便对叶一鸣道:“叶师兄,那边假山可暂避,不如先去调息片刻,恢复些灵力?”
叶一鸣颔首应下,正要迈步,耳畔却传来极轻的脚步声。那声音细碎,踩在青石板上,像有什么东西正贴着地面潜行,由远及近,带着一股说不出的诡谲。两人瞬间噤声,对视一眼,同时敛去气息,侧身隐向假山阴影深处。
两人对视一眼,迅速矮身钻进假山群的缝隙中。水府向来无规矩可言,往年常有太初教弟子仗着门规管不到此处,在此地肆意妄为,烧杀抢掠之事屡见不鲜,由不得他们不谨慎。
脚步声渐近,来人穿着一身褐色宗袍——在水府,这宗袍是身份的象征,最低也得是仙苗境二十叶的修为才有资格穿戴。秦浩轩藏身石后,悄悄抬眼望去,不禁在心中暗赞。
只见来人身形挺拔,剑眉星目,丰神俊朗,嘴角噙着一抹从容的浅笑,步履龙行虎步,潇洒不羁,仿佛这危机四伏的水府在他眼中不过是寻常庭院。
叶一鸣看清来人,瞳孔微缩,心中暗道:竟是他?
此人名为武义,人如其名。在太初教中低层弟子里,他口碑极好——不仅是饱满仙种,入门十年间,亲手提携帮助过的师弟足有上百人,“忠肝义胆”的名声早已传开。他生得俊秀,资质出众,又向来古道热肠、人品端正,在中低层弟子中极受熟知和喜爱。
若不是教中还有特殊仙种的弟子存在,以武义的名声与人品,几十年后即便争不上掌门之位,竞争堂主之位也是稳操胜券。
他在庭院中静立片刻,凝神细听,又散出灵力细细探测,很快便察觉了秦浩轩与叶一鸣的藏身之处。只见他迈着稳健的步子走上前,在假山群外站定,拱手作揖,声音温和却清晰:“假山中的两位师弟,在下武义。并无恶意,只是有事想请二位帮忙,还望现身一见。”
秦浩轩微微一怔,转头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叶一鸣。叶一鸣沉吟片刻,低声道:“此人名声素来不错,常提携后进,应非歹人。若他真想动手,直接冲进来便是,不必这般在外面喊话。”
“好,那就出去会会他。”秦浩轩点头应下,目光扫过叶一鸣整理衣襟的动作,瞬间明白了他的用意。两人借着假山石的遮挡,各自理了理略显褶皱的衣袍,又用袖口擦了擦脸颊,尽力让自己看起来神采奕奕——即便此刻灵力尚未完全平复,至少在气势上不能落了下风。这既是修士相遇时的体面,也是暗藏的戒备,若对方真有不轨,这份“全盛”的姿态,或许能让其多几分顾忌。
整理妥当,两人并肩从假山后走出。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在他们脚边投下两道挺直的影子。
武义见他们现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拱手再次见礼:“在下武义,见过两位师弟。”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沉稳,目光落在两人身上时,并无探究,只有坦荡的善意。
“武义师兄客气了。”叶一鸣率先回礼,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不知师兄寻我二人,有何见教?”
秦浩轩站在一旁,默默打量着这位久闻其名的师兄。武义身着太初教标准的月白道袍,领口袖口绣着简洁的云纹,虽无奢华装饰,却洗得干干净净,透着一股清冽的书卷气。他身形挺拔,面容俊朗,尤其那双眼睛,亮得像淬了光的黑曜石,望过来时,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信任。
“谈不上见教。”武义摆了摆手,笑容和煦,“只是方才在山门外,见二位师弟与护山弟子起了些争执,似是为入门考核的事?”
秦浩轩心中一动。他们今早抵达太初教山门时,因携带的灵草超出规定数量,确实与守门禁卫理论了几句,没想到竟被武义看在了眼里。
“是有此事。”叶一鸣坦然道,“我二人采的‘凝露草’,本是想献给师门做药引,却不想守门禁卫说数量超限,要按门规没收……”
“凝露草性阴寒,需以灵火烘干保存,二位师弟竟能让它保持鲜润,想必是用了‘冰玉盒’吧?”武义接口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许,“这等细心,倒是难得。”
秦浩轩越发惊讶。冰玉盒是他们偶然所得的法器,极为隐蔽,武义竟能一眼看穿,可见其眼力不凡。
“师兄好眼力。”秦浩轩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佩服。
武义笑了笑:“我曾在药堂待过三年,对这些法器略知一二。其实那守门禁卫也非故意刁难,只是近年山门收紧,对外部带入的灵植查得严了些。”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二位师弟放心,我已与药堂的长老打过招呼,那些凝露草,他愿以市价收购,既不违门规,也不委屈了二位的辛苦。”
叶一鸣和秦浩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感激。他们本以为这事还要费一番周折,没想到武义竟已悄悄办妥。
“多谢师兄!”两人连忙道谢,语气诚恳。
“举手之劳罢了。”武义摆摆手,目光转向两人略显苍白的脸色,“我看二位师弟灵力有些紊乱,想必是赶路时动过手?前面不远便是我的别院,院里有口灵泉,泡一泡能舒缓经脉,若不嫌弃,不如去歇歇脚?”
秦浩轩心中的好感又深了几分。这位武义师兄,不仅眼明心亮,还如此体贴周到,难怪能在弟子中赢得那般好名声。
“叨扰师兄,会不会太麻烦?”叶一鸣客气道。
“不麻烦,我那别院向来清静,正缺人说话呢。”武义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走吧,灵泉的水刚换过,正是最舒服的时候。”
两人不再推辞,跟着武义往别院走去。路上,武义又问起他们的修行进度,听说秦浩轩已突破至“筑基中期”,叶一鸣也到了“筑基初期”,不禁赞道:“二位师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修为,将来定是我太初教的栋梁。”
秦浩轩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师兄过奖了,我们还差得远呢。”
武义笑了:“修行路上,既要知不足,也要有底气。你们这般年纪能有此成就,本就该骄傲。”他的话像一股暖流,熨帖了两人一路的疲惫和紧张。
不多时,便到了武义的别院。院门是朴素的竹制,推开时发出“吱呀”的轻响,院内种着几株玉兰,花瓣洁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院子中央,一口泉眼正汩汩地冒着热气,泉水清澈见底,隐约能看到水底铺着的鹅卵石,正是武义说的灵泉。
“这灵泉是我偶然发现的,泉水里含着微弱的木系灵力,泡着能安神养气。”武义指着灵泉旁的石凳,“你们先歇歇,我去取两套干净的换洗衣物。”
等武义离开,叶一鸣才低声对秦浩轩道:“这位武义师兄,果然名不虚传。”
秦浩轩点头,望着那冒着热气的灵泉,心中一片温暖。他忽然想起出发前,师父叮嘱他“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可此刻遇到的武义,却让他觉得,这修仙路上,或许也不全是算计和争斗。
很快,武义拿来了两套干净的道袍,还有两个装着丹药的小瓷瓶:“这是‘清心丹’,泡泉时服下,效果更好。”
两人接过丹药,道谢后便去了灵泉旁的隔间换衣。秦浩轩脱下沾满尘土的外衣,才发现后背不知何时被划了一道口子,想必是来时路上被妖兽的利爪扫到的,当时只顾着赶路,竟没察觉。
泡进灵泉的那一刻,秦浩轩舒服得差点哼出声来。温热的泉水包裹着全身,带着丝丝缕缕的灵力,缓缓渗入经脉,那些因打斗和赶路而紧绷的肌肉,瞬间放松下来。他服下清心丹,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清凉的气流,顺着喉咙滑下,与泉水的暖意交织在一起,说不出的惬意。
“怎么样?还舒服吗?”武义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带着笑意。
“舒服!多谢师兄!”秦浩轩大声回道,声音里满是畅快。
叶一鸣也在隔壁感叹:“这灵泉比我们宗门的温泉好多了,师兄真是好福气。”
武义笑了起来:“你们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