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真人默然片刻,殿内只剩呼吸相闻。接引道人伏在地上,未得掌教示下,始终不敢起身。正此时,一声清脆钟鸣陡然响起,余音袅袅,遍传大屿山。
“是拜山的钟声。”黄龙真人从沉思中抬眸,神色一凛,对接引道人道:“单响钟声,必是外宗小辈前来。你去查看清楚,问明所属宗门。”
话音刚落,他似又想起什么,补充道:“顺带传讯四大堂堂主,速至太初宝殿见我。另外,将三名紫种妥善安置,绝不可让他们露面。切记叮嘱全教弟子,凡本教内情,一概不许外泄——尤其是去年收纳三名无上紫种之事,谁敢多言,以判教论处,诛其全族!”
最后几字,他语气骤厉,杀气隐现,听得接引道人脊背发凉,忙叩首应道:“弟子遵命!”起身时,袍角都因紧张微微发颤,匆匆退了出去。
殿内重归寂静,黄龙真人望着殿外沉沉暮色,指尖不自觉地叩着案几,目光深邃难测。那钟声来得蹊跷,恰逢赤炼子之事刚了,莫非是哪个宗门嗅出了风声?
接引道人如蒙大赦,猛地从地上爬起来,额头上早已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甚至顾不上去擦一把,转身就快步退出了偏殿。直到身影彻底走出黄龙真人的威压范围,他才扶着廊柱重重吁了口气,胸口因方才的紧绷而剧烈起伏着——掌教的气势太过慑人,更要命的是,他得在极短的时间内安排好这一切,稍有差池,恐怕真会为太初教招来灭顶之灾。
偏殿内,黄龙真人望着他仓促离去的背影,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低声自语:“好些年没人来拜山了……”他眉峰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寻常事有千纸鹤传讯便够了,这般郑重其事地登门,怕是有要紧事。”
殿外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窗棂,带着几分秋意的萧瑟。黄龙真人端起早已凉透的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目光投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门,若有所思。这突兀的拜山,来得实在蹊跷。
掌教真人的谕令如惊雷落地,太初教上下瞬间动了起来。一道道指令从太初宝殿层层传下,执事弟子捧着鎏金令牌奔走于各堂之间,令牌上“禁言”二字泛着冷光,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凝着肃色。
苏百花接到指令时,正对着镜台描眉,指尖的螺子黛一顿,随即扬声唤来侍女:“去备车,带徐羽去百花堂后院的静心苑,没有我的话,不许任何人靠近。”她素来娇柔的眉眼此刻透着果决,脂粉也掩不住那份利落——静心苑是百花堂最隐秘的院落,四周种满了迷迭香,既能安神,更能隔绝窥探的灵识。
碧竹子在碧竹堂翻着药经,见传讯弟子叩门,只抬了抬眼皮:“知道了。”半晌才慢悠悠起身,对侍立一旁的李靖道:“跟我来,带你去个能安安稳稳炼丹的地方。”说罢领着他往堂后那片竹林走,竹影深处藏着间石屋,门上的结界纹在月光下流转,寻常修士连三步都迈不进。
张狂还在灵田谷处理田垄,护院弟子捧着令牌找到他时,他正弯腰拔着杂草,闻言直起身,掌心还沾着泥:“知道了。”话音刚落,就见两个执法队弟子快步上前,左右护着他往谷外走,腰间的佩刀明晃晃的,谁都看得出这是“保护”,更是“看管”。
执法队的玄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们踩着统一的步伐穿梭在回廊与庭院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个角落。有个外门弟子多嘴问了句“到底藏了什么宝贝”,当即被执法队副队长按在地上,锁链铐得哗哗响,拖去了惩戒堂——这动静吓得所有人都闭紧了嘴,连走路都踮着脚,生怕鞋底擦过地面的声响惹来麻烦。
太初教的夜空像是被一张无形的网罩住,连风都绕着走。各堂的灯笼都熄了大半,只有执法队巡逻时举的火把在暗处晃动,映得飞檐上的瑞兽雕塑忽明忽暗,平添几分森严。谁都清楚,这般草木皆兵的阵仗,藏着的绝不是小事,而掌教那句“诛杀全族”的警告,正像块冰坨子,冻得每个人心头发紧。
四大堂的人接走徐羽与李靖时,灵田谷里的气氛骤然紧绷。那些身着玄甲的执法队弟子如神兵天降,目光锐利如刀,扫过田垄间每一张疑惑的脸。谷中原本此起彼伏的谈笑声瞬间掐断,连风吹过稻穗的沙沙声都显得格外清晰——谁都明白,这般阵仗绝非寻常,而执法队腰间那柄刻着“禁言”二字的令牌,早已昭示了后果。
秦浩轩正蹲在田埂边练习制符,指尖的朱砂在符纸上勾勒出最后一笔,却因远处的动静微微颤抖,墨点晕染开来。他抬眼望向叶一鸣,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被风吹散:“师兄,这是……出什么事了?”
叶一鸣正给灵稻浇水,闻言动作一顿,目光飞快瞥了眼不远处的执法队,压低声音道:“不是出事。”他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汗,语气带着几分了然,“你没听见方才的钟声?一声钟鸣,是外门小辈来拜山。”
“拜山?”秦浩轩愣住,手里的符笔差点掉落,“修仙界难道没有更方便的联络方式?千纸鹤、传讯符……哪样不比这般兴师动众强?”
“你不懂。”叶一鸣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向往,“寻常小事自然用传讯符,可若是邀请参加宗门盛典,或是有重大事宜相商,便需亲自登门拜山,这是规矩,更是敬意。一声钟鸣是小辈,两声是平辈,三声……那便是辈分比掌教还高的前辈了。”
他望着谷口方向,那里的执法队正列队走过,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能让太初教这般戒备,来的定不是寻常宗门的弟子。咱们啊,少打听,做好分内事,免得惹祸上身。”
秦浩轩默默点头,重新握紧符笔,却发现指尖仍在微颤。远处的风送来执法队整齐的脚步声,与灵稻生长的细微声响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灵田谷。
秦浩轩点了点头,指尖玄铁碎屑簌簌落下。他一边说话,一边将最后一缕灵力注入手中玄铁,那暗沉的金属表面骤然泛起一层莹润光泽,流转着淡淡的符文纹路。他将成型的玄铁符牌搁在青石案上,拍了拍手上的灰:“咱们出去瞧瞧吧,我还没见过其他修仙宗门的弟子呢。”
这话倒是真心。自他入太初教修行,眼里便只有宗门的亭台楼阁、灵田药圃,听师兄弟们提过的“其他宗门”不过是典籍里的墨字,从未想过能亲眼得见。他暗自思忖,敢派来拜山的小辈,定是各宗门精挑细选的翘楚,多半带着几分少年意气的炫耀——这般心思,他倒也理解,便想瞧瞧别家的青年俊杰究竟是何等风采。
叶一鸣正收拾着刻刀,闻言笑道:“也好,去开开阔眼界。”
二人刚走出灵田谷的结界,就见两名执法弟子迎面走来,玄色法袍上绣着“禁”字纹章。为首一人抬手示意:“两位师弟,奉掌教法旨,今日外门弟子不得擅自议论访客事宜,不得私窥贵宾行踪,违令者按门规处置。”话音虽平,那双眼却锐利如鹰,扫过二人时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秦浩轩心头一凛,瞬间回过味来。修仙界的规矩他早有领教,这般刻意的禁口令,反倒衬得此事不简单。他压下眼底的好奇,不动声色地应了声“谨遵门规”,心里却已转了数圈——能让太初教如此戒备,来者绝非寻常宗门子弟。
此时的山门口早已聚了不少弟子,虽都按捺着好奇,却忍不住伸长脖子望向云端。灵田谷的弟子们也三三两两地往山门凑,交头接耳的低语被执法弟子的目光扫过,便立刻咽了回去,只余下彼此眼中的探究。
忽然,天边传来一阵清越的环佩声。众人抬眼望去,只见一辆仙云车踏着霞光而来,车辕上雕刻的鸾鸟纹样在日光下流转金光。车刚落地,一位身着月白道袍的接引道人便踏云而下,他袖袍一挥,捏动法诀,那仙云车便如潮水般褪去光华,化作一枚玉佩落入掌心,被他顺势系在腰侧。
道人转过身,目光落在山门口那对青年男女身上。男子着青纹法袍,腰间悬着一柄玉柄长剑,眉宇间带着几分傲气;女子则穿浅紫衣裙,鬓边簪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玉制灵花,眼神清亮如溪。接引道人对着二人稽首行了个道礼,声音朗润如钟:“天衍宗弟子远道而来,太初教有失远迎。”
那青袍男子亦拱手回礼,声音清越:“敢劳道长亲迎,晚辈陆承宇,奉师命前来拜山。这位是师妹苏清瑶。”
山门口的弟子们屏住了呼吸,目光不自觉地在二人身上流转——那男子周身灵力凝而不发,却隐隐透着金丹期的威压;女子指尖轻捻,一朵真灵花瓣自她鬓边飘落,落地化作一只彩蝶翩跹飞去,引得众人低低一声惊叹。
秦浩轩站在人群后,望着那二人从容不迫的气度,忽然明白了禁口令的深意。这般风采,的确担得起“炫耀”二字,而太初教的谨慎,或许正是怕自家弟子年少气盛,失了分寸。他悄悄碰了碰叶一鸣的胳膊,低声道:“果然是青年俊杰。”
叶一鸣望着那对男女的背影,若有所思:“天衍宗以推演天机闻名,他们这回来,恐怕不只是拜山这么简单。”
风拂过山门的迎客松,将远处的谈笑声送来几缕。秦浩轩望着那道人与天衍宗弟子并肩走入宗门深处的背影,忽然觉得,今日这趟出来,怕是真能瞧见些不一样的门道。
“这位师兄、师姐,敢问出身何门何派?”接引道人语气谦和,拱手行了一礼,目光落在二人身上时带着恰到好处的审视——既不失礼数,又未露半分轻慢。
那男子闻言,唇角扬起一抹温雅的笑,拱手回礼道:“在下古风派常傲天,这位是舍师妹许晴。”声音清朗,带着世家子弟特有的从容气度。许晴亦随之颔首,浅青色的裙摆随动作轻晃,露出裙边绣着的银丝云纹,低调中藏着精致。
“原来是古风派的常师兄、许师姐,失敬。”接引道人面上笑意更深,抬手引向身侧,“请随我移步,宗门已备下清茶。”说罢,他屈指轻弹,指尖萦绕的灵气落在掌心那枚巴掌大的仙云车模型上。只见灵光乍现,模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放大,不过数息功夫,一辆丈余长的仙云车便稳稳落在青石地面上。
这车确实夺目:车身以流光木打造,阳光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虹彩,车壁上镶嵌着细碎的星辉石,勾勒出繁复的云纹法阵——明眼人一看便知,那些纹路既是装饰,更是精妙的防御禁制,寻常法器难伤分毫。车门两侧雕刻着展翅的玄鸟,鸟眼处嵌着鸽血红宝石,车门开启时,玄鸟眼中红光流转,似有灵韵。车内更是讲究,铺着厚厚的云锦软垫,车顶悬着夜明珠灯,角落的暗格里隐约可见闪烁的阵纹,显然藏着攻击法阵的触发机关。这般配置,比寻常弟子租用的仙云车何止精致十倍,单是流光木的用料,便已是天价。
常傲天与许晴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得体的赞叹。“太初教果然底蕴深厚,这般仙云车,怕是整个修仙界也难见几辆。”常傲天抚掌笑道,语气中带着真心实意的欣赏。
接引道人客气道:“师兄谬赞,不过是代步之物,能护得贵客周全便好。请——”他侧身引二人上车,玄鸟雕刻的车门缓缓开启,露出车内暖融融的光晕,与车外微凉的晨气相映,更显周到。
接引道人这手炫技意味昭然若揭,那仙云车悬在半空,流光木车身流转着虹彩,星辉石镶嵌的云纹法阵隐隐发亮,玄鸟雕刻的车门半开,露出车内云锦软垫与夜明珠灯的暖光,看得常傲天与许晴眸中掠过一丝惊色。
“早闻太初教底蕴深厚,护山大阵精妙绝伦,今日得见……”常傲天抚掌轻叹,目光扫过车壁上流转的禁制纹路,语气里满是真切的叹服,“单是这仙云车的阵纹布局,便已巧夺天工,我等自愧不如。”
接引道人听得眉梢微扬,脸上却挂着谦虚的浅笑:“常师兄过誉了。贫道不过是个接引弟子,这车也只是掌教赐下的玩物,何足挂齿。”
一直含笑静立的许晴忽然开口,她圆圆的脸蛋白里透红,齐刘海下的眸子亮晶晶的,声音清甜却带着几分锐利:“师兄何必过谦?我们来时便听闻,掌教有位心腹爱徒,虽在教中籍籍无名,却能在黄龙师叔耳边说上话,便是长老院的长老也要让三分呢。”话里藏着的试探,像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
接引道人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角的法印,慢悠悠道:“许师妹说笑了,贫道不过是恪守本分罢了。”
许晴这话明着是捧,实则将“吹耳边风”的名头往接引道人身上一扣,带着几分绵里藏针的意味。可接引道人脸上瞧不出半分波澜,依旧是那副淡然模样,欠了欠身道:“许师姐谬赞,在下不过是轮值接引,掌教决策岂会因旁人言语动摇?”说罢抬手做请,姿态恭敬却疏离。
许晴却似没瞧见那手势,指尖摩挲着掌心里一个巴掌大的马车模型,忽然对着模型轻轻吹了口灵力。只见青光乍起,那模型“嗡”地一声腾空而起,落地时已化作一辆气派马车——八匹白骏昂首立在车前,毛色亮得像镀了月光,高矮肥瘦分毫不差,四蹄踏在地面,竟隐隐有风雷之声,透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冲劲。
再看马车本身,雕栏玉砌间缠满云纹铭文,连车轮辐条上都刻着细密禁制,虽不如接引道人那仙云车的阵法精巧,却胜在霸气规整,攻防之余,车轴处流转的灵光泄露了加速阵的痕迹。许晴拍了拍车辕,挑眉看向接引道人:“师弟的仙云车精巧,我这‘踏风辇’却胜在稳当,你瞧这八骏,可是用云纹玉髓雕成,遇敌时能化出真形护车呢。”
话里话外的较劲藏不住,接引道人却只是淡淡一笑:“许师姐的踏风辇果然威风,看来今日是我班门弄斧了。”语气里听不出半分介怀,仿佛方才的暗刺从未存在过。
最让接引道人目光一凝的,是那马车轴心处——七个凹槽呈北斗七星之势排列,每一处都嵌着一枚灵石,璀璨夺目,灵气几乎要凝成实质,丝丝缕缕往外溢。
只粗粗一瞥,接引道人便心头微动:绝非下品灵石!那温润的光泽、流转的光晕,至少是中品灵石。再细辨,石内灵气的醇厚程度,竟隐隐有逼近中三品的势头,即便最差也是中二品,已是寻常修士难得一见的珍品。单是这一枚,便足以让他那仙云车上的阵眼灵石相形见绌,更遑论整整七枚,还按星象排布,隐隐引动天地灵气,端的是大手笔。
常傲天与许晴纵身跃上马车,回身对着接引道人拱手笑道:“多谢师兄盛情相邀。只是我二人久闻大屿山钟灵毓秀,黄帝峰更是风景如画,若乘师兄的仙云车,转瞬便至太初宝殿,反倒错过了沿途观光赏景的雅趣。故而斗胆乘自己这粗陋车驾,还望师兄海涵。”
话虽客气,语气里却藏着几分难掩的自得。接引道人望着那马车轴心上流转的灵光,眼底掠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如常,拱手回礼:“二位既有雅兴,自当从便。沿途风光正好,慢走不送。”
话音未落,那马车已“驾”地一声轻响,八匹玉骏扬蹄,车轴处七星灵石同时亮起,带起一阵清风,朝着黄帝峰方向驶去,留下淡淡的灵气余韵,萦绕在空气中。
接引道人望着马车远去的背影,心里那点不爽像被风吹起的尘埃,明明落了地,却还硌得慌。这两人,分明是想自己慢悠悠逛上去,偏要找些“赏景”的由头,说得倒挺好听。
他压下心头那点波澜,脸上依旧挂着平和的笑,对着马车喊道:“既如此,便请常师兄、许师姐自便。只是掌教真人已在太初宝殿等候,还望二位莫要耽搁太久才好。”
“自然,自然!”常傲天在马车上拱手应道,声音里带着笑意。
马车顺着通天梯缓缓上行。这通天梯由青石板铺就,一阶阶蜿蜒向上,寻常马车走在上面,难免颠簸,稍不留意就可能颠坏车轮。但这辆马车却稳得很,车轮碾过石板,几乎听不到什么声响,更别说颠簸了,坐在车里,只觉平稳顺滑,如履平地。
车帘被风吹起一角,露出里面的景象。
常傲天端坐于内,一身月白长袍,墨发用一根玉簪束起,侧脸线条分明,剑眉星目,既有儒雅之气,眼底又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冷冽,两种气质糅合在一起,竟有种说不出的吸引力。
许晴坐在他身旁,肌肤白得像雪,嘴角噙着甜甜的笑,一身淡粉罗衣随风轻轻飘动,身上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兰花香,清幽雅致,闻着让人心神安宁,见者无不为之倾心。
两人偶尔低声交谈几句,声音被风吹散,听不真切,却让人觉得画面格外和谐。马车行得不快,像是真的在欣赏沿途风景,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车身上,镀上一层金边,远远望去,竟像是一幅流动的画。
接引道人站在原地,望着马车渐渐消失在通天梯尽头,才缓缓收回目光。他摸了摸下巴,心里暗道:这两人,倒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只是……他想起掌教真人的嘱托,轻叹了口气,转身往太初宝殿走去。不管怎么说,人已经到了,剩下的,就看掌教真人的意思了。
“好一对璧人!”秦浩轩望着缓步走来的两人,忍不住低赞出声。
他站在廊下,目光锐利如鹰,早已看穿那两人刻意收敛的气息——男子周身萦绕的灵力如深潭般沉静,却在袖口微抬时泄出一丝锋锐,隐有剑鸣在空气中震颤;女子裙摆扫过青石板的瞬间,衣袂翻飞处似有流光划过,那是内息凝练到极致才有的迹象。这等修为,在同辈中已是凤毛麟角,难怪敢在古风派独占鳌头。
周遭弟子的目光多黏在那辆停在殿前的马车——车厢嵌着细碎的明珠,阳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车轮裹着鲛绡,碾过地面竟悄无声息,一看便知是用万年铁木与深海鲛皮所制,寻常弟子怕是连见都未曾见过。赞叹声此起彼伏,多是惊叹于马车的奢华。
秦浩轩的视线却越过人群,牢牢锁在两人背后的剑上。
男子背负的长剑古朴无华,剑鞘是暗沉的玄铁色,却在靠近剑镡处缠着一圈银丝,勾勒出半朵将开未开的莲,隐隐有剑气冲破束缚,在空气中划出细微的涟漪;女子腰间的短剑则精致得多,剑鞘嵌着三枚鸽血红宝石,与她耳垂上的坠子交相辉映,剑穗是罕见的冰蚕丝所制,无风自动,带着凛然的寒气。
“果然是宝剑配英雄。”秦浩轩捻着指尖的茶沫,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剑未出鞘,剑气已迫人,这对男女的锋芒,怕是藏不住了。
他看着那两人并肩踏上殿阶,男子侧头与女子说着什么,女子仰头笑答,阳光落在他们交叠的身影上,竟生出几分“郎艳独绝,世无其二”的夺目来。
周遭的议论声渐渐低了下去,连最喧闹的弟子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那是一种无形的气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让人心生敬畏,却又忍不住被那份锋芒吸引。
“是拜山的钟声。”黄龙真人从沉思中抬眸,神色一凛,对接引道人道:“单响钟声,必是外宗小辈前来。你去查看清楚,问明所属宗门。”
话音刚落,他似又想起什么,补充道:“顺带传讯四大堂堂主,速至太初宝殿见我。另外,将三名紫种妥善安置,绝不可让他们露面。切记叮嘱全教弟子,凡本教内情,一概不许外泄——尤其是去年收纳三名无上紫种之事,谁敢多言,以判教论处,诛其全族!”
最后几字,他语气骤厉,杀气隐现,听得接引道人脊背发凉,忙叩首应道:“弟子遵命!”起身时,袍角都因紧张微微发颤,匆匆退了出去。
殿内重归寂静,黄龙真人望着殿外沉沉暮色,指尖不自觉地叩着案几,目光深邃难测。那钟声来得蹊跷,恰逢赤炼子之事刚了,莫非是哪个宗门嗅出了风声?
接引道人如蒙大赦,猛地从地上爬起来,额头上早已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甚至顾不上去擦一把,转身就快步退出了偏殿。直到身影彻底走出黄龙真人的威压范围,他才扶着廊柱重重吁了口气,胸口因方才的紧绷而剧烈起伏着——掌教的气势太过慑人,更要命的是,他得在极短的时间内安排好这一切,稍有差池,恐怕真会为太初教招来灭顶之灾。
偏殿内,黄龙真人望着他仓促离去的背影,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低声自语:“好些年没人来拜山了……”他眉峰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寻常事有千纸鹤传讯便够了,这般郑重其事地登门,怕是有要紧事。”
殿外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窗棂,带着几分秋意的萧瑟。黄龙真人端起早已凉透的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目光投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门,若有所思。这突兀的拜山,来得实在蹊跷。
掌教真人的谕令如惊雷落地,太初教上下瞬间动了起来。一道道指令从太初宝殿层层传下,执事弟子捧着鎏金令牌奔走于各堂之间,令牌上“禁言”二字泛着冷光,映得每个人脸上都凝着肃色。
苏百花接到指令时,正对着镜台描眉,指尖的螺子黛一顿,随即扬声唤来侍女:“去备车,带徐羽去百花堂后院的静心苑,没有我的话,不许任何人靠近。”她素来娇柔的眉眼此刻透着果决,脂粉也掩不住那份利落——静心苑是百花堂最隐秘的院落,四周种满了迷迭香,既能安神,更能隔绝窥探的灵识。
碧竹子在碧竹堂翻着药经,见传讯弟子叩门,只抬了抬眼皮:“知道了。”半晌才慢悠悠起身,对侍立一旁的李靖道:“跟我来,带你去个能安安稳稳炼丹的地方。”说罢领着他往堂后那片竹林走,竹影深处藏着间石屋,门上的结界纹在月光下流转,寻常修士连三步都迈不进。
张狂还在灵田谷处理田垄,护院弟子捧着令牌找到他时,他正弯腰拔着杂草,闻言直起身,掌心还沾着泥:“知道了。”话音刚落,就见两个执法队弟子快步上前,左右护着他往谷外走,腰间的佩刀明晃晃的,谁都看得出这是“保护”,更是“看管”。
执法队的玄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们踩着统一的步伐穿梭在回廊与庭院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个角落。有个外门弟子多嘴问了句“到底藏了什么宝贝”,当即被执法队副队长按在地上,锁链铐得哗哗响,拖去了惩戒堂——这动静吓得所有人都闭紧了嘴,连走路都踮着脚,生怕鞋底擦过地面的声响惹来麻烦。
太初教的夜空像是被一张无形的网罩住,连风都绕着走。各堂的灯笼都熄了大半,只有执法队巡逻时举的火把在暗处晃动,映得飞檐上的瑞兽雕塑忽明忽暗,平添几分森严。谁都清楚,这般草木皆兵的阵仗,藏着的绝不是小事,而掌教那句“诛杀全族”的警告,正像块冰坨子,冻得每个人心头发紧。
四大堂的人接走徐羽与李靖时,灵田谷里的气氛骤然紧绷。那些身着玄甲的执法队弟子如神兵天降,目光锐利如刀,扫过田垄间每一张疑惑的脸。谷中原本此起彼伏的谈笑声瞬间掐断,连风吹过稻穗的沙沙声都显得格外清晰——谁都明白,这般阵仗绝非寻常,而执法队腰间那柄刻着“禁言”二字的令牌,早已昭示了后果。
秦浩轩正蹲在田埂边练习制符,指尖的朱砂在符纸上勾勒出最后一笔,却因远处的动静微微颤抖,墨点晕染开来。他抬眼望向叶一鸣,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被风吹散:“师兄,这是……出什么事了?”
叶一鸣正给灵稻浇水,闻言动作一顿,目光飞快瞥了眼不远处的执法队,压低声音道:“不是出事。”他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汗,语气带着几分了然,“你没听见方才的钟声?一声钟鸣,是外门小辈来拜山。”
“拜山?”秦浩轩愣住,手里的符笔差点掉落,“修仙界难道没有更方便的联络方式?千纸鹤、传讯符……哪样不比这般兴师动众强?”
“你不懂。”叶一鸣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向往,“寻常小事自然用传讯符,可若是邀请参加宗门盛典,或是有重大事宜相商,便需亲自登门拜山,这是规矩,更是敬意。一声钟鸣是小辈,两声是平辈,三声……那便是辈分比掌教还高的前辈了。”
他望着谷口方向,那里的执法队正列队走过,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能让太初教这般戒备,来的定不是寻常宗门的弟子。咱们啊,少打听,做好分内事,免得惹祸上身。”
秦浩轩默默点头,重新握紧符笔,却发现指尖仍在微颤。远处的风送来执法队整齐的脚步声,与灵稻生长的细微声响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灵田谷。
秦浩轩点了点头,指尖玄铁碎屑簌簌落下。他一边说话,一边将最后一缕灵力注入手中玄铁,那暗沉的金属表面骤然泛起一层莹润光泽,流转着淡淡的符文纹路。他将成型的玄铁符牌搁在青石案上,拍了拍手上的灰:“咱们出去瞧瞧吧,我还没见过其他修仙宗门的弟子呢。”
这话倒是真心。自他入太初教修行,眼里便只有宗门的亭台楼阁、灵田药圃,听师兄弟们提过的“其他宗门”不过是典籍里的墨字,从未想过能亲眼得见。他暗自思忖,敢派来拜山的小辈,定是各宗门精挑细选的翘楚,多半带着几分少年意气的炫耀——这般心思,他倒也理解,便想瞧瞧别家的青年俊杰究竟是何等风采。
叶一鸣正收拾着刻刀,闻言笑道:“也好,去开开阔眼界。”
二人刚走出灵田谷的结界,就见两名执法弟子迎面走来,玄色法袍上绣着“禁”字纹章。为首一人抬手示意:“两位师弟,奉掌教法旨,今日外门弟子不得擅自议论访客事宜,不得私窥贵宾行踪,违令者按门规处置。”话音虽平,那双眼却锐利如鹰,扫过二人时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秦浩轩心头一凛,瞬间回过味来。修仙界的规矩他早有领教,这般刻意的禁口令,反倒衬得此事不简单。他压下眼底的好奇,不动声色地应了声“谨遵门规”,心里却已转了数圈——能让太初教如此戒备,来者绝非寻常宗门子弟。
此时的山门口早已聚了不少弟子,虽都按捺着好奇,却忍不住伸长脖子望向云端。灵田谷的弟子们也三三两两地往山门凑,交头接耳的低语被执法弟子的目光扫过,便立刻咽了回去,只余下彼此眼中的探究。
忽然,天边传来一阵清越的环佩声。众人抬眼望去,只见一辆仙云车踏着霞光而来,车辕上雕刻的鸾鸟纹样在日光下流转金光。车刚落地,一位身着月白道袍的接引道人便踏云而下,他袖袍一挥,捏动法诀,那仙云车便如潮水般褪去光华,化作一枚玉佩落入掌心,被他顺势系在腰侧。
道人转过身,目光落在山门口那对青年男女身上。男子着青纹法袍,腰间悬着一柄玉柄长剑,眉宇间带着几分傲气;女子则穿浅紫衣裙,鬓边簪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玉制灵花,眼神清亮如溪。接引道人对着二人稽首行了个道礼,声音朗润如钟:“天衍宗弟子远道而来,太初教有失远迎。”
那青袍男子亦拱手回礼,声音清越:“敢劳道长亲迎,晚辈陆承宇,奉师命前来拜山。这位是师妹苏清瑶。”
山门口的弟子们屏住了呼吸,目光不自觉地在二人身上流转——那男子周身灵力凝而不发,却隐隐透着金丹期的威压;女子指尖轻捻,一朵真灵花瓣自她鬓边飘落,落地化作一只彩蝶翩跹飞去,引得众人低低一声惊叹。
秦浩轩站在人群后,望着那二人从容不迫的气度,忽然明白了禁口令的深意。这般风采,的确担得起“炫耀”二字,而太初教的谨慎,或许正是怕自家弟子年少气盛,失了分寸。他悄悄碰了碰叶一鸣的胳膊,低声道:“果然是青年俊杰。”
叶一鸣望着那对男女的背影,若有所思:“天衍宗以推演天机闻名,他们这回来,恐怕不只是拜山这么简单。”
风拂过山门的迎客松,将远处的谈笑声送来几缕。秦浩轩望着那道人与天衍宗弟子并肩走入宗门深处的背影,忽然觉得,今日这趟出来,怕是真能瞧见些不一样的门道。
“这位师兄、师姐,敢问出身何门何派?”接引道人语气谦和,拱手行了一礼,目光落在二人身上时带着恰到好处的审视——既不失礼数,又未露半分轻慢。
那男子闻言,唇角扬起一抹温雅的笑,拱手回礼道:“在下古风派常傲天,这位是舍师妹许晴。”声音清朗,带着世家子弟特有的从容气度。许晴亦随之颔首,浅青色的裙摆随动作轻晃,露出裙边绣着的银丝云纹,低调中藏着精致。
“原来是古风派的常师兄、许师姐,失敬。”接引道人面上笑意更深,抬手引向身侧,“请随我移步,宗门已备下清茶。”说罢,他屈指轻弹,指尖萦绕的灵气落在掌心那枚巴掌大的仙云车模型上。只见灵光乍现,模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放大,不过数息功夫,一辆丈余长的仙云车便稳稳落在青石地面上。
这车确实夺目:车身以流光木打造,阳光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虹彩,车壁上镶嵌着细碎的星辉石,勾勒出繁复的云纹法阵——明眼人一看便知,那些纹路既是装饰,更是精妙的防御禁制,寻常法器难伤分毫。车门两侧雕刻着展翅的玄鸟,鸟眼处嵌着鸽血红宝石,车门开启时,玄鸟眼中红光流转,似有灵韵。车内更是讲究,铺着厚厚的云锦软垫,车顶悬着夜明珠灯,角落的暗格里隐约可见闪烁的阵纹,显然藏着攻击法阵的触发机关。这般配置,比寻常弟子租用的仙云车何止精致十倍,单是流光木的用料,便已是天价。
常傲天与许晴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得体的赞叹。“太初教果然底蕴深厚,这般仙云车,怕是整个修仙界也难见几辆。”常傲天抚掌笑道,语气中带着真心实意的欣赏。
接引道人客气道:“师兄谬赞,不过是代步之物,能护得贵客周全便好。请——”他侧身引二人上车,玄鸟雕刻的车门缓缓开启,露出车内暖融融的光晕,与车外微凉的晨气相映,更显周到。
接引道人这手炫技意味昭然若揭,那仙云车悬在半空,流光木车身流转着虹彩,星辉石镶嵌的云纹法阵隐隐发亮,玄鸟雕刻的车门半开,露出车内云锦软垫与夜明珠灯的暖光,看得常傲天与许晴眸中掠过一丝惊色。
“早闻太初教底蕴深厚,护山大阵精妙绝伦,今日得见……”常傲天抚掌轻叹,目光扫过车壁上流转的禁制纹路,语气里满是真切的叹服,“单是这仙云车的阵纹布局,便已巧夺天工,我等自愧不如。”
接引道人听得眉梢微扬,脸上却挂着谦虚的浅笑:“常师兄过誉了。贫道不过是个接引弟子,这车也只是掌教赐下的玩物,何足挂齿。”
一直含笑静立的许晴忽然开口,她圆圆的脸蛋白里透红,齐刘海下的眸子亮晶晶的,声音清甜却带着几分锐利:“师兄何必过谦?我们来时便听闻,掌教有位心腹爱徒,虽在教中籍籍无名,却能在黄龙师叔耳边说上话,便是长老院的长老也要让三分呢。”话里藏着的试探,像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
接引道人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角的法印,慢悠悠道:“许师妹说笑了,贫道不过是恪守本分罢了。”
许晴这话明着是捧,实则将“吹耳边风”的名头往接引道人身上一扣,带着几分绵里藏针的意味。可接引道人脸上瞧不出半分波澜,依旧是那副淡然模样,欠了欠身道:“许师姐谬赞,在下不过是轮值接引,掌教决策岂会因旁人言语动摇?”说罢抬手做请,姿态恭敬却疏离。
许晴却似没瞧见那手势,指尖摩挲着掌心里一个巴掌大的马车模型,忽然对着模型轻轻吹了口灵力。只见青光乍起,那模型“嗡”地一声腾空而起,落地时已化作一辆气派马车——八匹白骏昂首立在车前,毛色亮得像镀了月光,高矮肥瘦分毫不差,四蹄踏在地面,竟隐隐有风雷之声,透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冲劲。
再看马车本身,雕栏玉砌间缠满云纹铭文,连车轮辐条上都刻着细密禁制,虽不如接引道人那仙云车的阵法精巧,却胜在霸气规整,攻防之余,车轴处流转的灵光泄露了加速阵的痕迹。许晴拍了拍车辕,挑眉看向接引道人:“师弟的仙云车精巧,我这‘踏风辇’却胜在稳当,你瞧这八骏,可是用云纹玉髓雕成,遇敌时能化出真形护车呢。”
话里话外的较劲藏不住,接引道人却只是淡淡一笑:“许师姐的踏风辇果然威风,看来今日是我班门弄斧了。”语气里听不出半分介怀,仿佛方才的暗刺从未存在过。
最让接引道人目光一凝的,是那马车轴心处——七个凹槽呈北斗七星之势排列,每一处都嵌着一枚灵石,璀璨夺目,灵气几乎要凝成实质,丝丝缕缕往外溢。
只粗粗一瞥,接引道人便心头微动:绝非下品灵石!那温润的光泽、流转的光晕,至少是中品灵石。再细辨,石内灵气的醇厚程度,竟隐隐有逼近中三品的势头,即便最差也是中二品,已是寻常修士难得一见的珍品。单是这一枚,便足以让他那仙云车上的阵眼灵石相形见绌,更遑论整整七枚,还按星象排布,隐隐引动天地灵气,端的是大手笔。
常傲天与许晴纵身跃上马车,回身对着接引道人拱手笑道:“多谢师兄盛情相邀。只是我二人久闻大屿山钟灵毓秀,黄帝峰更是风景如画,若乘师兄的仙云车,转瞬便至太初宝殿,反倒错过了沿途观光赏景的雅趣。故而斗胆乘自己这粗陋车驾,还望师兄海涵。”
话虽客气,语气里却藏着几分难掩的自得。接引道人望着那马车轴心上流转的灵光,眼底掠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如常,拱手回礼:“二位既有雅兴,自当从便。沿途风光正好,慢走不送。”
话音未落,那马车已“驾”地一声轻响,八匹玉骏扬蹄,车轴处七星灵石同时亮起,带起一阵清风,朝着黄帝峰方向驶去,留下淡淡的灵气余韵,萦绕在空气中。
接引道人望着马车远去的背影,心里那点不爽像被风吹起的尘埃,明明落了地,却还硌得慌。这两人,分明是想自己慢悠悠逛上去,偏要找些“赏景”的由头,说得倒挺好听。
他压下心头那点波澜,脸上依旧挂着平和的笑,对着马车喊道:“既如此,便请常师兄、许师姐自便。只是掌教真人已在太初宝殿等候,还望二位莫要耽搁太久才好。”
“自然,自然!”常傲天在马车上拱手应道,声音里带着笑意。
马车顺着通天梯缓缓上行。这通天梯由青石板铺就,一阶阶蜿蜒向上,寻常马车走在上面,难免颠簸,稍不留意就可能颠坏车轮。但这辆马车却稳得很,车轮碾过石板,几乎听不到什么声响,更别说颠簸了,坐在车里,只觉平稳顺滑,如履平地。
车帘被风吹起一角,露出里面的景象。
常傲天端坐于内,一身月白长袍,墨发用一根玉簪束起,侧脸线条分明,剑眉星目,既有儒雅之气,眼底又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冷冽,两种气质糅合在一起,竟有种说不出的吸引力。
许晴坐在他身旁,肌肤白得像雪,嘴角噙着甜甜的笑,一身淡粉罗衣随风轻轻飘动,身上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兰花香,清幽雅致,闻着让人心神安宁,见者无不为之倾心。
两人偶尔低声交谈几句,声音被风吹散,听不真切,却让人觉得画面格外和谐。马车行得不快,像是真的在欣赏沿途风景,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车身上,镀上一层金边,远远望去,竟像是一幅流动的画。
接引道人站在原地,望着马车渐渐消失在通天梯尽头,才缓缓收回目光。他摸了摸下巴,心里暗道:这两人,倒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只是……他想起掌教真人的嘱托,轻叹了口气,转身往太初宝殿走去。不管怎么说,人已经到了,剩下的,就看掌教真人的意思了。
“好一对璧人!”秦浩轩望着缓步走来的两人,忍不住低赞出声。
他站在廊下,目光锐利如鹰,早已看穿那两人刻意收敛的气息——男子周身萦绕的灵力如深潭般沉静,却在袖口微抬时泄出一丝锋锐,隐有剑鸣在空气中震颤;女子裙摆扫过青石板的瞬间,衣袂翻飞处似有流光划过,那是内息凝练到极致才有的迹象。这等修为,在同辈中已是凤毛麟角,难怪敢在古风派独占鳌头。
周遭弟子的目光多黏在那辆停在殿前的马车——车厢嵌着细碎的明珠,阳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车轮裹着鲛绡,碾过地面竟悄无声息,一看便知是用万年铁木与深海鲛皮所制,寻常弟子怕是连见都未曾见过。赞叹声此起彼伏,多是惊叹于马车的奢华。
秦浩轩的视线却越过人群,牢牢锁在两人背后的剑上。
男子背负的长剑古朴无华,剑鞘是暗沉的玄铁色,却在靠近剑镡处缠着一圈银丝,勾勒出半朵将开未开的莲,隐隐有剑气冲破束缚,在空气中划出细微的涟漪;女子腰间的短剑则精致得多,剑鞘嵌着三枚鸽血红宝石,与她耳垂上的坠子交相辉映,剑穗是罕见的冰蚕丝所制,无风自动,带着凛然的寒气。
“果然是宝剑配英雄。”秦浩轩捻着指尖的茶沫,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剑未出鞘,剑气已迫人,这对男女的锋芒,怕是藏不住了。
他看着那两人并肩踏上殿阶,男子侧头与女子说着什么,女子仰头笑答,阳光落在他们交叠的身影上,竟生出几分“郎艳独绝,世无其二”的夺目来。
周遭的议论声渐渐低了下去,连最喧闹的弟子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那是一种无形的气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让人心生敬畏,却又忍不住被那份锋芒吸引。